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內容第7課 第1課時 行為與后果的關系教學目標:1. 認識到生活在社會關系中的每個人都會產生一定的行為,體驗到任何行為都一定會帶來相應的后果;2. 學會理解行為與后果的關系。懂得每一種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的后果,理解行為不同產生的后果不同的道理。教學重難點:學會理解行為與后果的關系。一、預習導學1. 在法律上,人的行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兩種。2. 不作為,是指行為人有__________實施且_______實施而_____實施的行為,即____________,其實質就在于應當必行_________而不履行。如:作為警察,________________的行為;作為醫生,___________的行為;等等。3. 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的__________,作為的行為會產生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的行為也會產生一定的后果。4. 行為與后果具有_________性,有行為就會有__________,某種后果一定是由某些_________引起的。5. 不僅個人的行為會產生一定后果,一個集體、一個國家的任何一個行為也都會產生一定的___________。二、課內研討1. 講一講:海茵茨的故事 探究:(1)如果你是海因茨,面對家境的貧困、妻子的絕癥、藥劑師的毫無同情心,你會怎么辦?請說明你的理由。2. 填一填:行為的分類及例析標準分類海因茨行為藥劑師的行為有無意識動機目的行為性質3. 說一說:面對復雜的情形,海因茨除了偷藥以外,還有其他辦法挽救妻子的生命嗎?請你給他一個好的建議。4. 情景說法:某醫院突然接到一位突發急病的病人,接診的王醫生看到是過去與自己有矛盾的林某,于是故意拖延時間,致使林某不治而亡。 (1)從法律上看,王某的行為屬于什么行為?它的含義是什么?實質是什么? (2)王某的行為導致了什么樣的后果?這說明了什么? (3)如果王某積極施救,可能會出現什么后果?這又說明了什么?5. 填表:行為與可能產生的后果行為可能的后果同學課間在樓梯上追逐打鬧在地上亂扔垃圾、隨地吐痰學習成績下降學習成績上升通過上表的填寫,你明白了什么道理?6. 閱讀探究材料一:P79的閱讀感悟材料二:我國成功舉辦上海世博會,嫦娥二號成功發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經濟實力躍居世界第二。探究:上述結果分別是由什么行為引起的,這說明了什么?三、訓練鞏固1. 從法律上講,人的行為有作為和不作為兩種。下列屬于“不作為”的是( ) A. 見義勇為 B. 助人為樂 C. 見死不救 D. 克己奉公2. 汶川大地震期間,溫家寶總理走進汶川受災群眾安置點,挨個察看帳篷,詢問群眾“有沒有糧食”,“能不能吃上熱飯”,“能不能喝上干凈的水”,鼓勵大家在抗震救災中團結一致,共渡難關。他的行為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愛戴。這表明( )①一定的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的后果,行為不同,后果也不同 ②每種行為都會對自己及周圍的人和事產生一定的影響 ③只有身處高位的人才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④有行為就會有后果,一種行為只會對應一種后果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3. “華南虎照”造假者周正龍涉嫌詐騙罪和非法特有彈藥罪一案終于塵埃落定。2008年11月17日,陜西省安康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決被告人周正龍有期徒刑兩年零六個月,緩刑三年,并處罰金2000元。 “周正龍”的行為告訴我們,每個人的行為必須符合( )①法律標準 ②知識標準 ③能力標準 ④道德標準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4. 下列屬于“當為而不為”的有( )①老板招用童工 ②隨地吐痰 ③警察接警不出 ④醫生見死不救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③④5.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一古訓告訴我們( ) A. 好的行為一定產生好的結果 B. 不道德的行為一定會受到懲罰C. 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的后果,而且行為與后果之間具有一致性D. 對做壞事和做好事我們都不要評論,以后自有定論6. 面對朋友的苦苦懇求,我能幫他考試作弊嗎?正確的選擇是( )A. 幫,畢竟是朋友一場 B. 不幫,因為考試作弊是違紀行為C. 無所謂,見機行事,只要不被老師發現D. 