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復習課 正、余弦定理的綜合應用學習目標 1.理解單元知識架構,能建構本單元知識體系. 2.能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3.能利用正、余弦定理解決有關三角形的綜合問題. 4.能利用正、余弦定理解決實際應用問題.學習活動目標一:理解單元知識架構,能建構本單元知識體系. 任務:根據下列問題回顧本單元知識,建構單元知識框圖. 問題: 1.正、余弦定理是什么?它們是如何推導的?有哪些變形? 2.正、余弦定理適用于解決什么三角形問題? 3.利用正、余弦定理解決的實際測量應用有哪些? 【歸納總結】目標二:能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任務: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下列三角形. 如圖所示,在△ABC中,AB=AC=2,BC=2,點D在BC邊上,∠ADC=45°,求AD的長度. 參考答案: 解:在△ABC中,∵AB=AC=2,BC=2, 由余弦定理,得cos C==, ∴sin C=. 在△ADC中,由正弦定理, 得=, ∴AD=×=. 【歸納總結】 解三角形的一般思路: 分析出所求解三角形中,哪些元素已知,還需要哪些元素,并確定選擇或構造哪些三角形來求解,再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解.目標三:能利用正、余弦定理解決有關三角形的綜合問題. 任務1:利用正、余弦定理判定三角形的形狀. 在△ABC中,若(a2+b2)sin(A-B)=(a2-b2)·sin(A+B),試判斷△ABC的形狀. 參考答案: 解:∵(a2+b2)sin(A-B)=(a2-b2)sin(A+B), ∴b2[sin(A+B)+sin(A-B)] =a2[sin(A+B)-sin(A-B)], ∴2b2sin Acos B=2a2cos Asin B, 即a2cos Asin B=b2sin Acos B. 法一:由正弦定理知a=2Rsin A,b=2Rsin B, ∴sin2Acos Asin B=sin2Bsin Acos B, 又sin Asin B≠0,∴sin Acos A=sin Bcos B, ∴sin 2A=sin 2B. 在△ABC中,0<2A<2π,0<2B<2π, ∴2A=2B或2A=π-2B, ∴A=B或A+B=. ∴△ABC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法二:由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得 a2b×=b2a×, ∴a2(b2+c2-a2)=b2(a2+c2-b2), ∴(a2-b2)(a2+b2-c2)=0, ∴a2-b2=0或a2+b2-c2=0. 即a=b或a2+b2=c2. ∴△ABC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歸納總結】 判斷三角形形狀的兩種途徑: 通過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化邊為角(如:a=2Rsin A,a2+b2-c2=2abcos C等),利用三角變換得出三角形內角之間的關系進行判斷; 通過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化角為邊,如:sin A=,cos A=等,通過代數恒等變換,求出三條邊之間的關系進行判斷. 任務2: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解三角形邊、角、面積. △ABC的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已知a=bcos C+csin B. (1)求B; (2)若b=2,求△ABC的面積的最大值. 參考答案: 解:(1)由正弦定理得sin A=sin Bcos C+sin Csin B. 又A=π-(B+C), ∴sin[π-(B+C)]=sin(B+C)=sin Bcos C+sin Ccos B, 即sin Bcos C+cos Bsin C=sin Bcos C+sin Csin B, ∴cos Bsin C=sin Csin B, ∵sin C≠0, ∴cos B=sin B且B為三角形內角, ∴B=. (2)法1:S△ABC=acsin B=ac, 由正弦定理知a==×sin A=2sin A, 同理,c=2sin C, ∴S△ABC=×2sin A×2sin C =2sin Asin C=2sin Asin =2sin A =2(sin Acos A+sin2A) =sin 2A+1-cos 2A=sin+1, ∴當2A-=,即A=時,S△ABC有最大值+1. 