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備戰中考化學學科匯報材料參加完2024年中考復習會議后,有頗多感悟。根據近年中考化學的考試趨勢,我們可以預測到,未來中考化學考試的內容和難度可能會更加靈活多變,注重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實驗操作技能。因此,在備考過程中我們會注重對學生知識運用和實驗操作的訓練,提高他們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對老師備考節奏的把握、方式的選擇提出了新的要求。依標命題,突顯核心的觀念與概念。在中考備考培訓中,我認識到我們應當依標授課、依標復習、依標練習。我想,之所以我們在教學、命題過程中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超標問題,歸根結底是我們對新課標的研讀不深、把握不夠,新課標就是我們對教學設計、作業設計的行標,所以教師在授課、復習之前一定要認真研讀新課標,讀懂教材,確定好教學方向,復習才不會迷路。從理論上來分析,化學新課程標準是執行教育方針的學科準則,是培養學生相關習慣和潛能的基本要求,學科教學目標是依據課程目標來設計的,課程目標應該貫穿和體現于教學目標之中。從中考情況來說,吉林省考綱也是根據化學課程標準制訂出來的。所以在復習的過程中我們老師應該認真對照化學學科考綱的內容和課本的重點知識,正確處理好《新課程標準》和化學學科的考綱與課本之間“綱”與“本”的關系。只有熟悉考試要求,才能有的放矢、避免加重學生的負擔和浪費時間,有利于學生分清概念層次、把握復習的重難點和確定復習的范圍。在復習中我們老師應該合理分散教材的難點,強化知識的重點,對知識點的處理應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明確考試的目的、能力要求和考查內容,力求抓住五點:①知識點②考試點;③能力點 德育點(愛國主義、科學史)⑤實際點(聯系工農業生產、國際科技、環保知識的實際)。在復習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做到不猜題、不壓題、不讓學生做死題,少走彎路,以求實效。因此,在總復習中既不要隨意降低要求,也不能隨意拔高,要把握好“度”。立足課本,關注教材的內含與外延。第一輪的目的是鞏固基礎,也是復習的重點。中考試題萬變不離其宗,其命題點還是從課本知識點、能力考查點衍生而來的。在學完整個初中化學課的內容之后,教師有必要在備考中引領學生回歸教材,認真閱讀、梳理教材,夯實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題型。注重教材章、節之間知識的內在聯系、規律的揭示,形成知識結構和網絡。如元素及物質知識,內容多、涉及面廣,復習時應以化學基本理論作為知識網絡,理解、掌握相關內容,形成相應的知識結構和網絡。分析真題,把握解題的思路與方法。2023年吉林省中考試題值得教師反復品咂。如該題考查的意圖是什么,涉及的知識點有哪些,解題的關鍵是什么,還有哪些解法。對典型習題、代表性習題更要多下工夫,力求做到答一題會一類,明一知百,練一題習一法,訓練自己的思維。因此復習中要做到:一、不斷總結解題方法,形成科學的思維習慣。二、學會將新問題還原為已知化學原理的思維方法,新舊搭橋,實現遷移。三、學會將一個復雜的問題分解成幾個簡單問題來解決,化綜為單,分層得分。四、學會建立解題的思維模型。五、不斷加強想象能力,強化發散思維,由一個問題到一類問題,由一個知識點到一個知識串。六、加強變式訓練,變條件、變角度、變方法,打破定勢思維。精選好題,著眼能力的發展與提升。雖然我們手中的復習資料及練習題都很多,但是不能被這些資料所束縛,很多現有習題并不符合中考命題趨勢。因此,我們對習題應該有所取舍,選題要注意基礎性、典型性、針對性、綜合性。要把真正貼近中考化學的好題弄通弄透,徹底消化。精選近幾年化學中考題也是很好的訓練方法。要針對自己學生的實際,逐步提高難度。開發專題,梳理知識的銜接與聯系。2023年中考化學命題的一個趨勢不在于題目包含的知識點多,而在于對所考查點在深度和廣度上的挖掘,并且題目的命制也關注到了知識間的聯系,突出各個主題,例如實驗選擇題,是將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的實驗步驟拆解,考察整個除雜流程中的注意事項,而減少了拼盤題目的出現。因此,教師有必要有針對性開設小專題,且必須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見效,提高復習效率。在選擇專題時,應針對學生在前面復習過程中反映出來的知識缺漏、能力差異、知識點的地位、中考命題的熱點來選擇專題,否則,專題就有可能失去其應有的功效。而專題的選擇,可以從中考的熱點中尋找。對近幾年新出現的“信息給予題”實驗探究題”等試題類型,進行專題復習,認真分析此類題目的特點,總結這類題目的解題規律,同時在專題復習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加大對化學信息材料的補充,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快速準確地從題目中所給材料提取解題所需信息的能力,使學生熟悉“猜想假設——實驗探究——驗證結論”的探究型試題解題方式。又如:不用試劑或用一種試劑鑒別各種物質、開放性試題、學科間的綜合題等。