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 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 含答案)

資源簡介

2024年春中江縣教學質量監測 ( )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試卷
說明 :
1 . 本試卷分第 卷和第 Ⅱ卷 。第 卷為選擇題 , 第Ⅱ卷為非選擇題 。全卷共 8 頁 。考
生作答時 , 須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 , 在本試卷 、草稿紙上答題無效 ,考試結束后 , 將試卷及
答題卡交回 。
2 . 全卷總分為 120 分 , 其中道德與法治 60 分 、 歷史 60 分 , 監測時間為 100 分鐘 。
第 I 卷 選擇題 (共 48 分)
一 、 單項選擇題 (每小題 2 分 , 共 48 分 , 1 - 12 道德與法治 、 13-24 歷史)
1 . 2022 年初秋 , 習近平總書記赴遼寧沈陽考察 , 走進基層治理示范社區 牡丹社區 。總
書記說 , 把老百姓關心的事一件件辦好 , 是共產黨人的共同心愿 , 社區黨組織要牢記黨
的根本宗旨 , 黨的根本宗旨是
A 增進民生福祉 B.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C. 實現共產主義 D. 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 有一種擔當 , 生死存亡關頭敢于橫刀立馬 , 力挽狂瀾 ; 有 一種信念 , 面對二萬五千里的
圍追堵截 , 一往無前; 有一種精神 , 危難面前大義凜然 , 勇當前鋒 … … 它們共同凝聚成
一句話 " 共產黨員跟我來 " 。" 共產黨員跟我來 " 主要體現了
A. 中國共產黨的先鋒隊性質 B.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C . 共產黨員從不考慮個人利益 D . 黨在任何時候都是領導一切的
3.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中強調 , 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
A. 實現共產主義社會 B · 中國共產黨領導
C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D.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4 我國憲法關于組織國家機構 , 授予國家機構特定職權 , 明確國家機構的組成 、任期 、工
作方式等內容 , 其意義主要是
A. 奠定了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的經濟基礎 B. 使得國家權力的運行穩定 、有序
C. 保障公民直接行使國家權力 D. 讓權力不再成為 一把雙刃劍
5 . 我國憲法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屬于
A · 公民 B. 知識分子 C. 人民 D. 個體勞動者
6 . 人大與 " 一府一委兩院 " 的關系是
①相互監督的關系 ②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
③人大由 " 一府一委兩院 " 產生 ④ " 一府一委兩院 " 對人大負責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試卷 第1頁 (共 8 頁)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7 · 我國憲法第三條規定 :"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 這主要體
現為
①由人民選舉產生國家權力機關
②國家行政機關居于主導地位
③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 , 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 、積極性的原則
④在國家機關內部作出決策 、決定時 , 實行民主集中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8 · 如圖漫畫 《為官不為》 啟示政府及其工作人員
A. 法無授權不可為 , 不可越權
B. 法定職責必須為 , 敢于擔責
C. 增強主人翁意識 , 主動監督
D. 堅持為人民服務 , 依法執政
9 . 2022 年是我國現行憲法頒布實施40 周年 。某校開展 " 弘揚憲法精神 ,維護憲法權威 " 主
題探究活動 。下列同學的觀點與探究主題內容相符的是
①小江: 我們的 一 生都離不開憲法的保護,憲法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②小贛 : 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的所有問題 , 是國家的根本法
③小鄱 : 憲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 , 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④小陽 : 憲法是所有法律的總和 , 是國家法制統一 的基礎
A. ①③ B. ②③ C · ②④ D. ③④
10 行使監督憲法實施職權的國家機關是
