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中考道德與法治熱點專題復習熱點專題05:踐行綠色發展,共建美麗中國角度一:首個全國生態日【熱點速遞】◆首個全國生態日2023年8月15日,是我國首個全國生態日。新時代新征程,要以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深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大眾化傳播,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推動形成人人、事事、時時、處處崇尚生態文明的良好社會氛圍。◆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重要指示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是關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會問題’。希望全社會行動起來,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身體力行、久久為功,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熱點解讀】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說明了什么?①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突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問題,只有靠轉變發展方式才能得到解決。②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③我國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④我國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我國為什么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①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履行大國責任的表現。②這是由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國情決定的。③有利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④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社會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⑤有利于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強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⑥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3.我國如何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共筑生態文明之基 ①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②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③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堅持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之夢。④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⑤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只有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4.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需要全社會共同行動起來。請你為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從國家、企業、個人三個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議。(1)國家:①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②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嚴懲破壞環境和浪費資源的行為。(2)企業:①增強社會責任感,遵守法律法規,科學發展,節能減排。②加強科技創新,推行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3)個人:①增強環保意識,樹立科學的生態文明理念,踐行低碳生活。②依法同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等。國成業出5.“生態興則文明興。”我們青少年能為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環境做些什么 ①應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積極參加環保公益活動,向公眾宣傳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②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踐行低碳、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培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習慣,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③要積極學習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嚴格依法律己,不做污染和破壞環境的事④學會運用法律手段反對和制止破壞環境的行為。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為建設美麗中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節約用水用電、紙張雙面用、垃圾分類、多步行或乘坐公交車、愛護花草等。6.為宣傳綠色發展理念,某校決定開展“綠色發展”主題宣傳活動,請你設計兩條宣傳標語。①美麗中國人人共建,中國美麗人人共享。②過低碳生活,享綠色人生。7.請你為學校設計幾個開展建設“美麗中國”活動的形式,并說說開展這些活動有什么重要意義。(1)活動:①評選“青少年節能減排標兵”。②開展廢舊物品再利用創意大賽。③倡議節日不送紙質賀卡,送電子賀卡。④推廣教科書循環使用,增強節約意識。⑤學校采用主題班會、辦宣傳欄等方式加強對學生的節能減排教育。(2)意義:①有利于增強學生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②能夠幫助學生養成珍惜資源、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③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同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④有利于形成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8.建設美麗中國,人人有責。作為青少年,你可以有哪些具體行動 ①衣服減少機洗次數,盡量選擇手洗。②低碳出行,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③節約用水、用電。④積極參加植樹造林、國土綠化活動。⑤爭當環保志愿者,宣傳祖國的秀美風光。⑥在景區旅游不亂扔果皮紙屑、不使用明火。⑦舉報各種非法開發山林、向水源水體排污的行為等。角度二: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熱點速遞】◆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第三輪第一批5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于2023年11月21日至22日陸續進駐福建、河南、海南、甘肅、青海5個省開展督察,于近日全面完成督察進駐階段工作。◆各督察組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服務大局,堅持系統觀念,堅持問題導向和嚴的基調,堅持精準科學依法,嚴格執行《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把推動解決群眾反映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作為督察工作的重中之重,抽查回訪群眾舉報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與群眾面對面交流,聽取意見建議,得到群眾的肯定和稱贊。【熱點解讀】1.國家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說明了什么 ①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依法嚴懲各類破壞環境的行為②我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③黨和國家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④黨和國家積極落實綠色、協調新發展理念,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經濟環境協調發展。⑤我國努力平衡和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請你分析進行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原因。①我國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面對的嚴峻挑戰。②某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保護環境的意識淡薄,③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④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新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的需要。⑤是增強地方政府部門保護環境的意識,轉變地方政府發展理念,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⑥是促進經濟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3.國家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有何意義 ①有利于貫徹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②有利于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③有利于落實好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④有利于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⑤有利于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⑥有利于改善生活環境,建設美麗中國4.為防止環保督察中出現虛假整改、表面整改等問題,請你提出合理化建議。①各級環保部門要切實擔負起監督地方政府環境保護中弄虛作假現象的責任,②各級政府要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③地方各級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履行生態環境保護的職責,探索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協同發展的新路子④鼓勵人民群眾積極行使監督權,舉報破壞環境的違法行為。環保督察不僅要監督企業,而且要監督政府。請你從企業和政府的角度,為保護環境提出合理的建議。(1)企業:①依法規范自身行為,合法生產經營。②增強責任意識,對自身的行為負責。③提高科學技術應用能力,推動生產方式綠色化。