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第六、七課)班級 姓名【課前預習案】【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熟練掌握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精深、中華文化的包容性,熟練掌握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和發展。2.能力目標:結合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與發展及愛國主義的具體性和歷史性,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過現象把握本質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悟中華文化的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提高對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義的認識,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為中華民族精神繼承和發揚貢獻自己的力量。【知識梳理】(具體要求:詳讀教材,結合自學講義考點解讀和要求,15分鐘在體系內速記重點原理。建議:理解記憶法;關鍵詞記憶法;要點記憶法)1.源遠流長(側重于從動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即從中華文化的發展軌跡上說明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從未發生過中斷,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無窮的魅力)(課本P64)(1)含義(2)見證:漢字與史書典籍提示:區分文字和漢字;了解漢字的演變。2.博大精深(側重于從靜態上,即從中華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的內涵上說明中華文化的特征,表明中華文化獨樹一幟、獨領風騷)理解博大精深的三個表現:獨特性、區域性、民族性3.包容性(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1)含義:(2)作用(意義):有利于各民族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中華文化的包容性不是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也不是文化趨同。4.中華文化的作用5.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是什么)(1)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的關系:(2)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課本P72)以 為核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偉大民族精神。提示:要根據具體的課本內容和背景材料區分其內涵。(P72--74)(3)永遠高舉愛國主義的旗幟①地位: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相輔相成,無不體現著 這個主題。②作用:是 的一面旗幟,是 的精神支柱。③特點:愛國主義不是 ,而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在當代中國,愛國與 本質上是一致的。 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4)民族精神的時代特征①民族精神作為 的結晶,隨著 而不斷豐富和發展。②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結合課本P76--77整合其具體表現)提示:民族精神的時代特征是指在不同的時期,民族精神不斷增添新的時代內容,表現為不同的時代精神。想一想: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關系是怎樣的?6.要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和意義(為什么)7.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措施(怎樣做)【體系構建】(具體要求:5分鐘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課堂探究案】【自主探究】1.重點檢查(小組互查,教師抽查)(1)中華文化的特征有哪些?(2)中華文化與中華各民族文化的關系是怎樣的?(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是什么?(4)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是什么?(5)為什么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如何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2.判斷正誤(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得益于漢字和史學典籍的延續。( )(2)中華文化與各民族文化的關系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3)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須抵制外來文化的影響。( )(4)中華文化深深植根于民族精神之中,是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的民族精神的結晶。( )【合作探究】(自主思考,寫出要點;合作討論,完善要點;點評點撥,總結規律方法) 1.材料 2013年俄 ( http: / / www.21cnjy.com )羅斯“中國旅游年”活動期間,我國推出了展示中國形象的大型舞臺演出《美麗中國》。演出以歌舞為主,鑲嵌京劇、武術等中國元素,輔以多媒體視頻。演出從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調》,從唐朝樂舞《霓裳羽衣舞》到現代芭蕾《海上夢明月》,……展現了美麗中國的壯美畫卷。特別是《海上夢明月》將西方芭蕾與中國民族樂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充分顯示了中國文化開放、創新、多元的魅力。根據材料,運用文化創新與中華文化的知識,分析《美麗中國》演出所體現的文化生活道理。2. (2015·全國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課標卷Ⅱ) 抗日戰爭期間,面對日本侵略者的瘋狂進攻,中國人民客服經濟力、軍力,政治組組力等遠遠弱于日本的困難,同仇敵愾、共赴國難,以血肉之軀筑起了捍衛祖國的鋼鐵長城,涌現出楊靖宇、趙尚志,左權、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等愛國將領,”狼牙山五壯士”、“八百壯士”等千英雄群體,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首愛囚主義的壯麗史詩。 在驚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戰 ( http: / / www.21cnjy.com )爭中,形成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杭戰精神.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關雄氣概,百折不撓, 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抗戰精神始終支撐和激勵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終于打敗了極其殘暴、極其野蠻的日本侵略者,贏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抗戰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系。 【當堂檢測】1. “小伙伴”是近年來的一個網絡熱詞 ( http: / / www.21cnjy.com )。 其實,“伙伴”最早是軍事用語,士兵十人共用一個灶吃飯,稱為“火伴”。后來,隨著社會生活的變化,“火伴”被寫作“伙伴”,詞義也從同灶吃飯的士兵擴展成了同伴。材料說明A. 文化隨著實踐的發展而變遷 B.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標志C.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D. 網絡文化是對當代社會生活的反映2.針對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依靠鍵盤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寫,漢字書寫能力下降的情況,中央電視臺、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大型電視活動——“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下列關于漢字的有關認識,正確的是①漢字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②漢字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和集中展示③漢字是維系中華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④漢字傳承了中華文明,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2015·福建卷)燕趙多慷慨悲歌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士,吳楚多放誕纖麗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長城飲馬,河梁攜手,北人之氣概也;江南草長,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懷也。上述文字:A.形象地描述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特征 B.生動地展現了區域文化獨具特色的風采C.說明了中華各民族文化多元一體的原因 D.彰顯了中華文化五千年自強不息的品格4.(2015·安徽卷)中華民族精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傳承了中華傳統文化血脈,已經成為凝聚人心的紐帶。下列古語涵義與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基本內涵對應恰當的是:A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孔子) 自強不息B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愛好和平C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老子) 勤勞勇敢D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子) 團結統一5.抗戰英雄趙一曼詩云:誓志為人不為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兒豈是全都好,女子緣何分外差。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白山黑水除敵寇,笑看旌旗紅似花。這首詩反映A.愛國主義始終具有共同的具體內涵B.維護國家利益是人們共同的價值追求C.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救亡圖強的精神支柱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現為中華文化的力量【課后拓展案】1. “甜粽子、咸粽子哪個更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宗?”成了今年端午期間網友的熱議話題。總的來說,南方人更偏愛咸粽子,北方人則青睞甜粽子。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華文化具有 A.民族性 B.獨特性 C.區域性 D.整體性2.習近平指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蘊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也是我們今天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這表明①自強不息逐漸積淀為中華民族的內在氣質②傳統文化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展③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得益于漢字和史學典籍的延續④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綿延數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中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3.2015年2月下旬,安徽省以“關愛留守 ( http: / / www.21cnjy.com )兒童播灑愛心陽光”為主題的千場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展映系列公益活動正式啟動。省內6條農村數字電影院線、1310個農村數字電影專業放映隊,將對全省15608個行政村進行無盲點全覆蓋放映,全年累計放映場次達18. 65萬。其《文化生活》的依據是①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深遠持久的特點 ②中華文化具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 ③民族精神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 ④弘揚民族精神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本屆媽祖文化旅游節由湖南省政府協助 ( http: / / www.21cnjy.com )澳門舉辦。借助這一平臺,湘澳兩地人民與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同根情誼更加深厚,交流合作更加密切,發展前景也更加廣闊。上述材料①展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體現了中華各民族文化從個性差異走向共性同一 ③反映了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的強烈認同感和歸屬感 ④表明了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的精神財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根據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2014年12月13日是我國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A.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 B.說明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C.有利于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 D.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我的疑問】(具體要求:動腦思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第六課 我們的中華文化 參考答案【自主探究】2.判斷正誤(1) × (2) × (3) × (4)×【合作探究】1.文化創新應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文化創新應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2.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是激勵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國人民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不竭精神動力。抗戰精神集中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和弘揚。抗戰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當堂檢測】1.A 2.C 3.B 4.A 5.C【課后拓展案】1.C 2.D 3.A 4.C 5.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