A ·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B. 國務院
C · 國家監察委員會 D . 最高人民法院
11 全面依法治國需要我們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 , 不斷加強憲法監督工作 。為此要
①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 ,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
②對于各種違反憲法的行為 , 都必須追究刑事責任
③完善憲法監督制度 , 健全監督機制和程序
④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 , 加強對憲法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2 . 岳陽市 2020 年 " 12 · 4 " 國家憲法日活動與國家憲法日暨法治湖南建設主會現場實現 " 5G
連線 " 同步進行憲法宣誓時 , 我市還舉辦了先進憲法進農村 、進校園等宣傳活動 , 材
料表明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試卷 第2頁 (共 8 頁)
①開展 " 國家憲法日 " 活動有利于增強人們認同和踐行憲法的意識
②憲法宣誓制度要求國家公職人員必須珍惜憲法賦予的權利
③通過 " 5G連線 " 創新法治宣傳方式 , 擴大了我國公民的民主權利
④舉辦上述憲法宣誓 、宣傳活動 , 有利于推動法治岳陽建設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13 · 下圖所對應的歷史事件 " 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 " 。下列對 " 新紀元 " 理解正確的是
A. 中國迎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期
B. 中國大陸已經獲得全部解放
C. 我國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徹底摧毀
D · 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14 .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 , 陳列著一件被毛澤東稱為 " 天書 " 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
屆全體會議代表簽名冊 。這本簽名冊縱43 厘米 、橫 32. 5 厘米 ,共 82 頁 , 留下了 644 位
代表的珍貴簽名 。這份 " 天書 "
A. 體現了革命成果的來之不易 B. 反映出群眾參政熱情高漲
C. 標志著多黨合作制度的確立 D 是籌建新中國的歷史見證
15 下圖是長津湖戰役中 " 冰雕連 " 一位戰士寫下的絕命詩 。下列與他們英雄事跡直接關聯
的時代流行語是
我愛親人和祖國 更愛我的榮譽 我是一名光榮的志愿軍戰士 冰雪啊 , 我絕不屈服于你 哪怕是凍死 我也要高傲的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A · 鼓足干勁 , 力爭上游 B. 抗美援朝 , 保家衛國
C. 艱苦奮斗 , 自力更生 D . 解放思想 , 實事求是
16 下表為 1949- 1952 年中國主要農業產品產量統計 (單位: 萬噸) 。 由此可知
年份 糧食 棉花 油料 黃紅麻 糖料 茶葉 水果
1949 1 13 18 . 0 44 . 4 256 . 4 3 . 7 283 . 3 4 . 1 120 . 0
1950 13212 . 5 69 . 2 297 . 2 7 . 9 337 . 8 6 . 5 132 . 5
1951 14368 . 5 103 . 1 362 . 0 25 . 0 498 . 9 7 . 9 156 . 4
1952 16391 . 5 130 . 4 419 . 3 30 . 6 759 . 5 8 . 2 244 . 3
A · 城鄉經濟差距日益縮小 B. 土地改革調動了農民積極性
C 農產品商品化程度加強 D. 農業現代化水平得到了提升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試卷 第3頁 (共 8 頁)
17. 下圖是根據 《中國經濟年鑒 ( 1949 1959 年) 》 中的有關數據編制的 。關于此示意圖所
示狀況分析正確的是
1949 1957 年中國經濟主要數據平均增長率示意圖 (單位 : %)
A. 我國實現農輕重三業均衡發展 B. 我國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
C. 我國集中力量優先發展重工業 D. 我國對農業發展完全忽視
18 . 右圖為 1954年楊之光先生創作的一 幅作品《 一輩子第 一 回》 ,畫
中老人手捧一 張選民證 ,滿臉露出無比的喜悅 。該作品反映了
A. 土地改革之后農民的喜悅
B. 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取得的成就
C.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
D. 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建立
19 · 下表是 1954 年 3 月至 8 月關于 " 五四 " 憲法草案征求意見數統計 。這說明
征詢意見對象范圍 參與討論人數 修改意見條數
全國政協委員 500 多人 3900 多條
