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5張PPT)第二單元 《船的研究》復習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教材編排1.船的歷史2.用浮的材料造船3.用沉的材料造船4.增加船的載重量5.給船裝上動力6.設計我們的小船7.制作與測試我們的小船科學閱讀1.船的發展歷史2.船的材料3.船的形狀4.船的載重量5.船的穩定性6.船的動力7.設計、制作與測試船船的發展歷史1.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船具有不同的特點和發展趨勢。1.船的發展歷程:獨木舟——搖櫓木船——帆船——蒸汽船——輪船——潛艇動力系統的變化: 人力——風力——蒸汽機——柴油機——核動力制船材料的變化: 木頭———————————鋼鐵船的體積變化: 小—————————————大用途變化: 運輸貨物、人員———————軍事防御【相關例題】1.船的發展史上幾乎和人類文明史一樣悠久。從遠古的獨木舟發展到現代的運輸船舶,大體經歷了四個時代:舟筏時代、蒸汽機船時代和柴油機船時代。(1)傳播發展史四個時代的劃分標準是( )。A.體積 B.船體材料 C.動力 D.美觀程度(2)在船舶的發展歷史中,最古老的船是( )。A.帆船 B.獨木舟 C.輪船 D.搖櫓木船B船的發展歷史2.了解我國的潛水艇和航空母艦發展情況。(1)“奮斗者”號是我國首臺自主研發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2)“山東艦”是我國第一艘自主研發的航空母艦。3.我國船舶制造業主要集中在三個區域,分別是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相關例題】1.我國造船業發展迅速,第二艘航母就是我們自行設計建造的( )。A山東艦 B.福建艦 C.遼寧艦A船的材料4.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浮的,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沉的。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沉的材料也可以造船。(2)對于實心材料而言,無論是對其進行切分或是疊加,其沉浮情況不變。(1)明確沉浮的標準:漂浮、懸浮都屬于浮,只有碰到容器底部的才算沉。【相關例題】1.一塊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把這塊橡皮平分成兩塊放入水中是( )A.沉的 B.浮的 C.懸浮A2.根據下列物體在水中的情況連線。木塊橡皮泥玻璃球泡沫板浮在水面沉入水中葡萄蘋果西瓜犁(3)浮的材料造船——獨木舟獨木舟①獨木舟能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浮力重力浮力=重力物體在水中會受到豎直向上托起的力,像這樣的力是浮力。選擇幾種擺放方法,每種方法做三次,取最大值(側翻的那個要減掉)。(3)浮的材料造船——獨木舟②獨木舟相關實驗(3)浮的材料造船——獨木舟重物的重心低一些,均勻對稱地放重物,能讓獨木舟更穩定。③獨木舟實驗相關思考問題:A.在獨木舟中放置重物時,怎樣才能讓它保持穩定?B.獨木舟在裝重物時有哪些不足?裝載量小、不穩定、容易側翻、動力小。C.如何改進獨木舟?擴大船艙的體積,增大獨木舟的底面積,增加其他動力。【相關例題】1.木塊漂浮在水面上,它所受的浮力大小與重力大小的關系是( )A.浮力大于重力 B.浮力小于重力 C.浮力等于重力C2.如圖,用彈簧測力計掛著物體,將物體放到水里,測力計的讀數會( )A.變大 B.變小 C.不變B(3)浮的材料造船——竹筏①竹筏能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浮力重力浮力=重力物體在水中會受到豎直向上托起的力,像這樣的力是浮力。