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上學期3月月考七年級文綜.道法(時量: 60 分鐘, 滿分: 100 分, 第一單元《青春時光》 )題號 ----^ 二 總分17 18 19 20得分第Ⅰ卷 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每小題3分,共48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1. 進入青春期后,許多同學都有了一些小煩惱:小強最近聲音變粗了; 小亮的身高比其他同學矮了半個頭; 小麗有心里話不知道對誰說……針對這些現象,我們應該①悅納自我變化,調節矛盾心理 ②學會掩飾自己,避免缺點暴露③正確處理青春期的矛盾和困惑 ④相信矛盾心理是會自然消失的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 浙江一名男子歷經兩年繡成一幅巨型十字繡《琴棋書畫圖》,其長3.5米,寬1.6米,色彩鮮艷,高貴典雅,上面的“十二金釵”姿態各異,服飾鮮艷,一針一線之下, 可謂栩栩如生。網友們紛紛贊不絕口,說該男子的手比女子還巧。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男生比女生更適合慢工細活B. 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別特征差異不大C. 人們對性別角色的固有印象并不完全正確D. 不同性別的個體各有優勢,但男生的優勢更加明顯3. “慎獨”一詞的解釋; “慎”就是小心謹慎、 隨時戒備; “獨”就是獨處,獨自行事。意思是說,嚴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別人監督,自覺控制自己的欲望,做到慎獨,需要我們①拒絕不良誘惑 ,增強自控力 ②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③增強人際溝通能力 ④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 有人在一篇獻給大學畢業生的文章中寫道:“播下一個想法,你會收獲一項行動;播下一項行動,你會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你會收獲一種命運。揚起青春的風帆, 直面人生, 青春年少的我們在路上。 ”為了揚起青春的風帆,我們應①每天站在新的起跑線上,迎接新的挑戰②盡情放飛自己的夢想,只要有夢想就一定能實現③不怕失敗,相信一切可以從頭再來④盡情地享受人生,因為人生苦短,青春易逝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024年上學期課堂練習★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 第 1 頁 共 6頁5. 右圖漫畫表明進入青春期的我們A. 智力達到高峰期B. 經常遭遇到煩惱C. 獨立意識不斷增強D. 身體發生快速變化6.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性侵害、性騷擾。作為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騷擾,應該①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不與異性成年人接觸②正視性別差異,懂得保護自己的身體隱私③端正行為態度,善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④忍氣吞聲,多從自身尋找問題和總結教訓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 某教師以“如何看待異性交往”為議題組織教學,同學們紛紛發言,以下觀點正確的是①與異性交往不可取,男女授受不親 ②與異性交往是我們成長的一個重要方面③與異性交往,可以優勢互補,取長補短 ④與異性交往,只會產生早戀,影響學習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3 年淄博市“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他們當中有勤學善思、鉆研建筑模型、車輛模型愛發明的; 有興趣廣泛、多才多藝的 他們的事跡告訴我們要A. 學會獨立思考,敢于對任何觀點說“不”B. 開發創造潛力,對所有事情持批判態度C. 勇于打破一切常規,開創前人未走之路D. 在實踐中創造,在創造中成就未來9. 人們常說:“讀書貴在能有疑問,有疑問才能增進對事物的了解。 ”下列推論與此觀點意思一致的是①要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②讀書不能產生疑問,就難以增進對事物的了解③如果讀書過程中善于增強問題意識,就能夠實現自我超越④如果要增進對事物的了解,就要在讀書過程中不斷提出疑問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 曉梅、小宇倆人學習好,性格好、 團結同學,都是班干部。小宇喜歡曉梅,但當他向曉梅表白時,曉梅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并坦言初中階段是學習的最佳充電時間,如果錯過將抱憾終生。曉梅的做法告訴我們,對待朦朧的情愫要①慎重對待,理智處理 ②學會拒絕,把握分寸③從此不理,自重自愛 ④勇敢接受,不計后果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1.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 《苔》這首詩說的是,生命即使平凡如苔花,生長在沒有陽光的角落里,也要像牡丹一樣綻放自己的青春。《苔》給我們的啟示有2024年上學期課堂練習★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 第 2 頁 共 6頁①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 ②永不放棄生命的希望③生命成長不需借助外力 ④青春的我們要行己有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 真正的愛情是一種精心呵護,它像植物一樣, 需要澆水照料,不然會枯萎死亡。