各大行政區 、各省 、市 、 自治區及解放軍 8000 余人 5900 多條
全民 1 . 5 億人 118 萬條
A. 五四憲法反映了廣大人民的共同意志 B. 五四憲法屬于社會主義性質的根本大法
C. 五四憲法是由全體中國人民共同制定 D · 五四憲法激發民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熱情
20 . 在國民收入中 , 1957 年同 1952 年相比 , 國營經濟所占比重由 19%提高到 33% , 合作社
經濟由 1 . 5%提高到 56% ,公私合營經濟由 0 . 7%提高到 8% ,個體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則
都降低到 3%以下 。這說明
A 在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存在較大困難 B. 國營經濟和集體經濟已占主導地位
C. " 一五 " 計劃的主要任務已超額完成 D. 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21 . 下列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涌現出的模范人物 , 他們所體現出的共同時代精神是
雷鋒 鄧稼先 王進喜 焦裕祿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試卷 第4頁 (共 8 頁)
A · 不怕犧牲 、保家衛國 B. 廉潔奉公 、執政為民
C. 敢為人先 、改革創新 D. 艱苦奮斗 、公而忘私
22 . 1962 年 , 中國人民銀行統一 發行第三套人民幣 。如圖所示 ,人民幣上繪有鋼鐵工人 、女
拖拉機手 、農民等勞動者形象 。這一設計
女拖拉機手 煉鋼工人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A. 體現女性成為社會主義建設主力軍 B. 體現我國已建設成為農業現代化國家
C · 倡導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社會風尚 D. 反映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成就顯著
23 . 下面的年代尺是某同學進行歷史探究學習時設計的 ,其中④體現的歷史階段特征是
A 改革開放 , 繼往開來 B. 探索建設 , 曲折發展
C. 政權鞏固 , 社會過渡 D. 十年浩劫 , 國家內亂
24 · 歌曲 《我的 一九七八》 中這樣唱到: "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年 , 老爸說那 一年變化可真
大 , 報紙上天天討論真理的標準 , 安徽農民偷著把土地包干 … … 早春的雷聲震撼了華
夏 … … " 歌詞中 " 安徽農民偷著把土地包干 " 指的是
A 廢除封建土地制度 B. 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
C. 實行分田包干到戶 D. 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
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 72 分)
二 、 非選擇題 (本大題共 3 道小題 , 共 36 分)
25 閱讀下列材料
我國憲法確認了我國的國家性質 , 明確了人民當 家做主的地位 。
請回答:
( 1) 我國的國家性質是什么? (2 分)
(2) 憲法是怎樣確保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的? (8 分)
26 . 閱讀材料 , 回答問題 。
材料-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強調 , 腐敗是黨長期執政的最大威脅 , 反腐敗是 一 場輸不
起也決不能輸的重大政治斗爭 , 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 , 就要得罪 14 億人民 , 必須把
權力 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 依紀依法設定權力 、規范權力 、 制約權力 、 監督權力 。
( 1) 為什么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6 分)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試卷 第5頁 (共 8 頁)
材料 某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 , 加強政府 自 身建設要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 , 尊
崇憲法和法律權威 , 堅持和完善政府學法制度 , 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 , 讓權力始終
在陽光下運行 。
(2) 運用所學知識 ,說說怎樣才能讓權力始終在陽光下運行,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8 分)
27 · 2022 年是我國現行憲法公布施行40 周年 , 2023 年 12 月 4 日是第十個國家憲法日 。 閱
讀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 【理論學習 】 習近平總書記在 《譜寫新時代中 國憲法實踐新篇章—─ 紀念現行
