資源簡介 第十二課 第二框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班級 姓名 編號:XA20【學習目標】1.理解價值判斷的含義,掌握如何做出正確進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及其特征。2.聯系實際,培養認識和選擇正確價值觀、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能力。3.牢固奉獻意識,熱愛人民的情感,在價值沖突中正確處理個人、集體和社會的關系,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實現人生價值。【課前預習案】【知識梳理】(具體要求:詳讀教材,結合自學講義考點解讀和要求,15分鐘內速記重點原理。建議:理解記憶法;關鍵詞記憶法;要點記憶法)一、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1.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1)價值判斷:是指人們對事物是否滿足主體的需要以及滿足的程度所作出的判斷。(2)價值選擇:人們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的選擇。2.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客觀依據(1)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是社會存在在不同人的頭腦中反映的產物,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2)人們選擇的目標能否實現,實現的程度如何,取決于人們的認識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3)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3.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特征(1)內涵: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2)意義:兩個“有助于”【溫馨提示】真理標準是說“真不真”或“假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假”的問題,判斷標準是通過實踐看其是否符合客觀實際。價值標準是說“好不好”或“壞不壞”的問題,判斷標準是看其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和人類的根本利益。二、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1.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沖突(1)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也就不同。在階級社會中,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2)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往往會因人而異。人們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對其價值的評價也會不同。2.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最高標準(1)我們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2)我們的各項工作應當正確反映并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最重要的是必須首先考慮并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溫馨提示】正確價值觀、價值判斷、價值選擇的一般標準、最高標準:(1)正確價值觀和價值判斷 ( http: / / www.21cnjy.com )、價值選擇的一般標準是: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因為人們選擇的目標能否實現,實現的程度如何,取決于人們的認識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2)我們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因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價值的創造者。(3)正確價值觀、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一般標準、最高標準是一致的。【預習自測】1.價值判斷的含義、價值選擇的含義2.正確的價值判斷與選擇應該符合什么標準?3.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有哪些特點?4.在當前各項工作中如何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5.如何處理好個人利益與他人、集體、社會利益的關系?【課堂探究案】【自主探究】(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自主思考完成)1.價值判斷是在價值選擇的基礎上作出的。2.人們選擇的目標能否實現,取決于是否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3.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往往因人而異,可能引發價值沖突。4.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我們的最高價值追求。【合作探究】(自主思考,寫出要點;合作討論,完善要點;點評點撥,總結規律方法)活動一 馬永順,我國著名的林業勞 ( http: / / www.21cnjy.com )動模范,在當林業工人的34年里,共伐木36 500多棵。1992年退休后,他又帶領全家人共栽樹5 000多棵,以此“向大山還債”。聯合國授予他世界環保“五百佳”的稱號,國家林業部授予他我國建國以來“林業英雄”第一塊金牌。馬永順從伐木功臣變為造林英雄。(1)馬永順作出砍樹到栽樹的價值選擇的基礎是什么?(2)馬永順的上述轉變,反映了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什么特征?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還具有哪些基本特征?(3)馬永順的事跡對我們作出正確價值選擇有什么啟示?活動二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礎在基層。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社區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民自治取得了顯著成績。但隨著城市化、現代化進程加快,社區組織職責不清、居民參與不充分、部分干部群眾法治意識不強等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日益凸顯,社區法治化水平亟待提高。 H市堅持與時俱進,大膽破除體制機制障 ( http: / / www.21cnjy.com )礙,以法治思維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具體做法有:以社區黨建為抓手,以黨代表工作室為平臺,聽民意解民困,依法推動社區各項工作的開展;市政府梳理相關法律法規,出臺《關于深化社區治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方案》,明確社區行政工作站、居委會、社區服務機構等7類治理主體,制定社區工作清單,讓社區機構的職責法定化;支持居民依法選舉產生居委會、議事監督會等自治組織,按照居民自治章程管理社區事務;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律進社區”活動,引導社區干部和群眾自覺守法、辦事依法。經過改革實踐,富有活力的基層協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 運用“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相關知識,分析H市推進社區治理法治化的合理性。(12分)【當堂檢測】(相信自己,力爭全對!