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5-2016學年粵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半學期復習提綱第一單元 塑造自我1.1自尊自愛1.什么是自愛? 珍愛自己的生命,認識自己的精神世界,悅納并完善自我,這就是自愛。2.如何做到自愛? ①珍愛、維護自己的生命,并不讓它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傷害;②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悅納自我,并不斷完善自我;③懂得自己和社會生活的關系,并學會適應和創造社會生活。3.我們為什么要學會自愛? ①有了自愛人生就有了起點,就有了目標;②有了自愛,就會對自己的人生積極領悟,努力奮斗;③自愛也是寶貴的心理品質,是美好道德的出發點。4. 什么是自尊?自尊就是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別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許別人歧視、侮辱。5.自尊與知恥有什么關系? 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自尊心和羞恥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互為表里的,惟有自重,才有自尊,自尊的人知榮辱、講自愛,相反,不懂得自尊的人,往往沒有羞恥感,也做不到自愛,難免會作出不道德的事情。6.自尊與虛榮的區別是什么? 虛榮心是一種追求表面上榮耀、光彩的心理,自尊是對自身內在價值和尊嚴的追求。7.自尊與自負的區別是什么? 自尊是恰如其分地肯定自己,而自負是過度地自我肯定。自負的人夸大自己的優點,過高地評價自己并貶低別人。8.自尊與尊重他人的關系是什么? 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就要把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看成同自己一樣需要自尊,每個人都要通過其他人的尊重、欣賞、鼓勵、期望來感受自尊,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9.為什么要樹立自尊? ①自尊是人的基本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需求。②自尊是激勵我們奮發向上追求完善的自我,為他人和社會作出更多貢獻的心理動力和源泉;③樹立自尊,我們才有了健康的人格,才能更好地立身社會。10.怎樣樹立自尊?樹立自尊是我們贏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人尊重的前提,不卑不亢,自尊自重,努力在各方面提高自己、完善自我、才能護住自己的尊嚴。自尊最重要的是維護自己的人格,自尊要適度。不在崇拜中迷失自我,與其有激情地崇拜別人,不如把激情用到提高自己上面,學些本領,做好自己。盲目崇拜的后果是:迷失自我、扭曲自我、丑化自我,從而喪失了別人的尊重。11.尊重他人的最基本表現及做法最基本表現:對人有禮貌,尊重他人得勞動,尊重他人的人格。12.什么是自信? 自信是人對自身力量的確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實現所追求的目標。13.怎樣做到自信?①,看到自己的進步和長處,發現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長處,是自信的基礎。②,增強信心與實力,相信自己行,才能大膽嘗試,接受挑戰,而實力才是撐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1.2明辨是非1.為什么要學會明辨是非?明善惡,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質; 2.什么是正確的非善惡觀? 良知是正確的是非善惡觀,是人性的首要品質。3.我們要如何來鑄造良知的標尺? ① 以美好道德陶冶自己的心靈;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懂得法律規范,依法規范自身行為;③選擇善良正義的人作為自己的榜樣;④學會理性分析,懂得思考不同的價值選擇導致的不同后果。4.我們對社會影響如何要做出正確的判斷與選擇?我們只有吸收有益的營養,剔除無益的糟粕,拒絕有害的毒素,才能健康地成長。5.我們應如何正確對待來自長輩、朋友的影響?對長輩的言行我們也需要分清是非,問個究竟,而不能無原則地一概服從。長輩如果做錯了,我們也應該幫助其糾正。6.我們應如何正確對待公共傳媒發出的信息?在電視、網絡、報刊發出的大量信息中,有許多并不適合我們中學生。因此,我們要提高自己的識別能力,自覺抵制不良信息。7.如何正確對待社會流行?①流行文化有極大的滲透力,對我們青少年尤其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吸引力。②社會流行的發生,總是有社會和商業運作的背景對從眾心理的推動。對待社會流行不能簡單地統統否定,我們需要獨立思考,了解它們所具有的意義、所包含的價值。③各種各樣的時尚、追星、流行影響著我們的價值觀的形成,影響著我們的身心健康和學習。8.什么是從眾心理?從眾心理是個人在社會群體的無形壓力下,不知不覺或不由自主地與多數人保持一致行為的心理現象。9.如何克服從眾心理?①克服從眾心理,既不能盲從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不能一味回避,要“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保持適度,避免狂熱效仿追隨。②我們有時還必須突破內心和外部的障礙:首先要戰勝自己;其次有時還必須打破情面。1.3 自我負責1.什么責任感?責任感是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的相互幫助和彼此承諾,是一個人對自己、他人和社會的自覺承擔的態度。2.為什么要培養責任感? ①一個人的責任感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的品德與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②有責任感的人是有良知的人,懂得引導、約束自己,拒絕錯誤的行為;③一個人能否得到他人的信任、尊重,未來能否勝任工作,取得成就,責任感是重要的前提。3.青少年應承擔哪些責任?①我們應該對自己負責。完成學習任務是我們的重要責任。要能把自己的成長和進步看成自己的事。②我們應該對他人負責。學會關心和愛護別人,盡自己所能幫助別人,不做有損于別人的事。③我們應該對集體負責。以自己的行動為集體增添榮譽和力量。④我們應該對社會負責。4.如何培養自己的責任感/ ①樹立負責任的人生態度;認認真真做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踏踏實實做人。②學會分析事物的因果關系。③養成先思考,后行動的習慣和謹言慎行的處世態度。④對因為自己的錯誤或無意中造成的不良后果,要勇于承擔責任,同時應該接受教訓,避免重蹈覆轍。5.如何做對社會負責的人? ①,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對自己負責本身就是對社會負責。②,要關注社會公共事務,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③,從小培養合作意識。第二單元 善待他人2.1誠實守信1.什么是誠信?“誠”就是誠實無欺、誠實做人、誠實做事,實事求是;“信”就是有信用、講信譽、守信義、不虛假。2.誠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對人守信、對事負責。3.誠信的核心是什么?誠信的核心是善。4.為什么要培養誠信的品質和美德?①只有在一顆誠實的心中才能長出善良、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勇敢、謙遜的品質;只有一個誠實的人才能信守諾言,履行約定,獲得他人的信任與尊重;②只有誠實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打下牢靠的事業基礎,獲得堅實的人生業績;③只有人人誠實守信,社會秩序才能有條不紊,文明進步才有可能。