憲法公布施行 40 周年》 一 文中指出 ," 我們黨領導人民制定的憲法 , 集中 了人民智慧 , 體現
了 全體人民共同意志 " " 憲法是國 家意志的最高表現形式 , 具有根本性 、 全局性 、 穩定性 、
長期性 。 憲法規定的是國家的重大制度和重大事項 , 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具有總括性 、原則
性 、 綱領性 、 方向性 。 憲法是國家 一 切法律法規的總依據 、 總源頭 ,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法律權威 、 法律效力 。"
(1 ) 請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 , 說明 " 我國憲法是國家根本法 " 。 (6 分)
材料二 【活動參與】 今年 5 月 至 12 月 , 教育部將舉辦第八屆全國學生 " 學憲法 講
憲法 "、 學講憲法 " 網絡風采展示 "、 法治動漫微視頻征集活動 、法治實踐教育精品案例征集 、
" 憲法晨讀 " 等系列活動 。要求各地各校建立憲法宣傳教育常態化長效機制 , 不斷完善憲法
宣傳教育與 日 常教學 、課外活動 、課后服務 、暑期作業 、 志愿服務 、社會實踐等有機融合 ,
強化憲法意識 , 弘揚憲法精神 。
(2) 請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 ,談談我們應如何增強自己的憲法意識、 踐行憲法精神 。(6 分)
三 、 非選擇題 (第 28 小題 18 分 , 第 29 小題 10 分 , 第 30 小題 8 分 , 共 36 分)
28 · 閱讀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 (18 分)
材料 - 1952 年 , 中 國現代工業在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占 26 . 7% , 人均鋼產量 2 . 37
公斤 , 發電量人均 2 . 76 度 。 1953 年 , 國 家開始實行 " 一 五 " 計劃 , 以蘇聯幫助中 國的 156
個建設項 目 為 中心心 圍繞能源 、原材料 、機器制造等工業部門開展建設 。在東北建成鞍鋼等
重工業企業,在上海重點發展機器制造業和輕工業,西北和西南地區成為國防工業建設要地 。
通過公私合營企業 , 用和平的方式 , 完成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改造 。在這 一 時期 , 中國許多尖
端科技項 目 , 如 : 原子能 、 噴氣技術 、 生產過程自動化等開始起步 。 " 一 五 " 計劃完成時
全國居民消費水平在五年內提高 1/3 , 工資制代替供給制 , 勞動保險 , 公費 醫療等福利費用
大幅度提高 , 國家掌握了 國 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的工業經濟 。
-─摘編 自金沖及 《二十世紀中 國史綱》 (卷三)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試卷 第6頁 (共 8 頁)
(

1
《土地改革》
(1952
年)
) (

3
《人民公社好》
(1959)
)材料二
第 一 個五年計劃期間工業交通建設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圖
材料三 新中 國成立后 , 隨即成立中央人民政府鐵道部 , 統 一 管理全國鐵路的運輸生
產 、 基本建設和機車車輛工業 , 到 1949 年底 , 全國鐵路達21810 公里 。 一 五計劃時期 , 全
面改造舊 中 國鐵路落后面貌 , 同時將新線建設放在西南 、西北地 … … 1991 年 , 國家啟動高鐵
科研攻關計劃 。2005 年制定通過 《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 明確 了建設目標 , 強化了 高鐵建設
" 原始創新 、 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全面 自主創新 " 的發展階段 。2008 年 , 我國第 一 條具有
完全 自主知識產權 、世界一 流水平的京津威際高速鐵路投入運營 。 中 國高鐵技術已處于世界
先進行列 , 并大步走向海外 , 成為中 國外交戰略的 一個大方向 。
—─摘編 自孫健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稿》
( 1) 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 ,概括指出 " 一五 " 計劃實行的背景 (4分) 及其特點 (4分) 。
(2) 根據材料一 、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 , 概括 " 一五 " 計劃成就主要涉及的領域 (2 分)
和取得這些成就的歷史意義 (4 分) 。
(3) 根據材料二 、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 ,分析鐵路建設對新中國發展的意義 (2 分) ,并
為今天中國高鐵的發展提出 一條合理的建議 (2 分) 。
29. 閱讀材料 , 回答問題 。 (10 分)
材料 張為 申 (1909- 1966) , 新中 國抗生素工業化生產的奠基人與開拓者 。新中 國成
立初期 , 傳染病防治 、抗美援朝戰爭需要大量廉價的抗生素 。 而藥品進 口 被西方國 家嚴密封
鎖 。在美國學習 工作多年的張為 申沖破阻礙 , 決定回國 。從菌種引進 、培養 、 發酵 、 中試到
