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年山西省中考化學一輪專題復習 工藝流程題(共124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年山西省中考化學一輪專題復習 工藝流程題(共124張PPT)

資源簡介

(共124張PPT)
工藝流程題
中考題型分析
該試題是近幾年中考的熱點,分值一般為6分。2023年山西中考該題型由原來的“關注生產實際”改為“化學與技術”。從試題形式上看,“化學與技術”試題都是以設備(設備一般不超過四個)流程的形式呈現,以真實的工業生產和技術過程為背景,將化工生產、生活技術的主要過程用流程的形式表現出來,并針對流程中有關的化學知識進行設問。試題情境題材與時俱進、靈活度高,問題涉及領域廣泛,思維容量大,綜合考查運用化學實驗原理和實驗操作及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流程圖結構如下:
原料
核心化學反應
產品
副產品循環使用
目的是節約成本,保護環境
原料預處理
(除雜、凈化)
輔助原料
產品分離
和提純
【思考】
目的是什么?
所用的原理和試劑
是什么?
【思考】
反應是什么?
設備、條件、物質
是什么?
【思考】
產品是液體還是固體?
如何分離和提純?
中考題型突破
方法指導
閱讀題干,獲取有效信息
精讀流程,逐步分析
讀懂問題,結合流程作答
①判斷題型類別是分離提純物質還是合成新物質
②找到原料和產品
①梳理流程圖結構
②分析每步的作用、涉及的化學反應、基本操作、條件控制及原因等
明確問題,結合流程信息,
規范作答
知識清單
1. 關注流程中的“箭頭”:
箭頭進入,表示投料(即反應物);箭頭出去,表示生成物(包括主產物和副產物)。如圖所示,表示反應物的箭頭為①②,表示生成物的箭頭為③。
2. 原料預處理:
原料預處理 目的
固體原料被粉碎;液體噴淋或呈霧狀噴灑 ①若發生的是化學變化,則為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或使反應更充分)
②若發生的是物理變化,需根據題意分析。若為溶解過程,則為增大接觸面積,加快溶解速率;若是物質的混合,則為使物質混勻或為了使原料得到充分利用,使下一步流程更順利進行,得到性能更好的產品等
續表
原料預處理 目的
清洗或打磨 除去物質表面的污物或氧化物
溶解或水浸 通過加水溶解,使可溶物進入溶液,與不溶物通過過濾分離
灼燒 除去可燃性雜質或使原料初步轉化
焙燒、煅燒 將物質氧化或者分解
3. 物質成分分析(推斷流程中的某種物質等):
(1)判斷所加試劑。可以通過所加試劑后的反應產物,推測所加試劑和反應物之間的反應,從而得出所加試劑種類。
(2)推斷流程中某一步的物質。可以從上一設備或流程中發生的反應入手分析,該步操作需注意前面所加試劑是否有剩余。
4.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1)根據分析的每步反應,找到題目設問中所涉及流程的反應物和生成物,如果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書寫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即可。
(2)如果流程中找到的反應物和生成物沒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缺乏某種元素),則要分析反應環境[酸性、堿性、加水或在空氣中煅燒(需考慮有氧氣或二氧化碳參加反應)],在反應物或生成物中加上對應的物質(酸、堿、水、氧氣或二氧化碳等),使化學方程式滿足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的原則,書寫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
5. 反應條件的控制:
(1)調節pH:調節溶液的酸堿度,使某些金屬離子形成沉淀而分離等。
(2)控制溫度在一定范圍內:防止某些物質(如過氧化氫溶液、氨水等)因溫度過高分解或發生反應而變質;控制物質的溶解與結晶等。
(3)通入保護氣(如氬氣):隔絕空氣,防止生成物被氧化,提高轉化率等。
(4)加入過量(或適量)試劑:除去某物質或使某物質轉化為目標產物等。
6. 混合物的分離提純:
(1)過濾:分離難溶性固體與液體。如果產品是濾渣,需要進行的操作是過濾、洗滌、干燥;如果產品是濾液中的溶質,需要進行的操作是過濾、蒸發(洗滌、烘干)。
(2)蒸餾: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
(3)結晶:分離可溶性固體。
①蒸發結晶: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的物質。
②降溫結晶:適用于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明顯增大的物質。
7. 判斷可循環利用的物質:
(1)箭頭回頭線(即箭頭返回左側的)表示可循環利用的物質,如物質A。
(2)后面某個設備或流程的生成物,是前面另一個設備或流程的反應物,則該物質為可循環利用的物質,如物質B。
8. 工藝流程的評價:
(1)科學性:是否能達到目的,雜質是否完全除去,是否引入新雜質,等等。
(2)安全性:盡量選擇較溫和的反應條件,避免高溫、高壓等條件。
(3)環保性:是否符合“綠色化學”理念,排放物是否經過無害化處理。
(4)經濟性:原料廉價易得,產率或原料的利用率高。
針對訓練
1. (原創)海水中蘊藏著豐富的化學資源,利用富含MgCl2的苦鹵水提取鎂的部分生產流程如下圖所示。[已知:MgCl2 + Ca(OH)2 = Mg(OH)2↓ + CaCl2,氯氣是一種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
類型一 資源開發與利用
分析流程,回答問題:
(1)反應池1中加入足量石灰乳的目的是  使MgCl2完全轉化為Mg(OH)2  。
使MgCl2完全轉化為
Mg(OH)2 
【解析】(1)根據流程圖可知,反應池1中,苦鹵水中的MgCl2與石灰乳中的Ca(OH)2反應生成Mg(OH)2,故加入足量石灰乳的目的是使MgCl2完全轉化為Mg(OH)2。
