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專題8 酸堿中和反應與溶液的pH命題分析課標要求 1.在學生學習活動中,探究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中和反應時的溫度變化、pH變化(活動與探究)2.了解檢驗溶液酸堿性的基本方法(了解)3.能自制酸堿指示劑并觀察其在不同溶液中的顏色變化(應用)3.在跨學科實踐活動中,探究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應用)4.在項目式學習活動中,探究溶液酸堿性及氮、磷、鉀元素與植物生長的關(guān)系(認識)福建省近五年命題分析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高頻考點 酸堿中和反應及其用途 第4題,3分 第13題,3分 第10題,3分 第6題,3分 第13題,3分 第2題,3分第13題,1分溶液的pH 第16題,2分 第13題,1分 第5題,3分 第9題,3分 記憶導圖2.測定溶液的酸堿度(1)方法:測定pH最簡便的方法是使用pH試紙。(2)操作: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用 蘸取溶液滴到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讀出該溶液的pH。 考點1 溶液酸堿度1.pH和溶液的酸堿性 玻璃棒 考點梳理易失分點 測定溶液的酸堿度①不能直接將pH試紙浸入待測溶液中,以免引入雜質(zhì);②不能將pH試紙潤濕后再檢測,否則測定的pH可能會變小;③用pH試紙檢測溶液酸堿度時,只能讀出整數(shù),如pH=5,pH=12;④檢驗酸性或堿性氣體時,要先將pH試紙潤濕后再檢驗,如檢驗氨氣。3.應用(1)測雨水pH,pH< 的降雨稱為酸雨。 (2)測定人體內(nèi)或排出的液體的pH,可以幫助人們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況。 5.6 考點2 中和反應及其應用1.中和反應: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易失分點 ①中和反應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②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是中和反應,但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2.中和反應的實質(zhì):H+和OH-結(jié)合生成水。3.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①農(nóng)業(yè):可用于調(diào)節(jié)土壤的酸堿性,如用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②工業(yè):處理工廠的廢水,如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廠的污水;③醫(yī)藥:中和胃酸,如用復方氫氧化鋁(主要含氫氧化鋁)治療胃酸過多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Al(OH)3+3HCl === AlCl3+3H2O 易失分點 中和反應(如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的反應)往往沒有明顯的實驗現(xiàn)象,無法判斷反應是否發(fā)生及反應進行的程度,因此需要借助酸堿指示劑等來判斷。典例精講【例題】(2023·福建)為完成“自制酸堿指示劑”實踐性作業(yè),學習小組開展以下活動。【查閱資料】某品種菊花的色素提取液具有如表所示特性。色素提取液 變色情況滴入酸中 滴入水中 滴入堿中紫色 紅色 紫色 黃色【動手操作】取該品種菊花的新鮮花瓣放入研缽中搗爛,移入容器中,加入乙醇,攪拌后浸泡約10 min,再加入等體積蒸餾水混合并過濾,得到的色素提取液即為自制酸堿指示劑。(1)“攪拌”的作用是 。 促進色素溶解 (3)為驗證自制酸堿指示劑在酸性溶液、堿性溶液中的顏色變化效果,可選擇生活中常見的兩種物質(zhì)是 、 。 肥皂水(答案合理即可) 圖1 圖2 白醋(答案合理即可) (2)若在實驗室進行過濾操作,圖1玻璃儀器無需用到的是 (選填字母)。 D 【實踐應用】(4)用自制酸堿指示劑檢驗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得溶液的酸堿性。①用圖2裝置制取二氧化碳。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b.應選擇的試劑是 (選填“濃鹽酸”或“稀鹽酸”)。 c.將塊狀石灰石放入試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將二氧化碳通入水中一段時間后,向所得的溶液滴入自制酸堿指示劑,溶液變 色。 紅 石放在試管口后,再慢慢豎立試管 先把試管橫放,用鑷子夾取石灰 稀鹽酸 CaCO3+2HCl=== CaCl2+H2O+CO2↑ A.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中和反應B.P點表示的溶液中的溶質(zhì)為NaOHC.n點表示的溶液中的微粒只有Na+和Cl-D.該圖所對應操作是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稀鹽酸中【變式】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時溶液pH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考點1 溶液酸堿度1.(2023·婁底)土壤的酸堿度會影響植物的生長。下列植物在堿性土壤中,適宜種植的是( )課堂精練D植物 花生 蘋果 西瓜 沙棗適宜的pH范圍 5.0~6.0 5.0~6.5 6.0~7.0 8.0~8.7A.花生 B.蘋果 C.西瓜 D.沙棗A.表中所有的食物都顯酸性B.蚊蟲叮咬后,涂抹牙膏可減輕痛癢C.廁所清潔劑與爐具清潔劑混合使用清潔油漬效果更佳D.雞蛋清的堿性比牙膏強2.