藥廠工業化生產 , 張為 申皆親力親為 。1958 年 ,他開創了具有中 國特色的抗生素工業化生產
之路 , 使青霉素成為物價廉的 " 當家藥 " 。 1958 年初 , 張為 申獲得蘇聯贈送的紅霉素菌株。
紅霉素等他抗生素也在他的努力下 , 迅速實現工業化生產 , 使腦膜炎 、肺炎等惡疾有了 效的
藥物 。 中 國人的平均壽命 , 從 1949 年的 35 歲迅速達到 1957 年的 57 歲稱中 國 醫藥史上的偉
大壯舉之一 。此外 ,張為申舉辦了 多期全國抗生素講習 形成了健康發展的抗生素專業隊伍 。
-─摘編 自 于濱等 《張為申 - 中 國抗生素工業化生產的引路》
( 1) 根據材料 , 概括張為申對新中國的貢獻 。 (6 分)
(2)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 , 簡析張為申取得成就的原因 。 (4 分)
30 . 閱讀材料 , 回答問題 。 (8 分)
方寸之內驚天地 , 咫尺之間閱古今 。 郵票 , 常常以 一 些重大的歷史事件 、歷史人物 、 文
物古跡 、 文化典籍等作為題材 , 以小小的 " 方寸之地 " 承載著往昔的歷史 。 1949 年以來 , 我
國發行了 多套農村題材的郵票 , 它們見證中 國農村發生的 巨大變遷。
(

2
《入社申請書》
(
1957
年)

4
《聯產承包好》
(1984年)
)
圖 5 《取消農業稅》 (2006 年)
請結合中國現代史 , 圍繞 " 新中國農業政策演變 " 為主題 ,任選兩枚或多枚郵票 , 自擬
論題 (2 分) , 進行闡釋 (6 分) 。 (要求 : 觀點明確 ,邏輯嚴謹 , 史論結合 , 表述清晰 。 )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試卷 第7頁 (共 8 頁)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試卷 第8頁 (共 8 頁)
2024 年春中江縣教學質量監測 ( 一 )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試卷
參考答案及評分細則
一 、單項選擇題 (每小題 2 分 , 共 48 分 , 1 - 12 道德與法治 、 13-24 歷史)
1 -5 : BABBC 6- 10 : DDBAA 1 1 - 12 : CB
13 . A 詳解: 本題根據題干設問詞 , 據時間信息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人民真正成
為國家主人 , A項正確 ; 祖國大陸獲得統一 是 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 , 排除B 項; 徹
底摧毀我國封建土地制度是新中國成立后新解放區土改工作的完成,排除 C 項; 社會
主義基本制度建立是在 1956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 排除 D項 。故選 A。
14 . D 詳解: 1949年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召開 , 主要任務是籌備建設新中國 , 因此政協一
屆全體會議代表簽名的 " 天書 " 是籌建新中國的歷史見證 ,D 項正確 。政協一屆全體
會議代表簽名冊無法體現革命成果來之不易,排除 A項; 政協一屆全體會議代表的簽
名無法體現群眾參政熱情高漲,排除 B 項; 中國共產黨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的
形成標志是 1949 年 9 月新政協通過的 《共同綱領》 , 排除 C 項 。故選 D
15 . B 詳解: 根據材料中的關鍵字 " 光榮的志愿軍戰士 " 可知 , 志愿軍是我國抗美援朝時
期軍隊的稱呼 ,B 項正確 ; 鼓足干勁 , 力爭上游是社會主義探索和建設時期的口號,
與題意無關 ,排除 A 項; 艱苦奮斗 , 自力更生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流行語 ,與題意
無關 ,排除 C 項; 解放思想 , 實事求是是十一屆三中全會時期的流行語 ,排除 D 項 。
故選B 。
16 . B 詳解 : 根據材料 " 1949 1952 中國主要農業產品產量統計 " 表中信息可知 , 1949 年
至 1952 年 , 我國主要農產品產量不斷增加 , 結合所學可知 , 1950 年實行土地改革
徹底廢除我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促進農村經濟的迅
速發展 。 由此可知 , 當時主要是因為土地改革 ,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調動了農民的積
極性 ,B 項正確; 材料無法體現城鄉經濟差距日益縮小 ,排除A項 ;材料未體現農產
品是否參與了商品流通環節 ,排除 C 項; 材料沒有體現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提升 ,排除
D 項 。 故選B 。
17 . C 解析: 根據本題題干的提示詞 , 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圖表可知 , 建國初期 , 國民經濟
恢復后 , 國家制定 " 一五計劃 " ,重點發展重工業 , 以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
的初步基礎 , 因而重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領先于輕工業和農業 ,C 項正確 ; 圖表所
