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2張PPT)考點五 科學探究與化學實驗第19講 物質的共存、檢驗與鑒別、分離與除雜2024年中考復習專題目錄考點梳理1強化訓練2物質的共存、檢驗與鑒別、分離與除雜物質的共存物質的檢驗與鑒別物質的分離與除雜常見不能共存的離子常見不能共存的隱含條件常見離子的檢驗物質的鑒別方法物質的分離方法除雜原則常見固體除雜的方法常見固體除雜的方法常見物質的鑒別物質共存的條件:同一溶液中各物質均可溶,且各物質之間不發生反應,即不生成沉淀、氣體和水。1.常見不能共存的離子考點1物質的共存針對訓練考點梳理離子 H+ OH- C S Cl-不能共存的離子 OH-、C、HC H+、N、Mg2+、Fe3+、Al3+、Cu2+ Ca2+、Ba2+ Ba2+ Ag+2.常見不能共存的隱含條件條件 解釋酸堿性條件 酸性條件(pH<7) 溶液中一定含有H+,一定不含與H+反應的物質堿性條件(pH>7) 溶液中一定含有OH-,一定不含與OH-反應的物質顏色條件 無色溶液 不含Cu2+、Fe3+、Fe2+、Mn的溶液考點2物質的檢驗與鑒別1.常見離子的檢驗(1)離子檢驗的基本思路:可根據在溶液中加入某些試劑后形成的氣體或沉淀判斷離子種類,或根據物質溶解在水中、酸中形成的溶液顏色判斷離子種類。(2)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與現象:離子 檢驗方法 現象H+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石蕊溶液變紅用pH試紙測定溶液pH pH<7加入鋅、鐵等活潑金屬 有氣泡產生加入碳酸鹽或碳酸氫鹽 N 與氫氧化鈉共熱,在試管口放一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 產生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陽離子離子 檢驗方法 現象Ba2+ 滴加少量硫酸鈉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Ag+ 滴加少量氯化鈉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Cu2+ 滴加少量氫氧化鈉溶液 有藍色沉淀生成Fe3+ 滴加少量氫氧化鈉溶液 有_____色沉淀生成陽離子續表紅褐OH-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石蕊溶液變__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變紅用pH試紙測定溶液pH pH>7加入氯化銅等可溶性銅鹽 有藍色沉淀生成加入氯化鐵等可溶性鐵鹽 有紅褐色沉淀生成Cl- 先加入稀硝酸,再滴加少量硝酸銀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S 滴加少量硝酸鋇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C 先加入可溶性鈣鹽或鋇鹽,再加入稀鹽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先產生白色沉淀,加稀鹽酸后白色沉淀溶解并產生氣泡,生成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陰離子續表藍 溶液常見的有色離子:銅離子(Cu2+)——藍色;亞鐵離子(Fe2+)——淺綠色;鐵離子(Fe3+)——黃色;高錳酸根離子(Mn)——紫紅色。備考補充2.物質的鑒別方法鑒別方法 依據 示例物理 方法 觀察顏色 物質的顏色不同,或與其他物質反應生成不同顏色的新物質 氧化銅為黑色固體,氧化鐵為紅棕色固體聞氣味 物質的氣味不同 稀鹽酸具有刺激性氣味,稀硫酸無味溶解法 物質的溶解性不同 碳酸鈣不溶于水,碳酸鈉溶于水磁體吸引法 物質的磁性不同 鐵粉可以被磁體吸引,銅粉不能被吸引溶解熱法 物質溶于水時,吸放熱現象不同 硝酸銨固體溶于水吸熱,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化學 方法 燃燒法 物質燃燒產生的現象不同 天然纖維燃燒時氣味與合成纖維的不同指示劑法 物質的酸堿性不同,遇指示劑的現象不同 無色酚酞遇碳酸鈉溶液變紅色、遇氯化鈉溶液不變色3.常見物質的鑒別物質 鑒別方法 現象軟水與硬水 加肥皂水振蕩 產生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軟水,產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毛纖維、棉纖維 與合成纖維 燃燒 毛纖維燃燒時有的_________氣味,棉纖維燃燒時有______的氣味,合成纖維燃燒時有特殊氣味燒焦羽毛燒紙物質 鑒別方法 現象化肥 看外觀 一般氮肥和鉀肥是白色晶體,磷肥是灰白色粉末加水 氮肥和鉀肥都易溶于水,磷肥大多不易溶于水或微溶于水加熟石灰研磨 銨態氮肥能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純金屬與合金 相互刻畫 有明顯劃痕的是純金屬,沒有明顯劃痕的是合金聚乙烯與聚氯 乙烯塑料 燃燒 聚氯乙烯塑料燃燒時有刺激性氣味產生,聚乙烯塑料燃燒時沒有明顯氣味真假黃金 灼燒 表面變黑的是假黃金,無明顯現象的是真黃金加稀鹽酸 有氣泡產生的是假黃金,無明顯現象的是真黃金續表考點31.