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六章三角 知識歸納題型突破 學案(2份打包)(含解析) 高中數學滬教版(2020)必修第二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六章三角 知識歸納題型突破 學案(2份打包)(含解析) 高中數學滬教版(2020)必修第二冊

資源簡介

第六章 三角
題型七:正余弦定理基本運算
例7.1
1.在中,角A,B,C的對邊分別是a,b,c,則下列各式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例7.2
2.三角形的兩邊分別為5和3,它們夾角的余弦是方程的根,則三角形的另一邊長為 .
例7.3
3.在中,“”是“”的( ).
A.充要條件 B.充分非必要條件
C.必要非充分條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條件
例7.4
4.在中,內角,,所對的邊分別是,,,若,,,則 .
例7.5
5.在中,角、、的對邊分別為、、,其中有兩解的是( )
A.,, B.,,
C.,, D.,,
例7.6
6.中,角,,的對邊分別是,,,,,若這個三角形有兩解,則的取值范圍是
【鞏固練習】
7.若在中,是的( )條件
A.充分非必要 B.必要非充分
C.充要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
8.在中,若,則( )
A.25 B.5 C.4 D.
9.若中,,,,則 .
10.在中,內角所對的邊分別是,已知,,,則的大小為( )
A. B.
C.或 D.或
11.在中,已知,,,b=5,則c= .
12.在中,內角、、所對的邊分別為、、,不解三角形,確定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有兩解 B.,,,有一解
C.,,,有一解 D.,,,無解
13.在中,內角,,所對的邊分別為,,,若,,當有兩解時,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14.中,角,,的對邊分別是,,,,,若這個三角形有兩解,則的取值范圍是
題型八:已知邊角關系解三角形
例8.1
15.已知的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且.若,則的外接圓半徑為 .
例8.2
16.在中,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則( )
A.1 B.2 C.3 D.4
例8.3
17.記的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已知,求角B.
例8.4
18.在中,內角A,B,C所對的邊分別是a,b,c,且,則的形狀為(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鞏固練習】
19.的內角的對邊分別為,且,則的外接圓半徑為 .
20.在中,,則邊所對的角等于( )
A. B. C. D.
21.在中,角,,所對的邊分別為,,,且,求角.
22.在中,,求的值
23.記的內角,,的對邊分別為,,,已知,證明:;
24.在△ABC中,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若,則該三角形一定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邊三角形
25.在中,角A,B,C的對邊分別是a,b,c,且,則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邊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題型九:解三角形的實際應用
例9.1
26.一游客在處望見在正北方向有一塔,在北偏西45°方向的處有一寺廟,此游客騎車向西行后到達處,這時塔和寺廟分別在北偏東30°和北偏西15°,則塔與寺廟的距離為 .
【鞏固練習】
(2023·全國·高三專題練習)
27.山東省科技館新館目前成為濟南科教新地標(如圖1),其主體建筑采用與地形吻合的矩形設計,將數學符號“”完美嵌入其中,寓意無限未知 無限發展 無限可能和無限的科技創新.如圖2,為了測量科技館最高點A與其附近一建筑物樓頂B之間的距離,無人機在點C測得點A和點B的俯角分別為75°,30°,隨后無人機沿水平方向飛行600米到點D,此時測得點A和點B的俯角分別為45°和60°(A,B,C,D在同一鉛垂面內),則A,B兩點之間的距離為 米.
28.如圖,某中學某班級課外學習興趣小組為了測量某座山峰的高度,先在山腳處測得山頂處的仰角為,又利用無人機在離地面高的處(即),觀測到山頂處的仰角為,山腳處的俯角為,則山高 m.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參考答案:
1.C
【分析】根據正弦定理即得.
【詳解】在中,由正弦定理,
∴,,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2.
【分析】解方程可得,利用余弦定理求出第三邊的長即可.
【詳解】解:解方程可得此方程的根為2或,
故夾角的余弦,
由余弦定理可得三角形的另一邊長為:.
故答案為:.
3.A
【分析】可以由反向推導得到A>B﹒
【詳解】由得,


