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年山西省九年級中考化學一輪專題復習 燃燒與滅火(共31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年山西省九年級中考化學一輪專題復習 燃燒與滅火(共31張PPT)

資源簡介

(共31張PPT)
燃燒與滅火
課標導航
2022版課標
內容 要求 通過實驗探究認識燃燒的條件,理解燃燒和滅火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學會調控化學反應的重要意義。
學習活動建議 實驗探究活動:探究燃燒的條件。
項目式學習活動:設計和編制可用于探究燃燒條件的計算機小程序;探討酒精等易燃品的安全使用等科學議題;選擇燃料,設計奧運火炬。
教師專享
續表
2022版課標
情境素材建議 燃料燃燒不充分帶來的煤氣中毒等危害,火炬、酒精燈、燃氣灶、煤爐、柴灶等燃燒的調控措施,各種燃燒和爆炸現象及滅火方法,家庭用電、用氣及不同材料燃燒引起的火災與施救,面粉廠、煤粉廠、加油站、礦井等的防燃、防爆措施。
考情分析
考點 近五年考查情況(題型/分值)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考點一 燃燒與滅火 選擇題/2 生活、生產應用題/1 選擇題/0.5 選擇題/2
考點二 爆炸與安全常識 工程、技術應用題/1 生活、生產應用題/0.5 科普閱讀題/2
命題規律
“燃燒與滅火”是化學反應的重要應用,通過對“燃燒與滅火”的學習,我們能認識到人類合理利用、調控化學反應的重要性;其中燃燒條件的探究體現了運用控制變量思想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是山西中考的常考內容之一。試題多以生活中的安全常識、生產生活中與火有關的器具及其使用等素材作為情境,涉及對能量、環境等內容的考查,要求學生能運用燃燒條件、滅火原理、爆炸發生的條件等知識分析解釋與生活有關的安全問題。題型多以選擇題,生活、生產應用題,科普閱讀題,實驗探究題為主,重點考查學生實驗方案設計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考點一 燃燒與滅火
中考考點突破
1. 燃燒與滅火
定義:通常情況下,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
劇烈的氧化反應
只需破壞一個燃燒條件就可以達到滅火目的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滅火原理
只有三個條件同時滿足,燃燒才能發生
可燃物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條件
燃燒
氧氣(或空氣)
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著火點)
隔絕氧氣(或空氣)
使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
2. 充分燃燒
①有足夠的______________。例如:做飯時,適當調大
燃氣灶或煤爐的進風口等
②燃料與空氣有足夠大的_______。例如:燃煤時,將
煤塊粉碎等
意義: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污染
條件
氧氣(或空氣)
接觸面
3. 實驗 燃燒條件的探究
實驗目的 燃燒條件的探究
實驗原理 運用控制變量法,利用白磷、紅磷都是可燃物且著火點不同探究燃燒的條件
實驗裝置
熱水(作用: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白磷與氧氣隔絕、提
供熱量使銅片上白磷
使水下
的溫度達到著火點
續表
實驗現象 ①處白磷  燃燒  ②處紅磷  不燃燒  ③處白磷  不燃燒  不通氧氣,熱水中的白磷 不燃燒 
通入氧氣后,  熱水中的白磷燃燒
實驗分析 (1)對比①②,說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  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2)對比①③,說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  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對比通入氧氣前后水中白磷的現象,說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  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 觸 
燃燒 
不燃燒 
不燃燒 
不燃燒 
熱水中的白磷
燃燒 
溫度達到可燃物的
著火點 
與氧氣(或空氣)
接觸 
可燃物與氧氣
(或空氣)接觸 
續表
實驗結論 燃燒需要的條件:可燃物、氧氣(或空氣)、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三者缺一不可
注意事項 在實驗室中,白磷保存在盛有冷水的廣口瓶中
裝置改進
改進后的裝置的優點是  避免白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污染空氣 
避免白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
五氧化二磷逸散,污染空氣 
4. 實驗 滅火原理的探究