(2)反應池2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Mg(OH)2+2HCl=MgCl2+2H2O  。
Mg(OH)2+2HCl=
MgCl2+2H2O 
【解析】(2)進入反應池2的Mg(OH)2能夠與稀鹽酸發生中和反應,生成MgCl2和水。
(3)氯化鎂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則結晶池中采用的結晶方法是  蒸發結晶  。
蒸發結晶 
【解析】(3)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物質,應采用的結晶方法是蒸發結晶。
(4)電解池中發生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分解反應  ,在生產過程中應注意的一點是  防止氯氣泄漏(或將氯氣回收處理,等等,合理即可)  。
【解析】(4)電解池中由氯化鎂一種物質反應生成鎂和氯氣兩種物質,屬于分解反應;因為氯氣是一種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所以在生產過程中應注意防止氯氣泄漏或將氯氣回收處理等。
分解反應 
防止氯氣泄漏(或將氯氣回收處理,等等,合理即
可) 
2. 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了用“苦泉水”制取銅(濕法煉銅)的方法,這在世界化學史上是一個巨大的貢獻。以下是其主要生產流程。
(1)“加熱爐”中加熱熬制出晶體的過程類似于實驗中的  蒸發  操作。
(2)為加速溶解池中的溶解速率,可采取的方法是  攪拌(合理即可)  (寫一種)。
蒸發 
攪拌(合理即
可) 
(3)寫出“鐵釜”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Fe+CuSO4=Cu+FeSO4  。“鐵釜”使用一段時間需更換的原因是  一段時間后,鐵釜表面被銅全部覆蓋,無法繼續反應  。
(4)古代銅匠濕法煉銅制得的銅主要用于鑄造錢幣,利用了銅  化學性質穩定(合理即可)  (寫一個)的性質。
Fe+CuSO4=Cu
+FeSO4 
一段時間
后,鐵釜表面被銅全部覆蓋,無法繼續反應 

學性質穩定(合理即可) 
3. 富氧燃燒是以高于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含氧氣體進行燃燒,是一種高效的節能燃燒技術。利用富氧燃燒技術產生的煙氣中,CO2的濃度高達95%,不需要分離即可直接液化回收,有效地減少了CO2的排放。如圖為富氧燃燒技術的工藝流程圖,結合流程圖,回答下列問題:
(1)設備1的作用是分離液態空氣,利用的原理是液氮和液氧的  沸點  不同。
【解析】(1)設備1的作用是分離液態空氣,利用的原理是液氮和液氧的沸點不同。
沸點 
(2)設備2中加入的煤要提前粉碎,目的是  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或加快反應速率)  。設備2中主要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O2CO2  。
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
積,使反應更充分(或加快反應速率) 
C+O2CO2 
【解析】(2)設備2中加入的煤提前粉碎,可以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或加快反應速率;設備2中主要發生的反應是煤和氧氣的反應,煤的主要組成元素是碳元素,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 + O2 CO2。
(3)在設備4中將CO2液化處理,發生變化的微觀解釋為  分子間間隔變小  。
分子間
間隔變小 
【解析】(3)二氧化碳由氣態變成液態,從微觀角度分析,分子間間隔變小。
(4)寫出一個富氧燃燒技術的優點:  減少污染物的產生(或節約資源,合理即可)  。
減少污染物的產生(或節約
資源,合理即可) 
【解析】(4)通過題干及流程圖可知,富氧燃燒技術的優點有減少污染物的產生或節約資源等。
4. (2023適應性)硅酸鈉是我國優先發展的精細化學產品。工業上用某種石英砂礦石(主要成分是SiO2,還含有少量CuO、Na2SO4、Na2CO3)制備硅酸鈉晶體的流程如下。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與鹽酸反應。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從溶液組成的角度分析,溶解池中所加的水是溶液中的  溶劑  ;為加快有關物質的溶解速率,可進行的操作是  攪拌(合理即可)  。

劑 
攪拌(合理
即可) 
【解析】(1)溶解池中所加的水能溶解石英砂礦石中的Na2SO4和Na2CO3,從溶液組成的角度分析,水是溶液中的溶劑;攪拌、加熱等可以加快有關物質的溶解速率。
(2)濾液1中的溶質是  Na2SO4和Na2CO3  。
Na2SO4和Na2CO3 
【解析】(2)石英砂礦石中的Na2SO4和Na2CO3能溶于水,而SiO2、CuO不溶于水,經過濾器過濾后,濾液1中的溶質是Na2SO4和Na2CO3。
(3)酸溶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uO+2HCl=CuCl2+H2O  。
【解析】(3)進入酸溶池中的物質是SiO2和CuO,其中CuO能和稀鹽酸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uO + 2HCl=CuCl2 + H2O。
CuO+2HCl=CuCl2+
H2O 
(4)濾液2中的陽離子是  Cu2+和H+  。
【解析】(4)鹽酸和CuO反應生成可溶的氯化銅和水,其中鹽酸過量,故濾液2中的陽離子是H+和Cu2+。
Cu2+和H+ 
5. 水質安全決定生命健康!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發現,人類80%的疾病與水污染有關。如圖為某自來水廠用汾河水生產自來水的部分流程。
