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蘇教版小升初數學第一輪總復習《應用題—典型應用題》講練專輯第5講(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蘇教版小升初數學第一輪總復習《應用題—典型應用題》講練專輯第5講(含答案)

資源簡介

蘇教版小升初數學第一輪總復習“應用題”講練合集
第5講:典型應用題
知識梳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典型題詳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例1 六(1)班第一小組7個同學測量身高,有兩個同學的身高都是153厘米,有一個同學的身高是152厘米,有兩個同學的身高都是149厘米,還有兩個同學的身高都是147厘米。這個小組同學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典例剖析
求平均數時,要知道兩個條件:被平均分的事物的總數量和平均分的總份數。其基本數量關系是:平均數=總數量÷總份數。所以應先求出這個小組同學身高的總和,再用身高總和除以總人數。
(153×2+152+149×2+147×2)÷7
=1050÷7
=150(厘米)
答:這個小組同學的平均身高是150厘米。
舉一反三練習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五(1)班陽光分隊5名同學的身高分別是1.38米、1.45米、1.35米、1.39米、1.42米。這5名同學的平均身高是多少米
(2)小明在上學期期末考試中,語文是94分,數學比語文多5分,英語比語文少2分。小明的平均成績是多少分
2.小明讀一本故事書,前4天每天讀25頁,以后每天比前4天每天多讀20頁,又經過6天全讀完了。小明平均每天讀多少頁
3.一次考試中,小明語文得了86分,自然得了90分,現在還要考數學,他想爭取三科平均分至少為90分,那么他的數學至少要考多少分
例2 某班有40名學生,期中考試數學有兩名同學因故缺考,其余學生平均89分。后來缺考的兩名同學補考后,他們的平均成績比全班40人的平均成績高9.5分。這兩名同學的平均成績是多少分
典例剖析
這是一道較復雜的平均數問題,分析時要抓住平均就是移多補少的實質,弄清題中的數量關系。
“他們的平均成績比全班40人的平均成績高9.5分”,那么在求全班平均成績時,將這兩名同學高出的部分移補給了其他40-2=38(名)學生。移補的分數是9.5×2=19(分),其他38名學生的平均成績將提高19÷38=0.5(分),達到全班平均成績。全班平均成績是89+0.5=89.5(分)。補考的兩名同學的平均成績是89.5+9.5=99(分)。可用下面的長方形圖表示其數量關系:
(全班平均時將“甲”移補成了“乙”)
解:9.5×2÷(40-2)=0.5(分) 89+0.5+9.5=99(分)
答:這兩名同學的平均成績是99分。
舉一反三練習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某班統計數學成績,平均成績是85.1分。后來發現小明同學的成績是96分被誤看作69分。重新計算后,全班平均成績是85.7分。這個班共有多少名學生
2.(1)一個學習小組有12個同學,一次數學考試,李平請假,其余11人的平均分是85分。后來李平補考,成績比12人的平均成績還高5.5分。李平考了多少分
(2)某班一次數學考試的平均分為88分,小明因病沒有參加考試。第二天他補考的成績是79分,加上小明的成績后,該班的平均成績是87.8分。這個班共有學生多少人
3.鵬程小學有100 名學生參加英語競賽,平均分是64分,其中男生平均分是60分,女生平均分是70分。男生比女生多多少名
例3 一條馬路長440米,在路的一旁每隔8米植一棵樹,兩端都植,共植了多少棵樹
典例剖析
解答植樹問題時,先要判斷是在直線上植樹,還是在封閉路線上植樹。這道題是在一條馬路上也就是直線上植樹,并且兩端都植,所以植樹棵數比間隔數多1。如果兩端都不植,則植樹棵數就應比間隔數少1。
解:440÷8=55(段) 55+1=56(棵)
答:共植了56棵樹。
舉一反三練習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有一條長200 米的路,在路的兩旁從頭到尾每隔4米植一棵樹,一共植樹多少棵
2.一條長350厘米的窗簾需用掛環掛起(兩端都要有掛環),若使相鄰兩掛環之間的距離是35厘米,需要多少個掛環
