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課 個人收入的分配 復習檢測題(一)我國的分配制度1.在收入分配中,必須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原因是( )①我國生產力比較落后,而且各地區發展很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衡 ②在我國的經濟成分中,公有制經濟是主體,同時存在著非公有制成分 ③我國建立的是公有制為特征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④我國存在著多種多樣的經營方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某家庭2014年6月份收入共6 258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父親在國有商場工作,工資收入1 000元;母親在集體企業工作,工資收入900元;兒子在外資企業工作,工資收入2 300元。此外,還有股票收入1 200元,政府公債收入528元,為企業提供商品信息收入330元。該家庭收入中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所得與按勞分配所得分別是( )A.2 058元 4 200元 B.3 500元 1 000元C.4 358元 1 900元 D.3 830元 2 428元3、2013年10月29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會議,中央再次強調“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為此,我們要①著力提高勞動報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②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③肯定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④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激活市場主體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 (2015·山東桓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中月考)如今,財產性收入已成為居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上半年王先生一家收入中屬于財產性收入的是( )①購買基金獲利8 000元 ②單位發獎金3 000元③大兒子在外資企業工作收入10萬元 ④大女兒領取失業保險金4 000元 ⑤出租房屋獲得租金2萬元 ⑥二兒子許可他人使用其注冊商標獲利2萬元A.①②⑤ B.②③④C.①⑤⑥ D.③④⑥5、近年,我國不斷推進礦業權市場開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前,礦產勘查投入中社會資金占到了7000以上,礦產勘查市場已經形成了以社會投資為主體的多元投資局面。這一局面的形成( )①使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受到挑戰 ②說明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在不斷下降③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表現 ④有利于讓創造社會財富的泉充分涌流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6.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鼓勵農 ( http: / / www.21cnjy.com )村發展合作經濟,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民流轉土地獲得的租金收入和加入專業合作社的工作所得,分別屬于 ( )①合法的非勞動收入 合法的勞動收入 ②按勞分配 按勞動要素分配③按土地要素分配 按勞動要素分配 ④按生產要素分配 按勞分配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二)按勞分配為主體7.現階段,我國堅持和完善占主體地位的按勞分配制度,是由我國現實的經濟條件決定的。這些經濟條件包括( )①生產資料所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 ②國家性質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客觀要求③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④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8.民謠云:銀行加證保(證券、保險),兩電(電力、電信)加一草(煙草),石油加石化,看門的也拿不少。國有壟斷企業的高收入 ( )①既背離了按勞分配原則,又背離了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分配和再分配 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關系的原則 ②有利于激發社會成員的勞動積極性 ③違背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④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三)按生產要素分配9.強化激勵,用好人才,使發明者、創新者能夠合理分享創新收益,打破阻礙技術成果轉化的瓶頸,才能使企業真正成為創新主體。為此,需要A.健全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 B.充分發揮教育第一生產力的作用C.弱化按勞分配,強化按生產要素分配 D.強化非公有制經濟,消除收入差距10.M村在確認村民的土地經營權等權屬后,將 ( http: / / www.21cnjy.com )1000畝土地的經營權流轉給T公司,用于種植蔬菜和花卉,每戶村民按850斤大米(約1400元)/畝·年的標準領取租金。對此認識正確的是①村民獲得租金是因為土地與資本和勞動結合創造了價值 ②土地所有權在土地向專業公司流轉后仍歸每戶村民所有 ③村民通過土地經營權流轉所獲收入屬于非農業勞動收入 ④土地經營權流轉能使市場有效發揮配置土地資源的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 2014年中國人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銀行幾次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存款利率上調后,居民存款儲蓄得到的實際投資收益 ,該收入的分配方式屬于 。A. 不定;按生產要素分配 B. 減少;按勞動要素分配C. 增加;按資本要素分配 D.增加;按生產要素分配12、股東和員工。程秀說 ( http: / / www.21cnjy.com ):“除了每畝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節前有領了15%的分紅,加上每月工資1200元一年下能掙兩萬多。”她的收入……………………………( )①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 ②受公司經營狀況的影響③屬于按勞分配 ④受股票價格波動的影響A.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四)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13.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實現這一目標必須( )①通過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所占比重 ②通過加大城鄉統籌力度,促進農民收入較快增長 ③通過貫徹按勞分配原則,增加群眾的財產性收入 ④通過提高社會保障標準,保障初次分配更加公平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14.