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復習專題13: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共40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復習專題13: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共40張PPT)

資源簡介

(共40張PPT)
專題十三: 化學反應速率及化學平衡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復習專題
【新課程標準】
1.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和定量表示方法。能正確計算化學反應的轉化率(α)。2.了解反應活化能的概念,了解催化劑的重要作用。3.了解化學反應的可逆性及化學平衡的建立。4.掌握化學平衡的特征。了解化學平衡常數(K)的含義,能利用化學平衡常數進行相關計算。5.理解外界條件(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等)對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影響,能用相關理論解釋其一般規律。6.了解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調控在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領域中的重要作用。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命題熱點及近五年考頻考題】
2023年:湖南卷T13,山東卷T13,全國新課標卷T12,浙江6月卷T14,浙江1月卷T14,北京卷T3,遼寧卷T13
2022年:湖南卷T6,T12,T14;浙江卷T20;遼寧卷T12;河北卷T11;海南卷T8;江蘇卷T10,T13;廣東卷T13,T15;山東卷T10。
2021年:湖南T11;廣東T4;遼寧T11;浙江T5;海南T8;江蘇T14;北京T14;河北T13;浙江T18、T20。
2020年:全國II;江蘇T15。
2019年:江蘇T15;浙江T19、T22。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研磨典題】
【典例】(2023年·湖南卷)向一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1molCH4和一定量的H2O,發生反應:CH4(g)+ H2O(g) CO (g)+ 3H2(g)。CH4的平衡轉化率按不同投料比 隨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x1<x2
B.反應速率:v正b<vc正
C.點a、b、c對應的平衡常數:
Ka<Kb =Kc
D.反應溫度為T1,當容器內壓強不變時,
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B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解題策略]
一、讀題看圖像——一看面、二看線、三看點、四看趨勢
二、解題想規律——聯想平衡移動原理,分析改變條件對反應速率、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
三、答題作判斷——利用原理、結合圖像,作出判斷。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答題要素】
1.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
2.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3.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1)等——“正逆相等”①同一物質(兩種表述):v(正)=v(逆)、斷鍵數=成鍵數。
②不同物質:--- =——
(2)定——“變量不變”:如果一個量是隨反應進行而改變的(即變量),當其“不變”時反應就達到平衡狀態,即“變量”不變可說明達到平衡狀態。
①平衡體系中各物質的質量、物質的量、濃度及百分含量等保持不變。
②一定條件下的氣體密度、總壓強、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等。
③有色體系的顏色保持不變。
V正 X
X的化學計量數
V逆 Y
Y的化學計量數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4.分析化學平衡移動的一般思路
注意:“惰性氣體”對化學平衡的影響(1)恒溫恒容條件:原平衡體系 體系總壓強增大→體系中各組分的濃度不變→平衡不移動。
(2)恒溫恒壓條件:原平衡體系 容器容積增大,各反應氣體的分壓減小→體系中各組分的濃度同倍數減小(等效于減壓)。①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平衡不移動。②氣體體積可變的反應:平衡向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5.化學平衡移動的判斷方法
(1)依據勒夏特列原理判斷
通過比較平衡被破壞的瞬間的正、逆反應速率的相對大小來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
①若外界條件改變,引起 ,則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②若外界條件改變,引起 ,則化學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③若外界條件改變,雖能引起 和 變化,但變化后新的 和 仍保持相等,則化學平衡不發生移動。
(2)依據濃度商 判斷
通過比較濃度商 與平衡常數 的大小來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
