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組合與組合數學習目標 1.理解組合和組合數的概念,會區分排列與組合問題. 2.掌握組合數公式,會利用公式進行一些簡單計算. 3.理解組合數的兩個性質.學習活動情境導入: 高考不分文理科后,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6大科目是選考的,如果考生可以從中任選3科作為自己的高考科目,那么選考的組合方式一共有多少種可能的情況呢?目標一:理解組合和組合數的概念,會區分排列與組合問題. 任務:比較排列和組合問題,理解組合和組合數的概念,知道兩種計數問題的區別. 情境: 1.小張要在3所大學中選擇2所,分別作為自己的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小張共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擇方式? 2.小張要在3所大學中選擇2所,作為自己努力的目標,小張共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擇方式? 問題1:情境1與2的選擇方式有什么不同? 問題2:情境1、2各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擇方式? 【新知講解】 組合 組合數 練一練 判斷下列問題屬于組合問題還是排列問題. (1)a,b,c,d四支足球隊之間進行單循環比賽,共需比賽多少場? (2)a,b,c,d四支足球隊爭奪冠、亞軍,有多少種不同的結果? (3)從全班40人中選出3人分別擔任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三個職務,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4)從全班40人中選出3人參加某項活動,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歸納總結】 排列和組合相同點和不同點:目標二:掌握組合數公式,會利用公式進行一些簡單計算. 任務:閱讀課本P16,推導組合數公式. 問題1:仿照求出的過程,在一般情況下,組合數該怎樣計算? 練一練: 計算:(1); (2).目標三:理解組合數的兩個性質. 任務:結合實例,探究組合數的性質. 問題1:在了解敬老院可以進行哪些愛心活動的走訪中,老師要將5位同學分成兩組,一組2人,另一組3人.老師完成分組,有兩種不同的做法: (1)選出2人作為一組,另外3人是另一組; (2)選出3人作為一組,另外2人是另一組。 用組合數符號分別表示(1)和(2)所得的分法種數,所得結果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思考1:猜想之間有什么關系?試證明. 問題2:班內共有n名學生,現又來一名新學生,要從該班n+1名學生中選出m+1名去參加座談會,可以分成兩類選法: ①不選新同學; ②選新同學. (1)一共有多少種選法? (2)每一類各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歸納總結】 . 練一練 1.計算: 2.若,求n的值. ( )學習總結任務:根據下列關鍵詞,構建知識導圖. “組合” “組合數”“組合數公式”“性質”2組合與組合數學習目標 1.理解組合和組合數的概念,會區分排列與組合問題. 2.掌握組合數公式,會利用公式進行一些簡單計算. 3.理解組合數的兩個性質.學習活動情境導入: 高考不分文理科后,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6大科目是選考的,如果考生可以從中任選3科作為自己的高考科目,那么選考的組合方式一共有多少種可能的情況呢?目標一:理解組合和組合數的概念,會區分排列與組合問題. 任務:比較排列和組合問題,理解組合和組合數的概念,知道兩種計數問題的區別. 情境: 1.小張要在3所大學中選擇2所,分別作為自己的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小張共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擇方式? 2.小張要在3所大學中選擇2所,作為自己努力的目標,小張共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擇方式? 問題1:情境1與2的選擇方式有什么不同? 參考答案: 問題1選出兩所學校后,還要指定一所作為第一志愿,另一所作為第二志愿;而問題2只需要選出兩所學校即可. 即前者選出的學校是要排列順序的,而后者選出的學校不需要排列順序. 問題2:情境1、2各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擇方式? 參考答案: 由排列知識可得,情境1選擇方式有種; 其分成兩步完成: 第一步,選擇兩所學校,即完成情境2中的事情,設有x種方法; 第二步,將選出的兩所學校做全排列,共有種方法 . 根據分步乘法計數原理可知,從而 所以問題2的選擇方式有3種. 【新知講解】 組合 一般地,從n個不同對象中取出m(m≤n)個對象并成一組,稱為從n個不同對象中取出m個對象的一個組合. 特征: (1)取出的對象互不相同的;(互異性) (2)取出后“并成一組”,即與對象的順序無關.(無序性) 組合數 從n個不同對象中取出m(m≤n)個對象的所有組合的個數,稱為從n個不同對象中取出m個對象的組合數.用符號 表示. 練一練 判斷下列問題屬于組合問題還是排列問題. (1)a,b,c,d四支足球隊之間進行單循環比賽,共需比賽多少場? (2)a,b,c,d四支足球隊爭奪冠、亞軍,有多少種不同的結果? (3)從全班40人中選出3人分別擔任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三個職務,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4)從全班40人中選出3人參加某項活動,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參考答案: (1)單循環比賽要求兩支球隊之間只打一場比賽,沒有順序,是組合問題. (2)冠、亞軍是有順序的,是排列問題. (3)3人分別擔任三個不同職務,有順序,是排列問題. (4)3人參加某項活動,沒有順序,是組合問題. 【歸納總結】 排列和組合相同點和不同點:目標二:掌握組合數公式,會利用公式進行一些簡單計算. 任務:閱讀課本P16,推導組合數公式. 問題1:仿照求出的過程,在一般情況下,組合數該怎樣計算? 參考答案: 考慮從n個不同對象中取出m個做排列,可以分成兩個步驟來完成: 第一步,從n個不同對象中取出m個,有種選法; 第二步,將選出的m個對象做全排列,有種排法. 由分步乘法計數原理有,所以 上述公式稱為組合數公式. 練一練: 計算:(1); (2). 參考答案: (1) (2)目標三:理解組合數的兩個性質. 任務:結合實例,探究組合數的性質. 問題1:在了解敬老院可以進行哪些愛心活動的走訪中,老師要將5位同學分成兩組,一組2人,另一組3人.老師完成分組,有兩種不同的做法: (1)選出2人作為一組,另外3人是另一組; (2)選出3人作為一組,另外2人是另一組。 用組合數符號分別表示(1)和(2)所得的分法種數,所得結果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參考答案: 根據組合和組合數公式可知,(1)(2)所得的分法種數分別為和,且 因此 思考1:猜想之間有什么關系?試證明. 參考答案: 證明:一般地,我們有 因此 問題2:班內共有n名學生,現又來一名新學生,要從該班n+1名學生中選出m+1名去參加座談會,可以分成兩類選法: ①不選新同學; ②選新同學. (1)一共有多少種選法? (2)每一類各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參考答案: (1)從該班n+1名學生中選出m+1名去參加座談會,由組合和組合數知識可得共有種選法. (2)①從除新同學之外的n名學生中選出m+1個組合,共有個;②從除新同學外的n個對象中取出m個,與新同學共同組成,有個. 即選法總數又可以表示為. 【歸納總結】 . 注意: (1)公式特點:等式左端組合數的下表都為n,右端組合數的下表為n+1. (2)組合數的性質的順用、逆用以及變形使用:順用是“合二為一”,逆用是將一個組合拆成兩個,變形的使用為某些項前后相互抵消提供方便. 練一練 1.計算: 參考答案: 2.若,求n的值. ( ) 參考答案: 因為,即, 所以n+1=7+8,即n=14.學習總結任務:根據下列關鍵詞,構建知識導圖. “組合” “組合數”“組合數公式”“性質”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3課時1 組合與組合數(學生版).docx 3.1.3課時1 組合與組合數(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