在中,所以,
由正弦定理得,
由大邊對大角的結論知.
所以為充要條件.
故選:A
4.
【分析】
利用余弦定理列方程求解.
【詳解】由余弦定理得即,
解得(舍),
故答案為:.
5.C
【分析】
方法1:A、B、C項通過解三角形來判斷其解的個數,D項通過大邊對大角與三角形的內角和為可判斷其解的個數.
方法2:畫圖看三角形解的個數.
【詳解】對于A項,方法1:∵,,
∴,
∴由正弦定理得:
∴a、c值唯一確定,
∴只有一解.
方法2:如圖所示,
∴只有一解. 故選項A錯誤;
對于B項,方法1:由余弦定理得:,
∴只有一解.
方法2:如圖所示,
∴只有一解. 故選項B錯誤;
對于C項,方法1:由正弦定理得:,解得:
又∵ ∴角B有兩個解.
方法2:如圖所示,
∵,
∴,
∴角B有兩個解. 故選項C正確;
對于D項 ,方法1:∵,∴,又∵,∴,
∴不存在這樣的三角形.
方法2:如圖所示,
∵,

∴此時A、B、C三點不能構成三角形. 故選項D錯誤;
故選:C.
6.
【分析】
根據求解即可得答案.
【詳解】
因為這個三角形有兩解,故滿足,
即,解得.
故答案為:
7.C
【分析】
在三角形中,結合正弦定理,利用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的定義進行判斷.
【詳解】
解:在三角形中,若,根據大角對大邊可得邊,由正弦定理,得.
若,則正弦定理,得,根據大邊對大角,可知.
所以,“”是“”的充要條件.
故選:C.
8.B
【分析】利用余弦定理直接求解.
【詳解】在中,若,,,
由余弦定理得.
故選:B
9.或
【分析】由已知可求得.分與兩種情況,根據余弦定理,即可求出結果.
【詳解】因為,,所以.
當時,由余弦定理,
因為,,解得;
當時,由余弦定理,
因為,,解得.
故答案為:或.
10.A
【分析】
利用正弦定理求解即可.
【詳解】在中由正弦定理可得,即,解得,
又因為,所以,
所以,
故選:A
11.2
【分析】由,得,再結合,得到角為鈍角,然后利用余弦定理求解.
【詳解】解:在中, ,b=5,
由,得,
因為,
所以角為鈍角,則,
由余弦定理得,
即,解得或(舍去),
故答案為:2
12.D
【分析】
已知,的前提下,利用直角構造出關于的不等式,即可得出三角形的個數解.
【詳解】
因為,,如圖于,
由直角可得.
當或時,有一解;
當時,無解;
當時,有兩解.
結合四個選項,可知,選項A,B,C三項錯誤.
故選:D
13.A
【分析】先由,求得,再根據當有兩解時,,從而得出答案.
【詳解】,即, 則
由,解得,則
當有兩解時,,則,所以,
故選:.
14.
【分析】
根據求解即可得答案.
【詳解】
因為這個三角形有兩解,故滿足,
即,解得.
故答案為:
15.
【分析】
運用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進行求解即可.
【詳解】根據余弦定理由,
而,因此有,
因為,所以,
由正弦定理可知的外接圓半徑為,
故答案為:
16.B
【分析】由余弦定理求出答案.
【詳解】由得:,
解得:
故選:B
17.
【分析】
利用正弦定理邊化角,再利用和角的正弦公式求解即得.
【詳解】
在中,由及正弦定理得,
,則,
整理得,又,則,而,所以.
18.A
【分析】
已知條件用正弦定理邊化角,由展開后化簡得,可得出等腰三角形的結論.
【詳解】,由正弦定理,得,

∴,可得,
又,∴,
則的形狀為等腰三角形.
故選:A.
19.
【分析】利用正弦定理可得,進而可得,即得.
【詳解】,則,
由正弦定理,得
故,
展開化簡得:,,,
故,,
即,
∴外接圓直徑,
故外接圓半徑為.
故答案為:.
20.B
【分析】根據式子的特點,聯想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余弦定理,即可得解.
【詳解】因為,
所以,即 ,即 ,所以 .
故選:B
21.
【分析】
利用正弦定理將邊化角,再由誘導公式及兩角和的正弦公式求出,即可得解.
【詳解】
因為,由正弦定理可得,
所以,
所以,
即,又,所以,
所以,又,所以.
22.
【分析】
利用正弦定理邊化角,再利用和角的正弦公式求解即得.
【詳解】
在中,由及正弦定理,得
整理得,
而,則,又,所以.
23.證明見解析
【分析】
利用正弦定理將邊化角,再結合兩角和(差)的正弦公式得到,即可得證.
【詳解】
因為正弦定理:,
所以對于,有,
又,
所以,
即,
整理得,
所以,因為A,,為的三個內角,
所以,即.
24.A
【分析】由余弦定理得到,結合,得到,判斷出三角形為直角三角形.
【詳解】∵,
∴,
由余弦定理可得:,
整理可得:,①
∵,
∴,②
由①②得,
∴該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選:A
25.C
【分析】將結合正弦定理可得到,與聯立可得到,繼而得到答案
【詳解】解:由及正弦定理得,即①,
又,即②,
將②代入①可得即③,將③代入①得,
所以,從而為等邊三角形,
故選:C
26.
【分析】
先根據題意作出簡圖,利用正弦定理求出,再利用余弦定理可得答案.
【詳解】
如圖,在中,由題意可知,,可得.
在中,,,,∴,
∴.
在中,

