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第四節 沉淀溶解平衡第1課時 難溶電解質的沉淀溶解平衡現用1 mL 0.010 mol/L AgNO3溶液模擬工業廢水,某同學提出可以加入1 mL 0.012 mol/L的NaCl溶液,充分反應后,溶液中是否還有Ag+?這種方法是否合理?說明理由。1 mL 0.012 mol/LNaCl溶液1 mL 0.010 mol/LAgNO3溶液Cl- + Ag+ AgCl↓10g1g0.01g易溶可溶微溶難溶AgNO3BaCl2Ba(OH)2Ag2SO4Ca(OH)2CaSO4AgClAgBrAg2SBaSO4Mg(OH)2Fe(OH)3習慣上將溶解度小于0.01g的電解質稱為難溶電解質。盡管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度很小,但在水中并不是絕對不溶。化學式 溶解度/ gAgCl 1.5×10-4AgNO3 211AgBr 8.4×10-6Ag2SO4 0.786Ag2S 1.3×10-16BaCl2 35.7Ba(OH)2 3.89BaSO4 3.1×10-4Ca(OH)2 0.160CaSO4 0.202Mg(OH)2 6.9×10-4Fe(OH)3 3×10-9【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100g溶劑中形成飽和溶液時,溶解的溶質質量為該物質在該溫度下的溶解度,用S表示。+-+-+-+-+-+-溶解+-Ag+Cl-H2O沉淀AgCl(s) Ag+(aq) + Cl-(aq)【小結】即使過量的NaCl也無法完全沉淀溶液中的Ag+。1.沉淀溶解平衡在一定溫度下,當沉淀溶解速率和沉淀生成速率相等時,形成飽和溶液,達到平衡狀態,把這種平衡稱之為沉淀溶解平衡。AgCl(s) Ag+(aq) + Cl-(aq)【注意】①可逆號表示沉淀、溶解同時進行②標明物質狀態:固體(s)、溶液(aq)【特征】逆、等、動、定、變2.難溶電解質沉淀溶解平衡的影響因素(1)內因(決定因素):難溶電解質本身的性質。(2)外因:溫度、濃度Mg(OH)2(s) Mg2+(aq)+2OH-(aq)條件改變 移動方向 c(Mg2+) c(OH-)加少量水 _________ ______ ______升溫 _________ ______ ______加MgCl2(s) _________ ______ ______加鹽酸 _________ ______ ______加NaOH(s) _________ ______ ______正向移動不變不變正向移動增大增大逆向移動增大減小正向移動增大減小逆向移動減小增大3.溶度積常數與電離平衡、水解平衡一樣,難溶電解質的沉淀溶解平衡也存在平衡常數,稱為溶度積常數,簡稱溶度積,符號為Ksp。AgCl(s) Ag+(aq) + Cl-(aq)Ksp = c(Ag+)·c(Cl-)(1)意義:(2)影響因素:Ksp反映了難溶電解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Ksp與難容電解質的性質和溫度有關特別提醒:一般溫度升高,Ksp增大,但Ca(OH)2相反。【Ksp的意義】反映了難溶電解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特別提醒: ①對于同類型物質(如AgCl、AgBr、AgI等),可直接用溶度積比較難溶電解質的溶解能力,Ksp越大,難溶電解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強。②對于不同類型的物質,Ksp不能直接作為比較依據,而應通過計算將Ksp轉化為飽和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確定溶解能力的強弱。3.溶度積常數與電離平衡、水解平衡一樣,難溶電解質的沉淀溶解平衡也存在平衡常數,稱為溶度積常數,簡稱溶度積,符號為Ksp。AgCl(s) Ag+(aq) + Cl-(aq)Ksp = c(Ag+)·c(Cl-)(1)意義:(2)影響因素:Ksp反映了難溶電解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Ksp與難容電解質的性質和溫度有關特別提醒:一般溫度升高,Ksp增大,但Ca(OH)2相反。Q > Ksp,Q = Ksp,Q < Ksp,(3)離子積(Q )與溶度積(Ksp)溶液中有沉淀析出;沉淀與溶解處于平衡狀態;溶液中無沉淀析出。1 mL 0.012 mol/L NaCl溶液與1 mL 0.010 mol/L AgNO3溶液充分反應后剩余Ag+的濃度為?(忽略溶液體積變化)c(Cl-) =1 mL×0.012 mol/L-1 mL×0.010 mol/L1 mL+1 mL=0.001 mol/Lc(Ag+) =Kspc(Cl-)=1.8×10-7 mol/L=0.0011.8×10-10根據:Ksp = c(Ag+)·c(Cl-) = 1.8×10-10一般情況,當溶液中剩余離子的濃度小于1×10-5 mol/L時,化學上通常認為生成沉淀的反應就進行完全了。