實現收入分配公平,需要政府( )①提高居民收入,完善分配制度 ②統籌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 ③強化稅收調節,整頓不合理分配秩序 ④加強對企業經營的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5.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兼顧效率與公平。在下列選項中,體現再分配調節實現社會公平的舉措包括( )①加強國有企業高管薪酬管理 ②建立科技成果入股,崗位分紅激勵辦法 ③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④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五)兼顧效率與公平16.2013年5月27日,人力資源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會保障部發布消息稱,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各地義務教育學校、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實施到位,其他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正在有序實施,部分省份基本完成。事業單位實行績效工資改革表明( )①維護公平對提高經濟效率會產生重要影響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②國家力圖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③建立激勵約束機制是為了提高效率 ④提高社會效率是實現社會公平的物質前提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7.下圖表示效率與收入差距的關系,橫軸x代表收入差距,縱軸y代表效率,原點O表示絕對的平均主義和絕對的低效率。該圖表明( )①在x1之前,效率與收入差距成反方向變化 ②收入差距擴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會降低 ③收入差距擴大具有激勵作用,效率將會提高 ④將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內有助于保持較高的效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8、2014年2月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合并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現養老金“并軌”是基于①“雙軌制”會影響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提高②經濟效益關系的調整有利于激發生產效能③實現社會公平可以為提高效率提供物質保障④居民當前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可以拉動經濟增長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19.截至2014年6月底,我國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17個地區調高了最低工資標準,但是各地區調整的幅度與調整后的最低工資標準仍然存在較大差異。這主要是因為( )A.勞動者的勞動能力存在差異 B.各地的經濟發展具有不平衡性C.各地區的經濟制度存在差異 D.勞動者對社會的貢獻存在差異20.2014年5月,青海、云南、四川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省均制定了新的最低工資標準,加上之前已經調整的8個省1個市,截至2014年6月4日,今年全國共有12個省市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此舉( )①為了發揮財政作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②有助于促使企業走出經營管理的“低成本陷阱”③有利于引導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促進社會公平 ④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A.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 ②③21.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 ( http: / / www.21cnjy.com )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并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截至2012年底,我國經營面積在100畝以上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超過270多萬戶。家庭農場在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方面能夠發揮極大的作用,主要是因為它( )A. 獲得政府政策的支持,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B. 既發揮家庭經營優勢,又有利于實現規模效益C. 改變了土地承包關系,農戶成為土地所有者D. 生產的產品適銷對路,有利于增加農民的收入22.據統計,2013年中國城鎮化率為 ( http: / / www.21cnjy.com )53.73%,較上年增長1.16個百分點,城鎮化水平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就有1000多萬人口從農村轉入城鎮居住、生活、升學、就業,能帶來巨大的投資和消費需求。這表明新型城鎮化有利于 ( )①釋放內需巨大潛力,拉動經濟增長 ②加快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同步富裕③增加出口,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④擴大就業,促進社會公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2013年,我國繼續加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財政投入,將20多種新農合重大疾病優先納入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范圍,并按照一定比例給予補償。這表明 ( )①我國初次分配更加注重社會公平 ②國家通過經濟手段健全保障體系③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的物質保障 ④商業保險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4、“效率工資理論”認為勞動者的工資和工作效率之間成正相關性。這提醒企業經營者 ①提高勞動者的工資水平 ②協調好企業和個人的分配關系 ③尊重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④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解除勞動者后顧之憂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5、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同步,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這有利于① 理順國家企業個人三者的分配關系,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建立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合理調整投資與消費的關系,促進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④調動人們投資與消費的積極性,促進個人收人穩步增長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二、主觀題26.