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隨機變量及其與事件的聯系
學習目標 1.通過具體實例,了解離散型隨機變量的概念. 2.理解隨機變量與隨機事件的關系以及隨機變量之間的關系.
學習活動
目標一:通過具體實例,了解隨機變量和離散型隨機變量的概念. 任務1:結合具體實例,了解隨機變量的概念. 為了督促各地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環保部門決定在34個省級行政區中,隨機抽取6個進行突擊檢查,抽取到的省級行政區只要有一個不同就認為是不同的試驗結果,記樣本空間為Ω. (1)Ω中包含的樣本點數目是多少? (2)我國只有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這4個直轄市,若設抽得的省級行政區中直轄市個數為X,則X可取哪些值? 【概念講解】 隨機變量: 表示: 取值范圍: 練一練 先后拋兩枚均勻的硬幣,設正面朝上的硬幣數為X,樣本空間為Ω. (1)若用FZ表示第1枚硬幣反面朝上,第二枚硬幣正面朝上,試用列舉法寫出樣本空間Ω; (2)求出隨機變量X的取值范圍. 任務2:寫出下列隨機變量的取值范圍,了解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兩種類型. (1)拋一枚均勻硬幣,如果正面朝上,取Z=1:如果反面朝上,取Z=0; (2)擲一個均勻的骰子,朝上的點數為Y; (3)某網頁在一天內(即24h內)被瀏覽的次數ξ; (4)某品牌節能燈的壽命η(單位:h). 思考:上述第4個隨機變量的取值范圍與前3個有何不同? 【概念講解】 離散型隨機變量: 離散型隨機變量的特征: 連續型隨機變量: 練一練 指出下列隨機變量是不是離散型隨機變量,并說明理由. (1)一個袋中裝有5個白球和5個黑球,從中任取3個,其中所含白球的個數; (2)某林場的樹木最高達30 m,則此林場中樹木的高度;
目標二:理解隨機變量與隨機事件的關系. 任務:能寫出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可能取值,并能解釋其表示的事件. 先后拋兩枚均勻的硬幣,設正面朝上的硬幣數為X,樣本空間為Ω.用FZ表示第一枚硬幣反面朝上,第二枚硬幣正面朝上. (1)X=1與樣本空間Ω中樣本點之間有什么關系?記事件A為“恰有一枚硬幣正面朝上”,寫出A所包含的樣本點,X=1與事件A有什么關系? (2)X=2表示什么事件?X=1與X=2能同時成立嗎? (3)0
學習總結
任務:根據下列關鍵詞,構建知識導圖. “隨機變量”“隨機事件”
2隨機變量及其與事件的聯系
學習目標 1.通過具體實例,了解離散型隨機變量的概念. 2.理解隨機變量與隨機事件的關系以及隨機變量之間的關系.
學習活動
目標一:通過具體實例,了解隨機變量和離散型隨機變量的概念. 任務1:結合具體實例,了解隨機變量的概念. 為了督促各地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環保部門決定在34個省級行政區中,隨機抽取6個進行突擊檢查,抽取到的省級行政區只要有一個不同就認為是不同的試驗結果,記樣本空間為Ω. (1)Ω中包含的樣本點數目是多少? (2)我國只有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這4個直轄市,若設抽得的省級行政區中直轄市個數為X,則X可取哪些值? 參考答案: (1)由組合知識可知,Ω所包含的樣本點數目為. (2)X的取值可以是0,1,2,3,4中的任意一個. 【概念講解】 隨機變量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隨機試驗的樣本空間為Ω,而且對于Ω中的每一個樣本點,變量X都對應有唯一確定的實數值,就稱X為一個隨機變量. 表示:①大寫英文字母X,Y,Z,… ②小寫希臘字母ξ,η,ζ,… 取值范圍:隨機變量所有可能的取值組成的集合. 練一練 先后拋兩枚均勻的硬幣,設正面朝上的硬幣數為X,樣本空間為Ω. (1)若用FZ表示第1枚硬幣反面朝上,第二枚硬幣正面朝上,試用列舉法寫出樣本空間Ω; (2)求出隨機變量X的取值范圍. 參考答案: (1)樣本空間Ω={FF,FZ,ZF,ZZ}. (2)因為正面朝上的硬幣數可能為0,1或2,因此X的取值范圍是{0,1,2}. 