所以想要擁有矢志不渝的愛情,就要像照顧你的花草一樣去精心照料和呵護;真正的愛情是一把鎖,只有用真誠、真心和真情才能打開它。真正的愛情是一首詩,只有懂得詩人的愿景,你才會讀懂它的字里行間……這說明愛情需要①具有關愛他人的能力 ②需要無限的奉獻③需要彼此承擔責任 ④需要欣賞就足夠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3. “感動中國人物”陸鴻,通過不懈努力,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他身殘志堅、奮力拼搏、幫扶同伴的感人事跡,身處逆境卻樂觀向上、向陽而生, 以不屈的斗志和毅力創造輝煌的人生態度感動了許多人。向陸鴻學習,我們中學生應該A. 增強自信,積極交往與表達 B. 自強不息,克服弱點戰勝自我C. 止于至善,不斷地自我反省 D. 學會自控,抵制各種不良誘惑14.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些名言警句寓意深刻,給我們留下許多寶貴的啟迪, 下列名言警句與啟示對應正確的是序號 名言警句 啟示① 人有恥, 則能有所不為 做到止于至善②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珍惜青春,自強不息③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努力堅持,實現夢想④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培養自信的品質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5.某博物館內,兩個孩子用力搖晃玻璃展品,一旁的家長非但沒有阻止,還用手機拍照; 某天文館內,幾個孩子“瘋狂”敲擊體驗隕石隕落的大鼓……剛剛過去的國際博物館日,多處博物館免費開放的同時,展品遭遇“親密接觸”,館內也到處都是垃圾。針對這種情況,你想提醒人們A. 行己有恥,懂榮辱,自覺遵守公共規則B.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享有越來越多的權利C. 作為國家的小主人,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D. 要正確處理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16.藥王孫思邈在《大醫精誠》篇中指出, 醫術精湛、醫德高尚者方能稱為“大醫”。《大學》 :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 “至善”指最高的思想境界; 也是“大醫”所追求的的境界。這要求我們中學生做到①勿以惡少而為之,勿以善少而不為 ②做錯事要盲目自責③養成自我省察的好習慣 ④養成閱讀的好習慣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024年上學期課堂練習★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 第 3 頁 共 6頁第Ⅱ卷非選擇題,(四個大題,共52分)17. (12分)材料:青春,是生命旅途的一個嶄新起點,帶著一份特殊的邀約款款而來。閱讀以下漫畫情景,回答問題。(1)從上述情景中你能看出青春期的我們發生了哪些變化 (4分)(2)面對這份青春的邀約,請你選擇其中一個情景,說說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6分)(3)請你寫出一句青春寄語。(2分)18. (14分) 材料一 于敏,我國著名核物理專家。他從小愛讀書,愛問為什么,對新知,探究其所以然。1944年,于敏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工學院機電系。但他發現,相對于跟著老師照本宣科學習課本上的基礎知識,他更喜歡沉浸在“純粹”的理論探索之中,尋找自己的觀點。(1)于敏身上的哪種思維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2分)這種品質有哪些具體的表現 (4分)2024年上學期課堂練習、七年級道德與法治 第 4 頁 共 6 頁材料二 小學生小陳發現教材上《鹿角和鹿腳》一文的配圖用了梅花鹿。但這篇課文中提到鹿遇到了獅子,因此,他認為這幅配圖是錯誤的。他說: “獅子主要分布在非洲與印度,梅花鹿是在俄羅斯、 中國還有日本,它們沒有任何交叉的地方。 ”在媽媽的鼓勵下,他在查閱了許多資料后, 給出版社寫了一封信, 說明自己的結論。 出版社采納了他的意見,第二年的新教村上,這一課配圖中的小鹿已經沒有了梅花鹿特有的斑點。(2)小陳的具體做法給我們的思維培養帶來了怎樣的啟示 (8分)19. (10分) . 觀察漫畫, 完成下列要求。(1)兩幅圖片分別反映了中學生應具備什么品質 (4分)(2)請任選其中一幅圖片,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如何培養這一品質。 (6分)2024年上學期課堂練習七年級道德與法治 第 5 頁 共 6 頁20. (16分) 材料一 當下,有少數粉絲因對明星的狂熱愛好而做出不良行為,如漠視隱私、擾亂秩序甚至為偶像盲目消費,最終影響學習和生活。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理性的行為。(1)請根據材料一,判斷粉絲的追星行為是否理性,(2分) 并運用“行己有恥”的相關知識說明理由。 (8分)材料二 2023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錢七虎,我國防護工程學家。7歲那年,父親臨終前叮囑他“要干一番事業”,他銘刻在心。傾心竭力六十余年,他為祖國“鑄盾”; 為培養人才,他還捐出獎金、津貼,資助了584位困難學生。錢老說, “為國家和人民安全貢獻心血,有價值”,致敬!(2)請結合榜樣的作用相關知識,談談舉行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的重要意義 (6分)2024年上學期課堂練習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 第 6 頁 共 6 頁2024 年上學期3月月考七年級 文綜.