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專題7 常見的酸和堿命題分析課標要求 1.以鹽酸、硫酸、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為例,通過實驗探究認識酸、堿的主要性質和用途,并能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理解)2.能舉例說明酸、堿的性質的廣泛應用及性質與用途的關系(理解)3.利用常見酸、堿的性質,分析、解釋一些簡單的化學現象和事實(應用)4.知道酸堿性對人體健康和農作物生長的影響(知道)5.以久置氫氧化鈉溶液的成分為情境素材進行探究(活動與探究)福建省近五年命題分析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高頻考點 常見酸的性質及用途 第16題,1分 第11題,3分 第13題,3分 第6題,3分 第9題,3分 第17題,3分 第6題,3分 第10題,3分 第13題,4分 第17題,1分 第2題,3分第8題,3分第13題,1分常見堿的性質及用途 第9題,3分 第8題,3分 第15題,4分 第16題,3分 第6題,3分 第13題,3分 第17題,7分 第2題,3分第8題,3分第10題,3分第13題,3分記憶導圖考點梳理考點1 酸1.鹽酸、硫酸屬于酸,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離出H+和酸根離子。即:酸→H++酸根離子。 鹽酸(HCl) 硫酸(H2SO4)①顏色、狀態、氣味 純凈的濃鹽酸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 純凈的濃硫酸是無色、黏稠的油狀液體②打開試劑瓶后的現象 瓶口有白霧 瓶口無白霧③露置在空氣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變化 (選填“變大”或“變小”,下同) ________ 變小 變小 2.常見的酸(1)常見酸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鹽酸(HCl) 硫酸(H2SO4)④主要用途 重要化工產品。用于金屬表面除銹、制造藥物等;人體胃液中含有鹽酸,可幫助消化 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產化肥、農藥、火藥、染料以及冶煉金屬、精煉石油和金屬除銹等;在實驗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劑特性 用途、危害或注意事項①吸水性 可做氫氣、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的干燥劑,但不能干燥氨氣②脫水性 可使紙張、木材等有機物脫水變黑(生成黑色的炭)③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 ④強烈的腐蝕性 如果不慎將濃硫酸沾到皮膚或衣服上,應立即用 沖洗,然后再涂上3%~5%的 溶液 碳酸氫鈉 大量水 (2)濃硫酸的特性酸的通性 與稀鹽酸反應 與稀硫酸反應①酸與酸堿指示劑作用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成 色,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 ②酸+氫前金屬→鹽+氫氣 2HCl+Mg === MgCl2+H2↑; 2HCl+Zn === ZnCl2+H2↑; 2HCl+Fe === FeCl2+H2↑ H2SO4+Mg === MgSO4+H2↑;H2SO4+Zn === ZnSO4+H2↑;H2SO4+Fe === FeSO4+H2↑③酸+金屬氧化物→鹽+水 6HCl +Fe2O3 === 2FeCl3+3H2O; 2HCl +CuO === CuCl2+H2O 3H2SO4+Fe2O3 === Fe2(SO4)3 +3H2O;H2SO4+CuO === CuSO4+H2O④酸+堿→鹽+水 HCl+NaOH === NaCl+H2O; 3HCl+Al(OH)3 === AlCl3+3H2O H2SO4+2NaOH === Na2SO4+2H2O;H2SO4+Ca(OH)2 === CaSO4+2H2O⑤酸+鹽→新鹽+新酸 2HCl+CaCO3 === CaCl2+CO2↑+H2O; 2HCl+Na2CO3 === 2NaCl+H2O+CO2↑; HCl+AgNO3 === AgCl↓+HNO3 Na2CO3+H2SO4 === Na2SO4+H2O+CO2↑;BaCl2 +H2SO4 === BaSO4↓+2HCl 紅 3.酸的通性易失分點 ①酸的檢驗所用試劑 現象紫色石蕊溶液(或pH試紙) 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或pH試紙顯紅色)活潑金屬,如鋅粒 有氣泡產生碳酸鹽,如碳酸鈉 有氣泡產生難溶性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銅 黑色粉末溶解,溶液變成藍色難溶性堿,如氫氧化鐵 紅褐色固體溶解,溶液變成黃色②酸堿指示劑a.指示劑遇酸或堿變色的過程,屬于化學變化。b.難溶的酸或堿不能使指示劑變色。c.變色的是指示劑,不是酸溶液或堿溶液。d.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中性溶液。e.酸的水溶液一定顯酸性,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堿的水溶液一定顯堿性,但堿性溶液不一定是堿溶液。f.溶液的酸堿性通常用酸堿指示劑來測定(只是粗略的測定)。考點2 堿1.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屬于堿,堿在水溶液中都能解離出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OH-。即:堿→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OH-。①常見的堿 氫氧化鈉(NaOH) 氫氧化鈣[Ca(OH)2]②俗名 苛性鈉、火堿或________ 或消石灰 ③顏色、狀態 白色固體 白色粉末狀固體④溶解性 極易溶于水,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 微溶于水⑤腐蝕性 強腐蝕性 腐蝕性⑥用途 廣泛應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紙、紡織和印刷等工業。在生活中可用來去除油污 重要的建筑材料,農業上可用石灰乳與硫酸銅等配制成波爾多液;熟石灰還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等等 熟石灰 燒堿 2.常見的堿①常見的堿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②堿與指示劑反應 堿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成 色,使無色酚酞溶液變成 色 ③堿+非金屬氧化物→鹽+水 2NaOH+CO2 ===Na2CO3+H2O; 2NaOH+SO2 === Na2SO3+H2O Ca(OH)2+CO2 === CaCO3↓+H2O④堿+酸→鹽+水 NaOH+HCl === NaCl+H2O; 2NaOH+H2SO4 === Na2SO4+2H2O Ca(OH)2+2HCl === CaCl2+2H2O;Ca(OH)2+H2SO4 === CaSO4+2H2O⑤堿+鹽→新堿+新鹽 2NaOH+CuSO4 === Cu(OH)2↓+Na2SO4; 3NaOH+FeCl3 === Fe(OH)3↓+3NaCl Ca(OH)2+Na2CO3 === 2NaOH+CaCO3↓;3Ca(OH)2+2FeCl3 === 2Fe(OH)3↓+3CaCl2 紅 藍 3.