物質的分離方法物質的分離與除雜方法 過濾 ______結晶 _____結晶 蒸餾圖示適用范圍 分離固體和液體混合物 分離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小的物質 分離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同的物質 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示例 粗鹽提純得到精鹽 蒸發食鹽水得到食鹽晶體 從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混合液中提純硝酸鉀 分離酒精和水的混合物蒸發降溫2.除雜原則除雜原則3.常見固體的除雜方法物質 雜質 除雜方法CuO Cu或C 在空氣或氧氣中灼燒Cu CuO 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或稀硫酸,過濾、洗滌、干燥Mg、Al、Zn、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或稀鹽酸或含有銅離子的鹽溶液,過濾、洗滌、干燥C Mg、Al、Zn、Fe 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或稀硫酸,過濾、洗滌、干燥CaO CaCO3 高溫煅燒Na2CO3 NaHCO3 加熱4.常見溶液的除雜方法(1)溶液中離子除雜的基本思路:首先確定非雜質離子,找出雜質離子;然后找出與雜質離子不共存(使雜質離子轉化為氣體或沉淀)且不引入新種類離子的物質作為除雜試劑;最后加入除雜試劑,用量一般為過量,注意順序,注意遵守除雜原則。實際情況中,除雜試劑往往會引入新的雜質離子,所以通常會選擇能轉化為氣體的除雜試劑(如含碳酸根離子的物質等)或堿(含氫氧根離子)類除雜試劑,在最后加入酸使引入的新的雜質離子轉化為氣體或水。(2)常見溶液中雜質的除雜方法:溶液 雜質 除雜方法NaCl Na2CO3或NaOH 加入適量稀鹽酸Na2SO4 加入適量氯化鋇溶液,過濾CaCl2 加入適量碳酸鈉溶液,過濾KNO3 蒸發結晶NaOH Na2CO3 加入適量氫氧化鈣溶液,過濾Ca(OH)2 加入適量碳酸鈉溶液,過濾Na2SO4 Na2CO3 加入適量的稀硫酸HCl H2SO4 加入適量的氯化鋇溶液,過濾FeSO4 CuSO4 加入足量鐵粉,過濾CaCl2 HCl 加入足量碳酸鈣,過濾5.常見氣體的除雜方法(詳見“第17講 常見氣體的制取、檢驗和凈化”)。1.氧化銅是紅棕色固體,氧化鐵是黑色固體。 ( )2.含Fe2+的溶液顯黃色。 ( )3.可以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提純含有少量NaCl的KNO3固體。 ( ) 4.可以用稀鹽酸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 ( )5.將NaOH溶液加到含有Fe2+的待測液體中,會產生紅褐色沉淀。 ( )6.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的一定是堿溶液。 ( )×針對訓練易錯速判√××××命題點真題試做2物質的共存、檢驗與鑒別、分離與除雜1.(2023貴州6,2分)某同學對下列四個實驗都分別設計了兩種方案,其中兩種方案均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C命題點物質的共存、檢驗與鑒別、分離與除雜序號 實驗 方案一 方案二A 除去CO2中的CO 點燃 通過灼熱的炭層B 除去CaO中的CaCO3 高溫煅燒 加足量的稀鹽酸C 鑒別NaCl和NH4NO3固體 取等量的固體,加入等量同溫的水,溶解,測溫度變化 取樣,加熟石灰混合研磨,聞氣味D 鑒別CuO粉末和木炭粉 取樣,觀察顏色 取樣,加入足量稀硫酸321452.(貴州真題)判斷以下操作能否達到實驗目的。鑒別化肥NH4Cl和KNO3 分別加入熟石灰,研磨,聞氣味。(2022貴陽5D)( )√321453.【2020貴陽34(3),5分】某廢棄物中可能含有Cu、CuO、Mg、Zn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成分并回收金屬,取樣品進行如圖實驗。32145(1)步驟Ⅱ的操作是______。