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民族關系與國家關系第14課 當代中國的外交唯物史觀 運用唯物辯證史觀及有關理論,理解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確立的背景、具體方針。時空觀念 認識當代中國的外交所處的特定時空環境,抓住其特定時空背景和階段特征。史料實證 運用文獻資料,認識20世紀50年代外交走向成熟及主要成就。歷史解釋 通過史料分析,認識新時期外交政策調整,外交理念的發展。家國情懷 體會當代中國外交對中國及全人類發展的貢獻與價值。1.重點: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2.難點: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不同歷史階段的階段特征及表現基礎認知一、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前提:新中國的成立。2.特征:平等、互利、互相尊重___________。3.內容:1949年上半年,毛澤東先后提出了“_______”“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_____”三條方針。(1)“另起爐灶”的核心就是不承認______同各國建立的外交關系,要在新的基礎上經過談判同外國建立新的外交關系。(2)“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就是有步驟地徹底地摧毀______在中國的控制權,不承認國民黨時代的一切賣國條約。(3)“一邊倒”,就是中國堅定地站在______和世界和平民主陣營一邊,使新中國在保障人民革命勝利成果、捍衛和平以及維護獨立與主權的斗爭中,不致處于孤立地位。4.成就(1)新中國成立之初①中國首先與____建交,接著與保加利亞、朝鮮、越南等10個_____國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巴基斯坦、瑞典、丹麥、瑞士、芬蘭等國建交。②1954年6月,中國倡導以_________原則作為國際關系準則。③1955年的萬隆會議上,中國提出“_______”方針,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進展。④到1956年,中國又與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爾、埃及、敘利亞、也門等國建交,同英國、荷蘭建立了____級外交關系。(2)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①中國對外關系史上出現了以與__________國家建交為基本特點的建交高潮。②中國逐步沖破西方國家的封鎖。1964年,中國與____建交,實現了中國同西方大國關系的突破。(3)20世紀70年代①自1970年起,中國先后同意大利、奧地利、比利時、希臘、聯邦德國等西方國家建立外交關系。中英、中荷關系也升格為___級。②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_____的一切合法權利。③1972年,中美關系開始走向_____,中日正式建交。④到1976年,與中國建交的國家達到111個。二、改革開放后的外交成就1.背景(1)中共_______全會以后,中國的外交政策朝著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方向進行重大調整。(2)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國提出________是當代世界的主題。2.成就(1)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2)1989年,中蘇兩國實現國家關系_____。(3)世紀之交,解決了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國的___問題。(4)1997年12月,中國與____首腦非正式會晤,即“10+1”領導人會議機制正式建立。(5)中國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鮮、韓國、越南、蒙古等國的關系也取得新進展。(6)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論壇,2003年加入《___________條約》,合作內容不斷豐富,規模迅速擴大。(7)發起成立上海合作組織、______論壇,推動二十國集團成為國際經濟治理主要平臺。(8)與俄羅斯、印度、巴西一起創立“_______”合作機制,為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話與合作提供重要平臺。(9)中國還積極參與以_____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活動,認真履行有關職責,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三、中共十八大以來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1.背景:中共十八大以來,面對深刻變化的國際形勢,黨中央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在對外工作上進行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形成了_____外交思想。2.成就(1)中國拓寬與___國家的合作領域,妥善處理分歧,與俄羅斯、法國、德國、英國等世界主要國家的關系穩步發展。(2)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______、以鄰為伴”的外交方針,推出多種新機制和新舉措,深化同日本、韓國、東盟各國等周邊國家的關系。(3)提出“真、實、親、誠”原則,加強與____國家之間的團結合作。(4)中共十九大提出要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______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推動_______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5)中國積極推進構建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_____的國與國交往新路。中國領導人進行了一系列頻繁密集的外交活動。(6)多項推進中外增進互信、擴大合作的新文件、新舉措也相繼出臺。中國不斷擴大同各國利益的交匯點,謀求共同發展。(7)中國還就世界和平發展的諸多議題提出___方案。①在___核問題、敘利亞問題等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中國積極探索解決辦法,維護正義和世界穩定。②中國積極促進______體系改革與完善,推動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生效。③中國倡議和推動的“______”建設,成為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平臺和各方普遍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④中國通過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二十國集團領導人___峰會、亞太經合組織北京會議、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等主場外交,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治理進程,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______的方向發展貢獻中國智慧。3.特點: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形成了_____、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深化探究探究一 實行“一邊倒”政策的原因材料 “一邊倒”是當時中共基于國家利益的現實考量,為處理新中國與前蘇聯的國家關系而提出的外交方針。