法2:由余弦定理b2=c2+a2-2cacosB,得4=c2+a2-ca, 根據均值不等式得2ca-ca≤ac2+a2-ca=4, ∴,解得ac≤4+2, ∴S△ABC=ac≤, 化簡得=4+2, ∴S△ABC=acsin B=ac=+1, ∴S△ABC有最大值+1. 【歸納總結】 1.求解三角形中的邊、角、面積的解題策略: 在已知條件中涉及了三角形的一些邊角關系,由于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都是關于三角形的邊角關系的等式,通過定理的運用能夠實現邊角互化,在邊角互化時,經常用到三角函數中兩角和與差的公式及倍角公式等. 2.求解三角形面積的取值范圍的解題方法: (1)通過正弦定理,化邊為角,利用三角函數求范圍. (2)通過余弦定理,化角為邊,利用均值不等式求范圍.目標四:能利用正、余弦定理解決實際應用問題. 任務:利用正、余弦定理解決下列實際問題. 如圖,在一次海上聯合作戰演習中,紅方一艘偵察艇在A處發現在北偏東45°方向,相距12海里的B處水面上,有藍方一艘小艇正以每小時10海里的速度沿南偏東75°方向前進,若紅方偵察艇以每小時14海里的速度,沿北偏東45°+α方向攔截藍方的小艇,若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攔截住,求紅方偵察艇所需的時間和角α的正弦值. 參考答案: 解:如圖,設紅方偵察艇經過x小時后在C處追上藍方的小艇,則AC=14x海里,BC=10x海里,∠ABC=120°. 根據余弦定理得(14x)2=122+(10x)2-240xcos 120°, 解得x=2(舍去) 故AC=28海里,BC=20海里. 根據正弦定理得=, 解得sin α==.故紅方偵察艇所需的時間為2小時,角α的正弦值為. 【歸納總結】 應用解三角形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四步曲: (1)分析題意,準確理解題意,分清已知與所求,尤其要理解題中的有關名詞、術語; (2)根據題意畫出示意圖,并將已知條件在圖形中標出; (3)將所求問題歸結到一個或幾個三角形中,通過合理運用正弦、余弦定理等有關知識正確求解; (4)檢驗解出的結果是否具有實際意義,對結果進行取舍,得出正確答案.學習總結任務:本單元我們收獲了什么?還有哪些疑惑?2復習課 正、余弦定理的綜合應用學習目標 1.理解單元知識架構,能建構本單元知識體系. 2.能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3.能利用正、余弦定理解決有關三角形的綜合問題. 4.能利用正、余弦定理解決實際應用問題.學習活動目標一:理解單元知識架構,能建構本單元知識體系. 任務:根據下列問題回顧本單元知識,建構單元知識框圖. 問題: 1.正、余弦定理是什么?它們是如何推導的?有哪些變形? 2.正、余弦定理適用于解決什么三角形問題? 3.利用正、余弦定理解決的實際測量應用有哪些? 【歸納總結】目標二:能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任務: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下列三角形. 如圖所示,在△ABC中,AB=AC=2,BC=2,點D在BC邊上,∠ADC=45°,求AD的長度. 【歸納總結】目標三:能利用正、余弦定理解決有關三角形的綜合問題. 任務1:利用正、余弦定理判定三角形的形狀. 在△ABC中,若(a2+b2)sin(A-B)=(a2-b2)·sin(A+B),試判斷△ABC的形狀. 【歸納總結】 任務2: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解三角形邊、角、面積. △ABC的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已知a=bcos C+csin B. (1)求B; (2)若b=2,求△ABC的面積的最大值. 【歸納總結】目標四:能利用正、余弦定理解決實際應用問題. 任務:利用正、余弦定理解決下列實際問題. 如圖,在一次海上聯合作戰演習中,紅方一艘偵察艇在A處發現在北偏東45°方向,相距12海里的B處水面上,有藍方一艘小艇正以每小時10海里的速度沿南偏東75°方向前進,若紅方偵察艇以每小時14海里的速度,沿北偏東45°+α方向攔截藍方的小艇,若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攔截住,求紅方偵察艇所需的時間和角α的正弦值. 【歸納總結】學習總結任務:本單元我們收獲了什么?還有哪些疑惑?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9章 復習課 正、余弦定理的綜合應用(學生版).docx 第9章 復習課 正、余弦定理的綜合應用(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