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專項突破1 溶解度及其應用2024年中考二輪復習微專題溶解度表的應用類型六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判斷及相互轉化類型三溫度改變時,溶液中各種量的變化情況類型二根據溶解度曲線的升降情況判斷提純方法類型四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與比較類型五溶解度大小的確定及比較類型一目錄溶解度大小的確定及比較類型一1.在確定物質的溶解度時必須指明溫度,否則無意義,且溶解度需帶單位。2.溶解度曲線的意義:方法指導曲圖中部位 表示的意義曲線上的點 對應溫度下物質的溶解度兩條曲線的交點 對應溫度下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線的走勢 溶解度隨著溫度變化的趨勢線的傾斜程度 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程度曲線以上區域 溶液為該物質的飽和溶液曲線以下區域 溶液為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21方法1.如圖為Ca(OH)2的溶解度曲線,現將56 g CaO放入118 g水中,反應結束后恢復到常溫(20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Bg對應練習A.反應后溶液呈渾濁狀態B.反應結束后,水中溶解的Ca(OH)2的質量逐漸變小C. 30 ℃時,溶液中的溶質質量為0.15 gD.常溫時,過濾可得到的Ca(OH)2的質量為73.83 g21方法思路點撥1.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列出各物質質量比。CaO + H2O Ca(OH)256 18 74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已知CaO實際參與反應的質量為56 g,水過量。求出生成物Ca(OH)2的質量為74 g,消耗水的質量為18 g,剩余水(溶劑)的質量為100 g。3.結合溶解度曲線進行具體分析。 21方法2.如圖所示,M、N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分別用m、n表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A. 30 ℃時,M的溶解度小于N的溶解度B.點P表示t ℃時M、N的溶質質量相等C. M、N都是難溶物質D.陰影處各點對應的溶液(不包含曲線上的點)是M的飽和溶液,N的不飽和溶液21方法題型講解溫度改變時,溶液中各種量的變化情況類型二飽和溶液在溫度改變時的規律:方法指導 升高溫度 降低溫度 隨溫度變化情況 上升型 下降型 上升型 下降型溶解度 增大 減小 減小 增大溶質質量 不變 減小 減小 不變溶劑質量 不變 不變 不變 不變溶液質量 不變 減小 減小 不變溶質質量分數 不變 減小 減小 不變有無晶體析出 無 有 有 無43方法53.(2023·銅仁市碧江區模擬)溶解度在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根據如圖中M和N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判斷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g對應練習A.30 ℃時M和N的溶解度相等B. M和N物質的溶解度都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C.等質量的M和N的飽和溶液從50 ℃降溫到20 ℃析出的晶體質量M大于ND. 50 ℃時M溶液比N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大 D43方法54.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質量一定比乙的大AA. t1 ℃時,甲、乙的溶解度相等B. t1 ℃時,甲、乙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C.將甲、乙的飽和溶液從t1 ℃升溫至t2 ℃,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比乙大D.將甲、乙的飽和溶液從t2 ℃降溫至t1 ℃,析出甲的43方法55.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t2 ℃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 ℃,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B>A>C43方法5思路點撥1.降溫過程中,C物質溶解度增大,所以t1 ℃時為不飽和溶液,無溶質析出,溶質質量分數與t2 ℃時相同。2.降溫過程中,物質A、B溶解度減小,有溶質析出,所以t1 ℃時都為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減小。3.再比較t1 ℃時A、B的溶解度,A 43方法5題型講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判斷及相互轉化類型三1.飽和溶液的判斷:在一定溫度下,①若=,則為飽和溶液;②若<,則為不飽和溶液;③若>,則為飽和溶液,且有固體未溶解。方法指導76方法8題型講解2.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①上升型曲線②下降型曲線方法指導76方法86.KNO3的溶解度曲線如圖1所示。在50 ℃時向100 g水中加入一定量的KNO3形成KNO3溶液,再降溫至20 ℃,析出固體質量的變化如圖2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加入的KNO3質量為51.6 gB.蒸發溶劑可將M點的溶液轉化到N點C.降溫過程中KNO3溶液始終為飽和溶液D.20 ℃時,100 g KNO3飽和溶液中有溶質31.6 g Ag對應練習76方法87.(2022 貴陽清鎮市校級一模)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A.t1 ℃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甲>乙B.t2 ℃時,等質量的甲、乙溶液中,溶劑的質量一定相等C.t3 ℃時,若將N點的甲溶液轉變為M點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溫蒸發溶劑的方法D.將t1 ℃時甲、乙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 ℃,所得甲、乙的溶液仍都是飽和溶液76方法88.