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3.2 八顆行星教科版六年級下冊教學目標科學觀念:1.太陽系有八顆行星,它們在其特定的軌道上繞太陽運轉。科學思維:1.意識到太陽系中天體的運動是有規律的,并可以逐漸被人們認識。探究實踐:1.按一定比例對數據進行處理,并在此基礎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行星相對位置關系模型。態度責任:1.學會與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發揮自己的作用。2.意識到模擬實驗及推測與客觀事實是有一定距離的。《 宇 宙 》單元3.2 八顆行星教科版六年級下冊聚 焦探 索研 討目 錄拓 展課堂小結課堂練習太陽系有八顆行星,地球是從太陽系向外的第三顆行星,其他的行星就好像地球的兄弟姐妹一樣。聚 焦八顆行星有哪些 它們是如何排列的呢 (1)讀圖表八大行星的基本數據探 索行星 與太陽的平均距離(萬千米) 赤道直徑(千米)水星 5800 4878金星 10800 12104地球 15000 12756火星 22800 6787木星 77800 142800土星 142700 120000天王星 287000 51200海王星 449600 48600最近最遠最大最小探 索(2)給八顆行星排序排序 1 2 3 4 5 6 7 8行星排序 1 2 3 4 5 6 7 8行星按照離太陽的遠近按照行星直徑的大小探 索(3)制作八大行星位置關系模型折紙帶:取3條長度相同的紙帶,每張對折4次,再將這4條紙帶粘貼連在一起。這折痕處標記數字。最后,我們有一條48等分的長紙帶探 索(3)制作八大行星位置關系模型做標記:按照剛才的排序,將8顆行星的名字標記在紙帶上。想一想,怎樣保證所有的行星都能被放在紙帶上?距離太陽最遠的海王星應該放在紙帶的哪一端?探 索(3)制作八大行星位置關系模型行星 赤道直徑(千米) 與太陽的平均距離(萬千米) 與太陽的距離等比例縮小后(格)水星 4878 5800 0.58金星 12104 10800 1.08地球 12756 15000 1.5火星 6787 22800 2.28木星 142800 77800 7.78土星 120000 142700 14.27天王星 51200 287000 28.7海王星 48600 449600 44.96數據處理將實際距離轉化為格子數探 索(3)制作八大行星位置關系模型根據處理后的數據,將八顆行星標記在紙帶上以太陽為中心,按照8個方位將紙帶粘貼在黑板上探 索(3)制作八大行星位置關系模型研 討(1)在建造模型的過程中,各小組是如何處理數據的 有什么體會和發現 等比例縮小按大小排序研 討(2)觀察全班制作出來的八顆行星位置模型,我們有什么新的認識或問題 我們建造的模型和我們之前看到的圖片有什么異同?八顆行星距離太陽的遠近差異非常大。教材中的示意圖非常形象,但是在距離遠近方面不夠客觀。拓 展木星地球因為木星相當巨大而又明亮,所以很容易被認出。用雙筒望遠鏡觀察它看起來像小圓盤。是夜空平均亮度第三的天體。木星和它四顆最亮的衛星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太陽系有八顆行星,它們在其特定的軌道上繞太陽運轉。八顆行星在太陽系的空間分布不是均勻的。在太陽系中,八顆行星是十分渺小的。木星相當巨大而又明亮,所以很容易被認出。用雙筒望遠鏡觀察它看起來像小圓盤。是夜空平均亮度第三的天體。課堂練習1. ( )中提出了以太陽為中心的宇宙觀。A.《天體運行論》 B.《八十天環游地球》C.《天體的光環》 D.《自然哲學》B課堂練習2. 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上通過的行星新定義中,冥王星終于“慘遭降級”,被驅逐出了行星家族,被列為“矮行星”。據此回答.與太陽系八大行星相比較,冥王星具有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體積、質量較大 B .表面溫度較高C.公轉周期長 D.繞日公轉方向不同C課堂練習3.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兩個“近鄰”分別是( )。A.水星和火星 B.金星和天王星C.金星和火星 D.水星和金星C課堂練習4.下列星球中不屬于太陽系的是( ?。?br/>A.土星 B.牛郎星C.金星 D.月球B課堂練習5.地球是太陽系自中心向外的第一顆行星。 ( )6.太陽是宇宙中唯一能發光的恒星。 ( )7.銀河系是靜止不動的。 ( )8.太陽系的八顆行星中體積最大的是木星。 ( )9.太陽系的八顆行星都有自己的衛星。 ( )×××√×謝 謝 觀 看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