任務2:寫出下列隨機變量的取值范圍,了解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兩種類型. (1)拋一枚均勻硬幣,如果正面朝上,取Z=1:如果反面朝上,取Z=0; (2)擲一個均勻的骰子,朝上的點數為Y; (3)某網頁在一天內(即24h內)被瀏覽的次數ξ; (4)某品牌節能燈的壽命η(單位:h). 參考答案: (1)Z的取值范圍是{1,0}; (2)Y的取值范圍是{1,2,3,4,5,6}; (3)ξ的取值范圍是{0,1,2,3,…}=N; (4)η的取值范圍是[0,+∞). 思考:上述第4個隨機變量的取值范圍與前3個有何不同? 【概念講解】 離散型隨機變量:其所有可能的取值,都可以一一列舉出來. 離散型隨機變量的特征: (1)可以用數值表示; (2)實驗之前可以確定可能出現的所有值; (3)實驗之前不能確定該次試驗出現何值; (4)試驗的結果能一一列出. 連續型隨機變量:其可取某一區間內的任意值,無法對其中的值進行一一列舉. 練一練 指出下列隨機變量是不是離散型隨機變量,并說明理由. (1)一個袋中裝有5個白球和5個黑球,從中任取3個,其中所含白球的個數; (2)某林場的樹木最高達30 m,則此林場中樹木的高度; 參考答案: (1)從10個球中取3個球,所得的結果有以下幾種:3個白球;2個白球和1個黑球;1個白球和2個黑球;3個黑球,即其結果可以一一列出,符合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定義; (2)林場樹木的高度是一個隨機變量,它可以取(0,30]內的一切值,無法一一列舉,不是離散型隨機變量.
目標二:理解隨機變量與隨機事件的關系. 任務:能寫出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可能取值,并能解釋其表示的事件. 先后拋兩枚均勻的硬幣,設正面朝上的硬幣數為X,樣本空間為Ω.用FZ表示第一枚硬幣反面朝上,第二枚硬幣正面朝上. (1)X=1與樣本空間Ω中樣本點之間有什么關系?記事件A為“恰有一枚硬幣正面朝上”,寫出A所包含的樣本點,X=1與事件A有什么關系? (2)X=2表示什么事件?X=1與X=2能同時成立嗎? (3)0
目標三:理解隨機變量之間的關系. 任務:通過實例,理解隨機變量之間的關系,會求簡單的離散型隨機變量的概率. 為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某廠某月實行超額獎勵制度,具體措施是:每超額完成1件產品,獎勵100元.假設這個月中,該廠的每名員工都完成了定額,而且超額完成的產品數都不超過50.從該廠員工中隨機抽出一名,記抽出的員工該月超額完成的產品數為X,獲得的超額獎勵為Y元,則X與Y均為隨機變量. 問題: (1)當X=3時,Y的值是多少?X與Y之間有怎樣的等量關系? (2)X,Y的取值范圍分別為多少? 參考答案: (1)因為X=3表示超額完成了3件產品,所以按照獎勵制度可知Y=100×3=300;依照題意可知Y=100X. (2)由于X的取值范圍是{0,1,2,3,…,50},因此Y的取值范圍是{0,100,200,300,…,5000}. 【歸納總結】 隨機變量之間的關系 一般地,如果X是一個隨機變量,a,b都是實數且a≠0,則 Y=aX+b 也是一個隨機變量.由于X=t的充要條件是Y=at+b,因此 P(X=t)=P(Y=at+b). 練一練 某快餐店的小時工是按照下述方式獲取稅前月工資的:底薪1000元,每工作一小時獲取30元.從該快餐店中任意抽取一名小時工,設其月工作時間為X小時,獲取的稅前月工資為Y元. (1)當X=110時,求Y的值; (2)寫出X與Y之間的關系式; (3)若P(X≤120)=0.6,求P(Y>4600)的值. 參考答案: 解:(1)當X=110時,表示工作了110個小時, 所以Y=110×3+1000=4300. (2)根據題意有Y=30X+1000. (3)∵X≤120 30X≤3600 30X+1000≤4600 Y≤4600, ∴P(Y≤4600)=P(X≤120)=0.6, 從而P(Y>4600)=0.4.
學習總結
任務:根據下列關鍵詞,構建知識導圖. “隨機變量”“隨機事件”
2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