示農輕重三業沒有均衡發展,排除 A 項; 一五計劃的完成開始改變我國工業落后的面
貌 ,排除B 項; 農業增長緩慢 ,不能說明國家對農業發展沒有政策支持 ,排除 D 項 。
故選 C 。
18 . B 詳解 : 根據圖片信息 " 選民證 " " 一輩子第一 回 " , 可知圖片所指的歷史事件是建
國初期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 ,充分保障公民的民主政治權利 ,反映新中國民主政
治建設的成就 ,B 項正確 。土地改革強調農民獲得土地 , 與選民證無關 , 排除A項;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使生產資料所有制發生了根本變化,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
國確立 ,排除 C 項; 1949 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召開 ,標志著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立 , 排除 D 項 。故選 B 。
19 . A詳解: 根據材料可知 , " 五四 " 憲法草案征求了全國政協委員 , 以及各大行政區 、
各省 、市 、 自治區及解放軍的意見 ,更多的是征求全國人民的意見和建議 ,反映了它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 (答案) 第 1頁 (共4 頁)
是真正反映廣大人民意志的憲法 ,A項正確; 從材料中看不出這部憲法的類型 ,排除
B 項; 五四憲法起草機構是憲法起草委員會 , 由第 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 ,排除
C 項; 材料信息是憲法制定 , 與基層管理無關 , 排除 D 項; 故選A項 。
20 . B 詳解: 依據材料可知 , 到 1957 年時 , 以國有經濟和合作社經濟為代表的公有制經濟
占優勢,私有制經濟比例很小,說明當時中國確立了國營經濟和集體經濟的主導地位,
B 項正確; 從材料可以看出三大改造取得的成就 ,排除A項; 材料不能反映一五計劃
任務的完成 , 排除 C 項 ; 1978 年十 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
設新時期 , 排除D 項 。故選 B 。
21 . D 詳解: 根據本題題干及所學知識可知 , 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廣大人民自力更生 , 艱苦
奮斗 ,涌現出無數先進典型和模范人物 , " 鐵人 " 王進喜 、黨的好干部焦裕祿 、解放
軍好戰士雷鋒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D 項正確 ;不怕犧牲 、保家衛國與中國進入社會
主義建設時期不符合 ,排除 A項; 廉潔奉公 、執政為民是中國共產黨堅持的理念 ,排
除 B; 敢為人先、執政為民是改革開放時期人們展現出來的精神,排除 C 項 。故選D 。
22 . C 詳解: 根據圖片并結合 1962 年時間 ,可知這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 ,女拖拉機
手 、煉鋼工人 、生產勞動 , 均是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去 , C 項正確; " 女生
是社會主義建設主力軍 " 說法不符合史實 , 排除A項; " 農業現代化 " 在 20 世紀 60
年代并未實現 , 排除 B 項; 材料不能反映工業化成就 , 排除 D 項 。故選 C 。
23 . A詳解: 根據年代尺可知 ,④階段是在 1978 年后 ,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十一屆三中全
會的召開,會議沖破了長期以來的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確立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
實事求是 、 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 , 果斷停止使用 " 以階級斗爭為綱 " 的口號,
做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決策 。十一
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新時期 , A項正確; 探索建設 、 曲折發展是②階段,
排除B; 政權鞏固 、社會過渡是①階段 ,排除 C; 瘋狂年代 、 國家內亂是③階段 ,排
除 D 項 。 故選A。
24 . C 詳解: 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 , 1978 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實行分田包產到戶
自負盈虧 , C 項正確 ; 廢除封建土地制度是 1950 1952 年的土地改革 , 排除 A項;
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是三大改造中對農業的改造,排除 B 項; 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在
社會主義探索時期 , 排除 D 項 。故選 C。