分析流程,回答問題:
(1)汾河水的部分水來自雨水形成的地表徑流,而雨水一般呈弱酸性,其原因是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導致雨水呈弱酸性  。
【解析】(1)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壓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導致雨水呈
弱酸性 
(2)pH為8時,硫酸鋁的混凝效果最好,為提高水的pH,可加入少量  熟石灰[或Ca(OH)2]  。
【解析】(2)熟石灰屬于堿,水溶液呈堿性,可提高自來水的pH。
熟石灰[或Ca(OH)2] 
(3)過濾池中,石英砂與實驗室過濾操作中的  濾紙  作用相當。
【解析】(3)石英砂用于濾去水中不溶性固體雜質,與濾紙作用相當。
濾紙 
(4)殺菌池中,氯氣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HCl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l2+H2O=HCl+HClO  。
【解析】(4)氯氣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寫出化學方程式配平即可:Cl2+H2O=HCl+HClO。
Cl2+H2O=HCl+HClO 
(5)該廠自來水部分檢測項目如右表,其中鐵、錳、鋅、銅指的是  元素  (填“單質”“元素”或“原子”)。
檢測項目 硬度/(mg·L-1)
總硬度 450
鐵 0.3
錳 0.1
鋅 1.0
銅 0.5
元素 
【解析】(5)檢測項目或標簽中成分一般指的是物質或元素,“鐵、錳、銅、鋅”指的是元素。
6. (2021山西)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一直以來,其傳統工藝不斷改進。現階段,利用方解石(主要成分為CaCO3,含有少量MgO、Fe2O3、SiO2等雜質)造紙已較為普遍。這種造紙方式全程無須用水,原料造價僅為傳統造紙的1/3。分析生產過程,回答下列問題。(已知:SiO2、聚乙烯塑料、黏合劑均難溶于水,且不與鹽酸反應)
(1)將方解石粉碎成納米級超細粉末的目的是  提高紙張質量(或平整度,合理即可)  。
【解析】該流程為利用方解石造紙。先將方解石粉碎成納米級超細粉末,再混合聚乙烯塑料粉末和黏合劑,經高強度擠壓制成成品紙。(1)粉碎方解石可以使最終成品紙張更加平整,提高紙張質量。
提高紙張質量(或
平整度,合理即可) 
(2)混合器內需要進行的操作是  攪拌  。
【解析】(2)混合器內將三種原料混合,需進行攪拌。
(3)利用方解石作原料生產紙張的優點是  成本低(或節省木材,合理即可)  。
【解析】(3)由題干信息可知,方解石取代了傳統的植物纖維造紙,不僅節省了木材,且其造價僅為傳統造紙的1/3,降低了成本。
攪拌 
成本低(或節省木材,
合理即可) 
(4)從綠色環保的角度分析,使用的原料需要改進的地方是  使用可降解塑料(或使用無毒無害的黏合劑,合理即可)  。
【解析】(4)造紙中選用的原料為方解石、聚乙烯塑料粉末、黏合劑,聚乙烯塑料粉末和黏合劑會引起環境問題,從環保角度考慮,需要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及無毒無害的黏合劑。
使用
可降解塑料(或使用無毒無害的黏合劑,合理即可) 
(5)成品紙張在保存過程中應避免與酸接觸,若遇到稀鹽酸,則可能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3+2HCl=CaCl2+H2O+CO2↑(或Fe2O3+6HCl=2FeCl3+3H2O,合理即可)  (寫一個)。
【解析】(5)方解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及雜質氧化鎂、氧化鐵均可與稀鹽酸反應,寫出化學方程式配平即可。
CaCO3+2HCl=CaCl2+H2O+CO2↑(或Fe2O3+6HCl=2FeCl3
+3H2O,合理即可) 
針對訓練
1. (2023營口改編)我國承諾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體現大國擔當。工業上有一種利用燒堿溶液實現“碳捕捉”的技術,其主要流程如下:
(1)捕捉區的燒堿溶液常噴成霧狀,目的是  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加快化學反應速率,使反應更充分  。
增大反應物接觸面
積,加快化學反應速率,使反應更充分 
類型二 廢物處理與利用
(2)分離區進行的實驗操作是  過濾  (填操作名稱)。
(3)該流程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甲、乙分別是  氧化鈣、氫氧化鈉(或CaO、NaOH)  。
(4)反應區Ⅰ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O+H2O=Ca(OH)2[或Ca(OH)2+Na2CO3=CaCO3↓+2NaOH]  (寫一個),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化合反應(或復分解反應)  。
過濾 
氧化鈣、氫氧化鈉
(或CaO、NaOH) 
CaO+H2O=Ca(OH)2
[或Ca(OH)2+Na2CO3=CaCO3↓+2NaOH] 
化合反應(或復分解反應) 
【解析】捕捉區內CO2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Na2CO3溶液;反應區Ⅱ中CaCO3反應生成CO2和甲,則甲為CaO;捕捉區反應產生的Na2CO3溶液及CaO進入反應區Ⅰ,CaO與H2O反應生成Ca(OH)2,Ca(OH)2與Na2CO3溶液反應生成CaCO3及NaOH溶液;在分離區得到CaCO3和乙,則乙為NaOH溶液。