(2)步驟Ⅱ中產生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驟Ⅲ中鋅和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溶液C中只含一種溶質,則樣品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過測氫氣的質量,也可確定樣品的成分,則w的值為______________用m和n的代數式表示)。過濾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由藍色變成無色,有氣泡產生Zn+H2SO4 ZnSO4+H2↑CuO、Zn或Cu、CuO、Zn≤w≤(321454.【貴陽34(4)節選,3分】(1)第三站:制備金屬鎂。小組同學模擬工業上從海水曬鹽剩下的苦鹵中提取鎂,流程如下:流程中X為______。稀鹽酸32145(2)第四站:再探金屬鎂。【提出問題】鎂能否與熱水反應 如果反應,產物是什么 【相關信息】①Mg+2H2O Mg(OH)2+H2↑;②氫氧化鎂在熱水中能部分溶解。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鎂能與熱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氫氣(合理即可)將打磨好的鎂條放入盛有熱水的試管中,收集氣體并將氣體點燃,反應后向試管中滴入酚酞溶液(合理即可)氣體被點燃,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321455.(2022銅仁)下列鑒別或除雜方法錯誤的是( )A.鑒別K2CO3溶液和NaOH溶液用無色酚酞溶液B.鑒別羊毛和滌綸用灼燒法C.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用高溫煅燒法D.除去CO氣體中少量的CO2,將混合氣體依次通過足量的NaOH溶液和濃硫酸A補充考法32145綜合提升訓練1.(2023甘肅金昌)實驗室有一瓶無色透明的廢液。經同學們測定,其pH=2,對其中可能存在的離子組合,推測合理的是( )A. Fe3+、Na+、Cl-、NB. Na+、K+、Cl-、SC. K+、Na+、Cl-、CD. Ba2+、Ca2+、S、C基 礎 過 關 練123B4567892.(2023四川自貢)下列方法能區分氮氣和二氧化碳兩瓶氣體的是( )A.觀察顏色B.聞氣味C.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D.倒入適量澄清石灰水D1234567893.(2023重慶)鑒別是重要的實驗技能。分別鑒別兩組物質:①C、CuO;②稀H2SO4、Na2CO3溶液,都能選用的試劑是( )O2 B. NaOH溶液C.鐵片D.稀H2SO4D1234567894.(2023四川遂寧)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B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 加入適量Ca(OH)2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B 檢驗NaCl溶液中是否含有Na2SO4 取少量樣品,加入MgCl2溶液,觀察現象C 探究燃燒的條件之一:可燃物與充足的氧氣接觸 點燃兩支相同的蠟燭,其中一支罩上燒杯,觀察現象D 區別O2和CO2 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內,觀察現象1234567895.(2023湖北孝感)下列實驗方案可以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過足量灼熱CuOB 分離CaCl2和CaCO3的固體混合物 加足量水溶解,蒸發C 鑒別NaOH、BaCl2、(NH4)2SO4三種濃溶液 取樣,相互滴加,觀察現象D 檢驗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熟石灰 取樣,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C1234567896.(2023山東濱州)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用試劑和主要操作方法都正確的是 ( )選項 物質 雜質 除雜試劑和主要操作方法A 氧化鈣 碳酸鈣 加入足量的水,過濾B 氯化鈣溶液 稀鹽酸 加入過量的碳酸鈣,過濾C 氯化鎂溶液 稀硫酸 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過濾D 氯化鈉 氯化鉀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過濾B1234567897.(2023廣西)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硫酸銨和氯化銨 取樣,分別加入熟石灰研磨后聞氣味B 除去氯化鈉中少量的碳酸鈉 加入過量的氯化鈣溶液,過濾;濾液蒸發結晶C 檢驗氫氧化鈉固體部分變質 取樣,加入足量氫氧化鋇溶液,過濾;濾液中加酚酞D 分離二氧化錳和氯化鉀固體 加入足量水溶解,過濾,洗滌濾渣,干燥;濾液蒸發結晶D1234567898.