∴.
故答案為:.
27.
【分析】
根據已知角的關系,在三角形中,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解即可.
【詳解】
由題意,,所以,
所以在中,,,
又,所以,
在中,由正弦定理得,,所以,
在中,,
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
故答案為:
28.
【分析】
確定,,,在中,利用正弦定理求出,再由銳角三角函數計算得到答案.
【詳解】依題意,則,,,
故,,
在中,由正弦定理得,即,
解得,則.

故答案為: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第六章 三角
(知識歸納+題型突破)
一、 角的概念的推廣與弧度制
1、正角、負角、零角:
正角:一條射線繞端點按逆時針方向旋轉所形成的角為正角,其度量值是正的;
負角:一條射線繞端點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所形成的角為負角,其度量值是負的.
零角:當一條射線沒有旋轉時,稱為零角. 零角的始邊與終邊重合.
【小結】這樣,我們可將角的概念推廣到任意角,包括正角、負角與零角,也包括超過的角.
2、象限角和軸線角
(1)為了便于研究角及與其相關的問題,可將角置于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使角的頂點與坐標原點重合,角的始邊與軸的正半軸重合,此時角的終邊在第幾象限,就說這個角是第幾象限的角,或者說這個角屬于第幾象限. 如圖,和都是第一象限角,和都是第二象限的角.
(2)當角的終邊在坐標軸上時,就說這些角不屬于任一象限,這種角稱為軸線角.
3、終邊相同的角
我們把所有所有與角終邊重合的角(包括角本身)的集合表示為
.
【小結】①終邊在軸正半軸上的角的集合為;
②終邊在軸負半軸上的角的集合為;
③終邊在軸上的角的集合為;
④終邊在軸上的角的集合為;
⑤終邊在坐標軸上的角的集合為;
⑥第二象限角的集合為.
【注意】后綴表示射線,表示直線.
二、角的度量
1、角度制
在平面幾何中,我們把周角的作為1度,用“度”作為單位來度量角的單位制叫做角度制.
2、 弧度制
(1)把弧長等于半徑長的弧所對的圓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記作1 rad.
用“弧度”作為單位來度量角的單位制叫做弧度制.
一般地說,如果一個半徑為的圓的圓心角所對的弧長為,那么就是角的絕對值,即

