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單元 醫療與公共衛生第15課 現代醫療衛生體系與社會生活【課標導航】1.了解現代醫療衛生體系的內容2.簡述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與社會生活的關系【問題導學】1.了解了以上西方國家醫療衛生體系的發展,簡述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的醫療衛生體系是怎樣發展的?取得了哪些成就?2.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怎樣完善醫療保障體系的?3通過中西醫療體系發展歷程對比可以得出什么啟示?4.簡述中國是怎樣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5.簡述公共衛生觀念的養成,對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有怎樣的意義。【歷史概念】1.疫苗接種:疫苗接種,是將疫苗制劑接種到人或動物體內的技術,使接受方獲得抵抗某一特定或與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統對外來物的辨認,進行抗體的篩選和制造,以產生對抗該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體,進而使受注射者對該疾病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2. 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主要包括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要對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社會辦醫院開展公共衛生服務加強指導、培訓和考核,建立信息共享與互聯互通等協作機制3.血吸蟲病:血吸蟲病,俗稱“大肚子病”,是由一種寄生蠕蟲在人或動物血管內發育所引起的,死亡率極高,被水鄉湖泊地帶的人們稱為“瘟神”。4.非典:“非典”又稱為非典型性肺炎,“非典”是在2003年以來我國局部地區發生的一類由冠狀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的病癥,它主要是通過空氣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染的一種呼吸系統的傳染病,主要表現就是肺炎。【材料導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我國現行的職工醫療保障制度對于保障職工身體健康、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安定曾發揮過重要作用。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入,問題日益突出,改革勢在必行。為了推進職工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按照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的決定,從1994年上半年開始,國務院在江蘇鎮江市和江西省九江市進行了職工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試點,一年多來,試點工作進展順利,取得了初步成效……國務院決定,在鎮江、九江兩市試點的基礎上,再挑選一部分具備條件的城市,有計劃、有步驟地擴大職工醫療保障制度的改革試點范圍。改革的目標和基本原則:改革的目標是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提高職工健康水平的要求,建立社會統籌醫療基金與個人醫療賬戶相結合的社會醫療保障制度,并使之逐步覆蓋城鎮全體勞動者。——1996年四部委《關于職工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擴大試點意見的通知》(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90年代我國職工醫療保障制度改革試點的背景和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90年代我國職工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義。答案 (1)背景:改革開放的深化和經濟的發展;舊有職工醫療保障制度的弊端不利于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特點:先試點,再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向全國;以法律為保障;其目標是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提高職工健康水平的要求;涉及的范圍較廣;社會統籌醫療基金與個人醫療賬戶相結合。(2)意義:保障職工身體健康,緩和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有利于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知識建構】【隨堂導練】1.1968年9月14日,《人民日報》全文轉載了王桂珍全心全意為農民服務的事跡,也就是在這篇文章中,第一次把農村半醫半農的衛生員正式稱為“赤腳醫生”。從此,“赤腳醫生”成為半農半醫的鄉村醫生的特定稱謂。由此可知“赤腳醫生”( )A.是“左”傾思想發展的結果 B.作用被夸大,是時代產物C.有利于完善村鎮醫療網 D.身兼數職,待遇優厚解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農村缺醫少藥,“赤腳醫生”的出現有利于完善農村的醫療網,C項正確;據材料中的時間“1968年”可知,當時雖然處于“文化大革命”時期,但僅根據材料無法推斷出“赤腳醫生”是“左”傾思想發展的結果,A項錯誤;B項中“作用被夸大”的說法錯誤,在缺醫少藥的年代,“赤腳醫生”對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排除;根據材料可知,“赤腳醫生”是農村“半醫半農的衛生員”,無法得出“待遇優厚”的結論,排除D項。2.我國從1978年開始實施兒童免疫計劃,目前我國實施的基礎免疫計劃中有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麻疹減毒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兒童可以免費接種這些疫苗。這表明( )A.基礎免疫計劃的實行有利于確保兒童健康B.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重視兒童的免疫計劃C.我國已經建立了完備的醫療衛生體系D.疫苗接種后可以終生免疫解析 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改革開放以來,政府重視公共疾病的防控,在免疫計劃上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故B項正確;材料只涉及兒童的疫苗接種問題,并沒有提到接種疫苗后兒童的健康情況,故A項錯誤;醫療衛生體系的建立包含很多內容,材料只涉及兒童疫苗的接種問題,故C項錯誤;兒童接種疫苗,并不能保證終生免疫,故D項錯誤。