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必備知識方法技巧知識1 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一、顯微鏡的主要結構及使用1.光學顯微鏡結構 2.目鏡與物鏡1~3為目鏡,其中放大倍數最大的是3;4~6為物鏡,其中放大倍數最大的是4。3.使用顯微鏡的操作步驟⑴取鏡和安放⑵對光①轉動物鏡轉換器,使低倍物鏡正對通光孔;②轉動遮光器,讓較大的一個光圈對準通光孔;③調節反光鏡,通過目鏡看到明亮的圓形視野。⑶放片 將載玻片放在載物臺上,兩端用壓片夾壓住。⑷調距①順時針(向前)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眼睛看物鏡,避免壓碎玻片;②逆時針(向后)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左眼看目鏡,當看到視野中物像時為止;③微調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⑸觀察 ⑹整理和存放二、臨時裝片的制作1.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 2.“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與“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制作過程的對比基本步驟 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 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1 擦拭載玻片與蓋玻片,避免污垢影響觀察 2 滴清水 滴生理鹽水(質量分數為0.9%),目的是維持動物細胞的正常生理形態3 用鑷子撕取洋蔥鱗片葉內表皮 漱口,取一根消毒牙簽,在口腔內壁上輕輕刮幾下4 平鋪展開(避免重疊) 將牙簽在生理鹽水中涂抹幾下,盡量涂均勻5 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側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放平,目的是避免產生氣泡 6 在蓋玻片的一側滴一滴(稀)碘液,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染色主要是為了使細胞的細胞核看得更明顯 知識2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一、細胞的結構和功能1.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圖 2.動植物細胞的功能及對比項目 結構 功能動、植物細胞共有結構 細胞膜 保護,控制 物質進出 細胞質 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場所細胞核 含有遺傳物質,是細胞的 控制中心 線粒體 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植物細胞特有結構 細胞壁 保護和 支持 細胞液泡 內含 細胞液 ,溶解著多種物質。如水果、蔬菜里面的色素、糖分、刺激性味道的物質等葉綠體 光合 作用的場所注:眼蟲屬于原生動物,含有葉綠體。二、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1.能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的是葉綠體;能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給生物體生命活動利用的是線粒體。2.線粒體是大多數活細胞都有的結構,葉綠體是植物體的綠色部分存在的結構。知識3 生物的結構層次及分類一、細胞的生長、分裂和分化1.生物體由小長大的原因2.細胞分裂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先由一個分成兩個,隨后,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最后,在原來的細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植物細胞還形成新的細胞壁。細胞核分裂時,染色體的變化最明顯。形成的兩個新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一般相同。3.細胞分化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有的子細胞會發生變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態和功能的細胞,這個過程叫細胞分化。二、植物體、動物體的結構層次1.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 組織 器官 高等植物體。2.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 組織 器官 系統 人體或高等動物體。三、植物的分類1.植物分類的依據植物分類的主要依據是植物的形態結構,如被子植物往往以花、果實和種子作為重要分類依據。2.植物的主要類群四、動物的分類1.動物的分類依據動物分類除比較外部形態結構外,還要比較內部構造和生理功能等特征。2.動物的主要類群分類等級 生物 人 貓 蝗蟲界 動物界 動物界 動物界門 脊索動物門 脊索動物門 節肢動物門綱 哺乳綱 哺乳綱 昆蟲綱目 靈長目 食肉目 直翅目科 人科 貓科 蝗科屬 人屬 貓屬 飛蝗屬種 智人 貓 東亞飛蝗五、生物的分類1.林耐與生物分類:界、門、綱、目、科、屬、種(例如:動物分類表)2.二歧分類檢索表脊椎動物檢索表1a體外長有毛皮,胎生······························································ 哺乳類1b體外沒有毛皮,卵生····································································· 22a體外長有羽毛,體溫恒定························································ 鳥 類2b體外無羽毛,體溫不恒定······························································· 33b皮膚濕潤,在水中產卵·································································· 44a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在水中或上陸生活,用肺呼吸,有四肢······························································ 兩棲類4b幼體、成體都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無四肢,用鰭劃水··················· 魚 類方法1 顯微鏡的使用1.顯微鏡的使用:一取二放三安裝,四轉低倍五對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鏡筒細觀賞,看完低倍換高倍,九退整理十歸箱。2.移動玻片問題:顯微鏡下成倒像,若要將物像移動到視野中央,物像位于視野的哪個方向,就向哪個方向移動玻片。3.對光問題:光線強時用小光圈、平面鏡;光線弱時用大光圈、凹面鏡。4.污點問題:污點可能存在的位置有目鏡、物鏡和玻片。移動三者中的任意一個結構若污點移動,說明污點就在該結構上。例 顯微鏡是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觀察儀器,它能幫助我們觀察到肉眼無法看到的細微結構。如圖表示顯微鏡結構和鏡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轉動g使用凹面鏡可使物像更加清晰B.視野最亮的鏡頭組合是①和④C.觀察時,視野中的污物一定位于a或e上D.若觀察到的物像在視野的左上方,應向右下方移動裝片,使物像移動至視野中央B方法2 細胞和氣泡的辨別方法1.結構:細胞內部有細胞核、細胞質等結構,氣泡內部沒有。2.邊緣的顏色:氣泡邊緣呈現黑色。3.按壓玻片,是否移動、變形:用鑷子輕壓玻片,氣泡會移動、變形,細胞一般不移動、不變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