這里的符號由它的始邊旋轉至終邊的方向決定【逆正順負】.
【注意】對于角,以頂點為圓心,分別以為半徑畫弧和,它們的長分別為和,則,因此一個角的弧度數僅與角的大小有關,而與所取弧的半徑無關.
【心得】這種定義法我們稱之為比值定義法,跟初中物理中類似.
(2)在弧度制下,每個角都是一個確定的實數,而每個實數也可以表示一個確定的角,因此在角的集合與實數集合之間建立起一種一一對應的關系.
【注意】在用弧度制表示角時,通常省略“弧度”兩字,只寫這個角所對應的弧度數. 例如,角和角的互補關系可以表示為,而則表示弧度的角的正弦.
(3)角度與弧度的換算:弧度
(4)應熟記一些常用特殊角的角度和弧度的對應關系
角度
弧度
(5)象限角的表示:
第一象限的角的集合:
第二象限的角的集合:
第三象限的角的集合:
第四象限的角的集合:
【注意】角度和弧度不可混用,如“”和“”的寫法都是不妥當的.
(6)弧長公式和扇形面積公式
引入弧度制使得扇形的弧長和面積公式變得簡潔漂亮. 當扇形的圓心角為,半徑為時,扇形的弧長和面積的公式分別為及. 在使用弧度制后,圓心角相應的弧度為,因此上述公式可分別簡化為
二、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
1、定義
在任意角的終邊上任取異于原點的一點,
設其坐標為,并令,必有.
這樣,就可以分別定義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及余切為
, ,(),().
2、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符號
【注意】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符號:一全二正弦,三切四余弦
3、單位圓
根據定義,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及余弦值僅與角的大小有關,而與角的終邊上的點的位置無關,因此我們可以用角的終邊上到原點距離為1()的點來確定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及余切值.
半徑為1個單位的圓稱為單位圓. 本章中,如無特別說明,單位圓通常指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以坐標原點為圓心,以1為半徑的圓.
設角的終邊與單位圓的交于唯一的一點,則根據定義可知,
,. 因此,單位圓上點的坐標必可以寫為().
三、同角三角關系
1、同角三角關系
角的終邊經過異于原點的一點,并記.
由定義,有,,(),().
由,就有.
當時,有.
當時,有.
當、都有意義時,有.
2、常用轉化
(1)sin2α+cos2α=1
(2)對只含有sin α,cos α的齊次式,可根據同角三角函數的商數關系,通過除以某一齊次項,轉化為只含有正切的式子,即化弦為切,整體代入.
(3)對于形如或的分式,分子、分母同時除以cos α,cos2α,將正、余弦轉化為正切,從而求值.
(4)對于形如asin2α+bsin αcos α+ccos2α的式子,將其看成分母為1的分式,再將分母1變形為sin2α+cos2α,轉化為形如的式子求值.
四、誘導公式
處理角度與角的關系,起到角的化簡作用。結論: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
(1)默認為銳角,則角視作正半軸(角的終邊已旋轉后再逆時針旋轉一個銳角即可),角視作正半軸(角的終邊已旋轉后再順時針旋轉一個銳角即可);
(2)默認為銳角,則角視作負半軸(角的終邊已旋轉后再逆時針旋轉一個銳角即可),角視作正半軸(角的終邊已旋轉后再順時針旋轉一個銳角即可);
(3)默認為銳角,類比(1)(2)則角視作角的終邊已旋轉后再逆時針旋轉一個銳角即可),角角的終邊已旋轉后再順時針旋轉一個銳角即可;
五、常用三角公式
1、兩角和與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兩角和與差的正弦:
:
:
(2)兩角和與差的余弦:
:
:
(3)兩角和與差的正切:
:.
:.
2、輔助角公式:
(1)對于形如的式子,可變形如下:
=
令,
則==
其中角所在象限由的符號確定,角的值由確定,
(2)對于形如的式子,也可變形如下:
=
令,
則==
其中角所在象限由的符號確定,角的值由確定,
3、積化和差與和差化積公式
(1)積化和差
(2)和差化積
4、二倍角公式及其常用變形
(1)二倍角公式
①;
②;
③;
(2)降冪公式
六、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與余弦定理
在△ABC中,若角A,B,C所對的邊分別是a,b,c,R為△ABC外接圓的半徑,則
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適用范圍 (1)已知兩角及任意一邊. (2)已知兩邊及其中一邊的對角. (1)已知兩邊和夾角或已知三邊. (2)已知兩邊和一邊的對角.
公式
變 形 與 應 用 (1),,. (2),,. (3)三角形的邊長之比等于對應角的正弦比,即. (4),, (5)大邊對大角 大角對大邊 (6)合分比: , , . , ,
2、 三角形內角和及三角形常見重要關系
△ABC
ADA
3、三角形常用面積公式
haa
rRr
△ABC
4、正弦定理之齊次式結構
結構特點:每一項中都有邊或sin角且次數一致,即可實現邊和對應sin角的互化
(1)整式齊次式
①邊的齊次式:
②sin角的齊次式:
(2)分式齊次式:
5、 拆角與合角的技巧
6、常見等式的化簡