(3)浮的材料造船——竹筏②設計制作一個竹筏的實驗A.使用的材料有哪些?皮筋、竹竿(兩端有節。)、木條、墊圈(或鉤碼、螺母等)B.如何測試?輕輕放,放均勻;做3次,取最大值;以竹筏剛好完全浸沒在水中為標準。(3)浮的材料造船——竹筏③竹筏實驗相關思考問題穩定性較好、載重量較大B.竹筏的缺點是什么?A.與獨木舟相比,竹筏的優點是什么?C.如何改進?容易進水,不牢固,沒有持續的動力使用防水材料、增大底面積、增加其他動力。搖櫓木船明代寶船的船體【相關例題】1.使用相同長度的竹竿制作竹筏模型時,應選用( )來提升載重量。A.沒有竹節的竹竿B.有一個竹節的竹竿C.靠近兩端各有一個竹節的竹竿D.靠近中間有兩個竹節的竹竿C【相關例題】(1)進行測試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先將竹筏放入水中,再逐個增加螺母B.先將竹筏放入水中,再一次放上4個螺母C.先將4個螺母放在竹筏上,再將竹筏和螺母一起放入水中2.如圖萌小牛用竹竿、繩子和木棍做成了一個竹筏,并對其進行測試、研究。(2)這位同學測試后發現,竹筏的穩定性不好,下列改進方法合適的是( )A.將竹竿疊加在一起 B.增加木棍數量 C.增加竹竿數量Ac(4)沉的材料造船①實心的橡皮泥、鋁箔紙在水中的下沉的原因浮力重力浮力<重力支持力浮力+重力=重力【相關例題】1.如圖所示,把一塊橡皮泥做成一個實心小球,放入水中會下沉,再把它做成船型,放入水中會漂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甲中的橡皮泥變重了B.圖乙中的橡皮泥變輕了C.圖乙中的橡皮泥受到的浮力比圖甲中的橡皮泥大D.圖甲中的橡皮泥沒有受到浮力的作用C2.用手將一塊塑料塊壓入水中,在它完全浸入水中之前,越往下壓用力越大,這說明塑料塊浸入水中的體積越大,它受到的浮力( )A.越大 B.越小 C.不變A(4)沉的材料造船②橡皮泥、鋁箔紙做成船型后能夠浮在水中的原因浮力 重力浮力 =重力浮力 >浮力橡皮泥和鋁箔做成船型后,它們浸入水中的體積變大(排開的水量變大)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也增大了,也就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相關例題】3.為什么將橡皮泥塊放入水中,它會沉入水底,而將同樣一塊橡皮泥做成小船后,它能浮在水面呢?橡皮泥小船能浮在水面上與排開的水量(物體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有什么關系呢?萌小牛同學利用量杯、橡皮泥和水做實驗來探究這個問題。①在量杯里導入200毫升水。②把橡皮泥做成實心球,放入量杯中。③觀察它排開的水量并做好記錄。④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上的小船。⑤觀察它排開的水量并做好記錄。【相關例題】(1)根據圖上數據完成下面的表格。橡皮泥的形狀 量杯里的水量/毫升 放入物體后水面的刻度/毫升 排開的水量/毫升 沉浮狀況實心球橡皮泥小船2252550沉浮250200200(2)把橡皮泥做成船型后,它排開的水量 ,在水中受到的 ,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變大浮力增大(3)如果將這個橡皮泥小船按入水中,它還能浮到水面嗎?請分析原因。不能,因為將橡皮泥小船按入水中后,水會進入小船的船艙導致小船排開的水量減少。船的形狀5.船首采用流線型,可以減小船在行駛時的阻力。(1)船的形狀相關實驗改變條件:船首的形狀不變條件:船的形狀、驅動獨木舟的拉力大小實驗現象:尖形船首的船在水中行駛得快。(2)案例應用:潛水艇被設計成魚類的身體形狀,可以有效減小水的阻力。【相關例題】1.下列圖示三種船的制作材料和質量等條件都相同,( )形船首的船在水中行駛得最快。