(2023新疆)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檢驗NaOH溶液是否變質 加入酚酞溶液B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 加入適量的KOH溶液,過濾C 探究Al、Cu、Ag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將銅絲、銀絲分別插入硫酸鋁溶液中D 鑒別NH4NO3、NaOH、CaCO3、NaCl四種固體 加水,觀察溶解和溫度的變化情況D1234567899.(2023黑龍江齊齊哈爾)下列實驗方案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及操作A 除去氧化鈣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鈣 加水溶解,過濾B 除去氧化鐵中含有的少量鐵粉 在氧氣中點燃C 鑒別羊毛和合成纖維 取樣,灼燒聞氣味D 鑒別氯化鈉溶液和氯化鎂溶液 取樣,分別加入適量的硫酸鈉溶液,觀察現象C12345678910.(2023四川達州)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檢驗: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是否變質 測定溶液pH是否大于7B 分離:鐵粉和銅粉的固體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硝酸銀溶液,過濾C 除雜:KNO3溶液混有少量K2SO4 加入適量的Ba(NO3)2溶液,過濾D 鑒別:NH4HCO3固體和NH4Cl固體 分別加入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聞氣味挑 戰 高 分 練C101111.(2023天津改編)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在氧氣中點燃B 鑒別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 取樣,分別測溶液的pH值C 檢驗稀鹽酸中是否含有硫酸 取樣,滴加少量Ba(OH)2溶液D 分離CaCO3和CaO的混合物 加適量水,充分溶解后過濾C10111212.(2023四川達州)為了參加2023年5月舉行的化學實驗操作考試,各學校積極組織了實驗操作訓練。小姚同學完成了“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蒸餾水的鑒別”實驗,請你幫他完成實驗報告的填寫。【實驗題目】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蒸餾水的鑒別。【實驗目的】選擇合適的指示劑鑒別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蒸餾水。【實驗儀器】小試管5支、試管刷等。【實驗藥品】隨機編號為A、B、C的三種待測液,酚酞溶液(裝于滴瓶),石蕊溶液(裝于滴瓶)。中 考 創 新 練【實驗過程】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①分別取A、B、C待測液1~2 mL于三支試管中,分別滴入1~2滴石蕊溶液,振蕩 B中的石蕊溶液變____,另外兩支試管中的液體呈藍色、紫色,但顏色相近 鑒別出B是_______,A、C無法準確鑒別②另取A、C待測液1~2 mL于兩支試管中,分別滴入1~2滴酚酞溶液,振蕩 C中的酚酞溶液變____,A中無明顯現象 鑒別出C是_____________,A是蒸餾水紅稀鹽酸紅氫氧化鈉溶液12【交流反思】小峰同學認為,只用酚酞溶液也能完成該實驗。他設計方案并完成了實驗。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①分別取A、B、C待測液1~2 mL于三支試管中,分別滴入1~2滴酚酞溶液,振蕩 C中液體呈紅色,A、B中無明顯現象 鑒別出C②將①中的紅色液體分為兩等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觀察到其中一支試管有明顯的現象:_________ ___________ 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鑒別出A、B分別滴入足量的A、B待測液,振蕩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HCl+NaOH NaCl+H2O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