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專題19 物質的檢驗與鑒別命題分析課標要求 1.初步學會根據某些性質檢驗和區分一些常見的物質(應用) 2.能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或實踐活動方案(應用) 3.分析實驗實施的合理性,能體現嚴謹求實、敢于質疑的科學態度(認識) 福建省近五年命題分析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高頻 考點 物質的檢驗與鑒別 第6題,3分 第9題,3分 第15題,3分 第8題,3分 第11題,2分 第9題,3分 第8題,3分記憶導圖常見氣體 檢驗方法 實驗現象(1)O2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 帶火星的木條_______ (2)H2O 通過無水硫酸銅 無水硫酸銅變_______ (3)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4)CO 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內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 火焰呈______色,放出熱量,燒杯內壁上蘸有的澄清石灰水_________ 變渾濁 藍 藍 復燃 考點梳理考點1 常見氣體的檢驗常見氣體 檢驗方法 實驗現象(5)H2 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 火焰呈 色,干冷的燒杯內壁有水霧生成 (6)CH4 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燃燒結束后將燒杯迅速倒轉過來,加入澄清石灰水 火焰呈 色,干冷的燒杯內壁有水霧生成,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7)NH3 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 試紙由紅色變成 色 藍 藍 淡藍 常見離子 檢驗方法 實驗現象(1)H+ 取樣,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由紫色變成 色 (2)OH- 取樣,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或取樣,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溶液由紫色變成 色 (或酚酞溶液由無色變成 色) ①取樣,滴加稀鹽酸; ②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產生大量 ,澄清石灰水變_________ 渾濁 氣泡 紅 藍 紅 考點2 常見離子的檢驗常見離子 檢驗方法 實驗現象取樣,滴加NaOH溶液并加熱,在試管口放一小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 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成 色 (5)Cl- 取樣,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 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 色沉淀 取樣,先滴加稀鹽酸,再滴加BaCl2溶液 產生 色沉淀 白 白 藍 考點3 常見物質的鑒別常見物質 鑒別方法 實驗現象(1)硬水和軟水 等量肥皂水 出現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軟水,反之是硬水(2)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點燃 有刺激性氣味產生的是聚氯乙烯,無氣味的是聚乙烯(3)棉花、羊毛和合成纖維 灼燒 有燒紙氣味的是棉花;有燒焦羽毛氣味的是羊毛;有特殊氣味,產物是黑色硬球且捏不碎的是合成纖維(4)硝酸銨和NaOH固體 加水 溶于水后,使溶液溫度降低的是硝酸銨,使溶液溫度升高的是NaOH固體常見物質 鑒別方法 實驗現象(5)食鹽水和蔗糖水 測導電性(或加入AgNO3溶液) 能導電(或產生白色沉淀)的是食鹽水,反之是蔗糖水(6)二氧化錳和氧化銅 加入稀鹽酸 固體溶解的是氧化銅,反之是二氧化錳(7)常見化肥的鑒別 一看:呈液態的是氨水;白色晶體的是氮肥、鉀肥;灰白色粉末的是磷肥。 二聞:有氨味的是氨水或碳酸氫銨。 三溶:全部溶于水的是氮肥、鉀肥;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的是磷肥。 四加堿:加熟石灰,放出氨氣的是銨態氮肥 【例題】下列有關物質檢驗或鑒別方法正確的是( )A.向某固體中加入稀鹽酸,若產生無色氣體,則該固體中一定含有碳酸鹽B.向某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若石蕊溶液顯藍色,則該溶液一定是堿溶液C.抽絲灼燒,通過聞是否有燒焦羽毛氣味來區分蠶絲制品和羊毛制品D.用水作試劑,通過觀察溶液溫度的變化來區分氯化鈉和硝酸銨固體典例精講D【變式】(2023·錦州)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對應實驗目的的是( )D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A 除去鐵粉中混有的少量銅粉 加足量的稀鹽酸,過濾B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將混合氣體點燃C 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D 鑒別硝酸銨和氫氧化鈉固體 取樣,加水溶解,測溶液溫度考點1 常見氣體的檢驗1.(2022·福建)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課堂精練A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NH4)2SO4和K2SO4 取樣,與熟石灰混合研磨,聞氣味B 檢驗二氧化碳是否集滿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C 除去氮氣中的少量氧氣 將氣體通過灼熱的木炭D 探究鋅、鐵、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將銅絲、鐵絲分別插入硫酸鋅溶液中2.