歷史(時量: 60分鐘, 滿分: 100分)題號 -- 二 總分17 18 19得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6 道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4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1. 公元605年,隋煬帝下令修建含嘉倉。含嘉倉共有近300 個糧窖,能夠儲糧500多萬石,主要用于儲存東都洛陽周圍州縣的糧食,以保證東都糧食的充備。材料說明,隋朝A. 糧倉分布遍及全國 B. 社會經濟獲得發展C. 實施輕徭薄賦政策 D. 階級矛盾有所緩和2. 隋朝大運河的開通,推動了唐宋經濟、文化的繁榮,給后世帶來極大便利。最能印證這一一作用的詩句是A. 東南四十三州地,取盡脂膏是此河 B. 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C.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D.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3.《舊唐書》稱:武則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為誅殺公卿,獨斷專權),但有人說:“對人民來說,武則天不算是壞皇帝“得出這個結論的主要依據是武則天A. 改國號為周 B. 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C. 修訂法律,廢除酷刑苛法 D. 減輕人民負擔,推動社會經濟發展4.習近平在講話中說,我們要隨時隨刻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他指出,要切實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落實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之中。“執政為民”的內涵與下列古代政治思想一致的是A. 繩之以法,斷之以刑 B.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C.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 刑無等級,以刑止刑5. 中國古代先后出現了“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治世局面,判斷某一時期是否為“治世”,最根本的標準在于這一時期A. 統治者是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 B. 是否有開明君主出現C. 統治者是否吸取前朝滅亡教訓 D. 老百姓是否安居樂業6..圖片是歷史的最佳載體之一。下列圖片反映的共同主題是2024年上學期課堂練習 七年級歷史 第 1頁 共 6頁A. 唐朝經濟繁榮 B. 唐朝民族關系和諧C. 盛唐社會風貌 D. 唐朝對外交往頻繁7.文成公主入藏把蔬菜的種子,精致的手工藝品、藥物和一些有關生產技術的書籍等帶到吐蕃。唐高宗時,吐蕃又從唐朝引進了蠶種,唐朝還派遣釀酒、制碾榿和制紙墨的工匠到吐蕃傳授技藝。這些史實推動了A. 吐蕃經濟社會的發展 B. 南北經濟交流C. 唐朝經濟文化的繁榮 D. 中外文化交流8. 下表為唐朝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據此可知唐朝方位 少數民族 概況西北 突厥 管理: 先后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北方 回紇 冊封: 唐玄宗冊封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西南 吐蕃 和親: 文成公主入藏, 唐蕃和親會盟: 9世紀中期, 唐蕃會盟東北 靺鞨 冊封: 唐玄宗冊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A. 少數民族內遷中原 B. 社會風氣充滿活力C. 民族政策靈活多樣 D. 對外政策變化頻繁9. 某部音樂劇以“大乘天”“佛門”“一念”“潛關”“問路”“遇險”“極樂”“高昌”“普度”“雪山”“故鄉”“祭天”“菩提”“那爛陀”“如夢”“大唐”“歸一”等17個章節為架構,運用民族樂器演繹了一段英雄遠行的故事。這場遠行A. 鑿通了西域與中原的道路 B. 促進了日本社會的發展C. 促進了中國佛教的大發展 D. 增進了漢藏間民族友誼10. 盛唐詩人李白的詩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反映了對時代發展的信心。晚唐詩人胡曾的詩句“漫矜八駿行如電,歸到人間國已亡。”體現了對國家前途的擔憂。導致唐朝前期和晚期詩人不同心態的主要原因是A. 藝術追求不同 B. 政治形勢不同C. 階級出身不同 D. 文化素養差異11. 根據右圖,可以得出最合理的結論是A. 人口上升與賦稅制度變化相關B. 人口增長主要是由于北人南遷C. 人口驟降的原因是暴政和叛亂D. 唐代人口出現持續增長的趨勢12.唐朝中后期,朝政黑暗,翰林學士劉允章認為,國家有“終年聚兵”“蠻夷熾興”“權豪奢僭”“大將不朝”“廣造佛寺”“賄賂公行”“長吏殘暴”“賦役不等”“食祿人多而輸稅人少”等現實問題。其中“大將不朝”被史學界公認為唐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指向的問題是A. 皇權腐朽 B. 藩鎮割據 C. 宦官專權 D. 外戚專政13.五代十國時期,雖然政權分立,但一直都存在著統一的因素,而且統一因素在不斷的增長,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民族以及文化思想諸方面,特別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思想起到了一種強烈的凝聚力作用。材料從整體上體現出該階段的特點是A. 藩鎮割據的延續 B.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思想的凝聚力C. 