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寄 情 山 水>>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課一、意境《黃山圖》陸儼少作品欣賞作品欣賞《黃山圖》黃永玉探討:為什么同樣是表現黃山的景色,兩位畫家所表現的意境卻完全不同?探究:畫家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寒江獨釣》南宋 馬遠《晴巒蕭寺圖》北宋 李成對比兩幅作品,說一說畫家是如何營造出不同的意境的?歸納小結意境的表達除了情感與景色交融之外,還有具體的表現方法。比如《瀟湘奇觀圖》里用墨色的濃淡變化表現意境。《晴巒蕭寺圖》里精細筆墨造型去渲染意境。還有《寒江獨釣圖》運用畫面構圖的處理來營造意境。意境的營造:用筆、用墨、構圖、透視、造型說一說它“奇”在哪里?《瀟湘奇觀圖》南宋 米友仁二、三遠法高遠-氣勢宏偉深遠-悠遠神秘《漓江山水》李可染《溪山行旅圖》北宋 范寬《為密齋寫山水圖》明 王紱平遠-開闊平坦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站在半山腰看遠山)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站在山腳看平山)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站在山腳看遠山)三遠法宋代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對三遠法下過這樣的定義:“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三遠法,就是一種時空觀,以仰視、俯視、平視等不同的視點來描繪畫中的景物,打破了一般繪畫以一個視點,即焦點透視觀察景物的局限。《溪岸圖》董源《青卞隱居圖》 王蒙《安處齋圖》倪瓚《早春圖》北宋 郭熙練習寫意山水畫的作畫步驟分為勾勒、皴擦、點染等,在豐富的墨色與筆觸變化中,實現畫面形象的塑造。課后拓展:查閱資料,說一說中國山水畫與西方風景畫有哪些不同?《大衛巨人山》德國 弗里德里希《富春山居圖》元代 黃公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