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課 探究世界的本質 第一框 世界的物質性班級 姓名 編號:XA05【學習目標】:1.識記物質定義、理解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物質性、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說明世界的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2.培養學生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分析宇宙間一切事物及現象的能力。3.通過學習,使學生堅定地樹立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科學的物質觀,鮮明地反對上帝或神靈創世說。【重點難點】 1、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2、物質與具體物質形態的關系。【課前預習案】【知識梳理】(具體要求:詳讀教材,結合自學講義,15分鐘內速記重點原理建議:理解記憶法;關鍵詞記憶法;要點記憶法。)一、世界的物質性1.物質概念閱讀課本P29第二段,歸納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溫馨提示:①不依賴于人的意識,是指不管人們是否感覺到它的存在,它都客觀地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這與唯心主義劃清界限;②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是指物質具有可知性,能被人們所認識。這與不可知論劃清界限;思考:物質的唯一特性就是物質的根本屬性?2.物質和物質的具體形態閱讀課本P29第二段3-8行,理解物質和物質具體形態的區別和聯系比較 物質 物質的具體形態區別 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除了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觀實在性外,還有自己的個別特性哲學上的物質不能被創造、改變和消滅 物質的具體形態則可以被人創造、改變和消滅聯系 ①哲學上的物質是從各種物質具體形態中概括和總結出來的,沒有具體的物質形態就沒有哲學上的物質。 ②二者的關系是一般與特殊、共性與個性的關系。3.為什么說世界是物質的?(為什么說世界統一于物質?)(1)自然界是物質的。閱讀課本P28,歸納為什么說自然界是物質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規律形成和發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發展史,它們都是統一的物質世界中的一部分。思考:為什么說人能夠有意識地制造出自然界原本沒有的東西,還說自然界是客觀存在的?溫馨提示:自然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自然界的物質性要求我們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時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2)人類社會是物質的。閱讀課本P30,找出:為什么說人類社會是物質的?①產生:勞動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②存在要素/構成要素:地理環境、人口因素、生產方式集中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③發展規律: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是客觀的。溫馨提示: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包括生產力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產關系兩個方面。生產力的三要素是勞動者、勞動資料(主要是勞動工具)、勞動對象;生產關系的三要素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產品如何分配、人與人的關系。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都具有物質性。(3)人的意識是物質的產物。(4)結論: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溫馨提示:關于世界物質性,有以下幾種說法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正確的: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的本原是物質;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世界統一于物質;世界是物質的。原理歸納: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及方法論原理: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發展及其構成要素也具有客觀的物質性。人的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它是在勞動中伴隨著人和人類社會一起產生的。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想問題、辦事情的時候,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釋疑解難:如何看待“客觀存在”與“客觀實在”二者的關系:客觀實在 客觀存在區別 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實實在在地存在著。它是對萬事萬物和現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對意識來說,它是第一性的東西,不包括精神和意識現象 相對于主觀而言,它既可以指具體的物質形態,也可以指具體的思想。對于任何人來說,客觀存在的東西除了物質現象之外,還有精神和意識現象。聯系 客觀實在是一種客觀存在;客觀存在不僅包括了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物質現象,還包括不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精神和意識現象【預習自測】1.哲學上物質的概念是什么?2.為什么說世界是物質的?3.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方法論?【課堂探究案】【自主探究】(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自主思考完成)1.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存在。2.物質與物質的具體形態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3.自然界的存在是客觀的,人類社會是人意識的活動,是主觀的。【合作探究】(自主思考,寫出要點;合作討論,完善要點;點評點撥,總結規律方法)材料一 對于天地萬物的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和人類的起源,歷史上有過各種各樣的神創說。但在歷史上,也有許多思想家不斷地對神創說進行批駁??茖W每發展一步,宗教神學就失去一塊陣地,唯物主義的正確性就會得到進一步的證明。現在對于天地萬物的形成和人類的起源問題,人們已經作出了科學的回答。