3.《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醫療機構承擔與醫療救治有關的傳染病防治工作和責任區域內的傳染病預防工作。城市社區和農村基層醫療機構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承擔城市社區、農村基層相應的傳染病防治工作”。該法律反映了中國( )A.防控公共疾病的建設成就 B.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意識增強C.“看病難、住院難”等矛盾緩解 D.全民衛生意識加強解析 材料“城市社區和農村基層醫療機構……承擔城市社區、農村基層相應的傳染病防治工作”等,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后,公共疾病的防控在法制化和制度化方面的建設成就,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意識和全民衛生意識的變化,排除B、D;C項與題意無關,無法體現,排除。4.習近平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要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對“大衛生、大健康”觀念理解正確的是( )A.建立“福利國家” B.深化全民公共衛生意識C.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 D.以救死扶傷為宗旨解析 題干材料“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素養”等,反映了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應有助于人民群眾養成文明衛生的生活方式,推動全民衛生意識的強化,逐漸形成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大衛生、大健康”觀念,故B項正確;A、C、D對“大衛生、大健康”觀念的理解均不正確,不符合題意主旨,排除。5.《藥品管理法》是我國藥品監管部門履行職責的重要法律依據,要落實“四個最嚴”的要求,即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由此可知( )A.藥品供應問題嚴重 B.國家醫療立法完善C.國家重視民生醫療 D.衛生事業進入新時期解析 根據題干中的“四個最嚴”的要求可知,國家重視醫療衛生問題,C項正確;僅根據材料內容不能得出當前藥品供應問題嚴重的結論,加強醫療立法只是為了進一步規范相關法律,排除A項;B項中“完善”的說法不準確,排除;材料只是強調我國加強醫療立法并提出相關要求,無法說明“衛生事業進入新時期”,排除D項。6.2020年初,武漢發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并迅速蔓延,疫情非常嚴重。全國4萬多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大救治、大轉運、大接治、大防疫規模空前,一個多月時間基本控制住了疫情。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國( )A.現代醫療衛生體系建立和發展 B.人民的支持和救援C.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財力的支持 D.醫療技術水平先進解析 根據材料“大救治、大轉運、大接治、大防疫規模空前”可知,現代醫療衛生體系的建立和發展在防疫和抗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A正確;B、C、D不屬于主要原因,排除。故選A。7.1945—1951年,英國工黨政府大力推行改革,把英格蘭銀行、煤炭工業、民用航空、電信業等基礎工業部門收歸國有;并頒布《國民醫療保障法》,規定實行國家補貼的公費醫療制度等。這表明( )A.戰后英國社會矛盾得到緩和 B.工黨主張建立社會主義制度C.政府行政權力受到多方制約 D.資本主義社會化程度的提高解析 材料時間為二戰后,材料內容為英國政府大力推進國家干預經濟的各項政策,可見資本主義社會化程度有所提高,故選D項;材料中英國政府開展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后可以緩和社會矛盾,但本題中題干問的是各項政策“表明了”什么而不是“導致了”什么,排除A項;工黨是資產階級政黨,是借鑒了美國國家干預經濟政策開展的一系列調整,根本目的仍是為了更好地發展資本主義而非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排除B項;英國的行政權力確實受到立法權的制約,但材料中無法得知政府行政權力是否受到制約,排除C項。8.從1950年到1957年,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從36歲延長到57歲。學齡兒童的入學率同期從25%增至50%,進入大中學校的人數也大量增加。這主要取決于( )A.人們對健康和教育的重視 B.教育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C.社會主義經濟體系的完善 D.社會主義制度的逐步建立解析 由題干“主要取決”可知這需要找根本原因。從1950年到1957年,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人們的思想不可能出現重大轉變,因此A錯誤;B項是這一時期中國進步的客觀原因,而非根本原因,排除;社會主義經濟體系的完善是在改革開放之后,因此C錯誤;社會主義制度的逐步建立,充分顯示了社會制度的優越性,使中國社會各個方面都出現了巨大改變,因此這個是根本原因,D項正確。9.20世紀50年代,黨和政府提出了“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以預防醫學理論為指導,動員全社會進行“除四害、講衛生、消滅主要疾病”的愛國衛生運動。這( )A.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文明意識 B.推動了國民經濟的順利恢復C.建立了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 D.解決了城鄉的衛生防疫問題解析 愛國衛生運動與群眾運動相結合,有利于提高群眾的健康水平及文明意識,故選A項;1952年國民經濟已得到恢復,“除四害”運動發起于1958年,時間不符,排除B項;“完善的”一詞說法太過絕對,排除C項;“解決了”說法欠妥,排除D項。10.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蔓延許多國家和地區,我國衛生部及時組織廣大醫學工作者結合長期以來的中醫藥學經驗進行有效防控。在治療新冠病毒肺炎的過程中,中醫藥發揮了巨大作用,中醫藥工作者要研究古代中醫學必讀的書籍不包括( )A.《黃帝內經》 B.《傷寒雜病論》C.《本草綱目》 D.《氾勝之書》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本草綱目》都是中醫學必讀的書目,故A、B、C三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氾勝之書》是農學著作,故D項錯誤,符合題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