3.一條道路全長560米,道路兩側均架設電線桿。從起點到終點,每隔16米架設一根電線桿,如果起點和終點都不架設,那么這條道路上共要架設多少根電線桿
例4 在一個半徑是125米的圓形花園周圍,等距離種白楊樹157棵,求相鄰兩棵樹間的距離是多少。
典例剖析
本題屬于封閉路線上的植樹問題。在封閉路線上植樹時應注意,植樹棵數與間隔數相等。此題告訴了花園的半徑,應先求出花園的周長,再用花園的周長除以棵數就是樹的間距。
解:2×3.14×125÷157=5(米)
答:相鄰兩棵樹間的距離是5米。
舉一反三練習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一個圓形池塘的周長是150米,在它的一圈每隔3米栽一棵樹苗,共需多少棵樹苗
2.在一個邊長20米的等邊三角形上每隔2米擺放一盆花,每個頂點處均有1盆花。一共可以擺放多少盆花
3.(1)一塊正方形菜地的邊長是25米,要在它的周圍圍上籬笆,每隔5米需要打一根木樁,4個頂點都要打。一共要準備多少根木樁
(2)公園的環形小路邊有石凳20個,相鄰兩個石凳間隔36米。現在把石凳改換成木椅,使相鄰兩把木椅間隔24米,一共要準備多少把木椅
例5 一天,小明幫媽媽賣電影票,共賣出電影票200張,收款2500元。乙等票每張10元,甲等票每張15元。小朋友,你知道甲等票和乙等票各賣出多少張嗎
典例剖析
此題中只知兩種票的單價、總價和總數量,但兩種票的張數都未知,增加了解題難度,這里可用假設的方法,把兩種票假設為其中的某一種。
解法一:假設都是乙等票,則總價是:10×200=2000(元)
為什么比實際總價少了2500-2000=500(元)呢 正是因為假設造成的,把1張甲等票算作乙等票就少算了15-10=5(元),500元就是少算的總價,由此可求出甲等票的張數。
甲等票:(2500-10×200)÷(15-10)=100(張)
乙等票:200-100=100(張)
解法二:若用長方形圖來幫助分析就更直觀。單價×數量=總價,這里用長來表示數量,寬來表示單價,面積就是對應的總價。
甲等票的總價=S1+S2
S1+S2+S3=2500元
假設單價都是10元,則總價是S2+S3=10×200=2000(元)
S1=2500-2000=500(元)
S1的寬是15-10=5(元),長是甲等票的張數,即是500÷5=100(張)。
當然也可假設單價都是15元。
答:甲等票賣出100張,乙等票賣出100張。
舉一反三練習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雞兔同籠,共100個頭,320只腳,那么雞、兔各有多少只
(2)小明有2角和5角硬幣共35枚,一共是11元5角,那么5角硬幣有多少枚
2.有黑、白棋子一堆,其中黑子個數是白子個數的2倍。如果從這堆棋子中每次同 時取出黑子4個、白子3個,那么取幾次后,白子剩下1個,而黑子還剩18個
3.松鼠媽媽采松果,晴天每天可采20個,雨天每天可采12個,它一連幾天采了112個松果,平均每天采14個。這幾天當中有幾天是雨天
例6 植樹節那天,六年級學生去植樹,如果每人栽5棵,還剩下50棵樹苗;如果每人栽6棵,就缺少40棵樹苗。共有多少人去植樹 樹苗一共有多少棵
典例剖析
此題是典型的一盈一虧的盈虧問題,我們直接用盈虧問題的公式來解即可。
解:人數:(50+40)÷(6-5)=90(人)
棵數:90×5+50=500(棵)
答:共有90人去植樹,樹苗一共有500棵。
舉一反三練習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小明從學校到家,如果每分鐘走50米,就要比原定時間多用3分鐘;如果每分鐘走70米,則可提前5分鐘到達。問:小明從學校到家要走多遠
2.一個班的同學去劃船,如果增加1條船,正好每條船坐6人;如果減少1條船,正好每條船坐9人。這個班共有多少人
3.某次大會安排代表住宿,若每間住2人,則有12人沒有床位;若每間住3人,則多出2個空床位。問:房間共有幾間 代表共有幾人
例7 挖一條水渠,如果每人挖24米,則距渠的總長還差300米;如果每人挖30米,則距渠的總長還差120米。求挖渠總人數和渠長。
典例剖析
每人挖24米,則距渠的總長度還差300米;每人挖30米,則距渠的總長度還差120米。這說明若每人多挖(30-24)米,就少差(300-120)米,這樣就能求出人數,從而求出渠長。
解:(300-120)÷(30-24)=30(人) 24×30+300=1020(米)
答:挖渠的總人數是30人,渠長1020米。
