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節 硫及其化合物 課件(共53張PPT) 高中化學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節 硫及其化合物 課件(共53張PPT) 高中化學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

資源簡介

(共53張PPT)
第五章
化工生產中的重要非金屬元素
第一節 硫及其化合物(一)
高中化學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
第一節 硫及其化合物(一)
硫的存在:
硫元素是一種重要的非金屬元素,廣泛存于自然界中,是植物生長不可缺少的元素。硫在自然界中既有游離態(單質),又有化合態(化合物)。
游離態硫
硫存在于火山噴口附近或地殼的巖層中。
化合態硫
一、硫(俗稱硫黃)
1.物理性質:黃色晶體,質脆,易研成粉末。
硫難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CS2)。
硫的晶體
硫粉
硫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最外層有6個電子,易得2個電子
硫元素的非金屬性比氧元素弱
硫單質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2.化學性質
(1)氧化性
S + Fe FeS(硫化亞鐵)
S + 2Cu Cu2S(硫化亞銅)
S + H2 H2S
與金屬反應的反應規律:硫單質的氧化性較弱,表現在與變價金屬反應時,
一般只能生成低價態金屬硫化物。
小常識:Hg與S常溫下即可反應得到HgS。因此,實驗室中若不小心打破水銀
溫度計,灑落的Hg可用硫粉來處理,防止汞蒸氣中毒
【實驗】硫和鐵反應:將硫粉和鐵粉混合,用灼熱的玻璃棒加熱粉末的一端。
現象:整個混合物都會保持紅熱狀態。
(2)還原性
S + O2 SO2
硫在空氣中安靜地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燃燒得到的氧化產物均為SO2,即硫與氧氣反應,不論氧氣是否足量、濃度如何,其一步反應都只能生成SO2,不能生成SO3.
點燃
(3)即表現氧化性又表現還原性
3S + 6NaOH Na2SO3 + 2Na2S + 3H2O
應用:用熱的燒堿溶液清洗試管內壁殘留的硫單質
B
例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硫與金屬或非金屬反應均作氧化劑
B.試管內壁的硫可用熱的燒堿溶液洗滌
C.過量的硫與鐵反應生成Fe2S3,表現了硫單質的氧化性
D.硫只以化合態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二、SO2
1.SO2的物理性質
SO2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
密度比空氣的大,易溶于水。
在通常情況下,1體積的水可以溶解約40體積的SO2。
【實驗5-1 】把充有SO2、塞有橡膠塞的試管倒立于水中,在水面下打開橡膠塞,觀察試管內液面的上升。待液面高度不再明顯變化時,在水下用橡膠塞塞緊試管口,取出試管,用pH試紙測定試管中溶液的酸堿度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試管內液面上升 SO2易溶于水
pH試紙變為紅色 SO2水溶液顯酸性
【實驗5-1 】把充有SO2、塞有橡膠塞的試管倒立于水中,在水面下打開橡膠塞,觀察試管內液面的上升。待液面高度不再明顯變化時,在水下用橡膠塞塞緊試管口,取出試管,用pH試紙測定試管中溶液的酸堿度
二、SO2
2.SO2的化學性質
SO2是一種酸性氧化物
SO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SO2有漂白性
(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a.SO2與水反應
SO2 + H2O H2SO3
同一條件下,既能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又能向逆反應方向進行的反應,
叫做可逆反應。
SO2的水溶液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b.與堿反應
少量SO2通入NaOH溶液: SO2 + 2NaOH = Na2SO3 + H2O
SO2 + 2OH- = SO32- + H2O
足量SO2通入NaOH溶液: SO2 + NaOH = NaHSO3
SO2 + OH- = HSO3-
少量SO2通入澄清石灰水: SO2 + Ca(OH)2 = CaSO3 ↓ + H2O
c.與堿性氧化物反應: SO2 + CaO = CaSO3
可用于燃煤固硫
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SO2尾氣
【思考】1.實驗室里,如何對SO2進行尾氣處理呢?
2.設計實驗方案,依次檢驗混合氣體中的SO2、CO2?
