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課 現代食物的生產、儲備與食品安全【課標導航】1.了解農業現代化的過程,感受人類在食物生產、儲備等方面的進步。2.認識消除饑餓和食品安全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問題導學】1.簡述現代農業產生與發展的歷史條件?主要表現?意義?2.歸納現代食物儲備技術的表現與意義?3.美、法、日農業經營模式對中國的啟示4.分析現代饑餓和糧食安全問題出現的主要背景?如何應對?5.簡述現代食物安全問題出現的原因?如何應對?【歷史概念】粗放經營:粗放經營是“集約經營”的對稱。(1)專指農業生產以相對少量的生產資料和勞動,投在較多土地上,實行廣種薄收的經營方式。是生產力水平低下的產物。主要表現為: 科學技術應用和單位面積投入活勞動及物化勞動較少,且活勞動所占比重較大,單產低,總產量的增長主要靠擴大耕地面積,土壤的自然肥力對農業增產有重要作用。它在人稀地廣、技術水平不高、單位面積產量低的條件下,能使農產品總量得到提高。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粗放經營逐步向集約經營轉化。(2)泛指工業領域專門從事初級(粗) 加工,制造低檔產品或對原材料利用不很充分的高投入、低產出的生產經營活動。【知識建構】【史料研讀】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組成“全國食品衛生領導小組”,組織對食品種養、生產、經營和進出口等環節的治理。1981年,衛生部制定了食品衛生標準研發五年規劃,陸續發布了80多項標準。1982年11月,食品衛生領域的第一部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試行)》通過。1984年,我國正式成為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成員,積極參與國際食品標準制定。——摘編自胡穎廉《改革開放40年中國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和機構演進》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改革開放初期食品安全治理的意義。健全國家治理體系,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健康,規范和促進了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課堂反饋】1.內蒙古自治區的一塊農田里,一臺無人駕駛播種機正勻速前進。基于北斗導航衛星的定位功能,播種機沿預設路線自行作業。有了這種精準科學的方法,每千米播種偏差不超過2厘米,每畝地出苗率能提高10%。這體現的是( )A.先進科技與農業的結合 B.農業生產模式的根本變化C.先進科技率先用于農業 D.我國農業生產實現自動化解析 材料中“無人駕駛播種機”是人工智能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北斗導航衛星是航天科技成果,故材料體現的是先進科技用于農業生產領域,A項正確;B項中“根本變化”說法錯誤;C項中“率先”不能得出;D項說法絕對,排除。2.如圖為西方發達國家蓬勃興起的“精確農業系統示意圖”。從中可以推知,“精確農業”( )A.完全實現了無人智能化操作 B.將農業帶入數字和信息時代C.隨國家干預加強而不斷發展 D.利于糧食作物種植的多元化解析 從圖中的“信息”“電子”“GPS”“決策支持系統”等關鍵詞可看出,“精確農業”因使用現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工程戰備技術而“精確”,這是在對數字信息充分利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故B項正確;從圖中的“決策”“氣象信息”“電子圖”“技術評估”等信息可以看出,“精確農業”從根本上還需要人來操作,故A項錯誤;從圖中無法看出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故C項錯誤;題干及圖中未涉及農作物的種植類型,故D項錯誤。3.“四合一”儲糧技術在2010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它是指綜合運用機械通風、環流熏蒸、電子測溫、谷物冷卻四項技術保管糧食的方法。這種儲糧技術( )A.得益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B.有效提升糧食安全儲存和保鮮C.體現了中國科技獨立研發能力 D.說明糧食儲備完全實現智能化解析 “四合一”儲糧技術有利于提升我國糧食的安全儲存和長期保鮮,故B項正確;“四合一”儲糧技術中的機械通風技術和谷物冷卻技術均得益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故A項錯誤;機械通風技術是美國人發明的,谷物冷卻技術是德國人發明的,故C項錯誤;“四合一”儲糧技術體現出儲糧技術發展的方向是自動化和智能化,但未完全實現智能化,故D項錯誤。4.“漁光一體”模式是將光伏發電與水產養殖有機結合,通過在水面上架設光伏電池板,在水面下養殖魚蝦的模式,達到養殖和發電的并行發展。與傳統水產養殖相比,這種模式的突出優勢是( )A.徹底解決了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 B.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水產品質量C.有利于實現產業疊加和資源共享 D.解決了當前困擾我國的霧霾問題解析 與傳統的水產養殖相比,“漁光一體”模式下,水上發電、水下養殖,有利于實現養殖和發電的產業疊加和資源共享,C項正確;“漁光一體”模式并不能“徹底”解決食品安全問題,A項錯誤;“漁光一體”模式與提高水產品的“質量”無關,B項錯誤;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的使用可以減輕但不能解決我國的霧霾問題,D項錯誤。5.1979年至2013年,我國化肥用量由1 086萬噸增加到5 912萬噸。目前,我國農作物的畝均化肥用量為21.9千克,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畝8千克),是美國的2.6倍,歐盟的2.5倍。針對以上問題,我國提出了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的目標。這說明我國( )A.農用化肥使用步發達國家后塵 B.農業科技現代化水平后來居上C.注重兼顧農業科技和食物安全 D.大力提倡發展無公害綠色農業解析 從材料中可看出我國既注重化肥技術的使用,同時也看到了化肥使用量過高的問題,提出2020年化肥使用零增長的目標,體現了對農業化肥技術和食物安全的統籌兼顧,故C項正確;題干中強調是中國化肥使用量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區別,不是步其后塵,故A項錯誤;題干中的數據說明了我國使用化肥過多的現實,不能說明我國農業科技現代化水平后來居上,故B項錯誤;題干中主張有限制地使用化肥,并沒有涉及發展綠色農業的內容,故D項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