二 、非選擇題 (本大題共 3 道小題 , 共 36 分)
25 . (1 ) 我國的國家性質是工人階級領導的 、 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
義國家 。(2 分)
(2) ①憲法確認我國的國家性質 , 明確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 。②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經濟
制度 ,奠定了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的經濟基礎 。③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 , 明確
了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基本途徑和形式 。④憲法規定廣泛的公民基本權利 ,并規定實
現公民基本權利的保障措施 。憲法還規定國家武裝力量屬于人民 ,它的任務是鞏固
國防 ,抵抗侵略 ,保衛祖國 ,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 ,參加國家建設事業 ,努力為人民
服務 。(8 分)
26. (1 ) ①權力是把雙刃劍 , 運用得好 , 可以造福于民; 如果被濫用 , 則會滋生腐敗 , 貽
害無窮 。②必須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 ,讓人民監督權力 ,讓權力在陽光下運
行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③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 ,這是憲法
的核心價值追求。
(2) ①國家權力必須在憲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圍內行使 ,不能超越權限行使權力也不能濫用
權力 。②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來說 ,權力就是責任 ,責任就要擔當 ,必須依法行
使權力 、履行職責 , 不得懈怠 、推諉; ③憲法和法律還規定了國家權力行使的程序,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 (答案) 第 2頁 (共4 頁)
要求國家權力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的途徑和方式行使 。④國家權力的行使不能任性 ,法
定職責必須為 ,法無授權不可為 。(6 分 ,任答三點即可得滿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
可得分)
27 . (1 ) ①憲法所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 、根本性的問題 , 而其他法律所規
定的內容通常只是國家生活中的 一般性問題,是對國家生活或社會生活中某一方面的
規定 。
②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 ,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 ,不得與憲法的
原則和精神相違背 。否則 , 就會因違憲而無效 。
③憲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 。(6 分)
(2) ①學習憲法: 了解憲法產生和發展的歷程 ,領會憲法的原則和精神 ,積極參與憲法宣
傳活動 。
②認同憲法: 理解并認同憲法的價值 ,增強對憲法的信服和尊崇 , 自覺接受憲法的指
引和要求 。
③踐行憲法 :我們要將憲法原則轉化為 自覺的行為準則 ,要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的規
定 , 堅決維護憲法的權威 。(6 分)
三 、 非選擇題 (第 28 小題 18 分 , 第 29 小題 10 分 , 第 30 小題 8 分 , 共 36 分)
28. (1) 背景: 國內國民經濟已經得到全面恢復與初步發展; 社會秩序較為安定; 我國是
一個落后的農業國 ,工業水平遠遠低于發達國家; 人民群眾期望盡快改變國家落后的
面貌 。 (任答2 點即可) (4 分)
特點 :得到蘇聯的幫助 ;突出重工業和國防工業建設; 以公私合營的和平方式改造私
營企業 , 引導其參加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 引進國外設備 、技術與自主研發相結合 。
(任答2 點即可) (4 分)
(2) 領域: 交通 、機械制造等; (2 分)
意義 :加強了國防力量 ,保障國家安全; 初步建立起國家工業體系 ,開始改變工業落
后的面貌 , 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培養了科技人才 ,推動了
科技發展; 為建成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奠定了物質基礎等 。 (任答 3 點即可) (4 分)
(3) 意義: 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西部地區開發) ,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 加強了經濟
文化的交流與聯系 , 方便人們的生活; 推動中國外交發展 (擴大中國國際影響力) ;