(2)SO2的還原性:
a.催化氧化
2SO2 + O2 2SO3
b.與氯水反應
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
SO2 + Cl2 + 2H2O = 4H+ + SO42-+ 2Cl-
c.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
5SO2 + 2KMnO4 + 2H2O = K2SO4 + 2MnSO4 + 2H2SO4
5SO2 + 2MnO4- + 2H2O = 5SO42-+ 2Mn2+ + 4H+
現象:SO2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資料卡片
亞硫酸和亞硫酸鹽也具有較強的還原性。
例如:Na2SO3溶液在空氣中敞口放置,
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生成Na2SO4。
(3)SO2的氧化性:
SO2 + 2H2S = 3S + 2H2O
現象:若將SO2和H2S兩種氣體混合,可觀察到儀器內壁有黃色固體生成
若將SO2通入氫硫酸中,可觀察到黃色沉淀生成
(4)SO2的漂白性:
【實驗5-2】用試管取2mL實驗5-1中得到的溶液,向其中滴入1~2滴品紅溶液,振蕩,觀察溶液的顏色變化。然后加熱試管,注意通風,再觀察溶液的變化
實現現象 實驗結論
SO2水溶液滴入品紅溶液后,溶液變紅,振蕩后褪色; 加熱后,溶液又變為紅色 SO2能漂白品紅溶液;
無色物質容易分解,加熱恢復原來的顏色
(4)SO2的漂白性:
【實驗5-2】用試管取2mL實驗5-1中得到的溶液,向其中滴入1~2滴品紅溶液,振蕩,觀察溶液的顏色變化。然后加熱試管,注意通風,再觀察溶液的變化
(4)SO2的漂白性
原理:SO2的漂白作用是由于它能與某些有色物質(如品紅溶液)
化合生成不穩定的無色物質,這些無色物質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質
恢復原來的顏色
應用:檢驗SO2
注意:SO2不能使指示劑褪色
3.SO2的應用
(1)漂白紙漿、毛、絲等
SO2有毒,若殘留量超標,會對人體健康有害。
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規定合理使用。
3.SO2的應用
(2)食品添加劑(漂白、防腐、抗氧化)
小結:漂白劑的漂白原理
類型 漂白原理 漂白特點 反應類型 舉例
氧化型 漂白劑具有強氧化性,因與有色物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使有色物質褪色 不可逆,加熱時不能恢復原來的顏色 氧化還原反應 Na2O2、H2O2、HClO、NaClO、Ca(ClO)2
化合型 漂白劑與有些有色物質發生化合反應而使有色物質褪色 可逆,加熱時,又恢復原來的顏色 化合反應 SO2
將氣體分別通入品紅溶液中,溶液褪色,再將其分別加熱,
若溶液恢復紅色,則通入的氣體是SO2;
若溶液仍為無色,則是通入的氣體是Cl2
思考題
1.如何利用品紅溶液鑒別SO2和Cl2 ?
回答:不能。因為等物質的量的SO2和Cl2混合后,在水溶液中會發生反應: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漂白效果減弱
思考題
2.SO2和Cl2都能用于漂白,若將SO2和Cl2等物質的量混合通入品紅溶液中,能達到“強強聯合”的漂白效果么?
→除去SO2
→檢驗SO2是否除盡
→檢驗CO2
檢驗SO2
品紅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紅溶液→澄清石灰水
A B C D
證明有SO2的現象:
A中品紅溶液褪色
證明有CO2的現象:
C中品紅溶液不褪色,D中石灰水變渾濁
設計實驗方案,依次檢驗混合氣體中的SO2、CO2?
第五章
化工生產中的重要非金屬元素
第一節 硫及其化合物(二)
高中化學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
第五章 化工生產中的重要非金屬元素
第一節 硫及其化合物(二)
三、SO3、濃硫酸及硫酸鹽
1.SO3
物理性質:易溶于水
化學性質:酸性氧化物
SO3+ H2O = H2SO4
SO3+ CaO = CaSO4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2.硫酸
(1)硫酸的工業制備
第一步: 4FeS2 + 11O2 2Fe2O3 + 8SO2
或S + O2 SO2
第二步: 2SO2 + O2 2SO3
第三步: SO3+ H2O H2SO4
高溫
點燃
接觸法制硫酸工業流程圖
(2)硫酸的物理性質
純凈的硫酸是無色、黏稠、難揮發的油狀液體;
硫酸的密度比水大;
易溶于水,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
濃硫酸的稀釋方法:將濃硫酸沿燒杯內壁緩緩倒入水中,
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3)稀硫酸的化學性質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a. 能使指示劑變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b. 與活潑金屬反應: Zn + H2SO 4 = ZnSO4 + H2↑