堿的通性易失分點 ①難溶性堿只與酸反應;②堿的檢驗所用試劑 現象無色酚酞溶液(或pH試紙) 無色酚酞溶液變成紅色(或pH試紙顯藍色)硫酸銅溶液 有藍色沉淀生成③鑒別NaOH溶液和Ca(OH)2溶液所用試劑 現象 結論通入CO2(或滴加碳酸鈉溶液) 觀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Ca(OH)2溶液,無明顯現象的是NaOH溶液【例題】初中化學幾種常見物質之間的反應關系如圖所示,“—”兩端的物質均能發生反應,圖中各物質(除石蕊溶液外)的類別均不相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典例精講CA.X可能是碳酸鈉B.Z與硫酸反應,可能得到黃色溶液C.X和Y可能是NaOH和Ba(NO3)2D.Mg與H2SO4發生置換反應A.甲與稀硫酸反應可能得到黃色溶液B.甲與碳反應后,固體總質量減小C.乙與碳反應的生成物難溶于水D.圖中反應只涉及兩種基本反應類型【變式】小明利用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物質之間的相互反應關系,整理出如圖所示的反應“☆”圖,圖中“—”兩端的物質相互能反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D考點1 酸1.(2023·重慶)硫酸和鹽酸是工農業生產中重要的兩種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它們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②打開盛有濃鹽酸的試劑瓶可觀察到白霧,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③將兩瓶濃溶液敞放在空氣中,溶液質量都減小 ④稀硫酸和氯化鋇溶液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鹽酸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課堂精練B2.(2023·廣西)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稀硫酸化學性質的探究。回答下列問題。(1)將稀硫酸分別加入圖中的試管中,無明顯現象的是 (選填字母),要證明該試管中已發生了化學反應,以下方案可行的是 (選填序號)。 ①滴入酚酞溶液無明顯現象②測得試管中溶液的pH小于7 ③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現④滴入CuCl2溶液無藍色沉淀出現 ①②④ C ①步驟2濾液中,溶質的所有可能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填化學式); ②步驟3中,產生白色沉淀之前,一定會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HCl=== NaCl+H2O BaCl2;MgCl2、HCl、MgSO4 (2)上述實驗結束后,該化學興趣小組繼續探究。 MgCl2、HCl;MgCl2、HCl、實驗 實驗現象步驟1:將試管A中物質全部倒入試管E中 產生氣泡且白色沉淀增加步驟2:過濾,得到濾液 —步驟3:向濾液中逐滴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開始無明顯現象,一段時間后出現白色沉淀A.通入CO2氣體后,左端乒乓球下降B.整個過程中乒乓球位置始終沒有變化C.倒入濃NaOH溶液后,杠桿逐漸恢復原狀D.其他條件不變,將CO2換成H2會產生同樣現象考點2 堿3.(2023·宜賓)如圖所示,杠桿已調至平衡,向集氣瓶內緩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氣體,稍后再倒入濃NaOH溶液(液面不接觸乒乓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4.(2021·福建)為方便推測某些復雜物質的化學性質,可將其化學式改用常見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如堿式碳酸銅[Cu2(OH)2CO3]可改為Cu(OH)2·CuCO3,推測其兼具Cu(OH)2和CuCO3的化學性質。(1)舉重運動員常用堿式碳酸鎂[Mg2(OH)2CO3]粉末抹在手掌以增大摩擦力。①參照上述方法,堿式碳酸鎂的化學式可改寫為 ;②該物質兼具 (選填“酸”或“堿”)和碳酸鹽的化學性質; ③該物質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Mg2(OH)2CO3 2X+H2O+CO2↑,X的化學式為 。 MgO 堿 Mg(OH)2·MgCO3 (2)某種茶垢清潔劑的主要成分為過碳酸鈉(可表示為2Na2CO3·3H2O2)。將過碳酸鈉溶解于熱水中,有大量氣泡產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當不再產生氣泡后,往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Ca(OH)2+Na2CO3=== CaCO3↓+2NaOH 解生成氧氣 過氧化氫分(1)性質①,將無色酚酞溶液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溶液呈 色。 (2)性質②,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稀鹽酸中,圖2表示該反應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曲線,n點溶液中的溶質是 (填化學式)。 NaCl、NaOH 5.*(2022·三明模擬)圖1是關于氫氧化鈉化學性質的思維導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紅 (3)依據性質③,除去硫酸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硫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性質④,將氫氧化鈉固體和某種鹽混合研磨,能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推測這種鹽可能是 。 銨鹽 2NaOH+SO2=== Na2SO3+H2O 創新培優6.(改編題)一種制備氫氧化鎂的生產流程如圖所示,MgCl2和NaOH按恰好完全反應的比例加料。(1)寫出步驟c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x= 。 (3)過濾得到的粗產品還要經過洗滌,洗滌時主要除去的雜質是 。(4)上述流程中若用下列物質代替氫氧化鈉,也能制得氫氧化鎂的是 (選填字母)。 A.鹽酸 B.氯化鈣 C.氨水 D.硫酸鎂 C 氯化鈉(或NaCl) 280 MgCl2+2NaOH === Mg(OH)2↓+2NaCl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