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 年九年級復習情況調研(一)綜 合 試 卷考生須知:1.本試卷滿分為 140 分,考試時間為 120分鐘。2.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考號”、“考場”、“座位號”在答題卡上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紙上答題無效。4.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 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5.保持卡面整潔,不要折疊、不要弄臟、不要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S-32 Na-23 Cu -64 Zn-65 Ba-137一、選擇題(1—25 題為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 分;26—27題為雙項選擇題,共54分)1.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下列有關敘述不屬于化學對人類的貢獻的是( )2.下列實驗基本操作規范的是( )3.“關愛生命,擁抱健康”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鐵元素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人體缺鐵會引起貧血B.人體內儲存的脂肪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備用能源C.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水產品,有利于健康D.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青少年需要攝取比成年人更多的蛋白質4.下列過程中主要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綜合試卷(一) 第 1 頁(共 12頁)5.下列物質的用途錯誤的是( )6.下列有關生活中的一些做法正確的是( )A.加熱修補破裂的電木插座 B.通過煮沸降低水的硬度C.在煤爐上放一壺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用水基型滅火器撲滅酒精引起的失火7.下列有關敘述、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所屬基本反應類型都正確的是( )A.用木炭還原氧化銅 置換反應B.用天然氣作燃料 化合反應C.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氣體 氧化反應D.用鐵桶配制農藥波爾多液 復分解反應8.下列有關資源和能源的敘述錯誤的是( )A.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大約是:氮氣78%、氧氣21%B.人們經常利用的能源有化石能源、水能等C.地殼里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其次是鋁元素D.愛護水資源,一方面要節約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體污染9.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酸雨是煤燃燒的生成物引起的,與汽車排放的尾氣無關B.“低碳”理念中的“低碳”,就是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C.氮肥有提高植物蛋白質含量的作用,鉀肥能增強植物抗病蟲害能力D.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不變10.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選項 事實 解釋A 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很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 稀鹽酸和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質 溶液中都含有氫原子C 墻內開花墻外可聞到花香 分子是不斷運動的D 一氧化碳變為二氧化碳后,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再保持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11.下圖是五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五種粒子共能表示四種元素 B.