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活與哲學 發展與創新(第八、十課)班級 姓名【課前預習案】【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熟練掌握發展的普遍性,發展的實質;事物的發展是前進行與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狀態量變和質變;辯證否定觀及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與創新意識。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運用唯物辯證法發展的基本觀點及辯證否定觀分析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正確認識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前進性、曲折性,堅定社會主義必勝的信念,并樹立創新意識。【知識梳理】(具體要求:詳讀教材,結合自學講義考點解讀和要求,15分鐘在體系內速記重點原理。建議:理解記憶法;關鍵詞記憶法;要點記憶法)一、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1.發展的普遍性或實質(1)發展的普遍性的表現 (2)發展的實質 (3)方法論要求想一想:發展是一種運動變化,是不是任何運動變化都是發展?2.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1)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為什么?想一想: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舊事物?判斷新舊事物的標準是什么?(2)方法論要求3.事物發展的量變與質變狀態(1)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發展過程中兩種不同的狀態①量變的含義 ②質變的含義(2)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溫馨提示:并不是所有的量變都能引起質變,量變必須達到一定程度才會引起質變;事物由量變到質變,并不代表事物發展過程的終結,事物發展是由量變到質變無限發展的,循環往復,不斷前進,這里的“循環往復”不是簡單地重復,而是一次比一次更高級的量變和質變。(3)量變與質變辯證關系原理的方法論要求溫馨提示:要正確認識量變和質變各自的意義,要維持事物的性質基本穩定時,必須保持事物的量變狀態;要改變事物的根本性質時,必須促成事物的質變。4.事物發展的原因和動力原理(1)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2)內因(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外因(外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要求我們分析問題時首先抓住內因,其次,也不能忽視外因。二、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1.辯證否定觀含義、特點、實質溫馨提示:辯證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實質是“揚棄”;而形而上學否定觀是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2.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與創新意識的關系、方法論3.創新的作用歸納提升: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包括發展的普遍性、發展的實質,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發展的狀態,發展的原因和動力;創新意識包括辯證否定觀,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與創新意識,創新的作用。【體系構建】(具體要求:5分鐘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發展與創新【課堂探究案】【自主探究】1.重點檢查(小組互查,教師抽查)(1) 發展的普遍性和實質?(2) 什么是量變?什么是質變?量變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及方法論要求是怎樣的?(3)事物發展的前進行與曲折性的辯證關系原理及方法論要求是怎樣的?(4)辯證否定觀含義、特點、實質(5)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與創新意識的關系、方法論、創新的作用2.判斷正誤(1)凡是新出現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2)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3)量變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總和。( )(4)辯證否定是事物之間的相互否定。( )【合作探究】(自主思考,寫出要點;合作討論,完善要點;點評點撥,總結規律方法)1.(2015 山東卷)材料 公務員為群眾辦好每一件事,商家為消費者提供貨真價實的商品,你看見需要幫助的人就熱心搭把手……我們應該積極行動起來,每個人擔負起一份道德責任,就會將社會的道德水準托起一分,涓涓細流匯成大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就會早日實現。結合材料,運用量變和質變的關系原理,詮釋個人積極踐行社會主義道德的重要意義。2.(2015·安徽)材料 “互聯網+”激活中國制造當前,中國制造業創新能力不足、產能過剩等問題突出,亟須實現由低端向高端轉型升級。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與現代制造業深度融合,促使中國制造包含更多中國創造元素,實現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歷史跨越。材料是如何體現“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與創新意識”的?【當堂檢測】1. (2015 海南卷) “逆水行舟,一籬不放緩;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滯。”這句話蘊含的哲理是A離開了人的主觀能動性,量變不會引起質變B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改變事物變化的必然趨勢C沒有漸進的量的積累,任何質變都不可能發生D任何事物的量變引起的質變都是前進上升運動2.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傳統美德薪火相傳。中華文化五千年的歷程中積淀和保留了諸多的成語、俗語和俚語。下列成語或俗語中,能夠同時體現唯物辯證法的兩個總的特征的是①唇亡齒寒 ②吐故納新 ③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④青出于藍而勝于藍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3.不斷地嘗試失敗,于是你積累了經驗;不斷地嘗試成功,于是你積累了信心。人生,就是一個過程,積累、迸發,再積累、再迸發,最終實現完美的自我。這句話說明了①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②只要注重量的積累,就一定能實現質變③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沒有量變就不會有質變④事物的發展最終是通過質變實現的,質變比量變更重要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4.(2015 浙江卷)現行GDP核算體系,不能反映自然資源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生態環境惡化帶來的損失和自然資源的耗費。最近,環保部------綠色GDP2.0核算體系的研究工作,并確定明年進行新核算體系試點。這一舉動表明:①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自覺選擇性 ②任何事物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的③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 ④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5.蝴蝶的生命史為:蝴蝶幼蟲出生10天左右后發育成成蟲,成蟲45天后變成蛹,而蛹要經過地底下幾個月的漫漫長眠才能化蛹成蝶,開始它最燦爛的歷程。從哲學上看,化蛹成蝶的過程是A.事物由質變到量變的曲折過程 B.事物自身的辯證否定過程C.先肯定后否定,先克服后保留的過程 D.是新事物徹底否定舊事物的過程【課后拓展案】1. (2015 天津卷)中國經濟發展正在步入新常態。新常態,就是中國經濟將在速度上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在結構上體現為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在動力上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從哲學上看,新常態體現了①事物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一 ②事物發展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③事物發展的狀態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④新事物對舊事物的根本哲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下列名言能體現量變與質變辯證關系的有A.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史伯) B.靜者靜動,非不動也(王夫之)C.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韓非) D.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輕(元稹)3.抗生素的發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類的致命威脅。但是,在人類使用抗生素治療疾病的同時,病菌的耐藥性也在增加,由于濫用抗生素,出現了目前難以控制的“超級病菌”,上述事實表明①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質變②發揮主觀能動性受客觀規律的制約③事物始終處于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中④事物經過辯證的否定實現了向自身的回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二戰期間,法國的一位將軍去探望受傷的士兵,得知炊事班的戰士大都被紛飛的彈片炸死了,而一位炊事員將大鐵鍋扣在頭上只受了點輕傷,將軍由此聯想到做鐵頭盔,并付諸實踐,使得頭盔風行于世。這說明①注重研究新情況才能在實踐中有所創新②創新的靈感源予個人偶然的奇思妙想③豐富的想象力有利于促進創新思維的形成④徹底否定現存事物才能實現創新和發展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5.英國哲學家波普爾說:“如果我們過于爽快地承認失敗,就可能使自己發覺不了我們非常接近于正確。”這句話告訴我們①辯證否定是事物之間的相互否定 ②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③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④真理是主觀性和相對性的辯證統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我的疑問】(具體要求:動腦思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生活與哲學 發展與創新 (第八、十課)參考答案【自主探究】2.判斷正誤(1)× (2)× (3)×(4)×【合作探究】1. 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這就要求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重視量的積累,只有每個人都積極踐行社會主義道德,才能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創造條件;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這就要求我們在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積極促成質變,每個人都應該勇于承擔道德責任,不斷促進社會道德水準的提高.爭取早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2.辯證法的本質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創新的。密切關注變化發展著的實際,突破舊的發展模式,提出和推動“互聯網+”行動計劃,促進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注重研究新情況,善于提出新問題,敢于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積極利用互聯網+提升創造力,建設制造強國。【當堂檢測】1.C 2.B 3.D 4.D 5.B【課后拓展案】1.A 2.D 3.A 4.B 5.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