材料二 2015年3月以來,濰坊遭遇 ( http: / / www.21cnjy.com )33年來同期最嚴重的氣象干旱。為增加降水量,濰坊市人工增雨辦公室,結合有利的天氣形勢,及時有效地進行增雨作業。 5月10日下午三點多,根據云層移動形勢,增雨工作人員判斷臨朐縣西南部將有增雨機會。在下達了全市增雨作業準備后,增雨工作人員趕往臨朐縣進行五月份后的首次增雨作業。為有效地增加降水量,緩解近期出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旱情,在臨朐臥龍炮點,根據云層形式,炮點采用了射程高,增雨效果明顯的火箭彈進行增雨作業。這個點共發射增雨火箭彈十枚。與此同時,昌樂、寒亭、壽光、諸城、高密等地也都進行了增雨作業。截止到11日上午六時,增雨作業全部結束 本次增雨作業有效地緩解了我市的旱情,對正處在灌漿期的小麥生長極為有利(1) 結合材料一,對于天地萬物的形成和人類的起源問題,科學是怎么回答的?(2) 結合材料一中世界起源問題,分析科學和神學斗爭的實質是什么?(3)結合材料二,分析人工增雨是不是說人類可以隨時呼風喚雨?這說明了什么哲學道理?【當堂檢測】(相信自己,力爭全對!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限時5分鐘完成。)1.下列屬于物質的是①《生活與哲學》課本 ②抗震救災精神③青藏鐵路上飛馳的列車 ④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之所以說“自然界是客觀的”,是因為A. 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不受人類的影響B.人類產生前后,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都不依賴于人的意識C.人類能有意識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D.人類與自然界能和諧相處3.人類是由古猿發展而來的。在從古猿到人的演化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A.社會實踐 B.勞動 C.世界的物質性 D.意識4.哲學上的物質概念是指A.萬事萬物的特性B.具體物質形態的總和C.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D.自然界的物質性和人類社會的物質性的總和5.早期的人們把大自然奉為神靈;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使人們開始企圖主宰自然界。但是實踐證明,人與自然的關系應該是朋友與伙伴的關系,人們應當尊重自然規律,在合乎自然的前提下,改造利用自然。這是因為A.人類社會是客觀的 B.自然界是客觀的C.人與自然始終是和諧統一的 D.人們在實踐中不斷改造著自然界的客觀性【知識體系構建】(具體要求:5分鐘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課后拓展案】1.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對這個“物質”的理解,下列觀點正確的是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現象 B.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C.一切具體物質形態的總和 D.除了人腦以外的客觀存在2.荀子說:“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這句話表明A.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萬事萬物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3.在哲學討論課上,一位同學說“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質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學說“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滅的”。這兩種說法并不矛盾,是因為他們所說的“物質”與“事物”是①抽象與具體的關系 ②普遍與特殊的關系?、劭陀^與客體的關系?、苷w和部分的關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15年是達爾文206周年誕辰,他發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1859年的《物種起源》至今深刻影響著人們對生命起源和進化歷程的認識。盡管人們對其進化假說一直存有爭議,但他的基本觀點還是閃爍著真理的光芒,不斷被科學的發展所證實,例如①生物是自然長期發展的產物,不是神的意志的產物 ②生物進化的自然選擇說揭示了生物進化的根本內因 ③人類的起源是生物進化的結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說 ④勞動在從古猿向人的轉化過程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這里的“客觀實在”是指A.世界上萬事萬物的總和 B.自然界中客觀事物的共同屬性C.所有有形的物體 D.萬事萬物共同的屬性【我的反思】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 第一框、世界的物質性 參考答案【自主探究】全錯。【合作探究】(1) ①自然界的天地萬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都是統一的,都有自己的產生、發展過程,自然界本來就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②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統一的物質世界的組成部分,同樣具有客觀性。③無論是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還是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是客觀的。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2) 從世界觀上說,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學和神學斗爭的實質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還是意識的,是本來就客觀存在的,還是意識的產物。唯物主義者認為,世界本來就是客觀存在的,世界的本質是物質;唯心主義者認為,世界是由神創造的,或是由不可捉摸的觀念創造的,或是由人的主觀意識創造的。(3)①不是。需要較嚴苛的天氣條件,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必須有足夠的降雨云,人工增雨只是起到催化作用。就好比一條濕毛巾,人工增雨就是把毛巾擰一下,但如果是干毛巾,再怎么擰也不會出水。②這說明人類有意識地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果,首先是人們承認自然的客觀存在和服從自然的結果。在自然面前人是不能隨心所欲的,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類有意識地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前提。【當堂檢測】1.B 2.B 3.B 4.C 5.B【課后拓展案】1.B 2.D 3.A 4.A 5.D自然界的物質性世界的物質性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