A.B.C.A2.船的外形基本是船首尖而上翹,最大的變化是( )A.減小阻力,增加穩定性B.增加美觀度,增大載重量C.節約材料,增大空間D.方便制作,增加牢固度A【相關例題】3.如圖所示,萌小牛用兩根細線采用不同的方式分別牽引①號船和②號船在水面上運動。(1)他這樣做是為了研究 和船受到的阻力的關系。(2)實驗中,牽引①號船的細線上掛的墊圈數量( )牽引②號船的細線上掛的墊圈數量。A.大于 B.小于 C.等于(3)實驗現象: 號船先到達終點。(4)實驗結論: 。船首的形狀C①船首采用流線型設計,可以減小船受到的阻力船的載重量6.船的載重量與船只體積大小有關,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體積越大,船的載重量越大。①設計:用邊長12厘米的正方形鋁箔設計不同底面積的鋁鋁箔船②制作:根據設計,制作3艘鋁箔船,分別計算它們的體積。 體積=底面積X高(舷高)③測試:用墊圈模擬貨物,比較哪一艘船的載重量大。(1)比較不同底面積的船的載重量相關實驗1.向小船添加墊圈時,小船會 (填“上浮一點”、“下沉一點”或“不變”),小船排開的水量會 ,小船受到的浮力會 。(后兩空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下沉一點增大增大【相關例題】2.想讓橡皮泥小船裝載更多的貨物,下列方法合適的是( )。A. 使船底更加寬闊 B.使船更大一些 C.使船更長一些B3.下圖是大海中的三艘大小相同的船,圖中的水平實線表示海平面的位置。根據圖示我們可以判斷( )船受到的浮力最小。A船的載重量7.船艙中合理放置重物有利于增加船的載重量。(1)均勻、對稱地放置重物(2)放置不會滾動的重物,明確在比較船的載重量時選用墊圈模擬貨物測量的載重量更準確,因為彈珠會滾動易沉船。【相關例題】1. 某科學實驗小組,用邊長為18厘米的正方形鋁箔做成了3艘小船,甲、乙、丙分別是3艘小船的設計圖(單位:厘米)。(1)根據設計圖,可以計算出船的體積。①甲船的體積是 立方厘米。②乙船的體積是 立方厘米。③丙船的體積是 立方厘米。392400216【相關例題】(2)與彈珠相比,用墊圈模擬貨物比較哪一艘船的載重量大的優點是: 。墊圈不易滾動,小船不容易側翻,測得的載重量更準確。(3)測得甲船和乙船最多所能裝載的墊圈數量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這說明船的載重量與船只體積大小無關B. 這是因為甲船和乙船的體積相差不大,以及實驗誤差的影響C. 實驗失敗,必須采用和書本上一樣大小的鋁箔紙進行實驗(4)丙船最多能裝載的墊圈數量( )乙船最多能裝載的墊圈數量。A. 大于 B.小于 C.等于BB(3)測得甲船和乙船最多所能裝載的墊圈數量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這說明船的載重量與船只體積大小無關B. 這是因為甲船和乙船的體積相差不大,以及實驗誤差的影響C. 實驗失敗,必須采用和書本上一樣大小的鋁箔紙進行實驗(4)丙船最多能裝載的墊圈數量( )乙船最多能裝載的墊圈數量。A. 大于 B.小于 C.等于BB船的穩定性8.船的穩定性與船的結構和底面積有關。(1)彈珠會滾動,導致船容易側翻,我們可以把船分隔成幾個船艙。(2)船的底面寬闊平坦(底面積大)一些,能夠提高船的穩定性。渡船雙體帆船【相關例題】1.渡船的船底特別寬闊,這樣設計的主要原因是( )A.使船行駛得更快 B.提高船得穩定性 C.控制船得行駛方向B2.制作風力推進小船時,小剛將電池放在距離小電動機較遠的船頭處。小明建議將電池與小電動機一起放在船尾處,這樣可以減少使用的導線長度。他的建議合理嗎?請分析原因。答:不合理;因為將電池與小電動機一起放在船尾處,小船的尾部過重,容易導致翻船。【相關例題】4.如圖所示的兩艘帆船,如果它們的質量一樣,那么在水面上運動得更穩定的是( )A.a帆船 B.b帆船 C.同樣穩定 D.無法確定B船的動力9.