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內容要求①知道空氣主要成分的體積分數,認識空氣對人類的重要作用。②認識氧氣的主要性質,學會氧氣的實驗室制法。認識化學反應催化劑的重要作用。③知道常見的化合反應、分解反應。學業要求①能完成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認識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②能辨析常見的化合、分解反應。實驗氧氣的制取和性質研究第1節 空氣與氧氣(4)——氧氣的制取和性質研究1.初步學會實驗室制取氧氣裝置的裝配、連接方法和氣密性檢查。2.初步學會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 , 學習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學習粉末狀固體試劑的使用方法。3.學習研究氧氣性質的方法。目 標大試管,單孔橡皮塞,橡皮管,玻璃導管,集氣瓶,水槽,鐵架臺(帶鐵夾),坩堝鉗,酒精燈,玻璃片,木條,火柴,粗鐵絲,木炭,鋁箔,棉花,澄清石灰水,高錳酸鉀。器 材如果觀察到導管口____________,就證明裝置________。過 程把導管口的下端_______水中,__________試管。圖3-18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用手緊握浸入有氣泡冒出不漏氣如果________________,就說明裝置_______,應仔細查找原因,并改正。沒有氣泡冒出漏氣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如圖 3-18 所示,過 程2.按圖 3-19 組裝裝置。在檢查過氣密性的試管中,加入約 7 克高錳酸鉀,并把一團______放在試管口,用帶導管的橡皮塞塞緊管口,使試管口_____________,固定在鐵架臺上。圖3-19 實驗室制取氧氣裝置棉花略向下傾斜過 程3.__________酒精燈,使試管_____ _____后將火焰______在藥品處加熱。4.當__________ 、_____地放出后,再把導管口______盛滿水的集氣瓶里,收集氣體。5.停止加熱時,先把___________水面,然后再______________。6.觀察收集到的氣體的顏色。受熱均勻來回移動集中氣泡連續均勻伸入導管移出熄滅酒精燈過 程7.用坩堝鉗夾取一小塊木炭,在酒精燈上燒至發紅。然后將木炭插入集氣瓶內,出現 _______________ 現象,說明集氣瓶中有 __________。反應完后,向集氣瓶內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蕩后,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象。圖3-20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木炭劇烈燃燒氧氣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過 程8.把 2 厘米 ×5 厘米鋁箔片的一端固定在粗鐵絲上,另一端裹一根火柴。點燃火柴,待火柴燃燒盡時,立即把鋁箔伸入留有水、充滿氧氣的集氣瓶中,有 _______________ 現象。圖3-21 鋁箔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產生白煙、放出大量熱、發出耀眼白光討 論1.在本次實驗中,圖 3-19 中哪部分是氣體發生裝置,哪部分是氣體收集裝置?(2)在實驗過程中,發現水槽內的水變成了紫紅色。(1)點燃酒精燈后,立即將火焰集中在試管內的藥品部位加熱,不久試管發生破裂。2.做實驗時,有時會出現下列問題,其原因是什么?應怎樣解決?圖3-19 實驗室制取氧氣裝置(3)在做氧氣性質實驗時,將木炭伸入集氣瓶內,產生的現象與在空氣里燃燒的現象相同。小結:1、下列是利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操作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是( )A2、在實驗室里制取氧氣,既可采用分解過氧化氫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鉀的方法。上述兩種方法的主要共同點有( )①用二氧化錳均可改變其反應速率 ②反應都不需要加熱 ③均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來達到目的 ④兩種方法所需儀器相同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A3、如圖為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裝置圖,下列操作錯誤的是( )A、該實驗需要檢査裝置的氣密性B、加熱時先來回移動酒精燈,使試管受熱均勻C、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時立即收集氧氣D、反應結束后,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C4、通過本學期的學習,相信你已經初步掌握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知識。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甲同學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時,可選擇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填字母)。(2)乙同學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實驗結束后,他發現水槽中的水變紅了,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同學想在實驗室制取CO2氣體,可用裝置______(填字母)來收集干燥的CO2。(4)裝置B和裝置C都可以用于制取同種氣體,裝置C的優點是_________。B試管口沒有塞棉花團F可控制反應的速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