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學二輪復習化學部分:專題十 實驗基本技能與常見氣體的制取、凈化(課件 27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學二輪復習化學部分:專題十 實驗基本技能與常見氣體的制取、凈化(課件 27張PPT)

資源簡介

(共27張PPT)
必備知識
方法技巧
知識1 常用儀器及基本操作
1.托盤天平的使用
⑴托盤天平可用于粗略稱量,能精確到0.1 g。
⑵使用方法
①使用前,調零;稱量時,左物右碼,砝碼要用鑷子夾取,從大到小;
②稱量后,砝碼回盒,游碼歸零。
⑴稱量干燥的固體藥品前,應在兩個托盤上各放一張相同質量的紙,然后把藥品放在紙
上稱量。
⑵易潮解、有腐蝕性的藥品(如NaOH),必須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燒杯、表面皿)中稱量。
易錯提醒
2.量筒的使用
⑴讀數
三點一線成水平(視線、刻度線、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量筒要放平穩)。
⑵選用規格:一次量取、“大而近”。
3.酒精燈的使用
⑴ 酒精燈容積≤酒精量≤ 酒精燈容積。
⑵“三禁”
①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
②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引燃另一盞酒精燈;
③禁止用嘴吹滅酒精燈。
4.固體、液體藥品的取用
⑴“三不原則”:不用手接觸藥品、不直接聞(聞氣體的方法:扇聞)、不品嘗味道。
⑵盛放原則:固體放廣口瓶;液體放細口瓶。
⑶廢物處理原則:不放回、不隨意丟棄。
⑷藥品取用原則
①塊狀固體用鑷子。具體操作方法:試管橫放,塊狀固體放試管口,試管緩緩豎直。
②粉末用藥匙或紙槽。具體操作方法:試管橫放,用藥匙或紙槽將粉末狀固體送至試管底部,然后
將試管緩緩豎直。
③液體:量少用滴管;量多用傾倒法。
注意事項:①瓶塞倒放;②標簽朝向手心;③瓶口緊挨容器口。
5.儀器的加熱
⑴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試管、蒸發皿等。
試管加熱注意事項:
①加熱前,擦干外壁水;加熱時要先預熱。
②加熱時,試管不能靠近燈芯。
③加熱液體用試管夾,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試管口不能對著人。
④加熱后不立即清洗。
⑵需要間接加熱的儀器:燒杯、平底燒瓶等,加熱時需要墊陶土網。
6.溶液的配制
配制溶液的主要步驟:計算、稱量和量取、溶解。
如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實驗步驟如下:
⑴計算:需要氯化鈉5 g,水45 mL;
⑵稱量和量取:用托盤天平稱量5.0 g氯化鈉,將稱量好的氯化鈉倒入燒杯中;
⑶溶解:用50 mL的量筒量取45 mL水,將量取的水倒入燒杯中,并用玻璃棒攪拌使氯化鈉溶解。
7.洗滌儀器
⑴洗滌儀器的方法
①一般情況:用水沖洗或試管刷刷洗;
②油污:用熱純堿溶液或洗衣粉洗滌;
③難溶固體:用相應的化學試劑洗滌。
⑵玻璃儀器洗干凈的標志:內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8.檢查裝置氣密性
⑴熱敷法
檢查圖1所示裝置的氣密性時,
先把導管一端浸入盛有水的水槽或燒杯中,用手緊握試管,導管口若有氣泡冒出,松開手后,導管中
形成一段穩定的水柱,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⑵注水法
檢查圖2所示裝置的氣密性時,夾緊彈簧夾,向長頸漏斗中注入水至形成液封,繼續加入一定量的水,
一段時間后,若長頸漏斗中形成一段穩定的水柱,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⑶抽氣法
檢查圖3所示裝置的氣密性時,先向錐形瓶中注水至形成液封,然后緩緩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若長頸
漏斗下端有氣泡冒出,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圖2
圖1
圖3
9.粗鹽提純:除去粗鹽中難溶于水的泥沙。
⑴主要步驟:溶解、過濾、蒸發、轉移。
⑵玻璃棒的作用
①溶解:攪拌,加快溶解速率。②過濾:引流,防止液體濺出。
③蒸發:攪拌,使液體受熱均勻,防止液滴飛濺。
④轉移:將氯化鈉從蒸發皿中轉移到濾紙上。
10.過濾:除去液體中混有的難溶性固體。
⑴主要儀器:燒杯、玻璃棒、漏斗、鐵架臺(帶鐵圈)。
⑵操作要點
11.蒸發:除去溶液里的溶劑。
⑴主要儀器
玻璃棒、蒸發皿、酒精燈、鐵架臺(帶鐵圈)。
⑵操作要點
①加熱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防止液滴飛濺;
②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
③用坩堝鉗夾取熱的蒸發皿,放在陶土網上。
知識2 常見氣體的制取、檢驗與凈化
一、常見氣體的制取與檢驗