(改編題)下表列出了物質(zhì)在常溫下的近似p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物質(zhì) 廁所清潔劑 橘子 西瓜 雞蛋清 牙膏 爐具清潔劑pH 1.0~2.0 3.0~4.0 6.0~7.0 7.0~8.0 8.0~9.0 12.0~13.0①圖中堿性最強的體液是 ; ②該同學胃酸(主要成分為鹽酸)過多,可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為Al(OH)3]治療,該原理是 (寫化學方程式)。 Al(OH)3+3HCl === AlCl3+3H2O 3.*(2023·南平模擬)科學使用化學物質(zhì),可以保障人體健康。(1)某同學的部分體液的pH如圖所示。 胰液 ①依據(jù)表中信息,將有效氯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6.0%的84消毒液與水按質(zhì)量比為1∶ 進行稀釋,即可用于餐具消毒。 ②潔廁靈(主要成分為鹽酸)與84消毒液混合會產(chǎn)生有毒的氯氣(Cl2)。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補充完整:2HCl+NaClO === +Cl2↑+H2O。 NaCl 84消毒液【產(chǎn)品特點】主要成分為次氯酸鈉(NaClO),有效氯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5.1%~ 6.9%。【餐具消毒】用有效氯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0.04%的消毒液浸泡,20 min后用生活飲用水沖凈。【注意事項】①外用消毒劑,需稀釋后使用;②不得將本產(chǎn)品與酸性產(chǎn)品(如潔廁類清潔產(chǎn)品)同時使用。 149 (2)某84消毒液產(chǎn)品的部分說明如表所示。考點2 中和反應及其應用4.(2023·湘潭)某同學郊游時不慎被蜜蜂蜇傷,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為減輕疼痛可以在蜇傷處涂抹( )A.食醋(pH≈2.5) B.牛奶(pH≈6.5)C.食鹽水(pH≈7) D.肥皂水(pH≈10)DA.生成的氯化鉀由離子構(gòu)成B.反應前后氯離子的數(shù)目不變C.反應的實質(zhì)是OH-與H+結(jié)合生成H2OD.反應后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只有K+、Cl-5.(常考題)如圖所示是氫氧化鉀溶液與稀鹽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guān)該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 )D實驗內(nèi)容 現(xiàn)象 說明、解釋或結(jié)論酸與堿發(fā)生中和反應: 步驟ⅰ.取少量稀NaOH溶液于試管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鹽酸,邊滴邊振蕩,至溶液的顏色恰好變?yōu)闊o色; 步驟ⅱ.往上述無色溶液中再滴入1滴稀NaOH溶液,觀察現(xiàn)象 步驟ⅱ中觀察: ______________ 步驟ⅰ中“邊滴邊振蕩”的目的是 __分混合(答案合理即可) 使反應物充溶液變紅色 6.(改編題)請將下列實驗報告補充完整。(1)寫出圖中甲表示的物質(zhì)類別: 。 (2)酸堿指示劑遇酸性溶液或堿性溶液會顯示不同的顏色,如Na2CO3溶液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成 色。 紅 (備注:“—”表示相連的兩類物質(zhì)之間可以發(fā)生化學反應。) 金屬氧化物 7.(改編題)構(gòu)建思維導圖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根據(jù)酸和堿的化學性質(zhì)思維導圖,回答下列問題。(4)驗證廢液顯酸性,可選用的試劑或用品是 _ 。 (5)用氫氧化鈉中和廢液中的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HCl+NaOH === NaCl+H2O 即可) 8.*(2022年·福建)某化學興趣小組用稀鹽酸清洗鐵夾表面的鐵銹(主要成分為氧化鐵),并進行保護實驗。(1)除鐵銹的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 (2)鐵夾在稀鹽酸中浸泡較長時間,有氣體產(chǎn)生。產(chǎn)生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將清洗過的鐵夾進行“發(fā)藍”處理,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護膜,其主要成分與鐵在氧氣中燃燒的產(chǎn)物相同,該氧化物的化學式為 。紫色石蕊溶液(答案合理 Fe3O4 Fe+2HCl === FeCl2+H2↑ 復分解反應 觀察到試管①③中共同的明顯現(xiàn)象是 ,試管②中沒有明顯現(xiàn)象。 圖1 固體溶解 9.(改編題)中和反應是一類重要的化學反應,化學小組做了如圖所示實驗。創(chuàng)新培優(yōu)【提出問題】試管②中沒有明顯現(xiàn)象,是否發(fā)生了反應?【實驗探究】(1)該化學小組取少量實驗后試管②中的溶液,分別放入a、b兩支試管中,向試管a中滴入酚酞溶液,觀察到了 (填現(xiàn)象),證明了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一定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為進一步探究試管②反應后溶液中溶質(zhì)成分,還可以向試管b中加入下列物質(zhì)中的 (選填字母)。 A.Zn B.Fe(OH)3 C.FeCl3 D.AgNO3 AB 溶液不變色 ①該實驗中,乙溶液是 ;②加入甲溶液6 mL時,燒瓶中溶液的溶質(zhì)成分為 (填化學式); ③根據(jù)該實驗測定結(jié)果,判斷發(fā)生化學反應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或大于7 溶液pH由小于7變成等于7 HCl、NaCl 圖2 稀鹽酸 (2)該化學小組又利用pH傳感器探究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過程。實驗操作和測定結(jié)果如圖2所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