①若 ,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②若 ,平衡不移動。
③若 ,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6.化學平衡常數及其應用(1)對于同一可逆反應,正反應的平衡常數等于逆反應的平衡常數的倒數,即:K正=1/K(逆)。若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等倍擴大或縮小,盡管是同一反應,平衡常數也會發生改變。
(2)與反應熱的關系,一般情況下:
(3)與物質狀態的關系
由于固體或純液體濃度視為一常數,所以在平衡常數表達式中不再寫出。
①稀溶液中進行的反應,如有水參加反應,由于水的濃度視為常數而不必出現在表達式中;
②非水溶液中進行的反應,若有水參加或生成,則應出現在表達式中。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化學平衡常數應用:
(1)利用K可以推測可逆反應進行的程度。K大說明反應進行的程度大,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大;K小說明反應進行的程度小,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小。(2)利用K可判斷反應的熱效應。若升高溫度,K值增大,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若升高溫度,K值減小,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3)借助平衡常數,可以判斷一個化學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以及反應的方向(Q為濃度商):①若Q>K,平衡逆向移動;②若Q=K,平衡不移動;③若Q<K,平衡正向移動。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7.判斷平衡轉化率變化的規律(1)若反應物有多種:aA(g)+bB(g) cC(g)+dD(g),①在不改變其他條件時,只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但是A的轉化率減小,B的轉化率增大。②若按原比例同倍數地增加A和B,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但是反應物的轉化率與氣體物質的計量數有關:若a+b=c+d,A、B的轉化率都不變;若a+b>c+d,A、B的轉化率都增大;若a+bb+c,A的轉化率增大;
③若a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8.兩種典型的圖像
(1)轉化率(或百分含量)與溫度變化圖像
[析圖關鍵] 表示兩個外界條件同時變化時,反應物 的轉化率變化情況,解決這類圖像一般采用“定一議二”的方法,即把自變量(溫度、壓強)之一設為恒量,討論另外兩個變量的關系。如:圖1中,當壓強相等(任意一條等壓線)時,升高溫度, 的轉化率增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即正反應為吸熱反應。當溫度相等時,在圖1中作垂線,與三條等壓線交于三點,這三點自下而上為增大壓強, 的轉化率增大,說明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即正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2)轉化率(或百分含量)與壓強變化圖像
[析圖關鍵] 圖3中,當溫度相等(任意一條等溫線)時,增大壓強, 的轉化率增大,說明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即正反應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當壓強相等時,在圖3中作垂線,與兩條等溫線交于兩點,這兩點自下而上為降低溫度, 的轉化率增大,說明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即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方法指導】解答化學平衡圖像題四步驟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真題再練】
1、【2023年北京卷】下列事實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的是( )A.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固體,促進H2O2分解.
B.密閉燒瓶內的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受熱后顏色加深.
C.鐵釘放入濃HNO3中,待不再變化后,加熱能產生大量紅棕色氣體.
D.鋅片與稀H2SO4反應過程中,加入少量CuSO4固體,促進H2的產生
B
【解析】A.MnO2會催化 H2O2分解,與平衡移動無關,A項錯誤; B.NO2轉化為N2O4 的反應是放熱反應,升溫平衡逆向移動, NO2濃度增大,混合氣體顏色加深,B項正確;C.鐵在濃硝酸中鈍化,加熱會使表面的氧化膜溶解,鐵與濃硝酸反應生成大量紅棕色氣體,與平衡移動無關,C項錯誤;D.加入硫酸銅以后,鋅置換出銅,構成原電池,從而使反應速率加快,與平衡移動無關,D項錯誤;故選B。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2、(2023年·山東卷)一定條件下,化合物E和TFAA合成H的反應路徑如下:
已知反應初始E的濃度為0.10mol L-1,TFAA的濃度為0.08mol L-1,部分物種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忽略反應過程中的體積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1時刻,體系中有E存在B.t2時刻,體系中無F存在C.E和TFAA反應生成F的活化能很小D.反應達平衡后,TFAA的濃度為0.08mol L-1