2. (原創)山西省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理念深入人心。某公司垃圾焚燒發電部分流程如下圖所示。分析流程,回答問題:
(1)用于焚燒發電的垃圾是  其他垃圾  (填“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或“其他垃圾”)。
【解析】(1)可回收垃圾集中分揀后會資源化處理;有害垃圾會集中進行特殊處理;其他垃圾處理一般采用填埋、焚燒和生物分解等方法。故用于焚燒發電的垃圾是其他垃圾。
其他垃圾 
(2)焚燒鍋爐中的能量轉化是將  化學  能轉化為熱能。
【解析】(2)焚燒鍋爐中焚燒垃圾時,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化學 
(3)煙氣凈化器中除去的有害氣體有  CO(或SO2,或NO2,合理即可)  (填一種)。
CO(或SO2,或NO2,合
理即可) 
【解析】(3)垃圾燃燒時,含硫、氮物質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有害氣體,燃燒不充分還會產生一氧化碳有害氣體。
(4)檢驗煙囪排放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  CO2+Ca(OH)2=CaCO3↓+H2O  。
【解析】(4)檢驗二氧化碳,應使用澄清石灰水,寫出對應的化學方程式即可。
CO2+
Ca(OH)2=CaCO3↓+H2O 
(5)與掩埋相比,垃圾焚燒發電的優點是  廢物再利用(或垃圾減量化,或垃圾資源化,或減少污染,等等,合理即可)  。
【解析】(5)掩埋垃圾會污染水源,占用土地,發酵后產生甲烷氣體,還會發生爆炸和引起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植物生長,故與掩埋相比,垃圾焚燒發電可以減少污染,使垃圾資源化、減量化,達到廢物再利用的目的。
廢物再利用(或垃圾
減量化,或垃圾資源化,或減少污染,等等,合理即可) 
3. (2023太原二模)生物質燃氣是以有機廢料為原料轉換成的可燃性能源,其中含有CH4、CO和H2等可燃性氣體。用有機廢料生產生物質燃氣的主要流程如下圖所示。請分析流程,回答有關問題。
(1)常見的有機廢料是  農作物秸稈  (寫一種),將有機廢料進行粉碎的目的是  便于分離有機物和無機材料  。
【解析】(1)常見的有機廢料是農作物秸桿、餐廚垃圾等;由圖可知,粉碎后清沙器中得到無機材料,故將有機廢料進行粉碎的目的是便于分離有機物和無機材料。
農作物秸稈 
便于分離有機物和無機材料 
(2)清沙器將混合物分為上層有機層和下層無機層,利用了物質的  密度  不同。
【解析】(2)利用物質的密度不同,清沙器將混合物分為上層有機層和下層無機層。
密度 
(3)發酵池中發生的變化屬于  化學  變化,生物質燃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2CO+O22CO2(合理即可)  (寫一個)。
化學 
2CO+O22CO2(合理即可) 
【解析】(3)發酵池中有新物質生物質燃氣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生物質燃氣含有CH4、CO和H2等可燃性氣體,甲烷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氫氣燃燒生成水,化學方程式分別為CH4 + 2O2 CO2 + 2H2O、2CO + O2 2CO2、2H2 + O2 2H2O。
4. (原創)銅及其合金廣泛應用于電子工業。如圖為從廢舊金屬銅中回收銅的部分工藝流程。已知:焙燒可得到黑色固體和殘渣,殘渣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分析流程,回答問題:
(1)將廢舊金屬銅粉碎的目的是  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
【解析】(1)將廢舊金屬銅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
更充分 
(2)酸浸池1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
【解析】(2)焙燒爐中銅轉化成氧化銅,所以酸浸池1中發生的是氧化銅與稀硫酸的反應,寫出對應的化學方程式即可。

 
(3)置換池中,鐵能置換銅的原因是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鐵排在銅前面  。
【解析】(3)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鐵排在銅前面,故鐵能置換銅。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鐵排
在銅前面 
(4)酸浸池2中,稀硫酸過量的目的是  除去過量的鐵粉  。
【解析】(4)置換池中加入了過量的鐵粉,故酸浸池2中,稀硫酸過量的目的是除去過量的鐵粉。
除去過量的鐵粉 
(5)從資源利用和保護的角度分析,該工藝流程的優點是  節約了金屬資源(或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合理即可)  。
【解析】(5)從資源利用和保護的角度分析,該工藝流程的優點是節約金屬資源或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節約了
金屬資源(或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合理即可) 
5. (2023江西改編)燒堿-純堿法凈化鹵水過程產生的鹽泥中主要含有CaCO3及少量的Mg(OH)2和NaCl。如圖是實驗室模擬工業上以該鹽泥為原料制備CaCl2的操作流程。
(1)分離設備1中進行的操作相當于實驗室基本操作中的  過濾  。
【解析】(1)分析流程可知,分離設備1能將溶液和固體分離,相當于實驗室基本操作中的過濾操作。

濾 
(2)酸溶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3+2HCl=CaCl2+H2O+CO2↑[或Mg(OH)2+2HCl=MgCl2+2H2O]  (寫一個)。