圖中①粒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C.圖中②粒子的化學符號為 Mg D.圖中③、⑤粒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縱列綜合試卷(一) 第 2 頁(共12頁)12.區分下列各組物質的方法錯誤的是( )選項 需區分的物質 方法A 軟水和硬水 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別滴加到等量的軟水和硬水中振蕩、觀察B 羊毛線和滌綸線 分別點燃,聞氣味C 碳酸鈉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 分別滴入紫色石蕊溶液,觀察D 高錳酸鉀和碘 各取2小粒,分別加入5mL水,振蕩、觀察13.右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結合圖像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B. t ℃時,甲、乙的溶液分別恒溫蒸發相同質量的水,甲、乙的溶液中析出晶體的質量一定相等C. t ℃時,將5g甲加入到25g水中充分攪拌,可以得到30g甲的飽和溶液D.乙的不飽和溶液降溫后可以得到乙的飽和溶液14.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用試劑和操作方法都正確的是( )選項 物質 少量雜質 所用試劑和操作方法A CH CO 通過銅粉B N O 伸入燃著的木炭C H O 色素 加入明礬粉末,攪拌、靜置D Cu(NO ) 溶液 AgNO 加入足量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15.將6g某化合物置于足量氧氣中,充分燃燒后,生成17.6g 二氧化碳和10.8g水,下列關于該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化合物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B.該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8個質子C.該化合物中碳、氫原子個數比為1:1D.該化合物中碳元素質量分數為80%16.物理學是認識世界、改變世界的科學,它推動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歷史上許多重大科學發現源于科學家的不懈探索,關于科學家與其重要發現對應正確的是( )A.歐姆——電功率與電流、電壓的關系 B.奧斯特——電流的熱效應C.法拉第——電磁感應現象 D.焦耳——電流的磁效應17.下列測量工具讀數正確的是( )A.物體的長度:2.70cm B.溫度計的示數:C.游碼在標尺上的讀數:4.4g D.量筒中水的體積:25mL綜合試卷(一) 第 3 頁(共 12 頁)18.2023 年5 月 28日,國產大型客機 C919 圓滿完成首次商業飛行。若認為客機在飛行過程中是靜止的,則所選的參照物是( )A.地面 B.駕駛艙內的機長 C.窗外的云朵 D.太陽19.“雙減”后,校園更加活躍,如圖是學生課后樂器表演的場景。下列關于聲現象說法正確的是( )A.琴聲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B.彈琵琶時改變手指按壓弦的位置,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C.同學們的掌聲越大,掌聲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就越快D.優美的音樂一定不屬于噪聲20.下列現象能說明光沿直線傳播的是( )21.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熔化現象的是( )22.如圖,某小組“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在實驗時按照由下到上的順序組裝實驗器材B.水沸騰時,水中上升的氣泡由小變大C.燒杯上方冒出的“白氣”是水汽化形成的D.水沸騰時溫度不變,需要吸熱23.智能鎖正在逐步走進千家萬戶。如圖所示為某款智能鎖,它支持密碼與指紋兩種認證方式開門,密碼正確相當于開關S 閉合,指紋正確相當于開關 閉合,開門由電動機完成。下列符合該智能鎖電路設計的是( )24.電給人類帶來了便利,但使用不當也會造成危害。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電原則的是( )A.發生觸電事故時先切斷電源B.使用試電筆時,手接觸筆尖金屬體C.用絕緣材料制作地線D.將多個大功率用電器接在同一插排上同時使用綜合試卷(一) 第 4 頁(共12頁)25.關于電與磁的描述中,說法正確的是( )A.如圖甲所示,當閉合開關后電路中的綠燈亮B.如圖乙所示,與發電機工作原理相同C.如圖丙所示,麥克風是用該原理工作的D.如圖丁所示,小磁針偏轉是電磁感應現象26.(雙選)關于信息、材料和能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超導體是一種電阻很大的材料 B.5G 通信是靠電磁波傳遞信號C.