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內容第2課 第1課時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教學目標:有意識地培養生活自主能力,增強責任意識、自主意識;懂得生活自理能力是自身能夠生存、競爭與發展的基礎,認識到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干,了解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基本方法,懂得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有意識地去培養。教學重難點:幫助學生分析自理能力不強的具體表現和產生原因,根據具體情況提出改進建議。一、預習導學1. 學會生活自理是提高自身生存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礎。2. 對于中學生而言,學會自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要提高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生活技能的內容比較廣泛,包括學習生活技能、家庭生活技能、_____________等。4. 我們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是自發產生的,它需要我們______________地加以培養。5. 生活不能自理,樣樣由別人操心代勞,是_______________的表現。6. 要培養自己的自理能力必須:克服依賴心理、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________。二、課內研討(一)導入新課(二)探究:1. 中學生為什么需要培養生活自理能力?2. 中學生可以從哪些方面學會自理?3. 中學生應該怎樣培養生活自理能力?三、同步練習或者補充習題四、課堂小結五、拓展延伸洪戰輝,震撼心靈的榜樣!洪戰輝是湖南懷化學院的一名大學生。從高中起,他一邊勤工儉學,一邊照顧患病的父親和收養的小妹妹,如今已是第12個年頭了。廣大師生自發為他捐款,可都被婉言謝絕。他甚至還用打工掙來的錢資助了另外一名貧困生。請回答:(1)結合材料談談從洪戰輝身上體現了哪些優質品質?(2)你打算怎樣向洪戰輝學習? 個人主頁教學內容第2課 第2課時 保持樂觀心態教學目標:1. 正確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以樂觀的心態面對挫折;2. 了解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基本方法,懂得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有意識地去培養;3. 認識生活中保持樂觀心態的積極意義,掌握培養樂觀心態的基本方法。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交流各自生活中的快樂,分享彼此的經驗,懂得如何保持樂觀的心態。一、預習導學面對同樣的生活,人們的態度是不同的。有的人保持_________;有的人則會從生活中發現消極的一面,而變得悲觀消極。樂觀地看待生活,眼中的世界充滿希望,生活中到處是________;悲觀地看待生活,眼中的世界盡是_________。一位納粹集中營的幸存者說過:“在任何特定的環境中,人們還有一種最后的自由,就是_________________。”從心理學角度看,個人對社人有兩種方式:_________和_________。要讓自己認識到,曾經打倒自己的不是挫折,而是_______________。保持樂觀的心態要熱愛生活,善于從_________。二、課內研討1. 名人名言導入2. 探究:保持樂觀心態的積極a. 感悟活動:P17b. 欣賞瞿秋白的名言3. 探究:怎樣做到保持樂觀的心態?a. 讀一讀“蜘蛛爬墻”的事例 P18b. 說一說學生生活中的事例c. 品一品生活帶給我們的樂趣,交流體驗。三、同步練習或者補充習題四、課堂小結五、拓展延伸拿破侖在一次與敵作戰時,遭遇頑強的抵抗,隊伍損失慘重,形勢非常危險。拿破化也因一時不慎掉入泥潭中,弄得渾身泥巴,狼狽不堪。可此時的拿破侖渾然不顧,內心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無論如何也要打贏這場戰斗。只聽他大吼一聲,沖啊!他手下的士兵見到他那副滑稽模樣,忍不住都哈哈大笑起來,但同時也被拿破侖的樂觀自信所鼓舞。一時間,戰士們群情激昂、奮勇當先,終于取得了戰斗的最后勝利。以上故事說明了什么?給我們青少年什么啟示? 個人主頁教學內容第2課 第3課時 向自己的目標邁進教學目標:1. 明確樹立正確的目標對人生的意義,提高目標意識;2. 體會目標對人生的重要意義,學會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3. 懂得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既要堅定信念,又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行動計劃的道理。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制訂自己的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并分階段實現。一、預習導學我們的人生應該有_________,這樣才能按照目標自覺地去追求,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我們確定的奮斗目標應該是切實可行的、 、相對穩定的。在確定目標之后,為了實現既定目標,就需要制訂_________________。沒有行動,一切目標、計劃都將落空,成功也就無從談起。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必定會遇到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情況,這就要求我們既要堅定信念,毫不動搖地向自己的目標邁進,又要有一定的靈活性,___________________,使之更符合實際情況,順利實現目標。我們對人生目標的追求不僅是縱向的拓展,更應該是_____________。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樂觀的心態要求我們既要看到生活和工作中積極的、順利的因素,又要看到________________。二、課內研討1. 目標指引人生 學生體驗P21:父親贏在哪里2. 確定人生目標 學生完成表格:P223. 實現人生目標 學生探究P23 a.有效分解目標b. 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三、三、同步練習或者補充習題四、課堂小結五、拓展延伸1942年,美國洛杉磯郊區一個沒見過世面的15歲少年約翰·卡達德,把他一生干的事列了一張表,題目是“一生的志愿”。表上列著“到尼羅河、亞馬孫河和剛果河探索;登上珠穆朗瑪峰、乞力馬扎羅山和麥特荷恩山;駕馭大象、駱駝、鴕鳥和野馬;探訪馬可·波羅和亞歷山大一世走過的道路;重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樣的電影;駕駛飛行器;......”每一項都編了號,一共有127個目標。到1985年,卡達德在經歷了18次死里逃生的冒險和無數個難以想象的困難后,已達到了其中的106個目標。他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享有探險家的崇高榮譽,成為英國皇家地理協會會員和紐約探險家俱樂部的成員。他說:“我制訂了這張奮斗的藍圖,心中有了目標,我就會感到時刻都有事做?!薄拔覜Q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目標,這樣,一有機會到來時,我總是‘準備完畢’?!?br/>請回答:(1)卡達德的成功取決于哪些因素?這說明了什么?個人主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