舉一反三練習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某酒店給一批客人安排房間,每個房間住3人,則有36人沒床位;每個房間住4人,則還有13人沒床位。問:共有多少個房間 這批客人共多少人
2.在橋上測量橋高,把繩子對折后垂到水面時,繩子還剩下8米;把繩子三折后垂到水面時,繩子還剩下2米。求橋高和繩長各是多少米。
3.某小學買了一批跳繩準備分給各班,如果每班分4根,則多10根;如果每班分5根,則還多4根。這個學校有多少個班 學校買了多少根跳繩
例8 龜兔賽跑,全程1500米,龜每分鐘爬25米,兔每分鐘跑325米。兔自以為能得第一,途中睡了一覺,結果醒來時龜剛好到終點,兔還差200米。兔睡了多少分鐘
典例剖析
這是一道行程問題,其數量關系是“速度×時間=路程”。要求三者中的一個,就必須去尋找另外兩個條件。已知龜的路程是1500米,速度是25米/分,那么龜跑的時間是1500÷25=60(分)。在這段時間內,兔跑了1500-200=1300(米),又睡了一覺。只要求出兔跑的時間就可求出它睡的時間。
解:1500÷25=60(分) 60-(1500-200)÷325=56(分)
答:兔睡了56分鐘。
舉一反三練習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小狗和小熊賽跑,小狗1分鐘跑了400米后,見小熊落在后面,它想:反正還差一半路就到達終點了,先玩8分鐘也不遲。于是小狗痛快地玩起來了,小熊仍以每分鐘100米的速度往前跑。問:它倆誰先到達終點 早到幾分鐘
2.學校班車送學生回家,每分鐘行600米,預計50分鐘后到達最后一站,但行到一半路程時,汽車發生故障,用10分鐘修理完畢,如仍需按原計劃到達最后一站,行駛余下的路程每分鐘需比原來快多少米
3.小華上學時坐車,回家時步行,在路上一共用90分鐘。如果往返都坐車,全部行 程只需30分鐘。如果往返都步行,則需要多少分鐘
例9 兩輛汽車從相距276千米的兩地同時相對開出,一輛汽車每小時行57千米,另一輛汽車比前一輛汽車每小時快1千米。
(1)經過幾小時兩車相遇
(2)從開始到還相距46千米用了幾小時
(3)從開始到相遇后又相距69千米共用了幾小時
典例剖析
此題是一道典型的相遇問題。要求相遇時間,關鍵是要能正確分析出相遇距離。圖示如下:
(1)如圖:
兩車同時行的路程和是276千米。
(2)如圖:
兩車同時行的路程和是276-46=230(千米)。
(3)如圖:
兩車同時行的路程和是276+69=345(千米)。
注意:相遇距離并不一定是兩地間的距離,而是兩車同時行的路程和;相遇時間就是兩車同時行的時間。關系式可理解為:速度和×同時行的時間=同時行的路程和。
解:(1)276÷(57×2+1)=2.4(時)
(2)(276-46)÷(57×2+1)=2(時)
(3)(276+69)÷(57×2+1)=3(時)
答:(1)經過2.4小時兩車相遇;
(2)從開始到還相距46千米用了2小時;
(3)從開始到相遇后又相距69千米共用了3小時。
舉一反三練習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甲、乙二人在一個長400米的環形跑道上從同一點、同時反向而行,甲每分鐘走45米,乙每分鐘走35米。多少分鐘后兩人第一次相遇
(2)一列客車和一列貨車同時從相距20千米的兩地相背而行,客車每小時行68千米,貨車每小時行52千米。5小時后兩車相距多少千米
2.甲、乙兩車從相距690 千米的兩城相向而行,甲車每小時行60千米,甲車先行1小時后乙車才出發,乙車每小時行80千米。甲車開出幾小時后與乙車相遇
3.甲、乙兩車同時從東、西兩地相向開出,甲車每小時行6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52千米,兩車在離中點16千米處相遇。東、西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10 東、西兩村相距5.5千米,甲、乙兩人由東村去西村,甲每分鐘行75米,乙每分鐘行100米,甲走10分鐘后乙才出發。乙追上甲時距離西村還有多遠
典例剖析
這是一道特殊的行程問題,即追及問題。追及問題的主要關系式是“速度差×追及時間=追及距離”。本題要求乙追上甲時距離西村還有多遠,就要先求乙追上甲時兩人均行了多少米。題中的速度差、追及距離均可求得,從而就可求出追及時間和乙追上甲時所行的路程。
解:追及時間:75×10÷(100-75)=30(分)
乙追上甲所行路程:30×100=3000(米)=3千米
乙追上甲時距離西村的距離:5.5-3=2.5(千米)
答:乙追上甲時距離西村還有2.5千米。