光伏發電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D.核電站利用核聚變釋放的能量發電27.(雙選)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為4.5V且恒定。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電壓表的量程為0 ~3V,燈泡規格為“2.5V 1.25W”(燈絲阻值不變),滑動變阻器規格為“20Ω 1A”。保證電路中各元件都不損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流表示數變化范圍0.3A~0.6AB.電壓表示數變化范圍2V~3VC.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化范圍4Ω~20ΩD.小燈泡實際功率變化范圍0.45W~1.25W二、非選擇題(28題—35題,共8 小題,共40分)28.(4分)“不是北歐去不起,而是哈爾濱更有性價比!”這個冬天,“爾濱”火爆出圈,2024 年春節期間,哈爾濱市累計接待游客1009.3萬人次,達到歷史峰值。(1)夜色中的冰雪大世界霓虹閃耀,美輪美奐。稀有氣體可制成多種用途的電光源是因為稀有氣體在 。(2)滑雪服的面料通常由錦綸織成,錦綸屬于① 材料。滑雪時佩戴的頭盔是用玻璃鋼制造的,這主要利用玻璃鋼② (填字母)的性能。A.強度大、密度小 B.耐腐蝕、導電性好 C.吸水性和透氣性好(3)為了歡迎南方“小金豆”們的到來,很多熱心市民開著電動私家車在熱門景點免費接送,充分體現哈爾濱人的熱情好客。電動汽車中的電池常用鋁制外殼進行保護,工業制鋁流程中的一步反應是:1 則X的化學式為 。綜合試卷(一) 第 5 頁(共12頁)29.(5 分)今年的元宵節,柿子造型的湯圓“柿柿如意”,寓意事事如意、好運連連,受到很多人的青睞。(1)制作湯圓外皮的糯米粉和玉米面中富含的營養素均為① (水除外),組成該類營養素的元素在人體內含量都② (填“大于”或“小于”)0.01%,稱為常量元素。(2)使用富含維生素的果汁染色后,湯圓外皮的營養更加豐富,維生素在|人體中可以起到① 、預防疾病、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作用。缺乏維生素② (填“A”或“C”),會引起壞血病。(3)紅豆餡兒湯圓中的豆類含鈣豐富,幼兒及青少年缺鈣會 (填字母)。A.患佝僂病和發育不良B.發生骨質疏松,容易骨折30.(4分)水是維持生命的重要物質。小南同學依次運用“過濾、蒸餾、電解水”等實驗操作,將渾濁的海水凈化為純水,并探究了水的組成。請根據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下圖中,能正確表示蒸餾時燒瓶內水變化微觀過程的是 (填字母)。(3)電解水時(如右圖所示,水電解器氣密性良好),在電解器玻璃管里加滿水,接通直流電源后,觀察到電極附近持續冒氣泡,但玻璃管a、b內液面都沒有下降,其原因可能是① ,此過程中玻璃管尖嘴處的壓強② (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氣壓。電解水實驗能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理論依據是③ 。31.(4分)分類、類比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方法。(1)下列實驗中,實驗目的相同的兩個實驗是① (填字母),另外兩個實驗的實驗目的是② 。綜合試卷(一) 第 6 頁(共 12 頁)(2)請認真閱讀資料卡片,結合所學的知識,仿照A 組填寫表格中的空白:組別 A組 B 組 C組物質 NH 、FeO、 SO 、CaO CH 、CO(NH ) 、 CO 、(C H O )。 NaCl、H SO 、C H OH、NaOH分類標準 氧化物 ①________ 電解質不屬于該類別的物質 NH CO ②________32.(7分)實驗室現有如下實驗用品:氯酸鉀、二氧化錳、稀鹽酸、石灰石、火柴、藥匙、鑷子及以下儀器。請回答下列問題:Ⅰ.制取二氧化碳:(1)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連接儀器時應將儀器F 的① (填“a”或“b”)端與儀器 A 中的橡膠塞連接。連接時的操作:先把② ,然后對準橡膠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轉動,將其插入。(3)若要將制取的二氧化碳進行干燥,應選擇的裝置為 (填“甲”或“乙”)。Ⅱ.制取氧氣:(4)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實驗室可以選擇儀器E 收集氧氣的原因是 。(6)制取氧氣時需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確認裝置不漏氣后,拔開橡膠塞,在試管中裝入少量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接下來需要進行的操作是 ,之后把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固定在鐵架臺上。