彰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等 。 (任答 2 點即可) (2分)
建議: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 ,推進高鐵發展; 重視科技
創新 , 掌握核心技術; 堅持 " 引進來 " 和 " 走出去 " 相結合 , 促進高鐵走向世界等 。
(任答其中 1 點即可 , 符合題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 分)
29 · ( 1) 開辟了抗生素工業化生產之路; 生產出大量廉價的抗生素 , 打破了西方國家的封
鎖; 開發了多種疾病的有效藥物 ,極大延長了中國人的平均壽命; 為中國抗生素事業
培養了優秀人才 。 (任答 3 點即可) (6 分)
(2) 黨和國家的支持; 鞏固政權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 蘇聯等友好國家的援助; 張
為申的愛國主義精神 、救國救民的社會責任感; 張為申獻身科學 、親歷親為的實踐精
神; 張為申早年的求學經歷及自身出眾的能力 。 (任答2 點即可 ,符合題意的其他答
案也可) (4 分)
30 . 示例 1 生產關系變革推動農村社會的發展。
圖 1 反映新中國初期的土地改革 。新中國成立初期 , 為改變落后的封建生產關系 , 滿
足廣大農民對土地的需求 , 解放農村生產力 , 中共中央決定在新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 , 廢
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 , 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 圖 1 近處三位農民手握土地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 (答案) 第 3頁 (共4 頁)
證 , 遠處農民在耕作 , 反映了農民分得土地的喜悅心情 。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我國的封建
土地制度 , 農民翻了身 , 成為土地的主人 , 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 鞏固了新生政權 。
圖 2 反映農業合作化運動 。 1953 年 , 為適應經濟建設的客觀需要 , 中共中央以 " 農業
合作 " 的方式推進社會主義改造 , 使土地所有制由農民私有到集體公有 。 圖 2 農民緊握入
社申請書 , 走上集體化道路 。農業集體化為社會主義建設奠定初步基礎 。
根據圖 1 圖 2 可知 , 中共根據時代的變化 , 適時調整農村生產關系推動了農村經濟和
社會發展 。
示例 2: 新中國農村發展在探索中曲折前進。
圖 3 反映人民公社化運動 。 1958 年 , 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 " 鼓足干勁 、力爭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 的總路線 , 在全國推行了 " 人民公社化運動 " 。 圖 3 標識 " 人
民公社好 " 反映了這段時期的歷史 。人民公社化運動超越了生產力實際水平 , 嚴重挫傷了
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 對農村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消極影響 。
圖 4 反映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 1978 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 , 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
任制 , 農戶分戶經營 、 自負盈虧 。 圖 4 反映農民領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合同書的場景 。家
庭聯產承包責任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 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推動農村經濟持續發展 。
根據圖 3 圖 4 可知 , 新中國在農村發展中經歷過曲折 , 也有成功的探索 , 最終中共找
到了適合國情的正確道路 , 推動農村和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
(開放性試題 , 言之有理即可 。 ) (8 分)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 (答案) 第 4頁 (共4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泌阳县| 象州县| 定安县| 芮城县| 玉屏| 富平县| 道孚县| 大悟县| 康马县| 图木舒克市| 康平县| 策勒县| 遂溪县| 娱乐| 鄄城县| 房山区| 郁南县| 新河县| 松阳县| 礼泉县| 织金县| 阿图什市| 淮北市| 应城市| 衡南县| 青神县| 邻水| 济宁市| 洛阳市| 武穴市| 平舆县| 武义县| 克拉玛依市| 且末县| 潜江市| 龙胜| 双城市| 安图县| 张北县| 都昌县| 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