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第十一單元 鹽 化肥考點一 常見的鹽及相關鹽的用途1.可用于制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C )A. 氯化鈉 B. 碳酸氫鈉C. 碳酸鈉 D. 碳酸鈣2. (2022·揚州)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 )A. CaCO3屬于碳酸鹽 B. 貝殼和珍珠中含有CaCO3C. CaCO3易溶于水 D. CaCO3可用作補鈣劑C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3. (2023·安徽省霍山中學三模)某小蘇打的包裝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A. 該物質的成分是碳酸鈉,又俗稱純堿B. 該物質可制成治療胃酸過多的藥劑C. 該物質發酵面團時發生了化學變化D. 該物質可以用于去除餐具上的油污第3題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4. 實驗室提純含少量泥沙的粗鹽,一般操作流程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第4題BA. 操作①的作用是增大氯化鈉的溶解度B. 操作②中可通過升高溫度加速溶解C. 操作③中可用玻璃棒攪拌加速過濾D. 操作④中應將液體蒸干后再停止加熱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考點二 鹽的化學性質及復分解反應5. 下列關于復分解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D )A. 反應物為酸和堿 B. 伴隨著明顯現象C. 生成物為鹽和水 D. 元素化合價不變6. (2023·齊齊哈爾)下列各組離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無色溶液的是( A )A. K+、Na+、Ca2+、N B. Fe3+、Ag+、Ba2+、NC.2+、C、Mg2+、 D. OH-、Na+、N、SD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7. (2023·陜西模擬)為除去粗鹽(主要成分是NaCl)中含有的Na2SO4、MgCl2、CaCl2等雜質,應加入過量的BaCl2、NaOH、Na2CO3等物質,將雜質轉化為沉淀,再過濾除去,然后向濾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鹽酸,蒸發結晶即可得到精鹽,該流程如圖所示。下列對該過程的認識中正確的是( B )BA. 操作①中需要進行攪拌,目的是提高氯化鈉的溶解度B. ③④兩步操作順序可以顛倒,不影響除雜效果C. 操作⑤中得到的沉淀共有三種物質D. 操作⑥中,加入的鹽酸不能過量,否則會影響精鹽的純度第7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8.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探究碳酸鈉的化學性質,進行了如下實驗,向盛有適量碳酸鈉溶液的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下列試劑,實驗現象記錄如表:試管編號 1 2 3 4加入試劑 無色酚酞溶液 稀鹽酸 澄清石灰水 氯化鋇溶液實驗現象 有氣泡產生 有白色沉淀產生 有白色沉淀產生溶液變為紅色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試管3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進一步探究:小組同學將試管3中的物質過濾,得到濾液A。[提出問題] 濾液A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Na2CO3。猜想三: 。猜想四:NaOH、Na2CO3和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 NaOH和Ca(OH)2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活動探究](1) 小組討論:有同學認為猜想四不成立,原因是 。(2) 甲、乙兩名同學分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實驗: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甲:取少量濾液A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 有氣泡生成 猜想 成立乙:取少量濾液A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的Ba(NO3)2溶液 Ca(OH)2與Na2CO3能發生反應,不能共存 二 有白色沉淀生成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反思與評價](1) 碳酸鈉的化學性質:其溶液呈 性,能和鹽酸、氫氧化鈣、氯化鋇等物質發生反應。(2) 要驗證反應后物質的成分,既要考慮生成物,還應考慮 。堿 反應物是否有剩余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考點三 化學肥料9. (2023·青島)尿素[CO(NH2)2]是一種常用的化肥,它屬于( A )A. 氮肥 B. 磷肥 C. 鉀肥 D. 復合肥料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0. 化學肥料是農作物的“糧食”,下列關于化學肥料的說法正確的是( A )A. 硝酸鉀屬于復合肥料B. 大量施用化肥以提高農作物產量C. 銨態氮肥可以與草木灰混合施用D. 棉花葉片枯黃,應施用硫酸鉀等鉀肥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1. (2023·大連)下列關于酸、堿、鹽用途的說法錯誤的是( D )A. 工業上用鹽酸除鐵銹B. 醫療上用氯化鈉配制生理鹽水C. 食品行業中用碳酸氫鈉焙制糕點D. 農業上用氫氧化鈉改良酸性土壤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2. 下列各組物質中,能發生復分解反應且反應前后溶液總質量減小的是( C )A. 鋅和稀硫酸 B. 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C. 鹽酸和硝酸銀溶液 D. 硫酸鈉和氯化鎂溶液13. 可溶性鋇鹽有毒,硫酸鋇在醫療上被作為X射線透視胃腸的內服藥劑——“鋇餐”。若誤食了能溶于水的BaCl2,可用于解毒的藥劑是( C )A. 糖水 B. 食鹽水C. 硫酸鈉溶液 D. 碳酸鈉溶液C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4. 下列屬于復合肥料的是( C )A. K2SO4 B. CO(NH2)2C. (NH4)2HPO4 D. Ca3(PO4)2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5. 將硫酸銨和氫氧化鈣混合后放入試管中加熱,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會變成藍色,這是檢驗銨鹽的方法。上述實驗現象說明( D )A. 氨氣呈堿性B. 氨氣比空氣輕C. 能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就是氨氣D. 銨鹽能和堿反應放出氨氣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6. 