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應用第6.2.3講 向量的數乘運算1.通過實例,掌握向量數乘的運算,并理解其幾何意義,以及兩個向量共線的含義.2.了解向量線性運算的性質及其幾何意義.3.通過實例,用向量解決一些幾何問題,培養數學知識的運用,體會向量的工具性,培養數學運算、直觀想象的學科素養.1、向量的線性運算2、用已知向量表示未知向量3、向量共線1.向量數乘的定義一般地,我們規定實數λ與向量a的積是一個向量,這種運算叫做向量的數乘(multiplication of vector by scalar),記作λa,它的長度與方向規定如下:(1)|λa|=|λ||a|;(2)當λ>0時,λa的方向與a的方向相同;當λ<0時,λa的方向與a的方向相反.由(1)可知,當λ=0時,λa=0.由(1)(2)可知,(-1)a=-a.2.向量數乘的運算律設λ,μ為實數,那么(1)λ(μa)=(λμ)a;(2)(λ+μ)a=λa+μa;(3)λ(a+b)=λa+λb.特別地,我們有(-λ)a=-(λa)=λ(-a),λ(a-b)=λa-λb.3.向量的線性運算向量的加、減、數乘運算統稱為向量的線性運算.向量線性運算的結果仍是向量.對于任意向量a,b,以及任意實數λ,μ1,μ2,恒有λ(μ1a±μ2b)=λμ1a±λμ2b.4.向量的共線定理向量a(a≠0)與b共線的充要條件是:存在唯一一個實數λ,使b=λa.[獨立思考]1.設λ為實數,a為向量,λ+a,λ-a有意義嗎?提示:無意義.2.對于非零向量a,當λ=時,λa表示什么意義?提示:表示a方向上的單位向量.3.設非零向量a位于直線l上,那么對于直線l上的任意一個向量b,如何用a表示?提示:存在唯一的一個實數λ,使b=λa.題型1、向量的線性運算1.如圖,在矩形中,為中點,那么向量等于( )A. B. C. D.2.化簡為( )A. B.C. D.3.如圖,在平行四邊形中,( )A. B. C. D.4.在中,已知是邊上一點,若,則( )A.2 B.1C.-2 D.-15.已知是內一點,滿足,則( )A. B. C. D.題型2、用已知向量表示未知向量6.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G為EF的中點,則( ) A. B. C. D.7.在中,設,,,則( )A. B. C. D.8.中,是的中點,點在邊上,且滿足,交于點,則=( )A. B. C. D.9.設為所在平面內一點,且滿足,則( )A. B. C. D.10.衡量鉆石價值的4C標準之一是切工.理想切工是一種高雅且杰出的切工,它使鉆石幾乎反射了所有進入鉆石的光線.現有一理想切工的鉆石,其橫截面如圖所示,其中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四邊形BCDE為等腰梯形,且,,,則( )A. B.C. D.題型3、向量共線11.已知點是所在平面上的一點,的三邊為,若,則點是的( )A.外心 B.內心 C.重心 D.垂心12.已知是平面上的4個定點,不共線,若點滿足,其中,則點的軌跡一定經過的( )A.重心 B.外心 C.內心 D.垂心13.已知點在所在的平面內,滿足,則動點的軌跡一定通過的( )A.內心 B.垂心 C.外心 D.重心14.已知,是平面內兩個不共線的向量,,,,且A,C,D三點共線,則( )A. B.2 C.4 D.15.在中,,,是所在平面內一點,,則等于( )A. B. C. D.一、單選題16.在中,點為邊的中點,記,則( )A. B. C. D.17.若正方形的邊長為2,則( )A. B. C. D.18.若是內一點,,則是的( )A.內心 B.外心 C.垂心 D.重心19.已知點在線段上,且,若向量,則( )A.2 B. C. D.20.如圖,在中,,則( )A. B. C. D.21.已知不共線的向量,且,,,則一定共線的三點是( )A.A,B,D B.A,B,CC.B,C,D D.A,C,D22.已知平面內四個不同的點滿足,則( )A. B. C.2 D.323.已知向量,不共線,且向量與方向相同,則實數的值為( )A.1 B. C.1或 D.1或二、多選題24.下列命題正確的的有( )A.B.C.若,則共線D.,則共線25.如圖在中,AD BE CF分別是邊BC CA AB上的中線,且相交于點G,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 B.C. D.三、填空題26.在中,D為CB上一點,E為AD的中點,若,則 .27.三國時期東吳的數學家趙爽為了證明勾股定理,繪制了一張勾股圓方圖(也稱趙爽弦圖),弦圖作為可分解的一種圖模型在代數與幾何,以及復雜統計量的分解和參數估計都有著極大的作用.現有一弦圖,為正方形,,過作的垂線交于點,線段上存在一點,使得,則 . 四、解答題28.如圖,在中,M,N分別是OA,OB的中點.設,,試用,表示,,并比較與的長度和方向. 29.如圖,中,AB邊的中點為P,重心為G.在外任取一點O,作向量,,,,. (1)試用,表示.(2)試用,,表示.30.已知兩個非零向量,不共線.(1)若,,,求證:A,B,D三點共線;(2)若與共線,求實數k的值.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B【分析】根據平面向量的線性運算,結合圖形可得.【詳解】因為四邊形為矩形,為中點,所以,所以.故選:B2.D【分析】利用平面向量的數乘及加減運算即可求得結果.【詳解】根據向量的四則運算可知,.故選:D3.D【分析】根據平面向量的線性運算法則計算出結果.