這一選擇并非雙方意識形態同一性的必然結果,也并不主要是應對當時國際格局的對策。隨著中共從革命運動的領導者成為執政者,面臨的主要任務轉向建立和鞏固新政權,新中國在安全、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國家利益便生成了,在“一邊倒”的選擇中起關鍵作用的,就是對這些利益的考慮。——摘編自關錦偉《新中國成立初期“一邊倒”政策研究綜述》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中國推行“一邊倒”外交政策的主要原因。提示:(1) 維護國家利益、國家安全的需要。(2) 它是近代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經驗的總結,帝國主義國家反共反華的局勢。(3)為了維護世界和平、安全和擴大新中國的國際影響。(4)中蘇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相同。探究二 認識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特點和意義1.特點(1)包容性:既適用于社會制度相同的國家,也適用于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既適用于發展中國家,也適用于發達國家;既適用于國家間的政治關系,也適用于國家間的經濟關系。(2)開放性:在不同歷史時期它能容納不同的時代內容,其內涵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得到充實和豐富。(3)創新性:符合現代國際關系中的民主精神,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政治基礎,是國際關系中的一大創舉。2.意義(1)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為開創中國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礎。(2)為維護亞洲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促進國際關系的健康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探究三 新中國成立后中美關系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原因(1)新中國成立后到20世紀60年代末:對抗。①中美在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上存在矛盾和沖突。②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推行全球霸權,在中國“扶蔣反共”。③新中國成立后,美國采取經濟封鎖、外交孤立、軍事威脅,企圖扼殺新政權。(2)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走向緩和,最終正常化。①美國方面:孤立中國政策失?。幻捞K爭霸中處于守勢;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潭;經濟發展緩慢,被西歐和日本趕上。②中國方面:國際地位的提高;牽制和對付蘇聯的威脅;實現和平解決臺灣問題,解決中美之間的長期爭端。(3)20世紀90年代以來:時而緊張、時而緩和。①中美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利害沖突,矛盾、斗爭乃至對抗在所難免。②中美之間也存在著共同的利益:經濟上相互需要,政治上互有所求。探究四 中國外交發展的巨大成就及其原因閱讀以上數據,認識中國外交發展的巨大成就及其原因。提示:(1)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日益擴大。(2)之所以取得如此重大的外交成就,其原因主要是:①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外交不斷取得的累累碩果, 無不是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取得的。②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只有正確認識時代的特征,準確把握國際關系的復雜多變和主要矛盾,才能牢牢把握主動權,制定出正確的外交方針和政策。③超越意識形態處理國家間關系,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④走和平發展道路。在實踐中,中國創造性地走上了符合本國國情的和平發展道路。1.下列兩張新中國成立初期發行的郵票反映出當時的外交政策是(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紀念 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國作戰二周年紀念A.“另起爐灶” B.“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C.“一邊倒” D.“求同存異”【答案】C 2.20世紀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一批新獨立的非洲國家如:摩洛哥、阿爾及利亞、蘇丹、突尼斯等,先后同我國建立了外交關系,這主要得益于中國( )A.奉行獨立自主外交政策B.恢復了聯合國合法席位C.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D.“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答案】C3. 據新華社對1972年1—9月外交情況的統計,中國接待外國官員和政府代表團三十多起,訪問中國的有來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團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達88個,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內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國( )A.重點建立與亞非的外交關系B.開始獨立自主地步入國際舞臺C.切實推進新型區域外交合作D.打破美國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答案】D4. 新時期中國重大外交事件(部分)時間 事件1980年 參加聯合國裁軍工作會議;恢復在世界銀行及貨幣基金組織的席位1988年 成為聯合國維和行動特別委員會成員1996年 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2001年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新時期中國( )A.積極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B.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方針C.積極參與多種區域性合作組織的活動D.堅持實施“一邊倒”政策【答案】A 5. 2017年初,習近平在聯合國總部演講中說:中國將積極同美國發展新型大國關系,同俄羅斯發展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同歐洲發展和平、增長、改革、文明伙伴關系,同金磚國家發展團結合作的伙伴關系。材料表明當今中國( )A.努力構建穩定均衡的國際關系框架B.不斷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C.積極參與地區性國際組織外交活動D.堅持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答案】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