c. 與堿性氧化物反應: CuO + H2SO4 = CuSO4 + H2O
d. 與堿反應: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e. 與某些鹽反應: BaCl2 + H2SO4 = BaSO4 ↓ + 2HCl
(4)濃硫酸的特性
①強氧化性
a.與金屬反應: 與Cu反應實驗探究
實驗現象:生成的氣體使品紅溶液褪色,使石蕊溶液變紅
將生成物倒入水中稀釋,溶液變藍。
實驗原理: Cu + 2H2SO4(濃) CuSO4 + SO2↑+ 2H2O
濃硫酸體現酸性和強氧化性
注意: 常溫下,Fe、Al遇濃硫酸時發生“鈍化”反應
鈍化是化學變化
常溫下,可用鐵、鋁制容器盛裝濃硫酸
b. 與非金屬反應
C + 2H2SO4(濃) CO2↑+ 2SO2↑+ 2H2O
濃硫酸體現強氧化性
c.與其它還原性物質反應
H2SO4 (濃)+ H2S = SO2↑+ S↓ + 2H2O
還可以與HBr、HI反應
(4)濃硫酸的特性
②吸水性:吸收存在于周圍環境中的水分
應用:作干燥劑
可干燥酸性氣體(CO2、SO2、Cl2、HCl等)和中性氣體(N2、O2、H2等)
不能干燥堿性氣體(NH3)和某些還原性氣體(H2S、HBr、HI)
濃硫酸不但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還能奪取結晶水合物中的結晶水。
③脫水性
濃硫酸能將蔗糖、紙張、棉布、木條等有機物中的氫、氧元素按水的組成比(2:1)脫去。
【實驗】將適量的蔗糖放入燒杯中,加入濃硫酸攪拌
實驗現象 實驗原理
蔗糖逐漸變黑 濃硫酸具有脫水性,使蔗糖炭化。
體積膨脹, 并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與碳反應放出氣體
C + 2H2SO4(濃) CO2↑+ 2SO2↑+ 2H2O
【實驗】將濃硫酸倒入蔗糖中,邊加邊攪拌
吸水性與脫水性區別
吸水性與脫水性的本質區別在于物質本身是否含有水分子,若物質本身含有水分子(包括晶體中的結晶水),則表現為吸水性
(5)硫酸的用途
3.硫酸鹽
(1)硫酸鈣
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用途:石膏繃帶、調節水泥的硬化速率。
(2)硫酸鋇
重晶石:BaSO4
用途: “鋇餐”
(3)硫酸銅
CuSO4 白色粉末 CuSO4·5H2O 藍色晶體(膽礬、藍礬)
用途:檢驗水(不可用作干燥劑)
膽礬可以和石灰乳混合制成農藥波爾多液
1.原理:Ba2+ + SO42- = BaSO4 ↓
2.試劑:鹽酸、BaCl2溶液
3.操作方法:取少量待測液于試管中,先加入足量稀鹽酸酸化,再加入BaCl2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證明待測液中有SO42-
4.排除干擾:先加入鹽酸酸化,可排除Ag+、CO32-、SO32-離子的干擾;
注意第一步不能用硝酸酸化,第二步也不能用Ba(NO3)2溶液,
否則無法排除SO32-、HSO3-的干擾
也不能先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鹽酸,否則無法排除Ag+的干擾
雜質 加入的試劑 離子方程式
硫酸鹽 BaCl2溶液 Ba2+ +SO42- =BaSO4↓
CaCl2及過量的BaCl2 Na2CO3溶液 Ca2+ +CO32- =CaCO3↓
Ba2+ +CO32- =BaCO3↓
MgCl2 NaOH溶液 Mg2+ +2OH- =Mg(OH)2↓
為了保證完全除去雜質離子,每次所加的試劑都要略微過量。
思考:1.本實驗加入試劑的順序是什么?
2.按順序加入足量的沉淀劑后,如何操作除去雜質離子?
Na2CO3溶液要在BaCl2溶液之后加,以除去引入的Ba2+
先過濾,在濾液中加入鹽酸調節pH至7,除去過量的CO32-和OH-
思考與討論:經溶解、過濾和蒸發操作得到的粗鹽中還含有一些可溶性硫酸鹽
及MgCl2、CaCl2等雜質,如何除去這些雜質?
五、不同價態含硫物質的轉化
常見的氧化劑:O2、Cl2、濃硫酸、酸性KMnO4溶液等
常見的還原劑:金屬單質、C、H2、H2S等
硫的轉化
例.濃硫酸具有 A.酸性 B.強氧化性 C.脫水性 D.吸水性等性質。
以下過程主要表現了濃硫酸的哪些性質?請將答案的字母分別填入括號中。
(1) 熱的濃硫酸與銅片等金屬反應 ( )
(2) 濃硫酸干燥H2、O2、Cl2、HCl和SO2等氣體 ( )
(3) 濃硫酸使白紙變黑 ( )
A、B
D
C
例.下列關于濃硫酸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濃硫酸在常溫下可迅速與銅片反應放出二氧化硫氣體
C.濃硫酸是一種干燥劑,能夠干燥氨氣、氫氣等氣體
D.濃硫酸在常溫下能夠使鐵、鋁等金屬形成氧化膜而鈍化
D
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源市| 醴陵市| 安达市| 枞阳县| 临沭县| 类乌齐县| 宁陕县| 类乌齐县| 潜山县| 淳安县| 社旗县| 仙居县| 泰州市| 尼勒克县| 龙里县| 信阳市| 西藏| 邓州市| 玉树县| 友谊县| 金川县| 杭锦后旗| 余庆县| 区。| 平山县| 奉化市| 东阳市| 镇平县| 麻城市| 肥东县| 姜堰市| 大石桥市| 天津市| 新建县| 万年县| 乌什县| 昆山市| 汉川市| 奉节县| 洛川县| 克拉玛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