(7)用收集到的氧氣完成右圖實驗時,通常會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這樣做的目的是 。綜合試卷(一) 第 7 頁(共12頁)33.(5分)圖中的甲~己六種物質及他們之間的反應關系和轉化關系均為初中常見的。食物淀粉在人體內經酶的催化作用,與水發生一系列反應,最終變成甲。在人體組織里,每克甲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與丁反應,生成乙和戊,同時放出約 16kJ 的能量。(圖中用“一”表示兩種物質間能發生反應,“→”表示一種物質能轉化為另一種物質,部分反應物、生成物、轉化及反應關系已略去,部分反應需要在溶液中進行,物質是溶液的只考慮溶質。)請回答下列問題:(1)分別寫出甲、丁物質的化學式。甲: ;丁: 。(2)乙轉化為丙發生反應的現象是 。(3)丙和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已知某氧化物發生分解反應,能同時生成乙和丁,則該氧化物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 。(5)根據上述信息判斷,己可能是 (填字母)類物質。A.單質 B.酸 C.鹽34.(5分)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取探究酸和堿的中和反應后的剩余溶液(以下簡稱“廢液”,溶質為NaOH 和 ,進行了如下實驗,請結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若用溶質的質量分數為32%的( 溶液,配制上述實驗中使用的CuSO 溶液,需要加水的質量為 。(2)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根據已知條件,列出求解反應生成的不溶性物質質量(X)的比例式 。(4)廢液中 NaOH 的質量分數為 。(5)若用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9.6%的硫酸處理100g廢液至中性,最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綜合試卷(一) 第 8 頁(共12頁)35.(6分)某初中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在探究稀鹽酸和 溶液反應后溶液的溶質成分時,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究實驗(如下圖)。寫出實驗1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 。【提出問題】實驗1 反應后溶液的溶質成分是什么 【實驗驗證】小南同學在進行實驗2時,沒有觀察到明顯的實驗現象,于是他認為實驗1 反應后溶液的溶質成分中一定不含 請對小南同學由實驗得出的結論作出評價(2) 。小崗同學在實驗3 中沒有觀察到冒氣泡的現象,結合實驗2 的現象,他確定實驗1 反應后溶液的溶質成分是(3) (填化學式)。【分析與結論】請你利用實驗過程中的相關數據判斷:實驗4 中產生的實驗現象為(4) (答完整);實驗3 反應后濾液中含有的陽離子是(5) (填離子符號)。【深入交流】在實驗后,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繪制了有關實驗1 的圖像,該圖像表示的是(6) (填符號)隨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變化而變化的情況。【總結與評價】老師對同學們能夠從多角度來設計方案和分析問題,并從中尋找證據解決問題的科學思維給予了充分肯定!三、非選擇題(共46 分)36.(2分)關于時間、電能這兩個物理量,在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分別是 、 。37.(2分)如圖所示是小南百米賽跑是的情景,裁判員采用 方法來比較運動員的運動快慢的,他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m/s。38.(2分)八年級上冊物理復習結束后,小南梳理了有關“波”的知識,知道了“波”既具有能量也能傳遞 。他列出了如下的對比表,其中說法錯誤的是 (只填序號)。波的種類 聲波 光波傳播速度 ①聲波在固、液、氣三種狀態中的傳播速度一般不同 ②光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最快,是3×10 m/s傳播介質 ③聲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④光波的傳播一定需要介質應用舉例 ⑤超聲波用于醫院里的B 超檢查 ⑥激光為掘進隧道引導方向綜合試卷(一) 第 9 頁(共12頁)39.(2分)如圖所示是熱管的工作原理圖,當熱管的熱端受熱時,吸液芯里的液體吸收熱量變成蒸氣,這一過程叫 (填物態變化的名稱),這一過程循環進行,不斷地將熱量從熱端帶到冷端。若50g的該液體吸收2400J 的熱量后,溫度升高了4 ,則該液體的比熱容為 J/(kg °C)。