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必備知識方法技巧知識1 自然界的水1.水的凈化⑴自來水生產流程:天然水→沉淀→過濾→吸附→消毒→自來水。⑵明礬的凈水作用:明礬與水作用生成一種叫氫氧化鋁的凝膠狀的物質,該物質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能使水中細小的懸浮雜質聚集而下沉。⑶活性炭的凈水作用: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有吸附性。⑷吸附過程是物理變化,消毒過程是化學變化。⑸凈化水的常用方法:沉淀、過濾、吸附、蒸餾等。水的凈化過程注意事項⑴凈水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順序為沉淀、過濾、吸附、蒸餾,綜合運用多種凈水方法凈水時,應按凈水程度由低到高的順序進行。⑵通過蒸餾方法得到的水為純凈物,通過其他幾種方法得到的水均為混合物。2.愛護水資源⑴水被污染后會給人類帶來災難。工業生產的“三廢”以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農業生產中施用的農藥、化肥隨雨水流入江河中,都會污染水資源。⑵愛護水資源,一方面要節約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體污染。特別提醒⑶防治水體污染①工業上,通過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同時對污染的水體作處理使之符合排放標準。②農業上,提倡使用農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③生活上,污水應集中處理和排放。3.電解水實驗——水的組成⑴化學方程式:2H2O 2H2↑+O2↑。注意:通直流電;為增強水的導電能力,可加入少量H2SO4或NaOH。⑵裝置及現象①兩個電極上都有氣泡產生;②跟電源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約是跟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的2倍[V(正)∶V(負)≈1∶2]。⑶檢驗①將燃著的木條靠近氣體體積較大的玻璃管的尖嘴處,氣體燃燒(有輕微爆鳴聲)并產生淡藍色火焰;說明與負極相連的玻璃管中產生的是氫氣。②用帶火星的木條靠近氣體體積較小的玻璃管的尖嘴處,帶火星的木條能夠復燃;說明與正極相連的玻璃管中產生的是氧氣,可記為“正氧負氫”。⑷結論①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②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③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④本實驗驗證了“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知識2 常見的溶液1.溶液的基礎知識⑴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⑵溶液的特點:均一、穩定、混合物。易錯辨析溶液是均一、穩定的,但均一、穩定的液體并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純凈物;溶液都是透明的,但不一定都是無色的,如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⑶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之間的轉化①對于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固體物質: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②對于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固體物質: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⑷固體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溫度;100 g溶劑;達到飽和狀態;單位為克。⑸固體溶解度的影響因素內因:溶質和溶劑的性質。外因:溫度。大多數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數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如氯化鈉),極少數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如氫氧化鈣)。2.溶解度曲線的應用⑴給出不同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比較同一溫度下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大小;⑵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判斷與轉化;⑶判斷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的情況;⑷確定從混合物中提純物質的方法(蒸發溶劑、冷卻熱飽和溶液)。①一般被提純物質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比較小時采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如氯化鈉中混有少量硝酸鉀。②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明顯增大的物質一般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如硝酸鉀中混有少量氯化鈉。3.氣體物質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氣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4.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⑴所有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 ×100%= ×100%⑵溶質的質量分數與溶液的體積、密度的關系溶液質量(m)=溶液體積(V)×溶液密度(ρ)溶質的質量分數= ×100%⑶溶液稀釋的計算:m1×ω1=m2×ω2m1、m2——稀釋前、后溶液質量ω1、ω2——稀釋前、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5.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⑴計算: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⑵稱量和量取:用天平稱量溶質;用量筒量取溶劑。⑶溶解:固體溶解時,需用玻璃棒攪拌。方法 溶液中“變”與“不變”的解題技巧1.溶液稀釋后,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增加,溶質質量分數減小。2.向飽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溶質,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均不變。3.不飽和溶液繼續溶解溶質后,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均增大。4.飽和溶液加熱蒸發掉一部分溶劑,再降溫至原來的溫度,則溶質、溶劑會按照一定比例減少,溶質質量分數不變。5.不飽和溶液加熱蒸發掉一部分溶劑,使其恰好飽和,則溶劑質量減少,溶質質量不變,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增大。例 在25 ℃時,向不飽和氯化鉀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鉀固體至溶液剛好飽和,在這一過程中,下列各量不變的是 ( )①溶液中水的質量②溶液中溶質的質量③溶液中氯化鉀的質量分數④25 ℃時氯化鉀的溶解度⑤氯化鉀溶液的質量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④⑤A變式 20 ℃時,取一定質量的固體硝酸鉀于燒杯中,把100克水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燒杯,不斷攪拌,使之充分溶解,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 A.甲中,硝酸鉀溶液是不飽和溶液B.丁中,硝酸鉀溶液是不飽和溶液C.乙→丙過程中,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D.丙→丁過程中,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