Cl- + Ag+ AgCl↓AgCl(s) Ag+(aq) + Cl-(aq)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第四節 沉淀溶解平衡第2-4課時 沉淀溶解平衡的應用1.沉淀的生成在無機物的制備和提純、廢水處理等領域,常利用生成沉淀來達到分離或除去某些離子的目的。(1)調節pH法①MgCl2(FeCl3)加MgO/Mg(OH)2/MgCO3/Mg2(OH)2CO3②MgCl2(FeCl3、FeCl2)先加H2O2/Cl2再加MgO/Mg(OH)2/MgCO3/Mg2(OH)2CO3 Fe(OH)3 Fe(OH)2 Mg(OH)2開始沉淀時 1.9 7.0 9.1完全沉淀時 3.2 9.0 11.11.沉淀的生成(2)沉淀劑法除去工業廢水中的Cu2+、Hg2+加Na2S【拓展】①Na2S:溶于水②ZnS、FeS:溶于強酸③CuS 、Cu2S 、Ag2S :溶于HNO3(強氧化性酸)采暖發電鍋爐內結垢浪費燃料,而且會使鍋爐內管道局部過熱,嚴重時還可能引起爆炸查閱資料可知:水垢主要成分有Mg(OH)2、CaCO3、CaSO4 等,如何去除水垢呢?2.沉淀的溶解在實際應用中,常常會遇到使難溶物質溶解的問題。如:CaCO3難溶于水,卻易溶于鹽酸,利用平衡原理解釋原因?例:CaCO3(s) CO32-(aq) + Ca2+(aq)HCO3-+H++H+H2CO3H2O + CO23.沉淀的轉化化學式 KspAgCl 1.8×10-10AgBr 5.4×10-13AgI 8.5×10-17Ag2S 6.3×10-50Mg(OH)2 5.6×10-12Fe(OH)3 2.8×10-39Ag2S沉淀AgCl沉淀AgI沉淀【理論分析】2 mL0.1 mol/LNaCl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轉化為黃色沉淀黃色沉淀轉化為黑色沉淀2滴0.1 mol/LAgNO3溶液4滴0.1 mol/LKI溶液8滴0.1 mol/LNa2S溶液Ksp=6.3×10-50Ksp=1.8×10-10Ksp=8.5×10-17大小AgCl(s) + I-(aq) AgI(s) + Cl-(aq)2AgI(s) + S2-(aq) Ag2S(s) + 2I-(aq)3.沉淀的轉化化學式 KspAgCl 1.8×10-10AgBr 5.4×10-13AgI 8.5×10-17Ag2S 6.3×10-50Mg(OH)2 5.6×10-12Fe(OH)3 2.8×10-393.沉淀的轉化沉淀的轉化是指由一種難溶物轉化為另一種難溶物的過程,其實質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動。一般來說,溶解度小的沉淀轉化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實現,兩者溶解度相差越大,轉化越容易。已知:Ksp(CaCO3)=3.4×10-9; Ksp(CaSO4)=4.9×10-53.沉淀的轉化沉淀的轉化是指由一種難溶物轉化為另一種難溶物的過程,其實質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動。一般來說,溶解度小的沉淀轉化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實現,兩者溶解度相差越大,轉化越容易。特別提醒 沉淀的轉化也可以由溶解度小的沉淀轉化為溶解度較大的沉淀。已知:Ksp(BaCO3)=5.1×10-9; Ksp(BaSO4)=1.1×10-10根據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到的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操作和現象 結論A 室溫下,向濃度均為0.1 mol·L-1的Ba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出現白色沉淀。 Ksp(BaSO4)B 向 10 mL 0.2 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 0.1 mol/L Mg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 0.1 mol/L FeCl3溶液,白色沉淀轉化為紅褐色沉淀。 Ksp[Fe(OH)3]C 將0.1 mol·L-1 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產生,再滴加0.1 mol·L-1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變為淺藍色沉淀。 Ksp[Cu(OH)2]D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氯水,再滴加少量KSCN溶液,溶液變成血紅色。 溶液中含有Fe2+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