實驗目的 滅火原理的探究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及分析 步驟 現象 分析
Ⅰ 蠟燭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蠟燭_________ 同時具備燃燒的三個條件
Ⅲ 蠟燭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火焰熄滅
正常燃燒
火焰熄滅
蠟燭與空氣(或氧氣)隔絕
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密度比空氣大,使蠟燭與空氣(或氧
氣)隔絕
實驗 結論 滅火原理就是破壞燃燒的條件
拓展應用
滅火器反應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滅火原理:①相同條件下,噴出的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密度比空氣大,隔絕空氣;② 噴出的水受熱蒸發吸收熱量,使溫度降到可燃物著火點以下
2NaCl + CO2↑ +H2O
Na2CO3 +2HCl ==
續表
【總結】常用滅火方法及原理
滅火實例 滅火方法 滅火原理
熄滅燃氣灶  關閉燃氣開  可燃物與氧氣隔絕
森林著火 砍掉樹木,形成隔離帶  清除可燃物 
油鍋著火 用鍋蓋蓋滅  可燃物與空氣(或氧氣)隔絕
放入較多的蔬菜  降溫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熄滅酒精燈  用燈帽蓋滅  可燃物與空氣(或氧氣)隔絕
關閉燃氣開關
清除可燃物 
可燃物與空氣(或氧氣)隔絕
降溫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用燈帽蓋滅 
續表
滅火實例 滅火方法 滅火原理
酒精燈灑出的酒精在桌子上燃燒  用濕抹布蓋滅  可燃物與空氣(或氧氣)隔絕
房屋著火 用高壓水槍滅火  降溫至可燃物的著火點 
圖書、精密儀器著火 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  可燃物與空氣隔絕 
電器著火 切斷電源,使用  干粉  滅火器滅火 隔絕空氣,降溫至可燃物的
著火點以下
用濕抹布蓋滅 
降溫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可燃物與空氣隔絕 
干粉 
針對訓練
1.(原創)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如圖所示的漢代造紙工藝步驟中涉及燃燒的是( C )
A. 切麻 B. 浸灰水 C. 蒸煮 D. 曬紙
【解析】蒸煮時需用燃料燃燒放熱,因此選項C符合題意。
C
2.(原創)對比實驗是化學實驗探究的基本方法。下列有關燃燒條件的實驗探究方案中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C )
C
【解析】A. 只能探究燃燒需要氧氣,故A不能達到實驗目的;B. 沒有設置對比實驗,無法說明燃燒需要氧氣,故B不能達到實驗目的;C. 加熱一段時間后,乒乓球片燃燒而濾紙片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故C能達到實驗目的;D. 只能探究燃燒需要達到著火點,故D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故選C。
拿分技巧
設計對比實驗方案時,需特別注意對實驗條件的控制,避免實驗目的和探究變量不一致。
3.(2023揚州改編)碳酸氫鉀可用作干粉滅火器的基料,分解時吸收熱量并產生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2KHCO3 K2CO3 + H2O + CO2↑)。為研究KHCO3與CO2聯合使用時的滅火效果,某探究小組設計了如下燃燒器,待火焰剛好熄滅時KHCO3的用量與混合器中通入的CO2體積分數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實驗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B )
B
A. 甲烷的純度不會影響實驗效果
B. 火焰熄滅的原因是隔絕氧氣和降溫
C. 實驗結束后燃燒器內殘留物固體中一定沒有碳元素
D. 混合器中CO2體積分數越高,火焰熄滅所需的KHCO3用量越少
【解析】A. 點燃甲烷和空氣的混合氣體可能發生爆炸,故A錯誤;B. 碳酸氫鉀分解吸熱并產生二氧化碳,可以起到降溫和隔絕氧氣的作用,故B正確;C. 碳酸氫鉀分解生成碳酸鉀、二氧化碳和水,實驗結束后燃燒器內一定含有碳酸鉀,故C錯誤;D. 閱讀曲線圖時需特別注意兩軸的含義,由圖可知當CO2體積分數在8%~10%內,隨CO2體積分數的增加,火焰熄滅所需的KHCO3用量不再減少,故D錯誤。故選B。
4.(2022山西)在一次家庭小實驗中,當點燃裝有半杯水的紙杯時,發現水面以下部分沒有燃燒,其主要原因是(  B  )
A. 紙杯著火點變低
B. 溫度低于著火點
C. 與氧氣接觸面太小
D. 紙杯不是可燃物
B
5.(2019山西)土星是太陽系里的氣態行星,約含有92.4%的H2、7.4%的He和0.2%的CH4等,平均溫度為-150 ℃。它沒燃燒成火球的原因可能有:①可燃物種類太多;②氦氣含量太高;③沒有適宜的溫度;④沒有支持燃燒的氧氣。其中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D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D