船的動力類型:風力推進裝置、蒸汽推進裝置等(1)風力推進裝置原理:用電池帶動扇葉轉動,風力推進裝置向后吹風時,小船向前運動。(2)蒸汽推進裝置原理:點燃蠟燭加熱金屬管內的水,水沸騰后向后噴出蒸汽,小船向前運動。【相關例題】1.科學課上,老師要求制作一艘小船,能承重200克,同時能航行150厘米以上的距離,小明開始了他的研究。(1)小明準備在自己的小船上安裝一根橡皮筋作為動力,這主要時利用橡皮筋的 。(填“彈力”、“拉力”或“重力”)(2)為了小船能夠在水面上航行,小明將橡皮筋與螺旋槳連起來安裝在 。(填字母)A.船首 B.船尾 C.船艙(3)在小船的制作過程中,要讓小船航行得足夠遠,首先要考慮的因素是 。(填字母)A.橡皮筋繞的圈數 B.橡皮筋的顏色 C.橡皮筋的形狀彈力BA【相關例題】(4)確定好船的形狀后,小明分別用2根長短粗細不同的橡皮筋作動力進行實驗,小船航行的距離如表所示:根據上述研究,結合目標任務,你建議小明選擇 號橡皮筋。A.1號橡皮筋 B.2號橡皮筋 C.都可以(5)如果要用氣球的反沖力做船的動力,下列和小船行駛快慢無關的是 。A.氣球噴口大小 B.氣球吹的大小 C.氣球的顏色小船航行的距離(厘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選擇的數據1號 153 157 159 1572號 134 138 135 135Ac船的動力10.船可以通過船舵來控制行進方向。舵桿舵板舵板方向 船的行駛方向舵板與船體在同一條直線上 船向前方前進舵板向左轉 船頭向左轉舵板向右轉 船頭向右轉船舵【相關例題】1.請在下圖中選出船舵轉動時,船的行駛方向。(在正確方向的箭頭上打“√”)√√√【相關例題】2.如果小船在行駛中始終向右偏離航線,為了能保持正向航行,可在船尾安裝一個船舵,并使船舵( )。A.向左偏轉B.保持正向C.180°向后偏轉A3.小船在航行過程中容易偏離方向,下列建議中,合理的是 。A.安裝船舵 B.裝上風帆 C.增大體積 D.減輕質量A船的動力11.潛水艇通過調節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實現下潛和上浮。潛水艇在水下航行時浮力大小不變,排出水時,重力<浮力,潛水艇上浮;進水時,重力>浮力,潛水艇下沉。【相關例題】1.小科在翻閱資料時發現有這樣一種潛艇模型(如右圖所示),想要讓潛艇上浮,我們可以( )A.從a處往艇內吹氣 B.從a處往艇外吸氣C.從a處吹氣和吸氣都可以 D.把杯子里的水倒掉A設計、制作與測試船2.工程設計一般會經歷的流程:問題——設計——制作——測試——完善1.設計小船需要考慮的因素:船的大小、船的形狀、船體材料、載重量、穩固性、動力系統。(1)明確任務:①控制小船的制作成本;②載重量達到200克;③有自己的動力;④能把貨物運送到目的地。(2)設計:①畫出船的設計圖,標注材料和結構;②討論設計圖的合理性和可靠性;③列出所需材料,計算所需費用。(3)制作:①制作時要分工合作,先分工,再合作。②制作時要按照設計圖進行。③具體制作時,應先分裝,再組裝。④調試。(4)測試:①載重量達到200克②有自己的動力系統③能行駛一段距離(5)評估與改進①從多個角度評價小船的制作過程②根據測試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不斷調整和優化小船。【相關例題】1.設計、制作小船時,通常經歷五個環節:①明確標準;②改進小船;③制作小船;④設計圖紙;⑤測試小船。這五個環節的順序依次是 。A.①③④②⑤ B.①③⑤②④ C.①④③②⑤ D.①④③⑤②D【相關例題】2.對“創造”號設計圖進行分析、學習。(1)計算船的面積。(1小格相當于實際1平方厘米)。(2)“創造”號的動力系統是 。(3)圖中噴氣裝置放在小船中間的目的是 。(4)別組建議將船改成流線型,圓頭、圓尾目的是 。7×6÷2+7×10+7×4÷2=105(平方厘米)噴氣裝置保持小船的穩定性減小水的阻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