政權分立中孕育著統一 D. 各地經濟發展的密切聯系2024年上學期課堂練習★ 七年級歷史 第2 頁 共 6頁14.《賣油翁》中的陳堯咨是北宋狀元, 同時也擅長射箭,他每逢宴會就會展示射箭技藝。其母親得知后,呵斥他“不致力于施行仁化之政,卻專注于射箭技藝,辱沒了先人的志向”。陳堯咨母親對他的呵斥,反映出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是A. 和而不同 B. 追求享樂 C. 以人為本 D. 重文輕武15. 墨菲在《亞洲史》一書中寫到: (宋)得到選拔的官員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來自平民家庭,如此高的社會地位升遷比例,對于任何前代甚至近代社會來講,都是驚人的。這一現象的出現源于A. 宋代大幅度增加科舉取士名額 B. 宋代科舉考試的題目難度降低C. 宋代選拔官吏的辦法發生變化 D. 全國范圍營造濃厚的讀書風氣16.“熙寧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參知政事。七月行均輸法, 九月行青苗法, 潤十一月行農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 四年二月改革科舉,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學三舍法。”材料揭示了變法失敗的原因是A. 觸犯了大貴族大官僚的利益 B. 變法推行操之過急C. 沒有得到統治者的支持 D. 變法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二、非選擇題(17題18分, 18題12分, 19題22分, 共52分)17.(18分)制度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體現。某校七年級(1)班同學圍繞“制度創新”開展了探究活動,請你參與。材料一人物 措施隋文帝 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煬帝 創立①, 科舉制正式確立唐太宗 增加科舉考試科目, 鼓勵士人報考武則天 大力發展科舉制, 創立了②制度(1)依據所學知識,完善材料一的表格。并說明科舉制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什么影響。(6分)材料二 唐朝……看到的卻是分散決策權力的好處,這樣做……從制度上確保國家決策的民主與科學,確保通過正確的決策和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第二大優點在于改變以往的個人施政,成為集體施政……宰相不再是個人,而是一個集體領導班子,由此構成宰相共同輔佐皇帝治理國家的政權結構。(2)材料二所指的是什么制度 試述該制度的作用。(4分)材料三 若論制度, 宋代大體都沿襲著唐舊。 只因宋初太祖……不識大體,立意把相權拿歸自己。 ——摘編自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2024年上學期課堂練習 七年級歷史 第 3 頁 共 6頁材料四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摘編自[宋] 汪洙《神童詩》(3)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三中宋太祖是如何“把相權拿歸自己”的。材料四中宋朝的治國政策產生了什么影響 (6分)(4)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制度創新的認識。(2分)18.(12分) 隋唐時期,社會繁榮,國家強盛,在治國方面出現了幾位鼎鼎有名的皇帝。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隋文帝志向遠大,統一南北,結束了中國長時間的分裂局面。 隋文帝勤于政事,在其統治期間,進行了一系列社會改革,涉及政治、經濟和軍事,人民安居樂業,社會經濟得到很大發展,國家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局面。——《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1)根據材料一,簡述隋文帝的治國措施及歷史貢獻。(4分)材料二 A. 貞觀二年,太宗謂侍臣曰:“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為政之要,惟在得人。 用非其才,必難致治。今所任用,必須以德行、 學識為本。——[唐]吳兢《貞觀政要》B. 唐太宗道:“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宋]司馬光《資治通鑒》(2)根據材料二A,概括唐太宗關于治國理政的想法。(2分)2024年上學期課堂練習★ 七年級歷史 第4 頁 共 6頁(3)根據材料二B,指出貞觀時期為實現“民衣食有余”,唐朝在經濟上采取的措施。(2分)材料三 A.他即位以后,穩定政局,勵精圖治,重用賢能。 在賢相姚崇和宋璟的輔佐下,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頓吏治,裁減冗員; 發展經濟,改革稅制; 注重文教, 編修經籍。使得當時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B.他寵幸楊貴妃,從此荒廢朝政。他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給口蜜腹劍的李林甫,還提拔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擔任宰相。這些人把持大權,營私舞弊,排斥賢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敗。社會上各種矛盾越來越尖銳,邊疆形勢也日益緊張。各地節度使逐漸集軍權、行政權和財權于一身,勢力膨脹。最終釀成安史之亂。(4)材料三A、B中的“他”是誰 “他”的不同做法給后人治國提供了哪些經驗教訓 (4分)19. (22分) 唐朝是中國古代繁榮與開放的朝代,它政策開明,經濟繁榮,文化發達,聲名遠播,是中國歷史上令人振奮的一段時期。