舉一反三練習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一輛汽車從A城開出,以每小時50千米的速度行了2小時后,一輛摩托車從A城開出,沿著同一條路去追趕,速度為每小時80千米。幾小時后可追上汽車
2.李明每分鐘行80米,王青每分鐘行60米,兩人同時相背行了5分鐘,李明掉轉方向追趕王青。從李明開始追王青,到李明追上王青需要多少分鐘
3.從甲站向乙站開出一列快車,速度為每小時62千米。1小時后,又從甲站向乙站開出一列慢車,速度為每小時55千米,當快車到達乙站時,慢車離乙站還有195千米。求甲、乙兩站相距多少千米。
例11 一列火車通過860米長的大橋需要45秒,用同樣的速度穿過610米長的隧道需要35秒。求這列火車行駛的速度及車身的長度。
典例剖析
這是一道典型的火車過橋問題。火車完全通過860米長的大橋,行的路程是860米+火車長;火車完全通過610米長的隧道,行的路程是610米+火車長。火車通過大橋和隧道,行的路程相差(860-610)米,時間相差(45-35)秒,所以火車的速度為(860-610)÷(45-35)=25(米/秒)。
解:(860-610)÷(45-35)=25(米/秒) 25×45-860=265(米)
答:火車行駛的速度是25米/秒,車身的 長度是265米。
舉一反三練習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某列車通過375米長的第一個隧道用去24秒,接著通過第二個長231米的隧道用去16秒,求這列車的長度。
2.一列火車穿過長1499米的山洞用了75秒,它以同樣的速度通過長1874米的大橋用了1分30秒。問:這列火車長多少米
3.(1)一列火車經過一個路標要5秒,通過一座300米長的山洞要20秒,以同樣的速度經過一座800米的大橋要多少秒
(2)快車長195米,每秒行25米;慢車長165米,每秒行15米,兩車相向而行,從兩車頭相接到兩車尾相離需幾秒
例12 一條公路,甲隊獨修需24天完成,乙隊獨修需30天完成。甲、乙兩隊合修若干天后,乙隊停工休息,甲隊繼續修6天完成。乙隊修了多少天
典例剖析
這是一道工程問題,也是分數應用題中的一種,它和整數、小數應用題中此類題的不同點是:忽略工作總量的具體數量,將其假設為單位“1”。如本題中設這條公路為單位“1”,則甲隊、乙隊的工作效率分別是和,其基本數量關系仍是“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解:工作總量是單位“1”,甲、乙兩隊的工作效率分別是,。
甲隊后6天的工作量:
甲、乙兩隊合作的工作量:
合作的時間:(天)
答:乙隊修了10天。
舉一反三練習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填空。
(1)一段公路,甲隊單獨修要用20天,乙隊單獨修要用30天。如果兩隊合修,每天完成這項工程的( ),( )天可以完成。
(2)一堆貨物,甲車單獨運10小時運完,乙車單獨運15小時運完。現在兩車合運2小時,共運走這堆貨物的( ),還剩下這堆貨物的( )。
2.(1)一項工程,甲隊單獨做15天完成,乙隊單獨做12天完成。如果甲、乙兩隊合作,完成全工程的需要幾天
(2)修一條公路,甲隊單獨修要15天,乙隊單獨修要12天。如果甲隊先修6天后,剩下的由甲、乙兩隊合修,那么還要幾天才能完成
3.甲、乙兩隊挖一條水渠,甲隊單獨挖8天完成,乙隊單獨挖要12天完成。現在兩隊同時挖了幾天后,乙隊調走,余下的甲隊3天挖完。乙隊挖了多少天
例13 一個水池裝有一個注水管和一個排水管,單開注水管5小時可將空池灌滿,單開排水管7小時可將滿池水排完。如果一開始是空池,打開注水管1小時后又打開排水管,再過多長時間池內有半池水
典例剖析
這是一類典型的工程應用題,將一池水看作整體“1”,則每小時進水,排水。兩管齊開時,池水每小時增加,這就是兩管齊開時的工作效率。要求時間,只需找到要完成的工作量。
當打開排水管時,池內已有的水,故還要注入的水量是。
解:(時)
答:再過小時池內有半池水。
舉一反三練習1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一根甲種水管30分鐘可以將空池灌滿,一根乙種水管40分鐘可以將空池灌滿,先用3根甲種水管灌5分鐘,然后再打開若干根乙種水管,分鐘就可將空池灌滿。問:打開了多少根乙種水管
2.游泳池有甲、乙、丙三個注水管,如果單開甲管需要20小時注滿空池;甲、乙兩管合開需要8小時注滿空池;乙、丙兩管合開,需要6小時注滿空池。單開丙管要多少小時可以注全池的?