CaCO3+2HCl=CaCl2+
H2O+CO2↑[或Mg(OH)2+2HCl=MgCl2+2H2O] 
【解析】(2)酸溶池中的CaCO3和Mg(OH)2均能與稀鹽酸反應,化學反應方程式分別為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3)分離設備2中加入的試劑X是  Ca(OH)2溶液  ,該設備中發生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復分解反應  。
【解析】(3)在分離設備2中氯化鎂溶液和X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及氯化鈣溶液,推斷試劑X為Ca(OH)2溶液,發生的反應為復分解反應。
Ca(OH)2溶液 
復分解反應 
(4)CaCl2溶液經過“一系列操作”得到產品CaCl2,“一系列操作”包括降溫結晶,說明CaCl2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  減小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解析】(4)CaCl2溶液經過降溫結晶等操作得到CaCl2,說明CaCl2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
減小 
針對訓練
1. (2023宜賓改編)肥皂是一種用于清潔和保濕皮膚的化妝品。以貝殼(主要成分為CaCO3)、草木灰(含K2CO3)和油脂為原料制肥皂的流程如下圖所示:
類型三 產品設備
已知:油脂密度小于水,難溶于水;在堿性、加熱條件下生成的物質可溶于水。
回答下列問題:
(1)“煅燒爐”生成的固體產物俗稱  生石灰  。
【解析】(1)貝殼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固體產物氧化鈣俗稱生石灰。
生石灰 
(2)經過“溶解池”后,溶液中的溶質是  Ca(OH)2  (填化學式)。
【解析】(2)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所以經過“溶解池”后,溶液中的溶質是Ca(OH)2。
Ca(OH)2 
(3)在“沉淀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a(OH)2+K2CO3=CaCO3↓+2KOH  。
【解析】(3)向沉淀池中加入草木灰溶液(含碳酸鉀),碳酸鉀溶液與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 + K2CO3 = CaCO3↓+ 2KOH。
Ca(OH)2+
K2CO3=CaCO3↓+2KOH 
(4)流程中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是  CaCO3  (填化學式)。
【解析】(4)由流程圖可知,在沉淀池中得到的濾渣為碳酸鈣,碳酸鈣又是煅燒爐中的反應物,因此流程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為CaCO3。
CaCO3 
(5)在“加熱攪拌機”中,判斷油脂完全反應的現象是  反應后靜置,液體不分層  。
【解析】(5)根據已知信息,油脂密度小于水,難溶于水;在堿性、加熱條件下生成的物質可溶于水,所以在“加熱攪拌機”中,判斷油脂完全反應的現象是溶液完全互溶,溶液中沒有分層現象。
反應后靜
置,液體不分層 
2. (2023百校三)連花清瘟膠囊是一種中成藥,其制作原料為連翹、金銀花、炙麻黃等。以下為連花清瘟膠囊的主要生產流程:
分析流程,回答問題:
(1)純凈水的化學式為  H2O  ,用純凈水清洗中藥材時,不能長時間浸泡藥材的原因是  防止藥材成分過多溶解于水(合理即可)  。
H2O 
防止藥材成分過多溶解于水(合理即
可) 
(2)烘干器中的溫度不宜太高,應控制在60 ℃~80 ℃,目的是  防止溫度過高藥物在高溫下發生反應變質(合理即可)  。
(3)篩粉器內將大顆粒藥材與粉末分離,此操作類似于實驗室中的  過濾  操作。
防止溫度過高藥物在高溫下發生反應變質(合理即可) 
過濾 
(4)用于包裝成品膠囊的鋁箔耐腐蝕,原因是  4Al+3O2=2Al2O3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解析】(4)用于包裝成品膠囊的鋁箔耐腐蝕,原因是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阻止了鋁的進一步氧化,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4Al + 3O2 = 2Al2O3。
4Al+3O2=
2Al2O3 
3. (原創)我國科學家成功研發“液態太陽燃料合成”技術,其部分工藝流程如圖所示。分析流程,回答問題:
(1)太陽能電池板的作用是將太陽能轉化為  電  能。
(2)電解器中產生氫氣的電極端為  負極  。
電 
負極 
(3)在一定條件下,合成器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H2+CO2CH3 OH+H2O  。
(4)流程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是  水(或H2O)  。
(5)該項技術的最大優點是  有利于實現碳中和(或有利于緩解能源危機,或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或該燃料屬于可再生能源,或節約化石能源,等等,合理即可)  。
3H2+
CO2CH3OH+H2O 
水(或H2O) 
有利于實現碳中和(或有利于緩解能
源危機,或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或該燃料屬于可再生能源,或節約
化石能源,等等,合理即可) 