如果將一個或幾個熱點串聯成專題加以訓練,必然能會增加學生應試的針對性,提高每類題的得分率。關注省情,發掘本省的特色與熱點。2023年吉林省中考化學試卷突出了吉林省的地域特色,如霧凇、特色美食錫紙烤雞蛋、吉林糧等。學生在作答試題時能夠將實際生活與化學知識聯系起來,能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化學的學習離不開生活實際,同時也能感受到身為吉林人的自豪感。這也給我很大啟發,相信今年的試題命制趨勢也會如此,所以,我們在復習時也可以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日常,發現吉林省的地方特色,并將其作為教學、復習情境,讓學生了解家鄉。在參加完本次會議,得到專家引領之后,王府學校化學教師有信心,科學備考、協同作戰,最后在2024年的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共32張PPT)依標復習 決勝中考● 我國科學家研制出新型催化劑● 北斗組網、嫦娥探月 ●"蛟龍號"潛水器● 磁浮(高鐵)縱橫 ●"中國智造"● 我國的可燃冰●張青蓮對銦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測定 ●"侯氏制堿法"● 港珠澳大橋● 我國科學家顧方舟 ●"高分5號"衛星天線 ●"卓筒井鑿井技術● 《天工開物》鋅的冶煉方法●火藥、造紙● 《淮南萬畢術》 "曾青得鐵則化為銅"●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思想 ●"一帶一路"● "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 中央、 自治區環護倡議● 珍惜生命● 5月12日防災減災日● 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推進垃圾分類,推動綠色發展化學中考命題重視價值導向2019部分化學中考卷涉及的我國價值觀及文化的類型★思想法規★科技發明●廣州美食●河南美食●北京世博會●哈爾濱美景●黑龍江稻米●山西酒醋文化 ●端午節●陜西小吃化學中考命題重視價值導向2019部分化學中考卷涉及的我國文化類型及內容●我國煤炭資源豐富●我國鋼鐵產量世界第一●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中國糧食● 古詩● 絹衣彩繪木俑★國情資源★民俗文化★文學藝術●部分省市在畢業和升學兩大功能上偏重后者,反映在各單位試卷 的難度比例、難度控制上不夠合理。●從實測結果看,普遍存在試卷容易題、 中等題、難題分值比例不 當的傾向,中等題、難題比例偏高。●預設難度與實測難度之間的不一致現象比較明顯。中考化學命題普遍存在"難度" 問題課程標準中以內容主題呈現 各單元學習內容, 以化學大 概念、 學科思想統領學習內 容,要求幫助學生通過以化 學實驗為主要手段的科學探 究,聯系生產生活實際, 學 習化學基礎知識和技能, 掌 握關鍵能力,形成科學精神、 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感探究性、開放性和綜合性試題 能有效考查學生的核心素養發 展水平。這類試題要求學生在 真實情境中整合應用已有的基 礎知識技能和學科方法,通過 高階思維活動,創造性地解決 陌生程度、復雜程度不同的現 實問題。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合理規劃試題分布,命制探 究性、開放性和綜合性試題2. 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高度確立命題思路依據課程標準,堅持 以素養立意命題金屬及其冶煉的內容聯系起來,考查 學生利用化學基礎知識閱讀理解化學 文獻的能力,運用化學原理解釋生產 過程涉及的物質變化過程的能力,考 查學生是否形成了依據物質性質合理 開發和使用物質資源的化學觀念。通 過對試題的解答,學生了解了我國古 代的化學工藝成就,接受中華優秀傳 統文化的熏陶,感受到了我國勞動人 民的工匠精神和技術創新思想。《天工開物》中記載了采礦和冶煉金屬錫的場景。(1)采礦(此處略去插圖)。“水錫……其質黑色……愈經淘取 ”。水中淘取錫砂(指錫礦石)時, 所用容器的孔徑需 ▲ (選填“ 大于 ”或“ 小于 ”)錫砂顆粒大小。錫砂主要成分為SnO2 , ▲ (選填 “易 ”或“難 ”)溶于水。(2)冶煉(此處略去插圖)。“凡煎煉亦用洪爐,入 砂數百斤,叢架木炭亦數百斤,鼓鞴(指鼓入空氣)熔化。 ”①鼓入足量空氣能使木炭 ▲ , 從而提高爐溫。② 煉 錫 時 , 有 關 鍵 的 一 步 “ 點 鉛 勾錫 ”,即加 鉛能使錫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 ▲ 。(3)使用。①錫往往與其它金屬制成合金使用, 目的是 ▲ (選 填“增大 ”或“減小 ”)硬度。②古代錫器常用來飲酒喝茶,很少裝酸性物質,原因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試題從我國古代的科技著作《天工開 物》 中選擇了一則介紹錫冶煉的文獻, 將中國古代優秀科技典籍中有關金屬 礦物冶煉的記載與初中化學課程有關依據課程標準,堅持以素養立意命題例題:江蘇省常州市2021年中考化學第24題是▲過氧化氫溶液保存時,因緩慢分解導致質量分數變小,變化的化學方程式為 ∶2H202===2H2O+O2↑為探究酸堿性對過氧化氫分解快慢的影響。