40.(2分)小南用海波和石蠟在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中,繪制的圖像如圖乙所示,由圖像可知:海波的熔化過程經歷了 min;結合實驗過程及圖像信息可得到海波的熔化規律: 。41.(2分)請補全下面的知識結構圖。(1) ;(2) 。42.(2分)如圖所示,A、B、C、D是四沖程汽油機的工作示意圖,圖E、F是演示實驗的示意圖。B圖是 沖程,與它原理相同的是 圖所示的演示實驗。43.(2分)如圖所示,已知 當開關S閉合,甲、乙兩表均為電壓表時,兩表示數之比為 當開關S斷開,甲、乙兩表均為電流表時,兩表示數之比為 = 。(電路中各元件均未損壞)44.(2分)小明家中安裝的電能表如圖所示,“3000r/kW·h”表示接在這個表上的用電器,每消耗1kW·h的電能,轉盤轉過 轉;小明關閉家里其它所有用電器,只打開空調,觀察電能表轉盤在1min內剛好轉動了50轉,則空調的功率是 W。綜合試卷(一) 第10頁(共12頁)45.(2分)如圖甲,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 為定值電阻,滑動變阻器R 的最大阻值為 50Ω,電壓表的量程為0—15V。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得到電壓表示數與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則電源電壓為 V,R 的最小功率為 W。46.(2分)如圖所示,電流表正確連接在電路中,通電時請在括號中標出電源的正極及小磁針靜止時的 N 極。47.(2分)如圖所示是小明家的部分家庭電路,請在括號內標出火線和零線,并將拉線開關及所控制的燈泡連入電路中。48.(6分)小崗在進行光學復習時,他認識到找像、析像,并用其規律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光學復習的關鍵、有效方法之一,于是他進行了如下的梳理。(1)①如圖甲,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 ;②如圖乙,蠟燭 A 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如圖②,其可能的原因是 ;③如果在圖 丙中玻璃板與蠟燭的像之間放一塊不透明的擋板,從蠟燭 A 這側 (選填“仍能”或“不能”)觀察到蠟燭的像。(2)若光屏上清晰像的位置如圖戊所示,為便于完成該實驗,你的做法是 。(3)如圖丁,若凸透鏡的焦距為10.0cm,正確的調整器材后,在光屏上成了清晰的像。更換成另一個焦距為8.0cm的凸透鏡,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此現象與 (填“近視眼”或“遠視眼”)成因相似。為了使光屏上的像恢復清晰,可向 (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蠟燭。綜合試卷(一) 第11頁(共12頁)49.(5分)在“測量醬油密度”的實驗中:(1)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判斷:菜籽油、水、醬油三者中密度最大的是 。(2)①小南同學的測量步驟是:a.用天平測量出空燒杯質量為 m ;b.在燒杯中裝入適量醬油,用天平測量出它們的總質量為 m ;c.將燒杯中的醬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測量出醬油體積為V;d.計算出醬油的密度;依據上述測量,醬油的密度為ρ= (用m 、m 、V表示)。②小崗同學認為按照小南的操作,使測量的結果誤差較大。為了減小誤差,他對小南同學的a、b、c實驗步驟進行了優化,請你寫出小崗的做法。(3)同組的南崗同學對小崗的實驗又進行優化,請在②的基礎上,設計出優化后并能得到實驗結果的記錄數據的表格。50.(5分)小南在“測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中,用到的實驗器材有:電源電壓(3V)、電流表、電壓表、“2.5V”字樣的小燈泡、滑動變阻器(10Ω 1A)、開關、導線若干。序號 1 2 3 4電壓U/V 1.50 2.00 2.50 2.80電流I/A 0.20 0.24 0.32(1)圖甲是小南同學連接的實物圖,其中有一根線連接錯誤,請在錯誤連線上打“×”,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畫上正確的連接。(2)閉合開關前將滑動變阻器滑片調到B 端,再閉合開關。要使小燈泡正常發光,小南接下來的操作是 。(3)如表中是小明記錄的實驗數據,圖乙是小燈泡正常發光時電流表示數,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W.(4)分析表中數據,表中有一組數據明顯是錯誤的,它是第 組(填寫表格中表示序號的數字),你判斷的依據是 。51.(6分)某市場有甲、乙兩種容積相同的電熱水壺,額定電壓均為 220V,額定功率分別為800W 和1500W。選擇你認為合適的電熱水壺對體積為1.5L 的水進行加熱(電水壺剛好裝滿水)。室內插座的額定電流是5A。