(2)政府:①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②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③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6.青少年可以為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做些什么 ①增強保護環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②積極宣傳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③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從身邊小事做起、從自已做起、從現在做起,④依法行使建議權和監督權,同各種破壞環境的違法行為作斗爭。【同步檢測】1. 2023年8月15日,我國迎來首個全國生態日。首個全國生態日的活動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主題反映了我國( )①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②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③開始重視提高公民環保意識④重視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 2023年,我國開展了首個“全國生態日”宣傳,其主題為“資源有限,循環無限”“節能盡一份力,降碳多一份心”。這說明我國( )A.生態文明建設已取得矚目成就 B.治理環境污染是經濟建設首要任務C.著力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 D.宜傳教育可有效解決資源短缺問題3.2023年8月15日,我國迎來了首個全國生態日,某校以全國生態日為契機開展了“我是小小生態環境局長”訪談活動。以下是某位“小局長”的講話要點,你認為其中正確的是( )①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②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③大力發展生產力,把經濟效益放在首位④當前我國生態環境問題已得到徹底解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3年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活動主題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九年級某班的同學搜集了以下新聞素材,其中符合主題的是( )①山東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奮力打造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②10月,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首次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③杭州亞運會彰顯綠色低碳理念,打造零碳辦賽“樣板”④第四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將8月 16 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活動,2023年8月 15日,在浙江省湖州市舉辦首個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活動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主題。這說明( )A.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B.人類可以開發和利用自然,可以通過宣傳肆意決懲于自然之上C.人與自然是共生共榮,體現了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發展戰略D.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國家當前的中心工作6. 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六批完成對31個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6家中央企業的督察反情,同步移交158個責任追究問題,累計追責問責3371人,這是因為( )A.環境保護關系國家的強弱是發展的重中之重B.生態良好人民幸福的美麗時代圖景已經筑成C.走綠色發展道路已經成為所有人的發展共識D.我國良好的生態環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7.從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到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從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到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從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到民法典充分體現綠色發展理念……近年來,生態文明建設頂層設計逐步完善,聚焦40多項具體改革任務,出臺60多項相關配套制度,搭建生態文明建設的“四梁八柱”。這一系列舉措( )A.以法律的手段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B.表明我國環境污染現狀不容樂觀C.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 D.繪就美麗中國綠色中國時代藍圖8.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新方向與新作為。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下列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對策不合理的是( )A.法治,日益嚴密:環境保護法、環境保護稅法相繼出臺B.行動,硬招頻出:中央環保督察,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C.觀念,顯著轉變: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只為改善生態環境D.開放,國際合作: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9.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建得好、用得好,敢于動真格,不怕得罪人,咬住問題不放松,成為推動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資任的硬招實招。這一硬招實招( )①有利于為環境治理和生態改善提供法治保障②彰顯了我國治理環境問題的信心堅定不移③說明保護生態環境離不開制度完善和保障④有利于加強青少年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的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是黨和國家重大制度創新。在生態敏感的廣西,督察將重點放在漓江生態環境保護;在資源富集的黑龍江,黑土地保護進入督察視野;在“千湖之省”的湖北,湖泊治理每次都是督察關注的重點……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督察工作是因為( )①當前我國生態環境形勢仍不容樂觀②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③做好督察工作是國家主席的職責所在④嚴重破壞生態的行為已得到有效遏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4年4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強調,清明前后,神州大地處處生機盎然,正是植樹的好時節。今天我們一起種樹,就是要號召大家都行動起來,積極參與植樹造林,人人爭當綠色使者、生態先鋒,為建設美麗中國增綠添彩,共同譜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習近平指出,綠化祖國要人人盡責。要暢通群眾參與渠道、創新盡責形式,發揮好林長制作用,把各方面力量調動起來,推動全民義務植樹不斷走深走實。為了增強同學們的環保意識、生態意識,你所在的學校計劃組織開展以“愛綠護綠從我做起”為主題的植樹教育活動,請你完成以下任務。(1)請你推薦幾種能參與此次主題活動的有效形式。(符合實際即可)(2)請你介紹我國積極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意義。(3)為了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義務植樹運動中,請你設計幾條宣傳口號。(4)請你談談參加本次主題活動的收獲。12.材料一: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督察組于2024年2月27日向河南省委、省政府進行反饋。三門峽市礦山開采破壞生態問題突出,且在全面排查整治中工作不嚴不實,部分礦山越界開采被處罰卻未被納入整治臺賬。生態環境敏感區保護不到位。南水北調總干渠保護區內存在非法采砂等問題,新鄉輝縣市未采取有效治理措施等。材料二:2024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推動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深入實施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強化固體廢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面臨怎樣的國情。(2)結合材料二談談我國加強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的重要性?【答案提示】1——10 CCABA DCCCA(1)①通過PPT、視頻的形式向同學們介紹植樹節的由來,普及植樹造林的意義。②主題手抄報比賽。③在校園或者戶外允許的地方和家長一起種樹。④主題班會等。(2)①有利于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②有利于促進人與自然協調發展,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態文明的發展道路。③有利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④有利于實現美麗中國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等。(3)植樹造林,綠化神州大地;播撒一片綠色讓世界更美,愛護萬千樹木讓你我同行;年年植樹樹成蔭,代代造林林成森;綠化環境,美化人生;等等。(4)①了解到植樹造林不僅可以綠化和美化家園,同時還可以起到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等作用,是一項造福后代的宏偉工程。②知道了植樹節的歷史和意義,增強了自身愛綠護綠,愛護環境的責任感。③增強了環保意識,在自己心里深深播下一顆綠色的種子等。12.(1)當前我國生態環境雖總體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形勢仍不容樂觀。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領域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加上工業化進程加快、資源短缺、人口基數大等問題所產生的多重疊加效應,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類環境問題時有發生,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2)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②人類關愛和保護環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視和破壞環境就是走向自我毀滅。③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人類也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同時要為開發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補償和修復。④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