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空間中的平面與空間向量學習目標 1.理解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會用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解決簡單的問題.學習活動目標:理解并運用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 任務1:理解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 問題1:如圖,過平面外一點A,能做幾條直線與平面α垂直? 【歸納小結】 點在平面上的射影(投影): (1)已知空間中的平面α以及點A,過A作α的垂線l,設l與α相交于點A ,則A 就是點A在平面α內的射影(投影); (2)當A不是平面α內的點時,如果A的射影為A′,則與都是平面α的一個法向量. 思考:一個圖形在平面上是否也有上述射影的概念? 問題2:作出圖形F在平面α內的射影,并解釋圖形射影的概念? 【新知講授】 圖形在平面上的射影(投影): (1)如圖,若△ABC的頂點A在平面α內,B與C都在平面α外,則分別過B與C作α的垂線,設交點分別為B′,C′,則△AB′C′就是△ABC在平面內的射影; (2)此時與都是平面α的一個法向量. 思考:一個平面幾何圖形在一個平面內的射影形狀可能有幾種情況? 問題3:如圖所示,已知AB是平面α的一條斜線且B為斜足(即AB不垂直于α,且AB∩α = B),設其中A'是A在平面α內的射影,而l是平面α內的一條直線. 判斷下列命題是否成立,并用空間向量證明: (1)當l⊥A′B時,l⊥AB; (2)當l⊥AB時,l⊥A′B. 【歸納總結】 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 (1)三垂線定理:如果平面內的一條直線與平面的一條斜線在該平面內的射影垂直,則它也和這條斜線垂直; (2)三垂線定理的逆定理:如果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和這個平面的一條斜線垂直,則它也和這條斜線在該平面內的射影垂直. 任務2:運用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解決簡單的問題. 問題1:如圖,已知ABCD-A1B1C1D1是一個正方體,求證:A1D⊥BD1. 問題2:如圖所示的三棱錐O-ABC中,CO⊥OA,CO⊥OB,且CD為△CAB的AB邊上的高,求證:OD⊥AB. 【歸納總結】 應用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的思路: 一定平面,二找垂線,三證垂直. 練一練:如圖,已知PA⊥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O為對角線BD的中點,求證:PO⊥BD,PC⊥BD.學習總結任務:回答下列問題. 1.一個平面幾何圖形在一個平面內的射影形狀可能有幾種情況? 2.詳細闡述應用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的思路?2空間中的平面與空間向量學習目標 1.理解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會用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解決簡單的問題.學習活動目標:理解并運用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 任務1:理解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 問題1:如圖,過平面外一點A,能做幾條直線與平面α垂直? 參考答案:有且僅有一條. 【歸納小結】 點在平面上的射影(投影): (1)已知空間中的平面α以及點A,過A作α的垂線l,設l與α相交于點A ,則A 就是點A在平面α內的射影(投影); (2)當A不是平面α內的點時,如果A的射影為A′,則與都是平面α的一個法向量. 思考:一個圖形在平面上是否也有上述射影的概念? 問題2:作出圖形F在平面α內的射影,并解釋圖形射影的概念? 參考答案: 如圖,圖形F上所有點在平面α內的射影所組成的集合F ,稱為圖形F在平面α內的射影. 【新知講授】 圖形在平面上的射影(投影): (1)如圖,若△ABC的頂點A在平面α內,B與C都在平面α外,則分別過B與C作α的垂線,設交點分別為B′,C′,則△AB′C′就是△ABC在平面內的射影; (2)此時與都是平面α的一個法向量. 思考:一個平面幾何圖形在一個平面內的射影形狀可能有幾種情況? 問題3:如圖所示,已知AB是平面α的一條斜線且B為斜足(即AB不垂直于α,且AB∩α = B),設其中A'是A在平面α內的射影,而l是平面α內的一條直線. 判斷下列命題是否成立,并用空間向量證明: (1)當l⊥A′B時,l⊥AB; (2)當l⊥AB時,l⊥A′B. 參考答案:設∥l,則由⊥α且l α可知⊥,即; (1)如果l⊥A′B,則⊥,, 又因為, 所以; 因此,l⊥AB; (2)如果l⊥AB,則⊥,, 又因為, 所以; 因此,l⊥A B; 【歸納總結】 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 (1)三垂線定理:如果平面內的一條直線與平面的一條斜線在該平面內的射影垂直,則它也和這條斜線垂直; (2)三垂線定理的逆定理:如果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和這個平面的一條斜線垂直,則它也和這條斜線在該平面內的射影垂直. 任務2:運用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解決簡單的問題. 問題1:如圖,已知ABCD-A1B1C1D1是一個正方體,求證:A1D⊥BD1. 參考答案: 證明:連接AD1, 因為ABCD-A1B1C1D1是正方體,所以AB⊥面ADD1A1, 因此BD1在平面ADD1A1內的射影為AD1; 又因為ADD1A1是正方形,所以A1D⊥AD1, 因此根據三垂線定理可知A1D⊥BD1. 問題2:如圖所示的三棱錐O-ABC中,CO⊥OA,CO⊥OB,且CD為△CAB的AB邊上的高,求證:OD⊥AB. 參考答案: 證明:因為CO⊥OA,CO⊥OB,OA∩OB = O,所以CO⊥面OAB; 因為CD在平面OAB內的射影為OD,又因為CD⊥AB, 所以根據三垂線定理的逆定理可知OD⊥AB. 【歸納總結】 應用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的思路: 一定平面,二找垂線,三證垂直. 練一練:如圖,已知PA⊥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O為對角線BD的中點,求證:PO⊥BD,PC⊥BD. 參考答案: 證明:因為PA⊥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則PO,PC在平面ABCD內的射影為AO,AC, 又因為AC,BD為正方形ABCD的對角線, 所以AC⊥BD,AO⊥BD, 由三垂線定理得,PO⊥BD,PC⊥BD.學習總結任務:回答下列問題. 1.一個平面幾何圖形在一個平面內的射影形狀可能有幾種情況? 2.詳細闡述應用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的思路?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2 課時2 空間中的平面與空間向量(學生版).docx 1.2.2 課時2 空間中的平面與空間向量(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