④誠實守信還關系到國家的國際形象和地位。5.企業為什么要遵循誠信原則?①企業能否遵循誠信原則關系它能否贏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消費者的信賴,能否贏得市場,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②誠實守信的行為是市場繁榮和經濟增長的堅實基礎;③誠實守信不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要求,欺詐不僅是不道德的,也是違法行為。6.如何做到誠實守信呢? ①拒絕謊言,誠實做人;②重承諾,守信用;③現實中還需要,靈活處理誠信和隱私、誠信和善意謊言之間的關系。7.如何妥善處理誠信與隱私的關系?對人誠信與尊重他人的隱私,是相互關聯且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發生沖突的兩種道德準則。面對這一兩難選擇,我們應正確把握兩者之間的關系。一方面,“以誠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際關系的基本準則,是我們應當恪守誠實的品德;另一方面,尊重隱私又是以誠待人前提,是維持良好關系,有效溝通的基礎。尊重他人的隱私,未經本人同意不得將其公開,也是我們在交往中應有的品德。當兩者發生沖突時,我們要結合具體情況,堅持原則、權衡利弊,按照實際情況妥善處理。8.善意的謊言是否違背了誠信的要求呢?誠實與說謊是水火不相容的,做誠實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不應該撒謊。然而我們生活的環境是復雜的,人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也不是直線式的。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有時需要我們隱瞞事情的某些真相,說些“善意的謊言”。但這不是出于個人的“私利”,而是出于安慰、鼓勵、幫助他人的目的。從根本上說,善意的謊言并不違背誠實的道德。2.2平等待人1.平等的含義是什么?作為人,每個人天生就應該具有同等的生命權利、發展權利和追求幸福的權利。這就意味著,作為一個人,每個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2.平等的表現有哪些?(如何理解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呢?)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集中表現在人格和法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位上的平等。在人格上,我們每個人都是具有獨立意識的主體,都有做人的尊嚴,都不容輕視。在法律地位上,我們每個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權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義務。3.在現實的生活中如何做到平等待人?①做到平等待人,要有發自內心的對他人人格的尊重;②要有客觀的實事求是的態度;③要摒除陳腐觀念。4.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原因是什么? ①人與人的天賦是千差萬別的;②還有每個人后天的生活環境各不相同。5.如何正確對待同學之間的差異?①人與人之間有差異,認識這種差 ( http: / / www.21cnjy.com )異是我們尊重人、平等待人的基礎。②豐富多樣的個體構成了我們可愛的班集體。③自己的某些優勢,不是自傲的資本;自己的某些劣勢不是自卑的理由,增強平等意識,平等對待他人,互相取長補短,才是我們應該采取的正確態度。6.什么是弱勢群體?弱勢群體是對社會上處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的總稱。屬于弱勢群體的有:殘疾人、老年人、女性、未成年人等。7.在生活中如何平等對待弱勢群體?我們應當平等對待那些處于不利地位的人,自覺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2.3與人為善1.什么是真正的善良?①善良是無私的。②善良之心是博大的。③與人為善要是非分明。④善良要見諸行動。2.為什么說助人是人生快樂之本?①幫助他人,不僅是為了別人的需要,也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們內心情感的需要。②幫助他人是一種主動的“給予”的活動,這樣“給予”就不意味著自己“讓出”或“犧牲”了什么,相反,“給予”讓我們體驗到自身價值的實現和能力的發揮。③當我們幫助別人時,我們付出的是自己對別人的愛,愛的感情是不竭的源泉,我們付出的越多,內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強。④所以,助人不僅是付出,也是收獲。助人因此是快樂的。3.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論語》中的一句話,意思是:自己不喜歡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事,就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對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態度。采取什么方式對待人,先要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對方,是否愿意受到這樣對待。如果我們不愿意,那么我們就不能以此對待別人。關心他人、尊重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實質所在。4.如何理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論語》中的一句話,意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為謀求自己的欲望而忽視他人的存在,更不能以犧牲他人的利益來謀求自己的利益。我們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也就應該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別人。5.如何認識和理解換位思考?①換位思考的含義:換位思考是對人的一種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理體驗過程。②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是達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機制。它客觀上要求我們將自己的內心世界,人情感體驗、思維方式等與對方聯系起來,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體驗和思考問題,從而與對方在情感上得到溝通,增進理解。③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是與人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方式。④換位思考的心理基礎:心中有他人。6.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么做到與人為善呢?①就是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即想人所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至上,學會將心比心。②人與人之間少不了諒解,諒解是理解的一個方面,也是一種寬容。③必須擯棄傷害他人的惡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