7. 三角形解的個數
唯一
A為銳角 A為鈍角或直角
圖形
關系式
解的個數 一解 兩解 一解 一解 無解
8、判斷三角形形狀的策略



9、解三角形中的實際應用問題

αααα
θiiθ
題型一:任意角及其度量
例1.1
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給出下列命題:①小于的角一定是銳角;②鈍角一定是第二象限的角;③終邊不重合的角一定不相等;④第二象限角大于第一象限角.其中假命題的個數是(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例1.2
2.與終邊相同的最小正角是( )
A. B. C. D.
例1.3
3.已知角.
(1)將改寫成的形式,并指出是第幾象限的角;
(2)在區間上找出與終邊相同的角.
例1.4
4.若角是第二象限角,試確定角,是第幾象限角.
【鞏固練習】
5.若是第一象限角,則是( )
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 C.第三象限角 D.第四象限角
6.從2023年12月14日13∶00到當天13∶25,某時鐘的分針轉動的弧度為( )
A. B. C. D.
7.(1)如圖,陰影部分表示角的終邊所在的位置,試寫出角的集合.

(2)已知角,將改寫成的形式,并指出是第幾象限角.
題型二:扇形周長與面積公式應用
例2.1
8.已知扇形的周長是,面積是,則扇形的中心角的弧度數是( )
A.1 B.4 C.1或4 D.9
例2.2
9.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會徽(圖1)象征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潮的涌動和發展,也象征亞奧理事會大家庭團結攜手 緊密相擁 永遠向前.圖2是會徽抽象出的幾何圖形.設的長度是的長度是,幾何圖形的面積為,扇形的面積為,若,則 .

【鞏固練習】
10.已知扇形的圓心角為,弧長為,則扇形的半徑為( )
A. B.3
C. D.6
11.若扇形周長為10,當其面積最大時,其內切圓的半徑r為( )
A. B.
C. D.
題型三、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定義與符號
例3.1
12.已知角的終邊上有一點,求的各三角函數值.
例3.2
13.求值:
(1);
(2).
例3.3
14.已知角是第四象限角,則下列各式中一定為正的是( )
A. B.
C. D.
【鞏固練習】
15.若點在角的終邊上,則下列函數中不存在的是( )
A. B.
C. D.
16.是的( )
A.充分非必要條件 B.必要非充分條件
C.充分必要條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條件
17.已知角的終邊經過點,求的值.
題型四、應用同角三角函數關系、常用三角變換、誘導公式化簡、求值
例4.1
18.已知,,則( )
A. B. C. D.
例4.2
19.已知是三角形的內角,且,則的值是( )
A. B. C. D.
例4.3
20.化簡:
(1)-;
(2);
(3).
例4.4
21.( )
A. B. C. D.
例4.5
22.若,則 .
例4.6
23.已知,則的值為( )
A. B.
C. D.
例4.7
24.若,則( )
A. B. C. D.
例4.8
25.化簡下列各式:
(1);
(2).
例4.9
26.化簡:( )
A. B. C. D.
例4.10
27.已知,且,則( ).
A. B. C. D.
例4.11
28.計算:( )
A. B. C. D.
例4.12
29.的值為( )
A. B.0 C.1 D.2
例4.13
30.已知角的終邊過點,則( )
A. B. C. D.
【鞏固練習】
31.計算:
(1)已知,,求的值.
(2)已知,求,的值
32.已知為銳角,且,則( )
A. B. C. D.
33.(1)若是的一個內角,且,求的值;
(2)若,求的值;
34.設為第二象限角,若,則 .
35.化簡:
(1);
(2).
36.的值為( )
A. B. C. D.
37.已知,且,則的值可能是( )
A. B. C. D.
38.已知 則=( )
A. B. C. D.
39.已知為銳角,且,則( )
A. B. C. D.
40.已知,且,化簡并求的值.
41.若,則( )
A. B. C. D.
42.,,則( )
A. B. C. D.
43.已知,則( )
A. B. C. D.1
44.等于(備注:)( )
A.1 B.2 C. D.
45.設,,,則有( )
A. B. C. D.
46.已知,則a的值為( )
A. B. C. D.
47.已知,則 .
48.若,則( )
A. B. C. D.
題型五:單位圓與三角方程、三角不等式
例5.1
49.已知,且和均為鈍角,則的值為( )
A. B. C.或 D.
例5.2
50.設,且,則( )
A. B.
C. D.
例5.3
51.若,證明:
(1);
(2).
【鞏固練習】
52.已知且.
(1)求的值;
(2)求的值.
53.已知,角的頂點為坐標原點,始邊與軸的非負半軸重合,終邊經過點,且,則( )
A. B. C. D.
54.若,,,,則 .
55.若,證明:,且.
題型六:證明三角恒等式
例6.1
56.求證:.
例6.2
57.證明:.
【鞏固練習】
58.已知,.求證:.
59.求證:=.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參考答案:
1.B
【分析】
結合任意角的概念分析即可.
【詳解】因為銳角,所以小于的角不一定是銳角,故①不成立;
因為鈍角,第二象限角,,所以鈍角一定是第二象限角,故②成立;
若兩個角的終邊不重合,則這兩個角一定不相等,故③成立;
例如,,但,故④不成立.
故選:B.
2.A
【分析】根據任意角的周期性,將化為,即可確定最小正角.
【詳解】因為,
所以與終邊相同的最小正角是.
故選:A.
3.(1),第二象限角
(2)和
【分析】
(1)根據角度制與弧度制的互化公式進行求解即可;
(2)利用代入法進行求解即可.
【詳解】(1),
因為為第二象限,所以是第二象限角;
(2)與終邊相同的角可以寫出,
由,
得當時,,
當時,,
所以在區間上與終邊相同的角為和.
4.可能是第三象限角、第四象限角或終邊在軸非正半軸上的角;可能是第一象限角、第二象限角或第四象限角
【分析】
根據象限角的表示方法,得到和的表示,進而判定其象限,得到答案.
【詳解】因為是第二象限角,所以,
可得,
所以可能是第三象限角、第四象限角或終邊在軸非正半軸上的角.
又由 ,
當時,,此時是第一象限角;
當時,,此時是第二象限角;
當時,,此時是第四象限角.
綜上所述,可能是第一象限角、第二象限角或第四象限角.
5.C
【分析】
根據象限角范圍推斷出范圍即可.
【詳解】根據題意可知角的范圍為,,
則的范圍為,,
由此可得是第三象限角.
故選:C
6.C
【分析】
根據弧度的概念求解.
【詳解】
因為分針是按照順時針方向旋轉,所以轉動的角為負角,
所以分針轉動的弧度為.
故選:C.
7.(1)答案見解析;(2);是第一象限角.
【分析】
(1)根據終邊相同的角及角的概念求解即可得;
(2)根據弧度制與角度概念轉化書寫即可.
【詳解】(1)①