(2015·山東乳山一中月考)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蘇省某村將村級經營性資產進行了股份制改革,集體股占40%,用于發展公共集體事業以及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津貼;個人股占20%,平均分攤到所有擁有本村戶籍的村民;40%被設置為貢獻股,按貢獻大小取得紅利。同時,每個村民可以以技術、資金、土地、管理等形式入股,獲得相應收益。運用所學經濟生活知識,分析該村所實行的分配方式及其重要性。27.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材料一 2011~2012年我國收入分配增長狀況項目 2011年 2012年 比上年度增長國家財政收入 10.3740萬億元 11.7210萬億元 12.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 810元 24 565元 9.6%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6 977元 7 917元 10.7%材料二 2013年5月28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2012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2年,全國共有25個省份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增幅度為20.2%。目前,月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是深圳的1 50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是北京的14元。(1)材料一中反映了哪些經濟信息?(2)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經濟生活知識指出我國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的意義。【選做】28、(14分)材料一 我國基尼系數的變化情況 20世紀80年代 2000年 2006年 2008年 2012年0.21~0.27 0.4 0.463 0.469 0.474注:基尼系數是反映居民之間收入差異程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指標。0.2~0.3表示比較平均,0.3~0.4表示收入相對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懸殊。 材料二 改革開放至今的城鄉居民收入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1978年這一數據是2.56倍,其后隨著農村率先進行改革,到1983年這一數據降至1.82倍。20世紀90年代初期城鄉居民收入比總體變化不大,但到了1999年,隨著重工業增速超過輕工業并引領工業化進入中后期,這一數據明顯攀升。2012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4565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7917元,二者之比為3.10倍。 材料三 黨的十八大報告在講到實現全面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小康社會時指出,要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要讓中等收入者占多數,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1、請說明材料一、二分別反映的經濟信息,并指出信息說明的經濟問題。(5分)2、結合材料三,運用所學經濟生活知識,針對怎樣解決收入差距拉大的問題請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9分)的第七課 個人收入的分配復習學案編號:F007 審核:高二政治 時間:2015、10、09一、學習目標(1分鐘)1、自我構建知識體系(要求寫到藍字)2、對照體系或默寫提綱鞏固記憶第七課重點知識。(要求筆劃或寫著!)3、做第七課鞏固練習(要求注意把控時間和注重規范。)二、教材梳理(17分鐘)(一)我國收入分配制度★1、我國的分配制度是什么:★2、我國為什么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①根本原因:生產決定分配。②直接原因: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分配方式。我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相應要實行這樣的分配制度。③現實原因:這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二)按勞分配為主體(在公有制經濟中分配)1、按勞分配的含義:是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2、基本內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經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扣除后,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3、我國為什么要實行按勞分配(★必要性+重要性)4、按勞分配地位:按勞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體地位。(三)多種分配方式并存:1、按生產要素分配具體形式: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勞動(工資、獎金、津貼),資本,技術、信息.管理. 土地等要素。 (注意:按生產要素分配不只是在非公有制中分配)★2、為什么要按生產要素?(必要性+意義):必要性:生產決定分配、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分配方式。按生產要素分配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意義:①確立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原則,是對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②有利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四)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1、含義: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它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于懸殊。★2、我國堅持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和意義:(為什么要實現公平?)★3、當前我國收入分配是如何實現社會公平的?(五)兼顧效率與公平1、效率:指經濟活動中投入與產出的比率,它表示資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著資源的節約和社會財富的增加。★2、效率與公平的關系:★3、如何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核心突破一(8分鐘)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具體形式類別 對應形式按勞分配 公有制經濟中勞動者獲得的工資、獎金和津貼收入按生產要素分配 按勞動要素分配 個體勞動者其勞動成果扣除成本和稅款后的收入。在私營、外資企業中勞動者獲得的工資、獎金和津貼收入按資本要素分配 儲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轉讓所得、債券的利息、私營企業主的稅后利潤按技術要素分配 技術入股、專利使用、技術轉讓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 企業管理人員憑借管理才能和在生產經營中的貢獻而參與分配的方式按土地要素分配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轉讓金提醒 勞動收入不一定是按勞分配收入。例:個體,工資收入不一定是按勞分配收入。