(2023·日照改編)如圖所示的四個對比實驗設計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DA.圖1可探究CO2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的原因B.圖2可探究水是鐵生銹的主要條件之一C.圖3可探究O2的濃度是影響燃燒劇烈程度的因素之一D.圖4可探究燃燒的條件之一是需要O23.*(改編題)某混合氣體X由CO2、CO、H2O(水蒸氣)、H2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組成,X氣體依次通過圖1裝置(假定每步反應均完全),現象分別為A中溶液變渾濁、B中固體變為紫紅色、C中粉末變為藍色、D中溶液變渾濁。回答下列問題。(1)該實驗能得出CO氣體一定存在的證據是 。(2)只要在圖1中加裝一個圖2裝置,就能確定原混合氣體X中是否含有H2。①寫出圖2裝置中試劑名稱: ; ②該裝置連接在圖1中哪兩個裝置之間: (選填字母)。 AB 濃硫酸 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考點2 常見離子的檢驗4.(2023·臨沂)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D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除去CO2中的CO氣體 通過足量灼熱的氧化銅B 鑒別N2和O2 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中,觀察現象C 鑒別KCl固體和NH4Cl固體 分別加熟石灰混合研磨,聞氣味D 除去NaCl中混有的少量Na2CO3 加水溶解,再加適量稀硫酸,蒸發結晶5.(2021·福建)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D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除去水中的異味和色素 用活性炭吸附B 鑒別硬水與軟水 取樣,分別加入肥皂水,振蕩C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雜質 加入過量的鐵屑充分反應,過濾D 檢驗久置的NaOH是否變質 取樣,滴加酚酞溶液6.(2023·巴中)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C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設計A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氧氣 通過灼熱的氧化銅B 鑒別氫氧化鈉溶液與碳酸鈉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C 回收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后的MnO2 過濾、洗滌、干燥D 驗證鎂、鐵、銅的活動性順序 將鎂條、鐵絲分別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考點3 常見物質的鑒別7.(改編題)下列實驗方案設計不合理的是( )A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比較鋁和鋅的金屬活動性強弱 將鋁片和鋅粒分別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現象B 除去氧化鈣中少量的碳酸鈣 將固體混合物高溫煅燒至質量不再減少C 鑒別氯化鉀和氯化銨 取少量樣品,分別加入熟石灰研磨,聞氣味D 檢驗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 取少量樣品,滴加澄清石灰水,觀察是否產生沉淀8.(2023·鄂州)鑒別、檢驗、除雜和分離是認識和研究物質的常用方法。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D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酒精和水 聞氣味B 檢驗CO中是否含有CO2 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觀察是否變渾濁C 除去MnO2中混有的少量KCl固體 加足量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D 分離鋅粉和銅粉 加足量的稀硫酸,過濾【信息分析】結合試劑標簽和提供信息,小明認為該瓶液體一定不是 。 9.(改編題)操作或保存藥品不當,標簽常常易損毀。小明在實驗室發現一瓶標簽損毀的無色液體(標簽如圖所示)。老師告訴他,該瓶液體可能是稀硫酸、Na2SO4溶液、CuSO4溶液、Na2CO3溶液、蒸餾水中的一種。小明決定對這瓶液體進行實驗探究。 CuSO4溶液、蒸餾水 創新培優根據所學知識,試寫出實驗步驟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拓展提升】為防止標簽受損,拿細口瓶傾倒液體時,細口瓶貼標簽的一面要 。 向著手心 【收集證據】為了繼續確定該瓶溶液的成分,小明進行以下實驗: Ba(NO3)2+Na2SO4 === 2NaNO3+BaSO4↓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①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少許鐵粉 無明顯現象 該溶液不是 _②另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滴加過量Ba(NO3)2溶液,振蕩 _ 該溶液是Na2SO4溶液③過濾,向濾渣中滴加過量的稀硝酸 _ 稀硫酸 沉淀不溶解產生白色沉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