AC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3、(2023年·浙江6月卷)一定條件下,1-苯基丙炔(Ph—C≡C-CH3)可與HCl發生催化加成,反應如下:
反應過程中該炔烴及反應產物的占比隨時間的變化如圖(已知:反應I、Ⅲ為放熱反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焓變:反應I>反應ⅡB.反應活化能:反應I<反應ⅡC.增加HCl濃度可增加平衡時產物Ⅱ和產物I的比例
D.選擇相對較短的反應時間,及時分離可獲得高產率的產物I
C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4、(2023年·浙江1月卷)標準狀態下,氣態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相對能量與反應歷程示意圖如下[已知O2(g)和Cl2(g)的相對能量為0],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E6-E3=E5-E2 B.可計算Cl-Cl鍵能為2(E2-E3)kJ mol-1 C.相同條件下,O3的平衡轉化率:歷程II>歷程ID.歷程I、歷程II中速率最快的一步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lO(g)+O(g)=O2(g)+Cl(g) H=(E5-E4)kJ mol-1
C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5、【2023年遼寧卷】某小組進行實驗,向10ml蒸餾水中加入0.4gI2,充分振蕩,溶液呈淺棕色,再加入0.2g鋅粒,溶液顏色加深;最終紫黑色晶體消失,溶液褪色。已知 為棕色,下列關于顏色變化的解釋錯誤的是( )
選項 顏色變化 解釋
A 溶液呈淺棕色 I2在水中溶解度較小
B 溶液顏色加深 發生了反應:
C 紫黑色晶體消失 I2(aq)的消耗使溶解平衡
右移
D 溶液褪色 Zn與有色物質發生了置換反應
D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6、(2022年湖南卷).向體積均為1L的兩恒容容器中分別充入2molX和1molY,發生反應:2X (g)+ Y(g) 2Z(g) ΔH,其中甲為絕熱過程,乙為恒溫過程,兩反應體系的壓強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ΔH>0
B.氣體的總物質的量:na<ncC.a點平衡常數:K>12
D.反應速率:Va正<Vb正
B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7.(2022年湖南卷)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合成有機玻璃的單體。舊法合成的反應:(CH3)C=O+HCN→(CH3)C(OH)CN(CH3)C(OH)CN+CH3OH+H2SO4→CH2=C(CH3)COOCH3+NH4HSO4 新法合成的反應:CH3C≡CH+CH3OH CH2=C(CH3)COOCH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NA)A.HCN的電子式為
B.新法沒有副產物產生,原子利用率高C.1L0.05mol/L的NH4HSO4溶液中NH4+的微粒數小于0.05NAD.Pd的作用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數目增多,百分數不變
D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8.(2022年湖南卷)反應物(S)轉化為產物(P或P·Z)的能量與反應進程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下列有關四種不同反應進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進程Ⅰ是放熱反應
B.平衡時P的產率:Ⅱ>ⅠC.生成P的速率:Ⅲ>Ⅱ
D.進程Ⅳ中,Z沒有催化作用
AD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9.(2022年山東卷)在NO催化下,丙烷與氧氣反應制備丙烯的部分反應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含N分子參與的反應一定有電子轉移B.由NO生成HONO的反應歷程有2種C.增大NO的量,C3H8的平衡轉化率不變D.當主要發生包含②的歷程時,最終生成的水減少
D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10.(2022年廣東卷)恒容密閉容器中,BaSO4(s)+4H2(g) BaS(s)+4H2O(g)在不同溫度下達平衡時,各組分的物質的量(n)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的ΔH<0B.a為n(H2O)隨溫度的變化曲線C.向平衡體系中充入惰性氣體,平衡不移動D.向平衡體系中加入BaSO4,H2的平衡轉化率增大
C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11.(2022年廣東卷)在相同條件下研究催化劑I、Ⅱ對反應 的影響,各物質濃度c隨反應時間t的部分變化曲線如圖,則( )
A.無催化劑時,反應不能進行B.與催化劑Ⅰ相比,Ⅱ使反應活化能更低C.a曲線表示使用催化劑Ⅱ時X的濃度隨t的變化D.使用催化劑Ⅰ時,0~2 min內,v(X)=1.0 mol·L-1·min-1
D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12.(2022年江蘇卷)用尿素水解生成的NH3催化還原NO,是柴油機車輛尾氣凈化的主要方法。反應為4NH3(g)+O2(g)+4NO(g) 4N2(g)+6H2O(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上述反應ΔS<0B.上述反應平衡常數K=