鑭(La)是一種活動性比鋅更強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學式是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堿,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由此推斷下列幾組物質組合,不能直接反應制得LaCl3的是( D )A. La和稀鹽酸 B. La2O3和稀鹽酸C. La(OH)3和稀鹽酸 D. La(OH)3和氯化鉀溶液17. (2023·廣西)下列物質間的轉化均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的是( A )A. Cu→Cu(NO3)2→KNO3 B. Fe→Fe2O3→FeCl2C. Na2SO4→NaNO3→NaCl D. KOH→Ba(OH)2→NaOHD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8. (2023·安徽省定遠中學二模)下列實驗方案設計合理的一組是( D )選 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檢驗碳酸鉀中是否混有氯化鉀 取樣,加水溶解,滴加硝酸銀溶液B 制備Fe(OH)3 將Fe2(SO4)3和適量Ba(OH)2溶液混合,過濾C 除去氫氣中混有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 將混合氣體依次通過濃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收集D 鑒別BaCl2溶液、稀硫酸、NaOH溶液 取樣,分別滴加碳酸鈉溶液,觀察現象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9. (2023·寶雞二模)向一定質量的Na2CO3和Na2SO4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沉淀不再生成時,改為滴加稀鹽酸,沉淀的質量與加入試劑總質量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C )A. a點只發生反應Na2SO4+BaCl2BaSO4↓+2NaClB. b→c過程中加入了稀鹽酸,沉淀中BaSO4的質量減小C. d點時溶液一定顯酸性D. 整個實驗過程中,溶質的種類一直是增加的第19題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0. (2023·天津東麗二模)化學小組的同學欲探究某固體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A中可能含有(NH4)2SO4、K2CO3、BaCl2、Na2SO4四種物質中的兩種或多種,探究實驗及出現的現象如圖所示。試根據實驗過程和圖示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問題:(假設過程中所有發生的反應都恰好完全反應)第20題(1) 無色氣體B的化學式為 ,白色沉淀G的化學式為 。NH3 BaSO4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 無色濾液D中一定存在的金屬陽離子為 。(3) 寫出步驟Ⅱ中一定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 根據圖中實驗現象判斷,在固體混合物A里,上述四種物質中,還不能確定存在的物質是 (填化學式)。Na+、K+ BaCO3+2HClBaCl2+H2O+CO2↑ Na2SO4 第2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1. (2023·棗莊)某化學興趣小組根據侯氏制堿法原理,探究利用CaCl2、NH3、H2O、CO2制備氯化銨(NH4Cl)。已知:NH3極易溶于水得到氨水,通入CO2時發生如下反應:2NH3+H2O+CO2(NH4)2CO3,其具體流程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第21題(1) 該流程最終產物可作肥料的是 。氯化銨(或NH4Cl)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 操作Ⅰ的名稱是 ,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漏斗、 (寫一種)等。(3) 第③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過濾 燒杯(或玻璃棒) (NH4)2CO3+CaCl2CaCO3↓+2NH4Cl 復分解反應 第21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2. (2023·鄂州)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發現,上個月做實驗用的氫氧化鈉溶液忘了蓋上瓶蓋。對于該瓶溶液是否變質,同學們提出了如下假設:假設一:該溶液沒有變質;假設二:該溶液部分變質;假設三:該溶液全部變質。為了驗證假設,同學們共同設計了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請你幫他們完善該探究過程。查閱資料發現:Ba(NO3)2溶液呈中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實驗過程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步驟一:取少量該瓶溶液于試管中,滴加過量的 Ba(NO3)2溶液,振蕩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鈉步驟二:取步驟一試管中的少量上層清液于另一支試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變紅色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結論:假設二成立。有白色沉淀產生氫氧化鈉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反思一:氫氧化鈉溶液露置于空氣中容易變質,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反思二:步驟一中,滴加過量的Ba(NO3)2溶液的目的是 。CO2+2NaOHNa2CO3+H2O 檢驗并除盡溶液中的碳酸鈉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3. (2023·遂寧)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為測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廢液中氯化鈣的質量。向廢液(含溶質HCl和CaCl2)中逐滴滴加10.6%的Na2CO3溶液至過量,用pH傳感器測得溶液pH與加入Na2CO3溶液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第23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 稀鹽酸和氯化鈣混合溶液的pH (填“>”“<”或“=”)7。(2) A點對應的溶液中含有的陽離子為 (填離子符號)。< Na+、Ca2+、H+ 第23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3) 計算廢液中氯化鈣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解:氯化鈣消耗的碳酸鈉溶液的質量為150g-50g=100g。設參加反應的氯化鈣的質量為x。CaCl2+Na2CO3CaCO3↓+2NaCl111 106x 100g×10.6%= x=11.1g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