4. (原創)碳纖維是新一代增強纖維,被稱為“新材料之王”,可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裝備、交通運輸等領域。如圖為制造碳纖維的工藝流程,根據流程圖,回答下列問題:
(1)聚丙烯腈纖維屬于  有機合成  材料。
有機合成 
【解析】(1)聚丙烯腈纖維是合成纖維,屬于有機合成材料。
(2)預氧化過程可將線型分子鏈轉化為梯形結構,此過程中物質的性質  改變  (填“改變”或“不變”)。
【解析】(2)線型分子鏈轉化為梯形結構,分子結構發生改變,故物質的性質發生改變。
改變 
(3)碳化爐碳化時需要在無氧環境下進行,用化學方程式解釋其原因:  C+O2CO2  。
【解析】(3)碳化爐中將纖維加熱至3 000 ℃,如果有氧氣,碳與氧氣在高溫下會發生反應。
C+O2CO2 
(4)石墨化爐中需通入氦氣作保護氣,這是利用了氦氣  化學性質很不活潑  的性質。
【解析】(4)由于氦氣的化學性質很不活潑,通入氦氣可起到保護作用。
化學性質
很不活潑 
(5)上漿池中上漿后,碳絲表面會形成一層皮膜,其作用是  提高碳纖維的性能(或保護作用,或增大耐磨性,或穩定性更好,或強度更大,或吸水性變小,或不易起毛,等等,合理即可)  。
【解析】(5)碳絲上漿形成一層皮膜后,可以起到增大強度、提高碳纖維性能等作用。
提高
碳纖維的性能(或保護作用,或增大耐磨性,或穩定性更好,或強
度更大,或吸水性變小,或不易起毛,等等,合理即可) 
5. 氧化鐵廣泛用于建筑、橡膠、塑料、涂料等工業,利用鐵泥(含有Fe2O3、FeO和SiO2)制備氧化鐵的簡易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過氧化氫溶液能將Fe2+轉化為Fe3+。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利用洗滌劑去除鐵泥表面油污的原理是  乳化  。
【解析】(1)用洗滌劑去除鐵泥表面的油污,利用洗滌劑具有乳化功能,能把大顆粒的油污分散成細小的液滴隨水流沖走。
乳化 
(2)酸溶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Fe2O3+3H2SO4=Fe2(SO4)3+3H2O(或FeO+H2SO4=FeSO4+H2O)  (寫一個),生產過程中為加快反應速率,可進行的操作是  攪拌  。
【解析】(2)酸溶池中氧化鐵、氧化亞鐵均與硫酸反應,化學方程式分別為Fe2O3 + 3H2SO4=Fe2(SO4)3 + 3H2O、FeO + H2SO4=FeSO4 + H2O;酸溶池中發生的反應是固體與液體的反應,為加快反應速率,可進行的操作是攪拌等。
Fe2O3+3H2SO4=
Fe2(SO4)3+3H2O(或FeO+H2SO4=FeSO4+H2O) 
攪拌 
(3)過濾器中分離出的濾渣成分是  SiO2  。
【解析】(3)SiO2不能與硫酸反應,因此過濾器中分離得到的濾渣成分是SiO2。
(4)煅燒爐中發生的反應,其基本反應類型屬于  分解反應  。
【解析】(4)煅燒爐中氫氧化鐵在高溫下分解生成氧化鐵和水,屬于分解反應。
SiO2 
分解反應 
6. 工業氧化鈣(CaO)可用作建筑材料、干燥劑、耐火材料、鍋爐停用保護劑等。工業上制造高純度氧化鈣的主要流程如圖所示。分析流程,回答問題:
注:反應器1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H3 + CO2 + H2O =(NH4)2CO3。
(1)反應器1中發生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化合反應  。
【解析】(1)反應器1中發生的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
化合反應 
(2)為使反應器2中的反應更充分,可進行的操作是  攪拌(合理即可)  (寫一種)。
【解析】(2)為使反應器2中的反應更充分,可進行的操作是攪拌或適當升溫等。
攪拌(合理
即可) 
(3)從過濾器中分離出的固體是  CaCO3  ,該物質在煅燒爐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aCO3CaO+CO2↑  。
CaCO3 
CaCO3CaO+CO2↑ 
【解析】(3)反應器2中CaCl2溶液和(NH4)2CO3溶液反應生成CaCO3和NH4Cl溶液,由于生成的CaCO3是難溶于水的鹽,故從過濾器中分離出的固體是CaCO3。該物質在高溫煅燒爐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 CaO + CO2↑。
(4)上述流程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是  CO2  。
【解析】(4)煅燒爐中生成二氧化碳、反應器1中二氧化碳參與反應,因此流程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是CO2。
CO2 
7. (2023山西)制作豆腐過程中用到了鹽鹵。鹽鹵是我國數千年來豆腐制作的傳統凝固劑,有較好的溶解性和凝固性,主要成分為氯化鈉(含量約2%~6%)和氯化鉀(含量約2%~4%)等。豆腐的制作流程如下,請結合圖文信息,分析思考,解決問題:
(1)研磨機將豆子研碎、研細的目的是  使豆子得到充分利用(或得到更多的豆漿,合理即可)  。
【解析】(1)研磨機將豆子研碎、研細的目的是使豆子得到充分利用或得到更多的豆漿。
使豆子得到充分利用(或
得到更多的豆漿,合理即可) 
(2)煮漿器內在煮沸過程中,可將有毒豆漿轉化為無毒豆漿,發生的主要變化是  化學變化  。
【解析】(2)煮漿器內在煮沸過程中,可將有毒豆漿轉化為無毒豆漿,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 
(3)為加快凝固速度,當把鹽鹵慢慢加入混合器時,需進行的操作是  攪拌  。
【解析】(3)當把鹽鹵慢慢加入混合器時,攪拌可以增大鹽鹵和豆漿的接觸面積,加快凝固速度。
攪拌 
(4)向鹽鹵中滴加AgNO3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AgNO3+NaCl=AgCl↓+NaNO3(或AgNO3+KCl=AgCl↓+KNO3)  (寫一個)。