C.上述反應中消耗1 mol NH3,轉移電子的數目為2×6.02×1023D.實際應用中,加入尿素的量越多,柴油機車輛排放的尾氣對空氣污染程度越小
B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13.(2022年江蘇卷)乙醇—水催化重整可獲得H2。其主要反應為C2H5OH(g)+3H2O(g)=2CO2(g)+6H2(g) ΔH=+173.3 kJ·mol-1
CO2(g)+H2(g)=CO(g)+H2O(g) ΔH=+41.2 kJ·mol-1在1.0×105 Pa、n始(C2H5OH)∶n始(H2O)=1∶3時,若僅考慮上述反應,平衡時CO2和CO的選擇性及H2的產率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CO的選擇性= ×10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圖中曲線①表示平衡時H2產率隨溫度的變化B.升高溫度,平衡時CO的選擇性增大C.一定溫度下,增大 可提高乙醇平衡轉化率D.一定溫度下,加入CaO(s)或選用高效催化劑,均能提高平衡時H2產率
D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14.(2022年海南卷)某溫度下,反應CH2=CH2(g)+H2O(g)
CH3CH2OH(g)在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增大壓強,v正> v逆,平衡常數增大B.加入催化劑,平衡時CH3CH2OH(g)的濃度增大C.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H2O(g),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D.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CH2=CH2(g),CH2=CH2(g)的平衡轉化率增大
15.(2022年遼寧卷)某溫度下,在1L恒容密閉容器中2.0molX發生反應2X(s) Y(g)+2Z(g),有關數據如下:
時間段/ min 產物Z的平均生成速率/ mol·L-1·min-1
0~2 0.20
0~4 0.15
0~6 0.10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1 min時,Z的濃度大于0.20mol/L
B.2 min時,加入0.20molZ,此時
C.3 min時,Y的體積分數約為33.3%D.5 min時,X的物質的量為1.4mol
C
B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16.(2022年河北卷)恒溫恒容條件下,向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發生反應的方程式為①X Y;②Y Z。反應①的速率 ,反應②的速率 ,式中 為速率常數。圖甲為該體系中X、Y、Z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乙為反應①和②的 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隨C(X)的減小,反應①、②的速率均降低B.體系中
C.欲提高Y的產率,需提高反應溫度且控制反應時間D.溫度低于T1時,總反應速率由反應②決定
AB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17.(2022年浙江卷)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在某催化劑表面上發生氨的分解反應:2NH3(g) N2(g)+3H2(g),測得不同起始濃度和催化劑表面積下氨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①,0~20min,v(N2)=1.00× 10-5mol/(L·min) B.實驗②,60min時處于平衡狀態,X≠0.40
C.相同條件下,增加氨氣的濃度,反應速率增大D.相同條件下,增加催化劑的表面積,反應速率增大
C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18.(2021湖南.不定項)已知:A(g)+2B(g) 3C(g) △H<0 ,向一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A和3molB發生反應,t1時達到平衡狀態I,在t2時改變某一條件,t3時重新達到平衡狀態Ⅱ,正反應速率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容器內壓強不變,表明反應達到平衡
B.t2時改變的條件:向容器中加入C
C.平衡時A的體積分數φ:
D.平衡常數K:K
BC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19.(2021廣東)反應X===2Z經歷兩步:①X→Y;②Y→2Z。反應體系中X、Y、Z的濃度c隨時間t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為c(X)隨t的變化曲線
B.t1時,c(X)=c(Y)=c(Z)
C.t2時,Y的消耗速率大于生成速率
D.t3后,c(Z)=2c0-c(Y)
20.(2021遼寧)某溫度下,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發生反應2X(s) Y(s)+Z(g),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升高溫度,若c(Z)增大,則△H>0
B.加入一定量Z,達新平衡后m(Y)減小
C.加入等物質的量的Y和Z,達新平衡后c(Z)增大
D.加入一定量氬氣,平衡不移動
D
