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第二節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第二課時 酸堿中和滴定學習目標1.通過實驗探究,掌握酸堿中和滴定的原理。(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2.了解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范圍,并能通過溶液中微觀存在的c(H+)與c(OH-)的相對大小,宏觀分析指示劑的選擇。(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3.結合真實情景中的應用實例,掌握酸堿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和誤差分析。(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新課導入土壤酸堿性的測定和水質的測定是環保部門經常進行的活動。如何測定它們的酸堿性?檢測工作中要經常用到哪些定量測量方法?舉例說明pH在農業、工業生產、科研中各自有哪些應用?新課導入測試和調控溶液pH,對工農業生產、科學研究、以及日常生活和醫療保健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人體各種體液都有一定的pH,以保證正常的生理活動。新課導入環保領域,酸性和堿性廢水處理常用中和反應。農業生產中,各種作物生長對土壤pH范圍有一定的要求。pH4 5 6 7 8 9真菌細菌和放線菌NPKSCa和MgMoBFe Mn Zn CuCo新課導入NaOH溶液0.10194mol/L能不能用pH試紙測定濃度?用什么方法呢?定義:用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酸(或堿)來 測定未知濃度的堿(或酸)的方法。2. 原理:用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酸或堿溶液跟未知濃度的堿 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測出二者的體積, 根據化學方程式中酸和堿的物質的量的比值,計算出堿或酸的溶液濃度。課內探究標準液待測液一、酸堿中和滴定課內探究3. 公式:c(H+)酸·V酸= c(OH-)堿·V堿4. 實驗的關鍵:(1)準確測定體積(2)準確判斷終點滴定管選用合適的酸堿指示劑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課內探究關鍵(1):滴定管注意: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由上向下刻度依次增大;下端有一部分無刻度,全部容積大于最大刻度值。0.01mL規格溫度刻度酸式滴定管,盛酸性或強氧化性溶液堿式滴定管,盛堿性溶液估讀管壁標注帶玻璃活塞帶乳膠管滴定管課內探究常見指示劑的變色范圍關鍵(2):酸堿指示劑的選擇指示劑的選擇原則:終點時,指示劑的顏色變化明顯變色范圍越窄越好!pH 1 2 3.1 4.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甲基橙 紅色 橙色 黃色 石蕊 紅色 紫色 藍色 酚酞 無色 淺紅色 紅色3.1—4.45.0—8.08.2—10.0變色范圍通常選用酚酞或甲基橙,而不能選用石蕊,因石蕊的顏色變化不靈敏。課內探究酸堿中和滴定常用的儀器1. 實驗儀器及試劑:二、酸堿中和滴定操作課內探究試劑: 標準液 待測液酸堿指示劑蒸餾水等鐵架臺滴定管夾滴定管錐形瓶課內探究2. 實驗步驟:(1)滴定前準備檢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在確保不漏水后方可使用用蒸餾水洗滌滴定管2~3次用待測液潤洗滴定管2~3次將酸、堿反應液分別注入相應的滴定管中,并使液面位于滴定管“0”刻度以上2~3mL處調節滴定管活塞,排出尖嘴部分的氣泡,使其充滿反應液(如果滴定管內部有氣泡,應快速放液以趕走氣泡),并使液面位于某一刻度處記錄滴定管讀數滴定管查洗潤排記裝課內探究錐形瓶用蒸餾水洗滌錐形瓶,切記不能用待測液潤洗裝入一定量的待測液滴入2-3滴指示劑洗裝滴課內探究(2)滴定:右手: 持錐形瓶頸部,向同一方向作圓周運動,而不是前后振動;左手: 控制活塞(或玻璃球),注意不要把活塞頂出;眼睛: 注視錐形瓶中的顏色變化。