某實驗室利用圖甲裝置。每次實 驗往錐形瓶中小心滴加10g 30%過氧化氫溶液,再滴入調節劑,使其pH分別從3 依次 調至13,在60℃反應溫度下進行實驗,獲得數據如圖乙。拓展思考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合理規劃試題分布,命制探究性、開放性和綜合性試題一定濃度雙氧水分解的探究實驗(1)氧氣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為(2)根據本實驗結果,對實驗室常溫保存過氧化氫溶液提出合理的建議∶(3)某次實驗中,當10g溶質質量分數為30%的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產生0.32g氧氣時, 剩余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 (滴加的試劑對溶液質量的影響忽略不計, 計算結果精確到1%)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合理規劃試題分布,命制探究性、開放性和綜合性試題一定濃度雙氧水分解的探究實驗經典案例 拓展思考1.該題選用30%過氧化氫溶液在不同酸堿性條件下氧氣分解量的實驗。數據和曲線的非線性關系均有文獻支持,體現了情境的真實性。 2.結合實驗裝置、文字描述和坐標圖像,提供了反應原理、實驗操 作、氧氣量(體積)變化曲線等多種信息,設問的答案隱含于圖像 信息中,要求學生通過閱讀、加工信息獲得有關結論,體現了對學 生多種能力的考查。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經典案例 拓展思考案例評析3.命題堅守課程標準。 圍繞標準規定的必做實驗 “氧氣的制取”展開,學生對過氧化氫分解的反應比較熟悉,而"酸堿性條件"如何影 響分解反應則是新設的情境,體現公平性。4.合理設置題目的問題指向 ∶(1)為避免學生受陌生信息影響,詳細說明了"酸堿調節"操作和影響,建立甲、 乙兩圖的對應關系,引 導學生基于曲線提出溶液保存建議。(2)為避免部分學生讀圖困難, 題中直接給出溶液和氣體的有關數據。完成簡單的化學計算,減輕 學生的負擔。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經典案例 拓展思考案例評析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命題的背景材料經典案例 拓展思考案例評析拓寬試題材料選擇范圍,豐富材料類型,確保材料的權威性,杜絕政治性和科學性錯誤。充分考慮城鄉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增強情境創設的真實性、典型性和適切性,提高試題情境設計水平。——教育部關于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 教基〔2019〕15號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3. 優化試題情境中考化學試題情境設置的問題考察中考化學試卷發現,部分試題的情境設置存在如下問題:●題干情境缺失;●情境僅為考查知識而設,真實性不夠;●題干情境與選項、設問的關系不大,指向不明;●情境未能反映解決問題所需的思想方法,信息遷移不足;●情境文字多,表述復雜,學生難以理出頭緒;●情境涉及的內容超越一般學生的認知水平;●情境信息陳舊,缺乏新穎性。……試題情境設置的整體水平不高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A1-化學新科技、新發明 A2-化工生產 A3-化學與生活 A4-化學實驗 A5-化學圖表、模型中考化學試題情境類型分布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中考化學試題實驗情境的質量水平連續考察某地區中考試題的實驗情境比例較高,但水平一般情境的關聯性情境的關聯性,是指情境與試題的聯系的緊密程度,情境是否圍繞試題的核心內容或相關主題展開。根據試題的類型, 選擇題對應情境與選項的關聯程度,非選擇題對應情境與設問 的關聯程度。關聯性均可分為三個水平∶水平0∶情境與選項和設問無關聯;水平1∶情境與選項和設問關聯程度一般;水平2∶情境 與選項和設問關聯程度高。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案例:中考化學試題情境的關聯性連續考察某地區中考化學試題情境的關聯性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案例評析1. 乙醇汽油的使用可以緩解石油危機。從甜菜或甘蔗中提取的蔗糖可以通過發酵產生乙醇。下列過程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C )A.甜菜的生長 B.蔗糖的發酵 C. 乙醇的蒸餾 D.汽油的燃燒2."倡導綠色出行,拒絕霧霾生活!"某市在城區范圍內啟動公共自行車便民服務項目,一期投放3000輛公共自行車,約設置150個網點,供市民使用。下列做法不符合"綠 色環保"理念的是(C )A.分類回收、利用垃圾,減少資源浪費 B.使用催化凈化裝置,減少汽車尾氣污染C.