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通過感官來發現目錄導入01活動探索02研討03課外延伸04習題精煉05復習鞏固1、我們身體在很多方面都有相像的地方,但又有所不同。有哪些相同與不同呢?身體相同與不同的地方時間: 。相同:都有相同的器官;如:眼、耳、鼻、嘴、手、足、皮膚等。有汗毛、眉毛、頭發等。不同:每個人的器官都有差異;如:汗毛、眉毛、頭發等形狀、長短、疏密也都不相同。2、觀察小組一名同學,說說我們身體由哪些部分組成。從外形上我們觀察到人的身體結構主要由頭、頸、軀干、四肢四部分組成。頭3、用紙板遮擋半邊身體,拿開紙板看看有什么發現?人的身體結構我的發現:人體左半邊與右半邊的外形幾乎完全一致。人體有”對稱性“。對稱性: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后,直線兩邊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4、想一想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有”對稱性“?(1)大部分的動物有“對稱性”。如:狗、鯊、蝴蝶、蜜蜂等。(2)有些植物也有“對稱性”。如:蘋果、銀杏葉、蓮、西瓜等。(3)有些生活中的人造用品有”對稱性“。如:汽車、布偶娃娃、襯衣、酒壇罐等。5、摸一摸胳膊、手、小腿等部位,感受皮膚下面有什么?感覺皮膚下面有肉、血管、骨頭、關節等。6、聽一聽腹部和背部,哪里有聲音?聽腹部:能聽到胃部發出咕嚕聲,飯前、飯后的聲響大些。聽背部:能聽到鼻腔呼吸的聲音,還能感覺到心臟的心跳。7、查找我們身體結構圖,認一認內部器官。人體內部器官肺氣管喉肝臟膽囊大腸闌尾心臟胃脾小腸軀干四肢頸導入01我們用什么感知周圍世界?用感覺器官感知周圍世界。我們人體有五大感覺器官,分別為眼、耳、鼻、舌、皮膚。不同的器官能產生不同的感覺;眼產生視覺,耳產生聽覺,鼻產生嗅覺,舌產生味覺,皮膚產生皮膚感覺(冷覺、熱覺、觸覺、痛覺)。02活動探索1用味覺、觸覺觀察牛奶用舌品嘗牛奶的味道。用手摸牛奶杯感覺牛奶的冷熱。02活動探索1用聽覺辨別說話聲用耳聽課。02活動探索1用視覺觀察物體用眼看書。02活動探索1用嗅覺聞物體氣味用鼻聞蘋果氣味。02活動探索11、我們的感官能告訴我們什么信息?(1)舌產生的味覺能感覺酸、甜、苦、辣、咸等味道。檸檬糖苦瓜辣椒鹽02活動探索1喇叭發出的聲音比較大。乖,要聽話。(2)耳能感受聲音的大小、有無、方向等。母親與孩子說話,孩子默不作聲。耳朵聽到從左邊發出的聲音。02活動探索1(3)眼能產生視覺,感知外界物體的大小、形狀、動靜、明暗、顏色等。蘋果與桃子都紅紅的,圓圓的。但蘋果大,桃子小。被燈光照射的地方亮,沒有燈光的地方暗。眼睛能看見車子在緩緩的向前進。02活動探索1(4)鼻產生的嗅覺能感知香味、臭味、酸味等。蛋糕香味食物腐爛臭味醋酸味02活動探索1(5)遍及全身的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主要感覺冷、熱、光滑、粗糙、疼痛、干、濕、軟、硬等。冷水光滑的瓷板手的痛覺干毛巾石塊02活動探索12、如圖,說說我們看到、想到的。石塊表面粗糙,感覺用手掂著較重。熱水杯子內有水珠,摸著可能較熱。02活動探索1紅豆包聞著有紅豆的香味,感覺吃著應該甜。音箱能發出大小不同的聲音。02活動探索13、用五種感官觀察物品,再次用詞匯記錄發現。用眼看硬石表面粗糙,用手摸表面硬、粗糙,掂著有些重。用眼看燒杯內部有水,用手摸水是溫的,并不燙。02活動探索1用鼻聞紅豆包聞著有紅豆香味,吃著有些甜。用耳能聽到音箱發出的聲音。調節音箱音量,音箱能發出大小不同的聲音。02活動探索1用感官觀察物品物品 從圖中看到、想到的 用感官感受到的石塊熱水紅豆包音箱石塊表面粗糙,感覺用手掂著較重。用眼看石塊表面粗糙,用手摸表面硬、粗糙,掂著有些重。熱水杯子內有水珠,摸著可能較熱。用眼看燒杯內部有水,用手摸水是溫的,并不燙。紅豆包聞著有紅豆的香味,感覺吃著可能有甜味。用鼻聞紅豆包有紅豆香味,吃著有些甜。音箱能發出大小不同的聲音。用耳能聽到音箱發出的聲音。調節音箱音量,音箱能發出大小不同的聲音。03研討1、只用眼睛看和用五種感官所獲得的信息有什么不同?只用眼看:信息單一,容易判定錯誤或不準確。用五種感官:信息全面,判定較準確。03研討2、通過上面的活動,我們能分別說說眼、耳、鼻、舌、皮膚的作用嗎?眼:產生視覺看物體。耳:產生聽覺聽聲音。鼻:產生嗅覺聞氣味。舌:產生味覺嘗味道。皮膚:產生皮膚感覺,觸覺、冷熱覺、痛覺等。04課外延伸保護器官的方法保護眼的方法:讓眼睛適當休息,做一些眼保健操等。注意調節寫字、閱讀的距離,最好不要小于30厘米,避免長時間疲勞用眼。適當的戶外活動。保護鼻的方法:用正確的方法洗鼻,避免經常用手摳鼻,出門注意戴口罩。保護耳朵的方法:避免長時間待在嘈雜的環境中。盡量少長時間佩戴耳機。不能用尖銳的物品掏耳朵,正確使用耳勺。保護舌的方法:盡量細嚼慢咽,避免狼吞虎咽。選擇一些較軟的食物食用。保護皮膚的方法:適當的用正確的方法洗澡,保證皮膚的清潔與濕潤。05習題精煉1、不屬于感覺器官的是( )。A、牙齒B、眼C、舌D、皮膚A謝 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