6.(原創)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于2023年夏季在成都舉行,該運動會火炬——“蓉火”上端口巧妙運用竹葉孔造型,在滿足火焰進氣需求的同時,又將熊貓的象征意義巧妙融入。該設計能夠保證燃料的充分燃燒,原因是  提供了充足的空氣  。火炬外殼采用鋁合金利用了該材料具有  密度小 (或延展性好,合理即的優點。
提供了充足的空氣 
密度小(或延展性好,合理即可) 
新課標情境素材建議:火炬、酒精燈、燃氣灶、煤爐、柴灶等燃燒的調控措施
拿分技巧
在分析有關“充分燃燒”的實際問題時需特別注意審題,仔細分析是提供了充足的空氣,如鼓入更多空氣、孔狀結構加快空氣流通等;還是增大了燃料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如固體燃料粉碎、液體燃料霧化等。
考點二 爆炸與安全常識
1.爆炸
(1)定義: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地燃燒,會在短時間內聚積大量的熱,使氣體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
(2)可燃性氣體等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的含量或其中混有一定量的氧氣時,遇火源就會發生爆炸,因此點燃氫氣、甲烷、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氣體前一定要  驗純 
(3)除了可燃性氣體能發生爆炸外,可燃性粉塵如  面粉  、纖維粉、  煤粉  等也能發生爆炸,因此面粉加工廠、紡織廠和煤礦的礦井內都標有“  嚴禁煙火  ”的字樣或圖標
驗純
面粉
煤粉
嚴禁煙火
(4)一些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 警示標志, 禁止標志):
禁止煙火
禁止帶火種
禁止吸煙
【注意】有些爆炸屬于物理變化,如輪胎爆炸、氣球爆炸等
2. 生活中的安全常識:
(1)發現家中天然氣、煤氣或液化石油氣等泄漏,應  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千萬不能開燈或點火檢查或打開排氣扇等。
(2)室內起火時,不能打開門窗通風,以免火勢變大。
(3)加油站、加氣站禁止接打電話,禁止吸煙,嚴禁煙火。
(4)進入枯井、深洞或菜窖前應做燈火試驗的原因是  枯井、深洞或菜窖中含有較高濃度的CO2  ,但啟用閑置的沼氣池前,切不可用燃著的蠟燭進行燈火試驗。
(5)發現火險或遭遇火災,如果火勢較大或有蔓延的趨勢,應立即撥打119火警電話,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  濕毛 捂住口鼻,低下身子貼近地面或沿墻壁跑離著火區域等。
立即關閉閥門
并開窗通風 
枯井、深洞
或菜窖中含有較高濃度的CO2 
濕毛巾 
針對訓練
1.(原創)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下列有關防災減災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A. 廚房燃氣泄漏立即開燈檢查
B. 酒店安全疏散通道堆放雜物
C. 酒精在桌面燃燒用濕布蓋滅
D. 加油站里可以隨意使用手機
C
2.(原創)2023年3月27日是第28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下列生活中安全圖標張貼正確的是( B )
A. 酒精存放柜 B. 汽車加油站 C. 氫氣運輸車 D. 濃硫酸存放點
B
3.(原創)探究小組的同學們對課本上粉塵爆炸實驗進行了創新設計,下列有關實驗分析正確的是( B )
A. 蠟燭也發生了爆炸
B. 蠟燭燃燒引燃面粉
C. 撤掉硬紙板面粉可以爆炸
D. 吹入N2面粉也可以爆炸
【解析】A. 蠟燭燃燒釋放熱量,能夠引燃面粉使之發生爆炸,而其本身并沒有發生爆炸,故A錯誤,B正確;C. 爆炸需要在有限空間內進行,故C錯誤;D. 氮氣不支持燃燒也不能燃燒,面粉雖然會被吹散,但無法充分燃燒,因此不能形成爆炸,故D錯誤。故選B。
B
4.(原創)燃氣罐是飯店常用燃氣來源。下列有關燃氣罐常識說法正確的是( D )
A. 橡膠管是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
B. 液化石油氣是煤加工后的產品
C. 瓶內燃氣不足時可將罐體傾斜
D. 閥門需定期更換避免燃氣泄漏
【解析】A. 專用橡膠管所用材料為合成材料,故A錯誤;B. 液化石油氣是石油加工后的產品,故B錯誤;C. 燃氣罐不得傾斜、加熱、倒置,避免引起燃氣爆炸,故C錯誤;D. 燃氣罐閥門經常使用,容易松動,需定期更換,故D正確。故選D。
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木里| 长兴县| 商丘市| 南通市| 林西县| 尉犁县| 濉溪县| 马山县| 济南市| 资源县| 广宗县| 海安县| 乌鲁木齐市| 大兴区| 高尔夫| 军事| 清水县| 靖远县| 当阳市| 汶上县| 吉木乃县| 新晃| 安远县| 乌鲁木齐市| 莱芜市| 台湾省| 徐水县| 通城县| 开远市| 西贡区| 昔阳县| 乌兰察布市| 焉耆| 万载县| 谢通门县| 改则县| 濉溪县| 玛多县| 灵璧县| 汉阴县| 仪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