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1)請根據圖A 和圖B分別寫出當時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產工具名稱。(4分)材料二 唐朝時期,往來于絲綢之路的人們不再僅僅是商人和士兵,還有為尋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學者、僧侶等人員,每年都有大批外國客人前往長安。 當時有30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唐朝友好交往,中國大量先進的技術通過各種方式傳播到其他國家,并接納了相當數量的遣唐使及留學生,讓他們學習中國文化。 同時,佛教、景教各自迎來了在中國廣泛傳播的機會,中外交流達到鼎盛。——摘編自胡柏翠《興盛的唐朝旅游活動及其歷史影響》2024年上學期課堂練習 七年級歷史 第 5 頁 共 6頁(2)根據材料二,指出唐朝時期對外交往的重要通道,并概括唐朝對外交往的特點。(4分)材料三 奈良的貴族……舉凡學術、技術、文藝、音樂以及佛教和佛教廟宇的建筑、雕刻、繪畫以及有關服飾、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學唐朝。他們的頭腦一刻也不忘記“在唐國”。只要是唐朝的東西, 無論什么都要盡快地引進,這是企圖讓人們看到,日本也是不亞于唐朝的國家。——中國史學家周一良《中日文化關系史論》(3)根據材料三,概括中國的哪些方面對日本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及日本多次向中國派遣大規模使節船隊的目的。(6分)材料四 唐朝帶著世界主義的色彩。當中國皇帝威望最高的時候,恒河邊上的印度王子接受了他的宗主權;使節來自高麗和日本; 中國的都城有敘利亞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吐蕃人與安南人來定居。國子監亦即國立大學中,有這些國家的留學生,其中最具熱忱的日本人回國之后,很多方面即仿照唐制,從今之后,日本文物深具大陸色彩。——摘編自黃仁宇《中國大歷史》(4)根據材料四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8分)2024年上學期課堂練習★七年級歷史 第 6 頁 共 6 頁2024 年上學期 3 月月考★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第Ⅰ卷 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每小題 3 分,共 48 分)1-5 BCABC 6-10 CCDCA 11-15 ABBCA 16B第Ⅱ卷非選擇題,(四個大題,共 52 分)17.(共 12分)【答案】(1)我們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發生了變化。(4分)(2)選擇情景一:①正視、欣然接受身體的變化,不因自己的生理變化而自卑;②不嘲弄同伴的生理變化,尊重同伴;③青春的我們追求美,既追求形體等外在美,也重視提高品德和文化修養等內在美。(每個點 2分,共 6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選擇情景二:①應可以參加集體活動,放松自己;②應敞開自己的心扉,多與父母、老師和同學交流溝通,尋求幫助;③學會自我調節,可以通過換位思考等方式調節。(每個點 2分,共 6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3)珍惜青春、健康成長。(2分,答案只要合理即可)18.(共 14分)【答案】(1)于敏獨立思考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2分)獨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獨特是表現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同時能接納他人合理、正確的意見。(4分,言之有理即可)(2)①要有質疑的勇氣,有表達自己觀點、提出合理化建議的能力。②考慮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樣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③要掌握批判的技巧,如,只針對事情本身,批判要有一定的建設性。(前兩點各 2分,第三個點 4分,共 8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19.(共 10分)【答案】(1)圖片一:自信;圖片二:自強。(每個 2分,共 4分)(2)圖片一:①自強可以讓我們更自信。②克服惰性、抵制不良誘惑、戰勝自我。③相信自己,勇敢嘗試,不斷進步,體驗成功。(每個點 2分,共 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圖片二:①志存高遠,努力奮斗。②不斷克服自己的弱點,戰勝自己、超越自己。③要靠堅強的意志、進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堅持。(每個點 2分,共 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20.(共 16分)【答案】(1)材料中少數粉絲的追星行為是不理性的。(2分)理由:①要求我們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②需要我們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2024 年上學期課堂練習★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 第 1 頁 共 2 頁{#{QQABJQCEogigAIBAARgCQQnQCkEQkAEAACoGgAAMsAIACBFABAA=}#}③要求我們樹立底線意識,堅決不做觸碰道德底線和違反法律的事情。