AgNO3+NaCl=AgCl↓+NaNO3(或AgNO3+KCl=AgCl↓+
KNO3) 
【解析】(4)氯化鈉和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鈉,氯化鉀和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gNO3 + NaCl=AgCl↓+ NaNO3、AgNO3 + KCl=AgCl↓+ KNO3。
(5)“花開富貴”是一道吃出咸辣味、品出世間美的豆腐制品,它有強筋骨、防貧血等功效,由此推知,這種食物含有的微量元素是  鐵(或Fe)  。
【解析】(5)“花開富貴”能強筋骨、防貧血,推知其中含有鈣、鐵元素,其中鐵為微量元素。
鐵(或Fe) 
8. (2022山西)新型發光陶瓷是將高科技蓄光材料融入傳統陶瓷釉料中,經高溫燒制而成。它吸蓄光能后,可在陰暗環境中自行發光,如圖是其部分生產流程。
分析流程,回答問題:
(1)上述設備中,有化學變化發生的是  燒成爐  。
燒成爐 
【解析】(1)練泥機的作用是將物質粉碎混合,該設備中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是物理變化;制坯機的作用是將混合好的材料制成需要的形狀,只是物質的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施釉機的作用是在制好的坯體上涂抹釉料,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燒成爐的作用是將制好的坯體經高溫烘烤定型,在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發生化學變化。
(2)練泥機將水和坯料充分調和,其作用相當于實驗操作中的  攪拌  。
【解析】(2)練泥機將水和坯料充分調和,與實驗室攪拌操作的作用類似。

拌 
(3)施釉機先將蓄光釉料印刷在坯體上,再涂抹一層透明釉料的目的是  保護蓄光釉料(或提高釉面性能,合理即可)  。
【解析】(3)施釉機先將蓄光釉料印刷在坯體上,再涂抹一層透明釉料,可保護蓄光釉料,提高釉面性能。
保護蓄光釉料(或提高釉面性能,合理即可) 
(4)生產蓄光材料需要在稀有氣體環境中進行,利用稀有氣體的性質是  化學性質很不活潑(或一般不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合理即可)  。
【解析】(4)稀有氣體化學性質很不活潑,不易與釉料發生化學反應,可作保護氣。
化學性質很不活潑(或一般不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合理即
可) 
(5)若坯料中的鐵粉未被除去,則燒制的陶瓷會出現黑點,其原因是  3Fe+2O2Fe3O4(反應條件高溫或點燃均可)  (用化學方程式解釋)。
【解析】(5)若坯料中鐵粉未被除去,會與氧氣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鐵,燒制的陶瓷會出現黑點。
3Fe+2O2Fe3O4(反應條件高溫或點燃均可) 
9. (2020山西)“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近年來,隨著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對硫酸鎂(MgSO4)肥料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以氧化鎂礦粉(主要成分為氧化鎂,含有少量氧化鐵、燒堿等雜質)和濃硫酸為原料生產MgSO4的部分生產流程如圖1所示。已知氧化鎂與硫酸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O + H2SO4 =MgSO4 + H2O。分析制備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石墨配酸塔由石墨制成,說明石墨具有的性質是  耐腐蝕(或不與酸反應,合理即可)  。
【解析】(1)石墨配酸塔中長時間盛放酸,需要抗腐蝕性好或者不與酸反應。

腐蝕(或不與酸反應,合理即可) 
(2)生產中,稀硫酸與雜質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OH+H2SO4=Na2SO4+2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寫一個)。
【解析】(2)雜質中的氧化鐵和燒堿都能與稀硫酸反應,任意寫出一個化學方程式即可。
2NaOH+
H2SO4=Na2SO4+2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3)回轉化成室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會  放出熱量  (填“吸收熱量”或“放出熱量”)。
【解析】(3)由圖1可知,回轉化成室中能得到酸霧和水蒸氣,可見回轉化成室發生的反應會放出熱量。
放出熱量 
(4)分析圖2,使用硫酸的最佳濃度為  66%  。
【解析】(4)由圖2可知,當硫酸濃度為66%時,制得的MgSO4質量分數最高。
66% 
(5)該生產過程無廢物排放,符合綠色化學要求,其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是  酸霧和水蒸氣(或稀硫酸)  。
【解析】(5)由圖1可知,回轉化成室中生成的酸霧和水蒸氣(或稀硫酸)又回到石墨配酸塔中被重新利用。
酸霧和水蒸氣(或稀硫酸) 
10. (2020山西晉中)工業上,可用廢棄的粉煤灰為原料替代鋁土礦來生產高純硫酸鋁。粉煤灰的主要成分為氧化鋁和二氧化硅,含有少量氧化鐵、氧化鎂等雜質,主要生產流程如圖1所示。[已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與硫酸反應;氧化鋁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l2O3 + 3H2SO4 = Al2(SO4)3 + 3H2O]分析生產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圖2,球磨機的作用是  減小粉煤灰的粒度,提高氧化鋁的提取率  。