②.
(2)∵,∴.
又,所以與終邊相同,是第一象限角.
8.C
【分析】
根據扇形周長和面積公式進行求解即可.
【詳解】設扇形的半徑為,圓心角的度數為,
因為扇形的周長是,面積是,
所以有,或,
故選:C
9.3
【分析】
設,根據面積公式計算,則,得到答案.
【詳解】設,則,,.
故答案為:
10.D
【分析】
根據扇形的弧長公式,即可求得答案.
【詳解】由扇形的圓心角為,即為,
又弧長為,故扇形的半徑為,
故選:D
11.B
【分析】
設出扇形半徑和圓心角,根據周長得到方程,并表示出扇形面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最值,得到扇形的半徑和圓心角,從而結合三角函數得到,求出答案.
【詳解】設扇形的半徑為,圓心角為,則弧長,
故,則,
故扇形面積為,
由基本不等式得,當且僅當,即時,等號成立,
故,
此時,
由對稱性可知,
設內切圓的圓心為,因為,故,
過點作⊥于點,
則,在中,,即,
解得.
故選:B
12.答案見解析
【分析】根據角終邊上的點的坐標,結合任意角的三角函數定義即可求解.
【詳解】由已知,,,因為,
所以 ;
所以,,,
,,.
13.(1)
(2)
【分析】先利用誘導公式對三角函數式進行化簡,再求值即可.
【詳解】(1)
.
(2)
.
14.C
【分析】
舉反例排除A;利用三角函數在第四象限的正負情況判斷BCD.
【詳解】因為角是第四象限角,所以,
對于A,取,則,故A錯誤;
對于B,,故B錯誤;
對于C,,故C正確;
對于D,,則,故D錯誤.
故選:C.
15.D
【分析】
利用三角函數的定義即可得解.
【詳解】因為點在角的終邊上,
所以,,,
而此時無意義.
故選:D.
16.B
【分析】
利用充分必要條件的知識,結合正弦函數的定義即可得解.
【詳解】當時,取,則,即充分性不成立;
當時,假設,顯然此時有,矛盾,
所以假設不成立,即必有,即必要性成立;
綜上,是的必要非充分條件.
故選:B.
17.答案見解析
【分析】
分類討論與兩種情況,結合三角函數的定義即可得解.
【詳解】
因為角的終邊經過點,
當時,,,點在第四象限,
則,
,,
所以,
當時,,,點在第二象限,
則,
,,
所以,
18.B
【分析】
利用“商的關系”直接求解即可.
【詳解】因為,,
所以.
故選:B
19.B
【分析】
利用同角三角函數的平方關系及商數關系計算即可.
【詳解】因為是三角形的內角,所以,即,
又,
所以.
故選:B
20.(1)
(2)1
(3).
【分析】(1)利用同角三角函數基本關系進行化簡;
(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同角三角函數基本關系進行求解;
(3)利用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進行化簡.
【詳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21.B
【分析】
根據誘導公式,結合特殊角的正弦值進行求解即可.
【詳解】.
故選:B
22.##
【分析】
根據給定條件,利用誘導公式、同角公式計算作答.
【詳解】由,得,解得,而,則,
所以.
故答案為:
23.B
【分析】
根據題意利用誘導公式結合同角三角關系運算求解.
【詳解】因為,
且,,
所以.
故選:B.
24.C
【分析】
以為整體,結合誘導公式運算求解.
【詳解】由題意可得:.
故選:C.
25.(1)1
(2)
【分析】
利用誘導公式,化簡求值.
【詳解】(1)
原式.
(2)
原式