例:私企外企勞動收入:勞動收入即勞動所得,是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對于不勞而獲的剝削收入和資金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樣,如按勞分配收入、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收入、按勞動要素分配的工資收入等。非勞動收入:按資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風險收入,如紅利。剝削收入:私營企業主和外資經濟中的資本家獲取的剩余價值。財產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轉移性收入(養老金等)、工資性收入。核心突破二】 擴展:如何實現收入分配的公平縮小收入差距、實現分配公平我國居民收入存在六方面差距全社會收入 居民收入基尼系數:超過0.4(差距合理區域的上線)城鄉居民收入 城鎮居民:“十一五”年均增速9.7%農村居民:“十一五”年均增速8.9%行業 人均年工資:全國機關:約1.6萬 事業單位:約1.5萬 企業:約1.4~1.5萬 大行業:超過6萬職業 企業的經營管理職位和一般職位間的收入差距普遍在20倍以上財富分配 財富多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有全部城市財富45%財富少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有全部城市財富1.4%財政分配勞動分配 國家財政收入:2004年2.6萬億元;2010年8.3萬億元工資占GDP的比例:1989年:16%;2009年:9%《“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堅持和完 ( http: / / www.21cnjy.com )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盡快扭轉收入差距擴大趨勢。①實現收入公平的根本措施,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保持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②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我國實現社會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證。③增加居民收入,尊重保護勞動所得,提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占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的比重,努力是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 ( http: / / www.21cnjy.com )現社會公平的另一重要舉措。要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的問題。要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擴大中低收入者比重,調節過高收入,清理規范隱性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努力縮小城鄉、區域、行業收入分配差距。⑤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提高效率,促進公平,既要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又要將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圍內。⑥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發揮財政、稅收的作用,促進生產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⑦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提高社會保障的覆蓋面和社會保障水平。⑧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關注民生,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開放成果。Ugan復習學案:第七課 我國的分配制度編號:X007 時間:2015、9、19日【新課標要求】 3.8分述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的作用;闡釋我國分配制度的“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 ◆按勞分配和多種分配方式的基本含義。◆討論:等量勞動是否應該獲得等量的報酬 不論什么要素參與分配,是否都應該得到等量的報酬 ◆嘗試設計一家公司合理的分配方案。◆嘗試調查父母或親戚開辦的企業不同層次職工收入的差別,體會“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體會生產要素在個人收入中的重要性。【構建知識體系】【本課主線】 一個制度;兩種方式;兩個原則( http: / / www.21cnjy.com )【教學過程:】目標一:探究材料一:國務院在通知中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收入分配制度是經濟社會發展中一項帶有根本性、基礎性的制度安排,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基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斷推進,與基本國情、發展階段相適應的收入分配制度基本建立。我國現行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什么?實行這一分配制度的原因?【知識梳理一】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我國的分配制度★1、我國的分配制度是什么?★2、實行這一分配制度的原因?①生產決定分配, 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分配方式②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公有制為主體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相應地就必然實行 的分配制度。★3、按勞分配:(1)基本內容和要求:是在社會主義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在 中,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扣除后,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2)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因:① 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② 是實行按勞分配分配的物質基礎.③ 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3)實行按勞分配的意義:①實行按勞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配,有利于充分調動勞動者的 ,激勵勞動者努力學習 ,提高勞動技能,從而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②按勞分配作為社會主義性質的分配制度,是對剝削制度的根本否定。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4、按生產要素分配:(1)內容包括:(2)意義:①健全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 的尊重。②這有利于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 ,推動 。我國的分配制度1.通過表現形式區分我國當前分配方式(1)按勞分配的表現形式:①國企職工的工資、獎金、津貼;②農村中家庭承包土地所得;③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④村辦企業、街道辦企業職工工資所得。