如圖是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1)將接近飽和的乙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采用 (填“升溫”或“降溫”)的方法。 (2)等質量甲、乙物質分別配成t2 ℃時的飽和溶液,所需溶劑質量更多的是 。 (3)N點是甲的不飽和溶液,若想使其變成M點的飽和溶液,方法是 。降低溫度乙升溫76方法8題型講解根據溶解度曲線的升降情況判斷提純方法類型四通常可以根據溶解度曲線類型判斷適用的提純方法。陡升型:降溫結晶或冷卻熱飽和溶液。緩升型:蒸發結晶。下降型:升溫結晶。方法指導109方法119.如圖是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曲線。t1 ℃時,配制相同質量的硝酸鉀和氯化鉀飽和溶液,需要水的質量為硝酸鉀 氯化鉀(填“>”“<”或“=”);若硝酸鉀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鉀,提純方法為 。 < g對應練習降溫結晶(或冷卻熱飽和溶液)109方法11(2)現有含少量甲的乙固體,若要通過結晶法進行提純乙(甲與乙不發生反應),現有下列實驗步驟可供選擇:①取一定量的水將固體溶解 ②趁熱過濾③用少量水洗滌晶體并烘干 ④加熱蒸發使大部分晶體析出的操作順序為 (按順序填編號)。 10.如圖是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1)將t1 ℃時丙的不飽和溶液變成丙的飽和溶液除了增加丙溶質和蒸發溶劑外,還可以 。 升高溫度①④②③109方法11思路點撥當陡升型物質中混有少量緩升型的物質時,可以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得到陡升型物質,當緩升型物質中混有陡升型物質,可以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提純得到緩升型物質。根據溶解度曲線圖可看出,乙物質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屬于緩升型,提純方法適合用蒸發結晶。 109方法1111.如圖為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為提純含少量NaCl的純堿樣品,將其濃溶液從t1 ℃冷卻至t2 ℃,t1~t2的最優范圍是 (填字母)。 A.40 ~ 10 B.60 ~ 30 C.70 ~ 40A109方法11題型講解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與比較類型五1.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100%。2.一定溫度下,某物質的溶解度越大,其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越大。方法指引1312方法12.T ℃時,等質量的甲、乙、丙三種固體分別加入等質量的水中,加入固體的質量與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g對應練習A.該溫度下,甲的溶解度為20 gB.乙溶液在B點屬于飽和溶液C.降低溫度一定能將甲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D.該溫度下,甲、乙、丙三種固體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甲>乙>丙 1312方法130 g13.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請回答問題。t1 ℃時,將70 g B的飽和溶液稀釋成10%的溶液,需加水 。1312方法題型講解溶解度表的應用類型六溶解度表格實際上是數據化的溶解度曲線,是溶解度曲線上部分點的具體數值的羅列。溶解度表常考查的內容:(1)比較兩種物質受溫度影響的大小:選定相距較大的兩個溫度下的溶解度求差,差值較大的,說明該物質受溫度的影響越大。方法指導1514方法題型講解(2)判斷所加物質能否全部溶解,求形成溶液的質量,求形成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根據溶解度概念判斷溶質是否能全部溶解,當溶劑質量不為100 g時,注意要根據相應溶解度進行轉化。(3)兩種物質溶解度相等的范圍選擇:某溫度范圍內,一種物質的溶解度包含另一種物質的溶解度,或兩種物質的溶解度范圍有交叉。方法指導1514方法14.NaCl和KIO3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Dg對應練習A.由表中數據可知,KIO3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比NaCl更大B.20 ℃時,NaCl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36%C.從含少量NaCl的KIO3混合物中提純KIO3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D.40 ℃時,10 g KIO3加入盛有50 g水的燒杯中攪拌,得到的溶液質量為60 g 溫度/℃ 0 20 40 60 80 100NaCl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38.4 39.8KIO3溶解度/g 4.6 8.1 12.6 18.3 24.8 32.31514方法(1)圖中表示NaCl溶解度曲線的是 (填“A”或“B”)。 (2)20 ℃時,向盛有40 g NaCl的燒杯中加入100 g水,攪拌,充分溶解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只列出計算表達式)。 15.下列是KNO3和NaCl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線。×100% 溫度/℃ 20 30 40 50 60 70KNO3溶 解度/g 31.6 45.8 63.9 85.5 110 138NaCl溶 解度/g 36.0 36.3 36.6 37.0 37.3 37.8B1514方法D(3)30 ℃時,向各盛有100 g水的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50 g KNO3和50 g NaCl,所得KNO3溶液的質量 (填“>”“<”或“=”)NaCl溶液的質量。 (4)由表中數據分析可知,在某一溫度時NaCl和KNO3具有相同的溶解度m g,則m的取值范圍是 。 溫度/℃ 20 30 40 50 60 70KNO3溶 解度/g 31.6 45.8 63.9 85.5 110 138NaCl溶 解度/g 36.0 36.3 36.6 37.0 37.3 37.836.0>1514方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