26.B
【分析】
利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兩角差的正弦公式可化簡所求代數式.
【詳解】
原式.
故選:B.
27.D
【分析】
根據題意利用兩角和差公式結合倍角根式整理得,兩邊平方運算求解即可.
【詳解】因為,
則,
可得,
又因為,則,可知,
可得,兩邊平方可得,
所以.
故選:D.
28.A
【分析】
根據給定條件,利用誘導公式及和角正弦公式的逆用求解即得.
【詳解】
.
故選:A
29.D
【分析】
根據正切的兩角和公式變形可得.
【詳解】
因為,
變形得,
所以.
故選:D.
30.A
【分析】
利用三角函數的定義、同角三角函數的商數關系及二倍角公式計算即可
【詳解】由題意知,所以.
故選:A.
31.(1);
(2)答案見解析.
【分析】
(1)由商數關系及平方關系,結合角的范圍求即可;
(2)討論為第二或第三象限角,結合同角三角函數關系求正弦、正切值.
【詳解】(1)由,得:,
又,所以.
(2)因為,所以為第二或第三象限角,又.
若為第二象限角,則;
若為第三象限角,則.
32.D
【分析】注意到,利用同角三角函數的關系求角的正弦,再利用誘導公式求角的正弦、余弦,從而得到的正切.
【詳解】
因為為銳角,所以且,所以得,
由誘導公式得,.
所以.
故選:D
33.(1)(2)答案見解析
【分析】
根據同角三角函數的商數關系和平方關系求解即可;
【詳解】
解:(1)若是的一個內角,且,
所以,
所以
所以
(2)因為,所以是第一、第二象限角.
當是第一象限角時,此時;
當是第二象限角時,此時,
綜上,當是第一象限角時,;當是第二象限角時,.
34.##
【分析】
由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列方程組解出,求和即可.
【詳解】為第二象限角,則,,
若,則有,解得,
所以.
故答案為:.
35.(1)
(2)
【分析】
(1)根據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式進行化簡,從而求得正確答案.
(2)根據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式、三角函數的符號等知識進行化簡,從而求得正確答案.
【詳解】(1)
原式