C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21.(2021浙江)取50 mL過氧化氫水溶液,在少量I-存在下分解:2H2O2===2H2O+O2↑。在一定溫度下,測得O2的放出量,轉換成H2O2濃度(c)如下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反應20 min時,測得O2體積為224 mL(標準狀況)
B.20~40 min,消耗H2O2的平均速率為0.010 mol/(L·min)
C.第30 min時的反應速率小于第50 min時的反應速率
D.H2O2分解酶或Fe2O3代替I-也可以催化H2O2分解
22.(2021海南)制備水煤氣的反應C(s)+H2O(g) H2(g)+CO(g) △H>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S<0 B. 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增大
C. 恒溫下,增大總壓,H2O(g)的平衡轉化率不變
D. 恒溫恒壓下,加入催化劑,平衡常數增大
t/min 0 20 40 60 80
c/(mol·L-1) 0.80 0.40 0.20 0.10 0.050
C
B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1. 室溫下,某溶液初始時僅溶有 和 且濃度相等,同時發生以下兩個反應:① ;② 。反應①的速率可表示為 ,反應②的速率可表示為 ( 、 為速率常數)。反應體系中組分 、 的濃度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時間段內, 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B. 反應開始后,體系中 和 的濃度之比保持不變
C. 如果反應能進行到底,反應結束時 的 轉化為
D. 反應①的活化能比反應②的活化能大
A
【預測押題】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2. 已知 ,反應歷程分兩步:
快反應:① , ,
慢反應:② ,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B. 溫度升高 正、 均減小, 、 均增大
C. 反應②中 與 的碰撞僅部分有效
D. 反應①正反應的活化能大于逆反應的活化能
C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3.一定溫度下向容器中加入A發生反應如下:①A→B,②A→C,③B C。反應體系中A、B、C的濃度隨時間t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反應①的活化能大于反應②
B.該溫度下,反應③的平衡常數大于1
C.t1時,B的消耗速率大于生成速率 D.t2時,c(C)=c0-c(B)
4.研究反應2CO2(g)+6H2(g) CH3CH2OH(g)+3H2O(g) △H<0對實現“碳中和”有重要意義。在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CO2與3molH2,發生反應上述反應并達平衡,測得平衡體系中各種物質的體積分數隨溫度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表示CH3CH2OH組分的曲線是Ⅳ
B.圖中曲線交點a對應的H2轉化率為60%C.圖中曲線交點ab對應反應平衡常數Ka>Kb
D. 若使用催化劑,則b點向上移動
A
A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5.根據下列圖示所得出的結論錯誤的是( )
A.圖甲是恒溫密閉容器中發生CaCO3(s) CaO(s)+CO2(g)反應時,c(CO2)隨反應時間變化曲線,t1時刻改變的條件可能是縮小容器的體積B.圖乙是密閉容器中發生aA(g)+bB(g) cC(g)反應,C的平衡物質的量與溫度的關系,則該反應焓變 H<0C.圖丙是恒溫密閉容器中發生N2(g)+3H2(g) 2NH3(g)反應,達到平衡時NH3的體積分數隨N2的起始物質的量的變化曲線,則H2的轉化率:b>a>cD.圖丁是HI(g)分解反應能量與反應進程關系曲線,a、b中I2的狀態分別為氣態、固態
C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6. 電鍍廢液中 可通過下列反應轉化成鉻黃 :
,達到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移走 , 的轉化率升高
B. 加入少量 固體,自然沉降后,溶液顏色變深
C. 加入 固體,平衡逆向移動
D. 降低溫度,該反應的平衡常數 增大
D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7. 在二氧化碳加氫制甲烷的反應體系中,主要發生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Ⅰ:
反應Ⅱ:
反應Ⅲ:
向恒壓、密閉容器中通入 和 ,平衡時 、 、 的物質的量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反應Ⅰ的平衡常數可表示
B. 圖中曲線 表示 的物質的量隨溫度的變化
C. 提高 轉化為 的轉化率,需要研發在低溫區高效的催化劑
D. 的
C
2024屆高三化學二輪專題復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安市| 昭平县| 楚雄市| 温宿县| 庆安县| 河东区| 伊通| 德安县| 开鲁县| 巨鹿县| 万载县| 青神县| 甘肃省| 志丹县| 比如县| 临洮县| 蕉岭县| 濮阳市| 崇明县| 大田县| 华池县| 安溪县| 深州市| 永仁县| 泰和县| 聂荣县| 新兴县| 兴隆县| 涡阳县| 宣恩县| 南部县| 聂荣县| 泸西县| 石屏县| 射洪县| 鱼台县| 绍兴市| 彝良县| 甘南县| 晴隆县| 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