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3張PPT)必備知識方法技巧知識1 質量守恒定律1.用化學反應的實質解釋質量守恒定律分子 原子 新分子 新物質這一過程中,原子的種類不變,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發生變化。六個不變 宏觀 元素的種類不變元素的質量不變物質的質量總和不變微觀 原子的種類不變原子的數目不變原子的質量不變兩個改變 宏觀 物質的種類一定改變微觀 構成物質的粒子一定改變兩個可能變 分子的數目可能改變元素的化合價可能改變2.化學反應前后量的關系3.應用質量守恒定律時的注意事項⑴質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釋化學變化而不能解釋物理變化;⑵質量守恒定律不包括分子個數、體積等方面的守恒;⑶“質量守恒”指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與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不包括未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也不包括雜質。知識2 化學方程式一、化學方程式的書寫1.書寫原則: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要以客觀事實為依據,遵守質量守恒定律。2.書寫步驟⑴寫:正確寫出反應物、生成物的化學式。⑵配:配平化學方程式。⑶注:注明反應條件。⑷標:如果反應物中無氣體(或沉淀),反應后生成物中有氣體(或沉淀),則在生成物中氣體(或沉淀)物質的化學式右邊標出“↑”(或“↓”);若有氣體(或沉淀)參加反應,則此時生成的氣體(或沉淀)不標。易錯警示 化學方程式書寫的常見錯誤⑴寫錯物質的化學式;⑵臆造事實上不存在的化學反應,如對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理解不透徹,寫出一些不能進行的反應;⑶化學方程式沒配平;⑷錯標或遺漏“↑”或“↓”;⑸錯寫或漏寫反應條件。意義 以2H2+O2 2H2O為例宏觀意義 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 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微觀意義 表示化學反應中各粒子的數目關系 每2個氫氣分子和1個氧氣分子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2個水分子質量意義 表示各物質間的質量關系 每4份質量的氫氣與32份質量的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36份質量的水二、化學方程式的意義三、化學方程式的相關計算 例:氫氣是最清潔的燃料,計算80 g氫氣完全燃燒消耗氧氣的質量。計算步驟 答題模板⑴設未知量 解:設需要氧氣的質量為x⑵寫出題目中涉及的化學方程式 2H2+O2 2H2O⑶列出有關物質的相對分子(原子)質量與化學計量數乘積、已經量和未知量 4 3280 g x⑷列比例式,求解 = x=640 g⑸寫出簡明答案 答:需要氧氣的質量為640 g四、反應類型1.2.得氧、失氧角度⑴氧化反應:物質得到氧的反應。⑵還原反應:物質失去氧的反應。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是同一化學反應中的兩個過程,兩者必然同時發生。3.知識3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1.物質變化的辨析從宏觀上判斷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從微觀上判斷構成反應物的粒子是否發生了改變。若變化后有新物質生成或構成反應物的粒子發生了改變,則是化學變化;反之,是物理變化。2.物質性質的辨析關鍵是看物質的性質是不是只有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如果是,就是化學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是物理性質。3.物質的變化與物質的性質可通過關鍵性的字詞加以區分在描述物質的性質時,一般常用“能”“會”“可以”“容易”“具有”等字詞。描述物質的變化時一般表示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多用“變成了”“生成”等字詞。方法 利用質量守恒定律分析數據表格題的方法 質量守恒定律是初中科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定律,也是中考的熱點問題。⑴對題目表格中給出的數據進行分析,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反應后質量增大的為生成物,反應后質量減小的為反應物,反應后質量不變的物質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是與該反應無關的物質;⑵可以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確定反應類型,也可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來確定物質的化學式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物質 丙烷 氧氣 水 二氧化碳 X反應前的質量/g 4.4 12.8 0 0 0反應后的質量/g 0 0 7.2 4.4 a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表中a的值為5.6 B.X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C.X中可能含有氫元素 D.X中只含碳元素A例 為了測定液化氣中丙烷(C3H8)在氧氣不足時的燃燒產物,將一定量的丙烷和氧氣置于一個封閉的容器中引燃,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