不幫,如果幫他,他成績有可能超過我四、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的收獲是:五、拓展延伸東東家里很貧困,媽媽在福利廠當工 ,爸爸以不幸得了肺病,住院需先繳3500元。為了給爸爸治病,媽媽把家里值錢的東西都賣掉了,可還是湊不齊這筆錢。東東看到憂愁的媽媽和患病的爸爸,心里很難過,茶飯不思,學習也沒心思。一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東東看見一只黑色的小皮包,他看見四周無人,就把皮包拾起來,見里面有4000元,他十分高興,心想這一下子可有錢給爸爸治病了。面對這金錢的誘惑,東東最冬……(1)請你根據自己的判斷為這個故事續寫一個結尾。(2)面對家庭發生的狀況,你認為東東平時應該怎么做?(3)如果你是東東的同學,當你知道東東的遭遇,你會怎么做?個人主頁教學內容第7課 第2課時 對自己行為負責教學目標: 1. 學會判斷行為的正誤,樹立為自己的行為承擔法律的、道德的責任意識,養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良好品質,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2. 能夠預見自己行為可能帶來的后果,努力避免不良行為帶來的消極后果,培養學生的行為判斷能力和行為控制能力。教學重難點:結合學生實際生活,使學生認識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重要性。一、預習導學1. 任何人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同時承擔相應的_________________。2. 作為公民,應對自己的行為承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責任。3. 公民不積極承擔責任會帶來哪些負面影響?二、課內研討1. 故事導入《一個小數點釀成的悲劇》2. 故事探究:P81 行為:硫酸潑熊 后果: 責任:道德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結:每個人的行為后果必須不以損害他人的、集體的和社會的權利和自由為前提。3. 故事感悟:P81—82試分析其行為的后果及責任。小結:人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4. 閱讀感悟:雷鋒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的中去”。三、同步練習或者補充習題五、拓展延伸某中學的學生會忽然收到一包厚厚的郵件。幾個學生會干部打開一看,原來是某縣鄉鎮印刷廠寄來的征訂單,里面有很多法制教育故事,但有不少內容是對犯罪情節和犯罪手法的詳細介紹。為是否征訂這些書,學生會的干部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人提出:“這些書是不能征訂的,內容不健康?!庇钟腥朔瘩g道:“這些書看看也無妨,我們可以從中增長知識,有利于對犯罪行為的識別和預防?!薄?br/>(1)若你是其中的一名干部,你認為可以征訂嗎?請說出你的理由。(2)假如學生會收到不健康的圖書征訂單,應該怎么做?個人主頁教學內容第7課 第3課時 三思而后行教學目標:1. 學會判斷行為的正誤,樹立為自己的行為承擔法律的、道德的責任意識;2. 能夠預見自己行為可能帶來的后果,努力避免不良行為帶來的消極后果。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如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一、預習導學1. 我們如何在行為前進行預見與選擇?2. 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過程。二、課內研討1. 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內涵;2. 如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3. 我們如何在行為前進行預見與選擇?三、同步練習或者補充習題四、課堂小結五、拓展延伸現象一:日前,在我市街頭曾發生這樣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有一個行人過馬路,走到近一半時,發現綠燈已轉為紅燈,便掉轉過頭,退了回來。在其后的一些騎車人看無交警值勤,就硬闖紅燈,闖時還對那名行人嚷到:“呆子,別擋路!”這些人相互之間還嬉笑道:“這人腦子真有毛病?!?br/>現象二:一位留學德國多年的中國學者說,他在德國從未見過一輛闖紅燈的車,即使在深更半夜空寂無聲的街頭,德國人依舊沿著橫行線、看著紅綠燈過馬路,德國老人喜歡向別人炫耀的是,在他幾十年的駕車歷史中違章記錄欄內始終是一片空白。(1)請你對現象一中的行為進行簡要評述。(2)上述兩種現象給我們什么啟示?(3)你違反過交通規則嗎?為使自己成為一名好公民,你將在哪些方面進一步完善自己?個人主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