1.常見氣體的制取
⑴氧氣、氫氣、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比較
氧氣 氫氣 二氧化碳
藥品 a.氯酸鉀和二氧化錳;b.高錳酸鉀; c.雙氧水和二氧化錳 鋅粒與稀硫酸 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
鹽酸
反應原理 a.2KClO3 2KCl+3O2↑ b.2KMnO4 K2MnO4+MnO2+O2↑ c.2H2O2 2H2O+O2↑ Zn+H2SO4 ZnSO4+H2↑ CaCO3+2HCl CaCl2+H2O+CO2↑
氧氣 氫氣 二氧化碳
制取裝置  
收集方法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密度比空氣略大)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氣法(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 向上排空氣法(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密度比空氣大)
檢驗方法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木條復燃 點燃,產生淡藍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而冷的燒杯,燒杯內壁有水珠(生成物只有水) 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
驗滿方法 將帶火星的木條靠近集氣瓶口,木條復燃,則說明已滿 — 將燃著的木條靠近集氣瓶口,木條火焰立即熄滅,則說明已滿
氧氣 氫氣 二氧化碳
實驗操作 步驟 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時:a.檢查氣密性;b.裝藥品;c.固定試管;d.加熱;e.收集;f.將導管移出水槽;g.熄滅酒精燈若用雙氧水和MnO2制O2,操作步驟同制取CO2(藥品換為MnO2和雙氧水) a.檢查氣密性;b.加藥品; c.固定試管;d.驗純;e.收集 a.檢查氣密性;b.加入大理石或石灰石;c.加入稀鹽酸;d.收集
注意事項 a.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b.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靠近試管口處應塞一團棉花;c.用排水法收集時,氣泡連續、均勻地放出后再收集;d.用排水法收集完后,先移出導管,再熄滅酒精燈 a.長頸漏斗末端應伸入液面以下;b.反應裝置中的導氣管剛露出橡膠塞即可;c.不能用濃硫酸、硝酸及濃鹽酸來制取氫氣;d.氣體必須驗純 a.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b.長頸漏斗的末端應伸入液面以下;c.反應裝置中的導管剛露出橡膠塞即可;d.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時,導管口應接近集氣瓶底部
⑵實驗室制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①確定制取氣體的反應原理,即在什么實驗條件(如常溫、加熱、加催化劑等)下,選擇什么藥品,通
過什么反應來制取這種氣體;
②確定制取氣體時采用的實驗裝置;
③如何驗證制得的氣體就是所要制取的氣體。
反應裝置簡稱 固體加熱型裝置 固液常溫型裝置
反應裝置圖
裝置選擇的依據 反應物為固體, 反應需要加熱 反應物為固體和液體,反應不需要加熱
⑶實驗裝置的選擇
①反應發生裝置的選擇
②收集裝置的選擇
收集方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氣法 向下排空氣法
收集裝置圖
裝置選擇的依據 氣體不易溶于水,不與水反應 氣體密度比空氣大,不
與空氣中成分反應 氣體密度比空氣小,不
與空氣中成分反應
優缺點 易觀察收集滿,氣體純凈;氣體不干燥 不易觀察收集滿(需驗滿),氣體干燥;但不純凈
2.常見氣體的檢驗
檢驗氣體應從氣體的性質入手,明確各種氣體的特性,選取合適的方法,從實驗操作、現象和結論
加以說明,并用規范的語言表達。初中常見的幾種氣體的檢驗方法及現象見下表:
氣體 檢驗方法 現象
氧氣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 木條復燃
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變渾濁
氫氣 點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燒杯 純凈氣體安靜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水珠
一氧化碳 點燃,在火焰上方罩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 石灰水變渾濁
氣體 檢驗方法 現象