(2)
因為,所以.
原式.
36.A
【分析】
根據誘導公式及特殊角三角函數值求解.
【詳解】

故選:A
37.BC
【分析】由,結合分情況討論即可求解.
【詳解】由題意得,,
因為,
當時,因為,所以,
此時,故B項正確;
當時,因為,所以,
此時,故C項正確.
故選:BC.
38.C
【分析】
根據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求解.
【詳解】因為,所以,
所以,
所以,
故選:C.
39.D
【分析】注意到,利用同角三角函數的關系求角的正弦,再利用誘導公式求角的正弦、余弦,從而得到的正切.
【詳解】
因為為銳角,所以且,所以得,
由誘導公式得,.
所以.
故選:D
40.
【分析】
利用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求出,然后利用誘導公式化簡可得出所求代數式的值.
【詳解】解:因為,且,則,
所以,,
故.
41.A
【分析】
由二倍角公式將式子化簡,再利用同角三角函數之間的基本關系即可計算出結果.
【詳解】
因為,
則.
故選:A.
42.A
【分析】
利用和差角的正弦公式求出,再利用同角公式計算即得.
【詳解】
由,得,即,而,
所以.
故選:A
43.B
【分析】
由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化簡即可.
【詳解】由可得,即,
所以,
故選:B
44.C
【分析】
利用切化弦思想,利用兩角和差的三角角函數公式和二倍角公式化簡求值即可.
【詳解】

故選:C
45.A
【分析】先利用余弦的差角和倍角公式,正弦的二倍角公式以及商數關系,對進行化簡,再利用的性質即可得到結果.
【詳解】因為,,
,由的性質可知,,
故選:A.
46.A
【分析】
先由誘導公式化簡,再由余弦兩角和差公式即可求得.
【詳解】
故選:A
47.##
【分析】
根據弦化切得,即可由正切的和差角公式求解.
【詳解】由可得,
所以,
故答案為:
48.A
【分析】
將寫成,利用誘導公式,化為,然后利用余弦函數的二倍角公式可得出答案.
【詳解】
故選:A
49.D
【分析】
根據角度范圍求解,再求解,結合角度范圍判斷即可.
【詳解】∵和均為鈍角,
∴,.
∴.
由和均為鈍角,得,∴.
故選:D
50.B
【分析】
利用三角恒等變換可得答案.
【詳解】
因為,所以.
因為,所以,
所以,則.
故選:B.
51.(1)證明見解析
(2)證明見解析
【分析】
(1)利用正切線與余弦線的定義,結合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即可得證;
(2)利用三角函數線的定義,結合三角形與扇形的面積大小即可得證.
【詳解】(1)
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作出角,角的正弦線和余弦線.

由,為直角三角形,且,,,
在中,,所以.
(2)
如圖,,分別為角的正弦線和正切線,連結,

由,顯然有,
而,,

所以,即.
52.(1)
(2)
【分析】
(1)由二倍角的正切公式求解即可;
(2)先求出的值,然后由兩角和的正切公式求解即可.
【詳解】(1)因為,所以.
(2)因為,
所以,所以,
所以,
因為,所以,所以.
53.A
【分析】根據三角函數的定義求出,,再由兩角差的正弦公式求出,即可得解.
【詳解】
因為角的終邊經過點,所以,,
又,所以,
所以,
因為,,所以,
所以.
故選:A
54.
【分析】
結合角度范圍及三角函數值,可求出,的角度值,進而可求
【詳解】由,,則,
,所以或,

,則,
當時,,則,
當時,,則,
又,.故.
故答案為:
55.證明見解析
【分析】
利用三角函數線,數形結合即可得證.
【詳解】
在單位圓中作出角及角的正弦線,余弦線和正切線.

因為在中,,,
所以,則,即;
在中,因為,,
所以,則,即.
56.證明見解析
【解析】直接利用誘導公式化簡即可.
【詳解】證明:左邊==右邊
所以原等式成立
57.證明見解析.
【分析】
根據平方關系將所證等式的左側化簡,再根據商的關系將其轉化為正切即可.
【詳解】
左邊右邊.
所以.
58.證明見解析
【分析】由切化弦,可將等式左邊化為,再通分即可證與右邊相等.
【詳解】∵,,
∴且,
,得證.
59.證明見解析
【分析】左邊由誘導公式平方關系化簡變形,右邊用誘導公式,商數關系化簡變形可證.
【詳解】左邊===,
右邊===,
所以等式成立.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结县| 光泽县| 克东县| 澄迈县| 平邑县| 大田县| 翁牛特旗| 当阳市| 冀州市| 将乐县| 广宁县| 介休市| 五大连池市| 黄平县| 玛曲县| 辉南县| 汪清县| 抚顺市| 融水| 新田县| 河北省| 盈江县| 广宁县| 福泉市| 巍山| 金坛市| 罗源县| 布拖县| 高邑县| 奈曼旗| 突泉县| 霸州市| 穆棱市| 文安县| 西贡区| 云南省| 兰西县| 会东县| 武清区| 天台县| 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