3.一個水池有甲、乙兩個排水管,一個進水管丙。若同時開放甲、丙兩管,20小時可將滿池水排空;若同時開放乙、丙兩管,30小時可將滿池水排空;若單獨開放丙管,60小時可將空池注滿。若同時打開甲、乙、丙三個水管,要排空滿池水需幾小時
例14 我國農歷用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12種動物按順序輪流代表年份,例如,第一年如果是鼠年,第二年就是牛年,第三年就是虎年。如果公元1年是雞年,那么公元2030年是什么年
典例剖析
公元1年是雞年,雞年往后從狗年開始再到雞年為一個周期。公元2030年是公元1年之后第2030-1=2029(年),而每經過12年又是雞年,即每12年一個周期。確定周期后,用經過的時間除以周期,余數是幾就是雞年之后第幾年。
解:2030-1=2029(年) 2029÷12=169……1
從雞年之后第1年是狗年,即2030年是狗年。
答:公元2030年是狗年。
舉一反三練習1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有大小完全相同的紅珠、白珠和黑珠共150顆,按3顆紅珠、2顆白珠和1顆黑珠的順序排列。
(1)最后一顆珠子顏色是 。
(2)紅珠一共有 顆。
2.(1)某年的5月1日是星期三,這一年的6月1日是星期 。
(2)某年的10月1日是星期日,那么下一年的元旦是星期 。
3.請你伸出右手,手心朝上,按順序數數。大拇指為1,食指為2,中指為3,無名指為4,小拇指為5;然后反向,無名指為6,中指為7,食指為8,大拇指為9;再換向,食指為10……如此數下去,那么數到2000手指是 。
典型應用題強化練習
基礎達標
一、解答下列應用題
1.六(1)班44人參加春游劃船活動,乘12只船正好坐滿。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大船和小船各有幾只
2.將一根木棒鋸成4段需要6分鐘,如果將這根木棒鋸成7段需要多少分鐘
3.甲、乙兩輛汽車從相距600千米的兩城市同時相對開出,甲汽車每小時行65千米,乙汽車每小時行55千米。兩車開出幾小時后相遇
4.把20面小紅旗插在正方形操場的四條邊上,使每條邊上的小紅旗同樣多,每個頂點上也要插。每條邊上可插多少面小紅旗
5.今有雞兔同籠,上有35個頭,下有94只腳,雞和兔各有多少只
6.某工程,甲單獨做40天完成,乙單獨做60天完成。開始兩人合作,中間甲因有事離開了幾天,所以經過27天才完成。甲離開了幾天
7.小強考了語文、數學、英語、音樂、體育、科學六門功課,數學成績不算在內,平均成績是91分。把數學成績加上去,平均成績是92.5分,那么小強的數學成績是多少分
8.一列客車通過860米長的大橋需要45秒,用同樣的速度穿過620米長的隧道要35秒。求這列客車的速度及車身的長度。
9.某市對城區主干道進行綠化,計劃把某一段公路的一側全部栽上桂花樹,要求路的兩端各栽1棵,并且每棵樹的間隔相等。如果每隔4米栽1棵,則樹苗缺21棵;如果每隔5米栽1棵,則樹苗正好用完。原來有樹苗多少棵
10.某人要到8層辦事,不巧停電,電梯停開,如果從1層走到4層需要48秒,那么以同樣的速度要走到8層,還需要多少秒
11.一項工程,甲單獨做要20小時,乙單獨做要30小時,丙單獨做要40小時。現在三人合作,甲因其他事中間停了幾小時,結果從開始算起,用了12小時完成。問:甲中間暫停了幾小時
12.一列火車通過1200米的大橋,從車頭上橋到車尾離開橋恰好用了1分鐘,而火車經過橋頭站崗的士兵用了12秒。求這列火車的長度和速度。
13.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城同時出發,相向而行,4小時相遇,甲車每小時比乙車多行駛15千米。已知兩車的速度比是5:4,則A,B兩城相距多少千米
14.甲、乙、丙三人一共買了5塊巧克力慕斯,甲付了3塊巧克力慕斯的費用,乙付了2塊巧克力慕斯的費用,丙沒有付錢。三個人將所有巧克力慕斯平均分配吃完后,丙給了甲30元。那么丙應該付給乙多少元
能力拓展創新
二、解答下面各題
1.小明以每分鐘50米的速度從家走到學校,要遲到8分鐘,他這樣走了2分鐘之后,改用每分鐘60米的速度前進,結果早到5分鐘。小明家離學校有多少米