【解析】(1)分析圖2,橫坐標為粉煤灰粒度,縱坐標為氧化鋁提取率,粉煤灰粒度越大,氧化鋁提取率越低。球磨機可減小粉煤灰的粒度,提高氧化鋁的提取率。
(2)利用廢棄的粉煤灰生產硫酸鋁的優點是  節約資源(或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合理即可)  。
【解析】(2)廢物利用可以節約資源,減少污染。
減小粉煤灰的粒度,提高氧化鋁
的提取率 
節約資源(或減少對
環境的污染,合理即可) 
(3)酸浸塔中稀硫酸與雜質反應的一個化學方程式為  Fe2O3+3H2SO4=Fe2(SO4)3+3H2O(或MgO+H2SO4=MgSO4+H2O) , 殘渣的主要成分為  二氧化硅(或SiO2)  。
【解析】(3)酸浸塔中發生的反應為金屬氧化物與稀硫酸的反應,生成鹽和水,排出的殘渣主要是不與稀硫酸反應的二氧化硅。
Fe2O3+
3H2SO4=Fe2(SO4)3+3H2O(或MgO+H2SO4=MgSO4+H2O)
二氧化硅(或SiO2) 
(4)分析硫酸鋁溶解度表,結晶池中析出硫酸鋁晶體采用的方法是  降溫結晶  。
【解析】(4)分析溶解度表,硫酸鋁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溫度的影響較大,宜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析出晶體。
降溫結晶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31.2 33.5 36.4 40.4 45.7 52.2 59.2 66.2 73.1 86.8 89.0
11. (2019山西)工業上常采用“鹽硝聯產”工藝生產高純度食鹽,還可以制得硫酸鈉。鹵水的主要成分為NaCl,還含有少量Na2SO4、CaSO4、MgSO4、CaCl2、MgCl2、FeCl3。用火堿和煙道氣中的CO2為原料凈化鹵水,符合低碳經濟發展要求。分析流程,回答問題。
(1)反應器1中主要除去的離子是  Mg2+、Fe3+  (填符號)。
【解析】(1)鹵水中主要含有NaCl,還含有少量Na2SO4、CaSO4、MgSO4、CaCl2、MgCl2、FeCl3。反應器1中加入過量火堿即氫氧化鈉,氫氧化鈉會與MgSO4、MgCl2、FeCl3發生反應,分別生成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鐵沉淀,從而除去Mg2+和Fe3+。
Mg2+、Fe3+ 
(2)煙道氣通入反應器2前要脫硫,是為了除去有害氣體  SO2  (填化學式)。反應器2中生成沉淀的化學方程式是  Na2CO3+CaCl2=CaCO3↓+2NaCl(或CaSO4+Na2CO3=CaCO3↓+Na2SO4)  (寫一個)。
SO2 
Na2CO3+
CaCl2=CaCO3↓+2NaCl(或CaSO4+Na2CO3=CaCO3↓+
Na2SO4) 
【解析】(2)脫硫是為了除去有害氣體二氧化硫。經過反應器1后,過量的氫氧化鈉會進入反應器2中,同時與煙道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其中產生沉淀的反應為碳酸鈉溶液與氯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還有碳酸鈉溶液與硫酸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硫酸鈉,兩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 CaCl2=CaCO3↓+2NaCl、CaSO4+Na2CO3=CaCO3↓+ Na2SO4。
(3)下表為NaCl和Na2SO4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
溫度/℃ 0 10 20 30 32.4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4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
Na2SO4 4.9 9.1 19.5 40.8 52.0 48.8 46.2 45.3 44.3 43.7 42.7 42.5
從析鹽罐中排出的溶液a,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每10 g水中含有NaCl約  3.64  g。為提高Na2SO4純度,析硝罐中析出Na2SO4需采用  升溫  (填“升溫”或“降溫”)結晶方法。
3.64 
升溫 
【解析】(3)反應器2中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含NaCl和Na2SO4。在氯化鈉晶體析鹽罐中,控制溫度為32.4 ℃左右,析出氯化鈉晶體。32.4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4 g,即在32.4 ℃時,100 g水中最多溶解36.4 g氯化鈉,所以10 g水中含氯化鈉的質量為3.64 g。進入析硝罐中的溶液為32.4 ℃時NaCl的飽和溶液,如果降溫氯化鈉也會析出;而如果升溫,氯化鈉溶解度增大,不會析出,但硫酸鈉溶解度減小而結晶析出,所以采用升溫結晶的方法析出硫酸鈉晶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国市| 疏勒县| 镇远县| 保定市| 赣榆县| 抚宁县| 来凤县| 泽库县| 哈巴河县| 邹平县| 宁陵县| 桓台县| 静海县| 丹巴县| 获嘉县| 西丰县| 凤冈县| 永州市| 桐梓县| 温州市| 永州市| 巴林右旗| 兰溪市| 天台县| 永新县| 汉川市| 和平县| 光泽县| 哈尔滨市| 平乐县| 罗山县| 开封县| 元江| 蓬溪县| 长丰县| 邻水| 龙胜| 黄浦区| 余江县| 三门峡市| 麟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