(1)請你計算出1.5L 水的質量。(2)請你從兩種不同的角度,作出選擇并說明選購理由。綜合試卷(一) 第12頁(共12頁)2023-2024學年度九年級復習情況調研(一)化學學科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1-15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A D C C B B A C A B A C C D D二、非選擇題(28-35題, 共8共小題, 共40分)28. (4分, 每空1分)(1) 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1分)(2) ①合成(有機高分子) (1分) ; ②A (1分)(3) Al(OH) (1分)29. (5分, 每空1分)(1) ①糖類(1分) ; ②大于(1分)(2) ①調節新陳代謝(1分) ; ②C(1分)(3) A(1分)30. (4分)(1) 引流(1分)(2) A(1分)(3) ①將電解器注滿水后,沒有關閉兩支玻璃管上的活塞。 (合理即可) (0.5分)②大于(0.5分) ; ③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1分)31. (4分, 每空1分)(1) ①AD(1分) ; ②探究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關系(1分)【或(1) ①BC(1分) ; ②探究蠟燭燃燒的生成物(1分) 】(若①和②全對,但不匹配,①給分,②不給分)(2) ①有機(化合) 物(1分) ; ②C H OH (1分)32. (7分)(1分)(2) ①a (1分) ; ②把玻璃管口用水潤濕(1分)(3) 乙(1分)(1分)(5) 氧氣不易溶于水,不與水反應(1分)(6) 用帶有導管的橡膠塞塞緊管口(0.5分)(7) 吸收二氧化硫,減少對空氣的污染(0.5分)第 1 頁 共 2 頁33. (5分)(1) 甲: C H O (0.5分) ; 丁: O (0.5分)(2) 白色固體逐漸變為白色漿液,放熱、液體沸騰(1分)(1分)(4) -1(價) (1分)(5) BC(1分, 選對一個得0.5分, 有錯誤不得分)34. (5分, 每空1分)(1) 100g(1分)(1分)(3) 160/98=32g/x(4) 16%(5) 20%35. (6分, 每空1分)(1分)(2)正確,氫氧化鋇溶液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實驗中的無色酚酞溶液不變色,證明溶液中不含氫氧化鋇。 (合理即可) (1分)(3) BaCl (1分)(4) 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1分,答對一個得0.5分,有錯誤不得分)(5) Na (1分)(6) H O (1分)第 2 頁 共 2 頁一、選擇題: (每題2分, 共24分)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選項 C A B B D D C B A C AD BD二、非選擇題: (共46分)36.(2分) 秒;焦耳37.(2分) 相同路程比時間;838.(2分) 信息; ②③④39.(2分) 汽化; 120040.(2分) 6; 海波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不變。41.(2分) 轉移; 做功42.(2分) 壓縮; E43.(2分) 1:2; 1:244.(2分) 3000; 100045.(2分) 18; 0.946.(2分) 小磁針右端為 N極(1分); 左為電源正極(1分)47.(2分)零、火線正確(0.5); 連接點標實(0.5)開關和燈泡串聯(0.5);開關直接接火線(0.5)48.(6分)(1) ①確定像的位置(1分) ②玻璃板上端向蠟燭A 傾斜(1分); 仍能 (1分)(2) 光屏向下適當移動,直至清晰的像成在光屏中心(1分)(3) 近視眼(1分); 靠近(1分)49.(5分)(1) 醬油(2) ①(m -m )/V(1分); ②bca(1分) 作答合理可得此分。(3)物理量正確(0.5); 實驗次數(0.5); 單位(0.5);平均值(0.5)50.(6分)(1) 如圖所示(1分)(2) B(1分); 向左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0.5),觀察電壓表示數,直至電壓表示數為 2.5V(0.5);(3) 0.75(1分);(4) 2(1分); 燈絲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1分)51.(6分)(1) 1.5L水的質量: ρ=m/V(1分); (1分)(2) 選擇甲電水壺: P=UI(1分)I=P/U=1500W/220V=6.8A(6.82A) (0.5);6.8A(6.82A) >5A,存在安全隱患(0.5分)選擇乙電水壺: P=W/t (0.5); (t=w/p) 燒同樣多的水, W相同(0.5);P t ,乙電水壺燒得快, 省時(0.5)。(其他作答合理可得此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