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限時5分鐘完成。)1. 下列有關價值判斷的表述,正確的是A.價值判斷是對事物自身的性質所作出的判斷B.價值判斷沒有正誤之分C.價值判斷表達的是人的主觀喜好D.價值判斷是對事物能否滿足主體的需要以及滿足的程度作出判斷2. 幸福,在西方文化傳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有諸神之賜、來世之享、天賦權利等解讀。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幸福是金錢的占有、幸福是奉獻的喜悅等觀點。分析這些幸福觀,正確的理論出發點是①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有社會歷史性 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然具有階級性 ③社會價值觀的主導者歷來屬于人民群眾 ④正確的幸福觀才是美好生活的航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3. “夫愛人者,人亦從而愛之;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墨子的話給我們的啟示是,價值選擇應A.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B.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C.先考慮個人利益,再考慮集體利益 D.避免與他人發生沖突4. 某雜志載文指出,目前,中國城市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遺產保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一些城市為了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盲目在舊城區內興建高層建筑,使文化遺產及其環境遭到破壞。重經濟效益,輕文化遺產和環境保護的選擇( )A.是建立在錯誤的價值判斷基礎之上的 B.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必然結果C.反映了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歷史性 D.割裂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利益5.“忠孝”是儒家傳統的核心要義之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封建的等級社會,“忠孝”往往意味著臣子效忠皇上或兒子無條件地服從父親。但在今天,“忠”多指忠于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孝”也不是“愚孝”,而是地位平等下的法律和道德義務。“忠孝”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含義表明A.經濟利益影響人們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B.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因人而異C.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 D.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評價沒有統一的標準【知識體系構建】(具體要求:5分鐘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課后拓展案】1. 2013年8月,青島“人車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已試點了一年, 行人司機觀點各不同,褒貶不一。行人對“時空分割”模式普遍說好,認為過馬路更安全了。而司機對此頗有微詞,出租車司機則認為,“有些浪費時間和資源,特別是沒有行人過馬路的時候,司機也要干等著。”這說明A.正確的價值判斷應遵循社會發展規律B.意識的形式和內容是主觀的。C.人們的立場不同,對同一現象沒有客觀的判斷標準D.人們的需要和利益不同,價值判斷也不同2.圖3漫畫揭示的哲理是[z@z#step.~co︿m*]①價值判斷超越社會歷史條件②價值判斷應基于價值選擇③價值判斷往往是有因人而異的④要用正確價值觀指引人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 2014年,日本方面認為美國某出版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司的教科書《傳統與遭遇;環球視角看過去》中有關“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等內容與其立場“有出入”,要求修改。鑒于教科書中的內容和歷史事實相符,該書作者明確拒絕了日方的“請求”,由此可見:①尊重歷史事實是形成正確價值判斷的前提②價值判斷因具有主體性質而沒有客觀的評價標準③歷史事實隨價值判斷的改變而發生變化④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深受歷史觀的影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菜籃子”里裝著農民的收入,也盛著市民的支出;物價調控,既要顧市民,也要顧農民。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看,這種觀點體現了①在觀察和分析問題時,不能只看到一個個孤立的事物②在發現和解決社會問題時,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③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時,既要把握現象,也要把握本質④在進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時,要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漫畫《老人摔倒之后》(作者:劉志永)說明了A.價值選擇與價值判斷具有階級性B.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具有主體差異性C.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D.價值選擇是價值判斷的基礎【我的反思】(具體要求:動腦思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第十二課 第二框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 參考答案【自主探究】1.× 2.× 3.√ 4.×【合作探究】活動一 (1)價值選擇是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的。(2) ①反映了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特征。主體差異性;在階級社會里,還具有階級性。(3)①要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必由之路,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②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活動二①針對存在的問題,以法治思維探索社會治理新模式,在實踐基礎上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②堅持與時俱進,著力提高社區治理法治化水平,把握了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特征。③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完善法治體系,改革上層建筑,遵循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④依法推動社區協同共治,自覺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堅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最高價值標準。(每點3分)【當堂檢測】1.D 2.B 3.B 4.A 5.C【課后拓展案】1. C 2. D 3.B 4.C 5.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