(2)按生產要素分配的表現形式:①在私營、外資企業獲得的勞動收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屬按勞動要素分配;②在私營、外資企業擔任管理職務獲得的收入屬于按管理要素分配;③在公有制經濟、私營和外資經濟中靠資金、技術取得的收入屬于按資金、技術要素分配。2.合法的勞動收入和合法的非勞動收入:(1)合法的勞動收入:按勞分配、按勞動要素分配等。(2)合法的非勞動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資本要素分配、按技術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等。名詞點擊:財產性收入是指指通過資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技術和管理等要素與社會生產和生活活動所產生的收入。即家庭擁有的動產(如銀行存款、有價證券)和不動產(如房屋、車輛、收藏品等)所獲得的收入。包括出讓財產使用權所獲得的利息、租金、專利收入;財產營運所獲得的紅利收入、財產增值收益等。通俗地說,財產性收入就是人們投資理財所獲得的收益。思路點撥:解決按勞分配的問題主要扣兩個要點:一 必須是在公有制范圍內;二 必須是通過勞動獲得,表現形式為工資、獎金、津貼【目標檢測一:】常考點1 我國的分配制度1.2013年10月29日召 ( http: / / www.21cnjy.com )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再次強調“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為此,我們要( )①著力提高勞動報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把按勞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 ③肯定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④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激活市場主體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必須加快發展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會主義市場經濟,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下列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①健全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 ②尊重按生產要素分配的主體地位 ③兼顧效率與公平 ④通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消除收入差距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探究活動二:在分配中堅持效率優先原則會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 ( http: / / www.21cnjy.com )極性,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但如果一味的只追求效率,結果會使社會成員的收入差距擴大,如果這種差距進一步擴大,將會導致兩極分化,反而會挫傷勞動者的積極性,阻礙經濟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分配中還要兼顧公平。關于“什么是公平”, 有以下兩種觀點:觀點一:公平就是消滅差別,有差別就不公平。人人平均、不存在差別才是公平。觀點二:公平不在于沒有差別,而在于差別是否合理。如果差別給人以激勵,使經濟具有活力和效率2,又不影響社會穩定,就是公平。針對以上兩種觀點,結合課本P60分析:公平是什么?堅持公平的收入分配有何意義?【知識梳理二】 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義:是其 社會公平的基本內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 過于懸殊 ,要求保證人們的 基本生活需要 。〔注意:〕(1)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分配的絕對平等 (2)收入分配公平≠收入沒有差距(3)收入分配公平≠平均主義★2. 國家重視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1)公平的收入分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體現。(2)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障。維護社會公平有利于調動勞動者生產積極性,推動生產力發展,提高經濟效率,增加社會財富。(3)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調整收入分配格局,縮小社會收入差距,能夠刺激消費,擴大內需,從而推動經濟發展。(4)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維護社會公平,調節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5)科學發展觀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 ( http: / / www.21cnjy.com )。維護社會公平,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核心要求,能夠推動投資、消費、出口的協調發展,從而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3、如何減少收入差距,實現社會公平 知識角度 具體措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維護公平的根本措施在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分配制度 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我國實現社會公平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證初次分配 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再分配 要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 ( http: / / www.21cnjy.com )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的問題。要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調節過高收入,清理規范隱性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努力縮小城鄉、區域、行業收入分配差距其他角度 發揮好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的物質保障的作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覆蓋面;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的就業政策;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宏觀調控,統籌城鄉、區域經濟協調發展4、效率:指經濟活動中 產出與投入的比率 ( http: / / www.21cnjy.com ) ,它表示資源 有效利用的程度★5.效率與公平的關系:(1)一致性:一方面, 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 ;〔思考:為什么?〕另一方面,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證 〔思考:為什么?〕(2)二者強調 不同的方面 ,又存在 矛盾 。★6.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How (1)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次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既要提高 效率 ,又要促進公平 。