2.一次比賽,共6名評委參加評分。選手丁小西的得分情況是:如果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平均分是8分;如果去掉一個最高分,平均分是7.6分;如果去掉一個最低分,平均分為8.2分。如果保留最低分和最高分算平均分,他應得多少分 (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3.甲車從A地到B地需要5小時,乙車從B地到A地,速度是甲車的。現在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后繼續前進,甲車到B地后立即返回,乙車到A地后也立即返回,他們在途中又一次相遇。如果兩次相遇點相距66千米,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4.某地新建一座大橋,在橋面兩側等距離安裝照明燈,要求在A,B,C處及AC和BC的中點都要有一盞燈,這樣至少需要多少盞燈
5.蓄水池中有一根進水管和一根排水管,要注滿一池水,單開進水管需5小時;排光一池水,單開排水管需3小時。現在池內有半池水,如果按進水、排水、進水、排水……的順序輪流各開1小時。問:多長時間后水池中的水剛好排完 (精確到分鐘)
參考答案
舉一反三練習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38+1.45+1.35+1.39+1.42)÷5=1.398(米)
(2)94+(5-2)÷3=95(分)
2. 25+20×6÷(4+6)=37(頁)
3. 90×3-86-90=94(分)或90+(90-86)=94(分)
舉一反三練習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增加的總分數:96-69=27(分)
每人增加的分數:85.7-85.1=0.6(分)
學生數:27÷0.6=45(名)
2.(1)5.5÷11=0.5(分) 85+0.5+5.5=91(分)
(2)(87.8-79)÷(88-87.8)+1=45(人)
3.全班平均時,每名男生應補上的分數是64-60=4(分),而每名女生移出的分數是70-64=6(分)。因為4×男生人數=6×女生人數,所以男生和女生人數的比是6:4=3:2。(名)
舉一反三練習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00÷4+1)×2=102(棵)
2. 350+35+1=11(個)
3. (560+16-1)×2=68(根)
舉一反三練習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50÷3=50(棵)
2. 20×3÷2=30(盆)
3.(1)25×4+5=20(根)
(2)20×36+24=30(把)
舉一反三練習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兔:(320-100×2)÷(4-2)=60(只) 雞:100-60=40(只)
(2)(11.5-35×0.2)+(0.5-0.2)=15(枚)
2.假設每次取的黑子是白子的2倍,則剩下的黑子也是白子的2倍,每次取出黑子6個,白子3個,那么當白子剩1個時,黑子剩下2個。實際少取出黑子18-2=16(個),每次少取6-4=2(個)。取的次數是16÷2=8(次)。
3.一共采的天數:112÷14=8(天) 雨天:(20×8-112)÷(20-12)=6(天)
舉一反三練習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原定時間:(50×3+70×5)÷(70-50)=25(分)
路程:50×(25+3)=1400(米)
2.船:(6+9)÷(9-6)=5(條) 人數:6×(5+1)=36(人)
3.(12+2)÷(3-2)=14(間) 14×2+12=40(人)
舉一反三練習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房間:(36-13)÷(4-3)=23(間) 客人:23×3+36=105(人)
2.橋高:(8×2-2×3)÷(3-2)=10(米) 繩長:(10+8)×2=36(米)
3.共有的班數:(10-4)÷(5-4)=6(個) 跳繩:6×4+10=34(根)
舉一反三練習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小狗的時間:1+8+1=10(分)
小熊的時間:400×2÷100=8(分)
10>8,所以小熊先到達終點,早到10-8=2(分)。
2. 600×50÷2+(50÷2-10)-600=400(米)
3. 90×2-30=150(分)
舉一反三練習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400÷(45+35)=5(分)
(2)(68+52)×5+20=620(千米)
2.(690-60)÷(60+80)+1=5.5(時)或(690+80)÷(60+80)=5.5(時)