【詳解】.故選:D4.C【分析】由可得為線段的三等分點中靠近的點,由向量的加(減)法及數乘運算可得,即可求得.【詳解】解:如圖所示:因為,所以為線段的三等分點中靠近的點,所以=,所以,所以.故選:C.5.A【分析】根據向量的加法和減法運算由條件,可得出,然后即可得到是的重心,從而可得出答案.【詳解】,所以是的重心,所以.故選:A.6.D【分析】利用向量的加減法的幾何意義將轉化為、即可.【詳解】.故選:D. 7.B【分析】把作為基底,然后根據已知條件結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求得結果.【詳解】因為,所以,故選:B8.A【分析】設設,,由、得、與的關系,結合求、,進而可得與的線性關系式.【詳解】由題設可得如下幾何示意圖,設,,∵,∴,∵,∴,由知:,∴,得,∴.故選:A.【點睛】關鍵點點睛:令,,利用幾何圖形中各線段對應向量的線性關系求參數、,寫出與的線性關系式.9.A【分析】利用向量的加減、數乘運算即可求得.【詳解】∵,所以三點共線且.如圖所示:∴,即.故選:A.10.C【分析】如圖,延長CD和BE交于點F,證明四邊形ABFC為正方形,再利用平面向量的線性運算求解.【詳解】解:如圖,延長CD和BE交于點F,由題得,所以四邊形ABFC為矩形,又,所以四邊形ABFC為正方形,又,所以分別是中點,所以.故選:C11.B【分析】在,上分別取點,,使得,,以,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即可得到四邊形是菱形,再根據平面向量線性運算法則及共線定理得到,,三點共線,即可得到在的平分線上,同理說明可得在其它兩角的平分線上,即可判斷.【詳解】在,上分別取點,,使得,,則.以,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如圖, 則四邊形是菱形,且.為的平分線. , 即,.,,三點共線,即在的平分線上.同理可得在其它兩角的平分線上,是的內心.故選:B.12.A【分析】設邊的中點為,則,進而結合題意得,再根據向量共線判斷即可.【詳解】解:根據題意,設邊的中點為,則,因為點滿足,其中所以,,即,所以,點的軌跡為的中線,所以,點的軌跡一定經過的重心.故選:A13.D【分析】由給定條件可得,由表示出即可判斷作答.【詳解】令邊BC上的高為h,則有,令邊BC的中點為D,則,因此,,即,所以動點的軌跡一定通過的重心.故選:D14.D【分析】根據已知求出.根據已知可得共線,進而得出,代入向量整理得出方程組,求解即可得出答案.【詳解】由已知可得,,.因為A,C,D三點共線,所以共線,則,使得,即,整理可得.因為,不共線,所以有,解得.故選:D.15.A【分析】根據題意,得到,結合,化簡得到,即可求解.【詳解】由,可得,因為,可得,所以,又因為,所以.故選:A.16.C【分析】利用平面向量的線性運算計算即可.【詳解】由題意可知,.故選:C17.A【分析】根據平面向量的線性運算即可求解.【詳解】由正方形的邊長為2,則,所以.故選:A. 18.D【分析】利用向量的加法法則,結合重心定義判斷作答.【詳解】取線段的中點,連接,則,而, 因此,即三點共線,線段是的中線,且是靠近中點的三等分點,所以是的重心.故選:D19.D【分析】根據題意可知,結合向量的線性表示即可求得.【詳解】如圖,由,可得,所以,即,故選:D.20.A【分析】運用平面向量的三角形法則和數乘向量,直接求解.【詳解】在中,,∴.故選:A.21.A【分析】利用向量的共線定理一一判斷即可.【詳解】對A,,所以,則三點共線,A正確;對B,,則不存在任何,使得,所以不共線,B錯誤;對C,,則不存在任何,使得,所以不共線,C錯誤;對D,,則不存在任何,使得,所以不共線,D錯誤;故選:A.22.D【分析】將條件變形,得到的關系,進而可得的值.【詳解】,,即,.故選:D.23.A【分析】利用向量共線定理求解即可【詳解】因為向量與方向相同,所以存在唯一實數,使,因為向量,不共線,所以,解得或(舍去),故選:A24.ABC【分析】根據向量的數乘運算判斷A,B;由共線向量的定義判斷C,D.【詳解】解:對于A,,故正確;對于B,,故正確;對于C,因為,所以,所以共線,故正確;對于D,因為恒成立,所以不一定共線,故錯誤.故選:ABC.25.BC【分析】由條件可知為的重心,由重心的性質逐一判定即可.【詳解】由條件可知為的重心,對于A,由重心的性質可得,所以,故A錯誤;對于B,由重心的性質可得,所以,故B正確;對于D,故D錯誤;對于C,,,,故C正確.故選:BC.26.##0.1【分析】由平面向量的線性運算和三點共線的充分必要條件得出結果.【詳解】因為E為AD的中點,所以,因為B,D,C三點共線,所以,所以,解得.故答案為:27.【分析】利用面積關系,結合向量共線,即可求解.【詳解】連接,因為,所以,所以,所以,,故. 故答案為:28.答案見解析【分析】平面向量的加法運算和平面向量的數乘運算即可求解.【詳解】.,故與方向相同,且.29.(1)(2)【分析】(1)根據平面向量線性運算的性質進行求解即可;(2)根據平面向量線性運算的性質,結合三角形重心的性質進行求解即可.【詳解】(1).(2). 30.(1)證明見解析(2)【分析】(1)根據條件,得到,再證明三點共線即可;(2)由兩向量共線,得到,列出方程組,求出答案.【詳解】(1)證明:根據條件可知,,所以,共線,又因為,有公共點B,所以A,B,D三點共線.(2)因為與共線,所以存在,使得,所以,解得或,即.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