④需要我們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每個點 2分,共 8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2)①榜樣不僅是一面鏡子,而且是一面旗幟。②好的榜樣昭示著做人、做事的基本態度,啟發我們對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給予我們自我完善的力量。③善于尋找好的榜樣,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就會變得更加美好。(每個點 2分,共 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2024 年上學期課堂練習★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 第 2 頁 共 2 頁{#{QQABJQCEogigAIBAARgCQQnQCkEQkAEAACoGgAAMsAIACBFABAA=}#}2024年上學期 3月月考★七年級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6 道小題,每小題 3分,共 48分。每小題 4 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D D B D C A C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B C B C D A B二、非選擇題(17題 18分,18題 12分,19題 22分,共 52分)17.(18分)【答案】(1)①進士科;(2分)②殿試。(2分)影響: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擴大了官吏選拔的范圍,使有才學的人能夠由此參政,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推動了教育的發展;成為歷朝選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維持了約 1300年。(任答 1點,2分)(2)制度:三省六部制。(2分)作用:分工明確,相互牽制;削弱相權,加強了皇權;提高了辦事效率;加強了中央集權。(任答 1點,2分)(3)分化事權,削弱相權;宰相之下設相當于副宰相的若干人,設立多重機構,分割宰相的軍政、財政大權。(2分)影響:積極:扭轉了五代十國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生,有利于政權的穩固和社會的安定;科舉制度的發展,促進了整個社會文化素養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發達、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任答 1點,2分)消極:嚴重束縛了統軍的指揮權,導致軍隊的戰斗力減弱;政治機構重疊,官吏冗余,辦事效率下降;增加了朝廷的財政支出。(任答 1點,2分)(4)認識:制度創新推動社會進步;制度創新要適應國家統治的需要;制度創新要根據時代要求,不斷進行調整。(任答 1點,2分)18.(12分)【答案】(1)措施: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如發展經濟,編訂戶籍,統一南北幣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強中央集權,提高行政效率。(2分)歷史貢獻:隋文帝統一全國,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順應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大趨勢。(2分)(2)務本;以人為本;用人要各盡其才;用人注重德才兼備。(2分)(3)去奢省費,輕徭薄賦,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同時鼓勵發展農業生產。(2分)2024年上學期課堂練習★ 七年級歷史參考答案 第 1 頁 共 2 頁{#{QQABJQCEogigAIBAARgCQQnQCkEQkAEAACoGgAAMsAIACBFABAA=}#}(4)唐玄宗。(2分)經驗教訓:治國理政應以民為本,任人唯賢,重視吏治,注重發展農業生產,不應任人唯親,寵信奸臣,排斥賢能,荒廢朝政等。(任答 1點,2分)19.(22分)【答案】(1)名稱:圖 A曲轅犁;(2分)圖 B筒車。(2分)(2)絲綢之路。(2分)特點:交往范圍廣泛,且有連續性;交往領域全面;交往渠道眾多;開放,包容。(任答 1點,2分)(3)影響:先進的制度、天文歷法、文字、典籍、書法藝術、建筑技術等;(任答 2點,4分)目的: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2分)(4)示例:觀點:唐朝的開放,鑄就了唐朝的盛世輝煌。(2分)論述:唐朝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唐朝對外交往比較活躍,很多外國人到中國貿易、學習、居住。亞洲甚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與唐朝往來。長安、洛陽、廣州、揚州等都有頻繁的外貿活動。對外開放的政策促進了中外交流,豐富了唐代文明,提高了唐朝的國際地位,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國。(4分)綜上所述,我們要以開放的姿態和其他國家友好往來,注意吸收其他國家的優秀成果,為我所用。(2分)(“示例”只作閱卷參考,不作為唯一標準答案)2024年上學期課堂練習★ 七年級歷史參考答案 第 2 頁 共 2 頁{#{QQABJQCEogigAIBAARgCQQnQCkEQkAEAACoGgAAMsAIACBFABA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湖南省婁底市2023—2024學年下學期3月月考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docx 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