〔思考:在經濟建設中,為什么要講究效率? 〕(2)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既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對 平均主義 ,又要防止 收入懸殊 ;既要落實 分配政策 ,又要提倡 奉獻精神 ;再鼓勵人們 創業致富 的同時,倡導 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目標檢測二:】3.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從而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下列舉措中能體現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 )①某市企業最低工資標準由每月1260元調整為1400元②某公司建立根據經營管理績效 ( http: / / www.21cnjy.com )、風險和責任確定薪酬的制度 ③某地民政局免費為60歲以上的低保對象購買意外傷害保險 ④某省給予社會辦托老所的床位每張每月300元的財政補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14年2月24日,國家統 ( http: / / www.21cnjy.com )計局公布統計數據,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9.3%,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1%,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7.7%,這是繼2012年以來,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第二次跑贏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這表明在我國( )A.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 B.收入分配實現公平C.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基本同步 D.城鄉收入差距基本消除5、(14分)材料一 我國基尼系數的變化情況 20世紀80年代 2000年 2006年 2008年 2012年0.21~0.27 0.4 0.463 0.469 0.474注:基尼系數是反映居民之間收入差異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的指標。0.2~0.3表示比較平均,0.3~0.4表示收入相對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懸殊。 材料二 改革開放至今的城鄉居民收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1978年這一數據是2.56倍,其后隨著農村率先進行改革,到1983年這一數據降至1.82倍。20世紀90年代初期城鄉居民收入比總體變化不大,但到了1999年,隨著重工業增速超過輕工業并引領工業化進入中后期,這一數據明顯攀升。2012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4565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7917元,二者之比為3.10倍。 材料三 黨的十八大報告在講到實現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指出,要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要讓中等收入者占多數,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1、請說明材料一、二分別反映的經濟信息,并指出信息說明的經濟問題。(5分)2、結合材料三,運用所學經濟生活知識,針對怎樣解決收入差距拉大的問題請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9分)目標檢測答案1、答案 D解析 ①說法錯誤,應該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說法錯誤,因為社會主義經濟指的是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組成部分;②④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故答案選D。2、答案 C解析 健全生產要素按貢 ( http: / / www.21cnjy.com )獻參與分配的制度,才能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①符合題意。按勞分配居于主體地位,②錯誤。兼顧效率與公平,才能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③符合題意。消除收入差距即陷入平均主義,④錯誤。3答案 D解析 ①中的措 ( http: / / www.21cnjy.com )施有利于促進收入分配公平,但其屬于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不符合題目要求,故不能入選;②中的措施有利于提高效率,不符合題目要求,不能入選。③④中的措施既屬于國民收入再分配的范疇且有利于實現收入分配公平,符合題意要求,故可以入選。4、答案 C解析 本題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跑贏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二者增長幅度相當,居民收入增長幅度略高于GDP增幅,這反映了我國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基本同步,C說法正確;A、B、D從材料中不能看出,與題意不符。5、①材料一反映了從上世紀8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以來,我國基尼系數不斷增大。說明居民收入差距呈擴大趨勢,個人收入分配存在不公平現象。(2分) ②材料二體現了我國從改革開放到1983年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縮小,但到了1999年城鄉居民收入比這一數據明顯攀升,到2012年城鄉收入的差距明顯擴大。(3分) ①最根本的是發展生產力,加快經濟發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增加社會財富,使全體人民的收入都有所增長。②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我國實現社會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③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的問題。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⑤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加大對農村和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最終實現共同富裕。⑥充分發揮財政和稅收的作用,調節收入分配。調節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三農”、教育和社會保障事業的投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本問共9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第七課 個人收入的分配 復習檢測題(無答案).doc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第七課 個人收入的分配 學案.doc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第七課 我國的分配制度 復習學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