甲烷 點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燒杯;迅速倒轉后,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燒杯內壁有水珠,石灰水變渾濁
氨氣 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伸入試管中 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水蒸氣 通過白色 CuSO4粉末 白色粉末變藍
氮氣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再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蕩 木條熄滅,石灰水不變渾濁
氯化氫 通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中 有白色沉淀生成
二、常見氣體的凈化、干燥
1.氣體的凈化
選擇氣體吸收劑的原則是所選吸收劑只吸收氣體中的雜質,不與被提純的物質反應,也不產生新的
雜質。多種氣體雜質共存時,要注意試劑的選擇和除雜質的順序,一般水蒸氣最后除去。洗氣瓶要
“長進短出”,球形干燥管要“大進小出”。常見氣體雜質的吸收劑如下:
⑴水:可吸收易溶性氣體,如HCl、NH3等。
⑵強堿(如NaOH)溶液:可吸收CO2、SO2、HCl、H2S等。
⑶堿石灰(NaOH+CaO):可吸收H2O(氣體)、CO2、H2S等。
⑷灼熱的CuO:可吸收還原性氣體,如H2、CO等。
⑸灼熱的銅網:可吸收O2。
2.氣體的干燥
根據氣體的性質和干燥劑的性質選用干燥劑,其原則是干燥劑只能吸收氣體中的水分,而不能與氣
體發生反應。常見氣體的干燥劑如下:
⑴酸性干燥劑:濃硫酸。
①可干燥的氣體:H2、O2、CO2、CO、CH4、N2、SO2、HCl等。
②不能干燥的氣體:NH3等。
⑵堿性干燥劑:固體氫氧化鈉、生石灰、堿石灰。
①可干燥的氣體:H2、O2、CO、CH4、N2、NH3等。
②不能干燥的氣體:CO2、SO2、HCl等。
⑶中性干燥劑:無水氯化鈣。
不能干燥的氣體:NH3等。
⑷干燥裝置
①酸性干燥劑的干燥裝置
②堿性、中性干燥劑的干燥裝置
3.常見尾氣的處理
為了保護環境、防止中毒,必須對有毒、有害的氣體進行收集或點燃或用適當的溶液吸收。如Cl2、SO2、NO2可用NaOH溶液吸收;NH3可用H2SO4溶液吸收;CO可收集后集中處理或在導管口處點燃,將其轉化為CO2。常見的尾氣處理裝置如下:
方法 常見氣體的除雜方法
主要氣體 雜質 所用方法 化學方程式
CO2 CO 通過灼熱的CuO CO+CuO Cu+CO2
CO CO2 通過NaOH溶液后干燥 CO2+2NaOH Na2CO3+H2O
CO2 H2 通過灼熱的CuO后干燥 H2+CuO Cu+H2O
CO2 H2O 通過濃硫酸 —
H2 HCl 通過NaOH溶液后干燥 HCl+NaOH NaCl+H2O
N2 O2 通過灼熱的銅網 2Cu+O2 2CuO
除氣體雜質時要最后除水;檢驗混合氣體中的成分時要先檢驗水。
易錯警示
例 除去下列各組物質中的雜質,所用試劑和方法均正確的是 (  )
物質 雜質 除雜所用的試劑和方法
A CaO固體 CaCO3固體 加入適量的稀鹽酸
B NaOH溶液 Ca(OH)2溶液 先加入過量的Na2CO3溶液,再過濾
C CO2氣體 CO氣體 點燃
D H2氣體 HCl氣體 先通過NaOH溶液,再通過濃硫酸
D
變式 有一瓶氣體,可能由O2、CO、CO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確定其組成,在老師的指導下,
實驗小組對該瓶氣體進行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脫氧劑(還原鐵粉)能夠吸收氧氣和水蒸氣。
【實驗設計】用下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已略去夾持裝置)。
【實驗步驟】①檢查裝置氣密性;②通入一定量氮氣;③通入
該氣體,點燃酒精燈。
【實驗現象】步驟③實驗過程中,A裝置無現象,B和F裝置中出現白色沉淀,E裝置中出現光亮的紅
色物質。
【實驗結論】該氣體由      組成。
【實驗反思】
(1)C裝置的作用是         。
(2)步驟②中通入一定量氮氣的目的是          。
(3)E裝置中氧化銅粉末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3追問
(4)把F裝置去掉,能否判定CO的有無:   (填“能”或“不能”)。
CO和CO2
除去原有的CO2氣體
排盡裝置中原有的空氣
CO+CuO △Cu+CO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寻甸| 昌邑市| 信宜市| 昭平县| 康定县| 浦江县| 息烽县| 武定县| 衡阳市| 遂溪县| 泰兴市| 上饶县| 宣武区| 噶尔县| 济宁市| 梨树县| 香格里拉县| 保亭| 南川市| 抚松县| 天门市| 西盟| 佛学| 资溪县| 韩城市| 北川| 兴海县| 财经| 双江| 都兰县| 大足县| 那坡县| 浠水县| 达州市| 金溪县| 台江县| 阜新| 宁德市| 博湖县| 迁安市| 安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