中和滴定(酸式)中和滴定(堿式)課內探究最后一滴顏色變化半分鐘(3)終點判斷:當滴入最后一滴xxx標準液后溶液變成XX色半分鐘內不恢復原來的顏色課內探究在NaOH溶液滴定鹽酸的過程中,繪制溶液的pH隨NaOH溶液體積變化的曲線圖。0 5.00 10.00 15.00 18.00 19.00 19.5 19.981.00 1.22 1.48 1.84 3.12 3.60 3.90 4.3020.00 20.02 20.08 20.10 21.00 25.00 30.00 35.007.00 9.70 10.30 10.40 11.38 12.05 12.30 12.44V[NaOH(aq)]/mLpHV[NaOH(aq)]/mLpH強酸、強堿恰好反應時,所得溶液的pH一定為7嗎?課內探究(4)數據處理:按上述操作重復2~3次,求出所用標準液的平均值,根據公式計算。V待c標. V標c待=課內探究【例題】用0.1032mol/L HCl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重復三次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計算待測NaOH溶液中NaOH的物質的量濃度。實驗次數 HCl溶液的體積/mL 待測NaOH溶液的體積/mL12327.8427.8327.8525.0025.0025.00課內探究解:滴定中HCl與NaOH有如下物質的量的關系:HCl + NaOH NaCl + H2O1mol 1molc(HCl) V[HCl(aq)]c(NaOH) V[NaOH(aq)]由此得:c(NaOH)=c(HCl) V[HCl(aq)]V[NaOH(aq)]將第一次滴定所得數據帶入,得c1 (NaOH)=0.1032mol/L×0.02784L0.02500L=0.1149mol/L同理可得:c2(NaOH)=0.1149mol/Lc3(NaOH)=0.1150mol/L取三者平均數:c(NaOH)=0.1149mol/L答:待測NaOH溶液中NaOH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114 9 mol/L。課內探究3. 酸堿中和滴定曲線繪制以標準液體積為橫坐標,以pH為縱坐標,作圖(以NaOH滴定HCl為例)①開始時加入的堿對pH的影響較小②當接近滴定終點時,很少量(0.04mL,約一滴)的堿引起pH的突變,導致指示劑變色即反應完全,達到終點③終點后,加入的堿對pH的影響較小思考與討論某學生中和滴定實驗的過程如下,哪些操作不合理?①取一支堿式滴定管②用蒸餾水洗凈③加入待測NaOH溶液④記錄液面刻度的讀數⑤用酸式滴定管精確放出一定量標準酸液⑥置于用標準酸液洗滌過的錐形瓶中檢漏潤洗思考與討論⑦加入蒸餾水,⑧加入2滴酚酞試劑,⑨開始滴定,先慢后快,邊滴邊搖蕩,⑩邊注視滴定管液面變化, 小心滴到溶液由無色變為粉紅色時,即停止滴定。 記錄液面讀數, 重復滴定,根據兩次讀數得出NaOH的體積21mL。半分鐘內不褪色課內探究4. 誤差分析直接利用中和滴定原理:基本思路:分析錯誤操作對V標讀數的影響引起誤差的因素:洗、泡、漏、視(讀數)、雜V待c標. V標c待=可能情況 操作 c待儀器的洗滌或潤洗 未用標準液洗滌滴定管未用待測液洗滌滴定管用待測液洗滌錐形瓶洗滌后錐形瓶未干燥滴定管 尖嘴氣泡 滴定前有氣泡,滴定后無氣泡取用前有氣泡,取用后無氣泡偏高偏低偏高無影響偏高偏低會引起誤差的主要操作及產生的誤差:用標準液滴定待測液歸納總結可能情況 操作 c待液體濺漏 滴定時漏液,未滴入錐形瓶滴定時錐形瓶中液體濺出滴定結束后,尖嘴掛著余液偏高偏低偏高會引起誤差的主要操作及產生的誤差:歸納總結←你能讀得準嗎?25.60課內探究讀數引起的誤差:c待= ————c標. V標V待偏高滴定時起始讀數正確,達到終點后仰視刻度線課內探究滴定時起始讀數正確,達到終點后俯視刻度線偏低課內探究c待= ————c標. V標V待先偏大后偏小先仰后俯V=V(后)-V(前),偏小實際讀數正確讀數先俯后仰先偏小后偏大V=V(后)-V(前),偏大實際讀數正確讀數滴定管的俯視和仰視課內探究滴定時讀數不準引起的誤差 所消耗標準液的體積 c待滴定開始讀數 滴定結束讀數 平視 仰視平視 俯視仰視 俯視俯視 仰視滴定后,滴定管尖嘴處掛一滴標準液偏高偏低偏低偏高偏高歸納總結取液時讀數不準引起的誤差 所取待測液的體積 c待滴定開始讀數 滴定結束讀數 仰視 平視平視 俯視仰視 俯視平視 仰視偏高偏高偏低偏高歸納總結課堂小結酸堿中和滴定目的準備操作數據處理原理誤差分析步驟指示劑滴定管構造使用謝 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