3. 16×2÷(60-52)=4(時) (60+52)×4=448(千米)
舉一反三練習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時)
2.當李明掉轉方向追趕王青時,兩人相距(80+60)×5=700(米),這就是追及距離。兩人的速度差是80-60=20(米),所以李明追上王青需要700÷20=35(分)。
3. (195-62)÷(62-55)=19(時) 19×55+195=1240(千米)
舉一反三練習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75-231)÷(24-16)=18(米/秒) 18×24-375=57(米)
2. 1分30秒=90秒(1874-1499)÷(90-75)=25(米/秒);
25×90-1874=376(米)
3.(1)300÷(20-5)=20(米/秒) 800÷20+5=45(秒)
(2)從車頭相接到車尾相離,兩車行的路程和正好是兩列車的車身長。
195+165=360(米) 360÷(25+15)=9(秒)
舉一反三練習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12 (2)
2.(1)(天) (2)(天)
3.(天)
舉一反三練習1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根)
2. (時)
3. (時)
舉一反三練習1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3+2+1=6(顆) 150÷6=25 最后一顆是黑色的
(2)25×3=75(顆)
2.(1)31÷7=4……3 星期六
(2)(30+30+31+1)÷7=13……1 星期一
3.(2000-9)÷8=248……7 食指
典型應用題強化練習
基礎達標
一、解答下列應用題
1.大船:(44-12×3)÷(5-3)=4(只) 小船:12-4=8(只)
2. 26÷(4-1)×(7-1)=12(分)
3. 600÷(65+55)=5(時)
4. 420÷4+1=6(面)
5. 雞:(35×4-94)÷(4-2)=23(只) 兔:35-23=12(只)
6. (天)
7. 2.5×6-91×5=100(分)
8.速度:(860-620)÷(45-35)=24(米/秒) 車身長:45×24-860=220(米)
9. (米) 420÷5+1=85(棵)
10. 48÷(4-1)=16(秒) 16×(8-4)=64(秒)
11. (時)
12. 速度:1200÷(60-12)=25(米/秒) 車身:25×12=300(米)
13.甲的速度:15÷(5-4)×5=75(千米/時)
乙的速度:15÷(5-4)×4=60(千米/時)
A,B兩地相距:(60+75)×4=540(千米)
14. 5塊巧克力蒜斯平均分配給三人,那么每人分得(塊),而甲付了3塊的費用,乙付了2塊的費用,所以丙應給甲(塊)的費用,給乙(塊)的費用。丙給甲30元,則每塊巧克力慕斯的費用是:(元),那么丙應該付給乙塊巧克力慕斯的費用,即(元)。
能力拓展創新
二、解答下面各題。
1.[50×8+60×5+(60-50)×2]÷(60-50)=72(分) (72+8)×50=4000(米)
2. (7.6×5-4×8+8.2×5)÷6≈7.8(分)
3.如下圖
設甲、乙兩車第一次相遇點為C,第二次相遇點為D時,因:乙=甲,
乙:甲=8:5。那么BC=,AC=,BD=。(千米)
4. 512÷2=256(米) 576÷2=288(米)
每兩盞燈之間的距離最長的米數:(256,288)=32
至少需要安裝照明燈:(512÷32+576÷32+1)×2=70(盞)
5. 由題可推出水池中的水每2小時減,,3×2=6(時)
剩下。再經過1小時,池中有,最后排(時),即0.9時。所以共需6+1+0.9=7.9(時),60×0.9=54(分),所以用7時5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江市| 吉首市| 宿迁市| 正蓝旗| 永平县| 江口县| 伊宁县| 临夏县| 韶山市| 青浦区| 宕昌县| 沂水县| 南和县| 江孜县| 阿鲁科尔沁旗| 八宿县| 巴里| 桐柏县| 维西| 柳林县| 巴里| 家居| 色达县| 自治县| 新宁县| 会同县| 霞浦县| 黔西| 都江堰市| 邵阳市| 固原市| 中超| 信宜市| 墨江| 唐海县| 安西县| 安仁县| 利辛县| 孝义市| 德阳市| 呼伦贝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