推廣使用一次性木筷,減少疾病傳染 D.開發利用新型能源,減少使用化石燃料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試題案例試題情境與選項的關聯ClO2是一種高效的水處理劑,其制備反應為:2NaClO3+SO2+H2SO4 ==2ClO2+2X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B )A. SO2 的名稱為二氧化硫 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C.X的化學式是NaHSO4 D.CIO2 中氯、氧元素的質量比為71∶ 64評析∶情境是高效水處理劑ClO2的制備,四個選項圍繞該反應設問。如化學式、物質名稱、置換反應、質量 守恒定律、化學計算等,都屬于初中化學重要的基礎知識。該題實測難度0.65。屬于中等題,有較好的區分度( 0.662)。分析數據可知,正確選項B的人數比例 61.91%,其余A4.32%、C11.31%、D18.39%,C、D選項有一定的 “迷惑性” ,容易起區分作用。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案例:陌生情境的功能—信息加工考察某地近7年中考試題陌生情境隱含信息加工的水平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有助于學生加工信息的高 質量的陌生情境比例不高試題情境信息加工過程的"適切性"●信息的陌生度 ●閱讀能力 ●知識的綜合性 ●提煉新的方法 ●推理和計算 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中考化學試題情境優化建議1.情境真實性——源于真實的生產生活實際、料研或實驗;2.情境適切性——符合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認知特點;3.情境思想性—— 隱含解決化學問題可遷移的思想方法;4.情境關聯性——與選項、設問要關聯, 目標指向要明確;5.情境新穎性——情境素材的選擇和呈現應"與時俱進";6.情境積極性——從正面反映化學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4. 認真執行中考試題命制的規范要求基于《新課標》 談教師命題 素養提升04提升教師 命題素養 如何細化主題、 擬定計劃、預 期成果?年度主題月度主題每周主題當前教研活動面臨的問題: 教研工作碎片化 , 系統研究不夠; 零散示范居多 , 歸類研究不夠; 經驗分享居多 , 理論高度不夠;教研效果 “可視化”質量監測 “數據化”課堂教學 “范式化”1.圍繞主題制訂計劃 , 以“工作形式歷“呈現2.制定具體教研 工作操作路線圖可視化教研(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教師命題素養提升途徑之一主題可視化成果可視化計劃可視化教研活動-------1.《基于學科能力的高中化學學業水平考試試題編制策略》(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 陳 穎 )2.《中考藍皮書》(山西省)促進教師命題素養提升的策略_理論學習1.2 依據學科能力構成模型確定命題維度為體現素養導向的試題特質,整體規劃試題的素養考查目標,依據中學生化學學科能力構成模型確定三維度命題框架,如圖所示。促進教師命題素養提升的策略_理論學習促進教師命題素養提升的策略_理論學習維度1:任務類型及認識水平。該維度是最能體現能力特質的維度,與以往考試大綱中的“ 知道”“理解”“掌握” 的籠統能力要求不同,借助學科能力構成模型,無 論是能力內涵還是能力表現都更為具體,命題更加具有可操作 性。 任務類型即學科能力活動的表現類型,考慮到考試時間限制和評卷便捷,選擇辨識記憶、概括關聯、推論預測、分析解釋、簡單設計、復雜推理6種類型。從辨識記憶到復雜推理, 不同任務類型對應的認識水平逐漸提高,表現為從提示到自主、 從單一到多維、從孤立靜態到系統動態。促進教師命題素養提升的策略_理論學習維度2:情境素材。學生素養體現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因此情境素材是素養考查的關鍵要素。該維度是最能體現能力特質的維度,與以往考試大綱中的“ 知道”“理解”“掌握” 的籠統能力要求不同,借助學科能力構成模型,無 論是能力內涵還是能力表現都更為具體,命題更加具有可操作 性。促進教師命題素養提升的策略_理論學習維度2:情境素材。化學應用于真實問題解決的領域通常有環境、資源、能源、健康、材料、實驗等,不同領域所涉及的素材(物質及反應) 對學生來說,都有可能從熟悉到陌生,從簡單到復雜。促進教師命題素養提升的策略_理論學習維度2:情境素材。不同情境領域中的真實問題也是特定的,如環境領域所涉及的問題通常包括污染源分析、檢測及環境修復等,真實問 題轉化成化學問題后,基本上可以概括為:物質性質及轉化、 反應調控及利用兩類。促進教師命題素養提升的策略_理論學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贏戰中考】中考化學備考匯報材料《依標復習,決勝中考》演講稿.docx 【贏戰中考】中考化學備考匯報材料《依標復習,決勝中考》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