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屆高三理科綜合試題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30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3.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016S32Ti48第I卷(選擇題共126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蟈1.葡萄糖是細胞進行生命活動不可或缺的關鍵能量來源之一,因此它也被譽為“生命的燃料”。下列關于人體內葡萄糖的敘述,正確的是銣A.葡萄糖不能被水解,常作為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B.氧氣充足時,葡萄糖會進人線粒體中被徹底氧化分解的C.用斐林試劑鑒定某樣液出現磚紅色沉淀,說明該樣液中含有葡萄糖D.輸液時加人的等滲葡萄糖溶液既可以供能,也可以維持滲透壓平衡2,我國是世界上水稻栽培歷史最悠久、水稻遺傳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研究發現,當其他條長件相同時,一定的播種密度范圍內,水稻的播種密度與單位面積水稻產量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區A.播種密度小于a時,限制水稻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強度鄭B.播種密度b是水稻獲得最大產量的最佳播種密度C.播種密度為b時的水稻對水分和無機鹽的競爭強度大于杯a時的D.播種密度大于b后,只要加大施肥量就可以提高單位面播種密度棕積的水稻產量3.絢爛的顏色是油菜花海吸引人的外觀特點之一。科研工作者已經成功培育出包括橘色、紫色、玫紅色、烏紫色等多種顏色的油菜花品種。這些豐富多彩的油菜花不僅提升了觀賞價值,也為鄉村振興做出了貢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不同品種的油菜花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物種多樣性B.油菜花海的觀賞價值,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C.不同花色的油菜花品種間沒有生殖隔離D.突變和基因重組為油菜花的進化提供了原材料4,物質甲是一種神經遞質,作用的靶器官是下丘腦,可調節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H)的分泌量。研究發現動物體內物質甲的含量降低時,甲狀腺功能受到抑制。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物質甲調節甲狀腺功能的方式屬于體液調節B.TRH可直接作用于甲狀腺,調節甲狀腺激素的分泌C.物質甲具有抑制下丘腦分泌TRH的作用D,物質甲和TRH均需要與受體結合后發揮作用【⊙高三理科綜合·第1頁(共14頁)◇】5.向一定量的葡萄糖溶液中接種少量新鮮的酵母菌,放在適宜條件下培養,定期抽樣檢測酵母菌的數量,其種群數量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由a點到b點,酵母菌種群增長速率逐漸減小↑種群數量B.增大酵母菌的接種數量,b點的值會明顯增大C.b點到c點酵母菌種群數量明顯增多,可能是增加了培養液的量D. 點之后酵母菌種群數量急劇減少,可能與培養液的消耗及酒精含量升高有關時間6。“母性效應”是指子代性狀的表現型由母體的核基因型決定,而不受自身基因型的控制。椎實螺是一種雌雄同體的軟體動物,一般通過異體受精繁殖。若單獨飼養,也可以進行自體受精。其螺殼的旋轉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區分,旋轉方向遵循“母性效應”。某雜交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與螺殼旋轉方向有關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ddDDB.讓圖示F2個體進行自交,其后代全為右螺旋↓⑧↓⑧♀ddDDC.若圖中為親本正交的結果,則親本反交得到的F2結果與正交結左旋螺右旋螺果一致FDd左旋螺D,將某右旋椎實螺自交,所得后代全為左旋螺,則該右旋椎實螺↓⑧基因型為dd1/4DD2/4Dd1/4dd右旋螺7.化學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下列敘述錯誤的是右旋螺右旋螺A.“九章三號”光量子計算原型機所用芯片的主要成分Si能溶于NaOH溶液B.用于制作飛機軸承的氮化硅陶瓷材料是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C.宇航員餐食中的油脂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稀土永磁材料是電子技術通信中的重要材料,稀土元素均為金屬元素8.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在酸性溶液中可以被F3+等氧化劑氧化為脫氫維生素C。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CH2CHCHCIH-CH一OHOHHOOH維生素C脫氫維生素CA脫氫維生素C與維生素C屬于同系物B.脫氫維生素C中含有2種含氧官能團C.維生紫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D.維生素C既能與金屬鈉反應,又能與NaOH溶液反應9.甲酸(HCOOH)可在納米級Pd表面分解為活性H2和CO2,經H.Fe(Ⅱ)為NO下列歷程實現NO的催化還原。已知Fe(Ⅱ)、Fe(Ⅲ)表示FO,中的二價鐵和三價鐵,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Fe(Ⅲ)Fc(Ⅲ)A.l00mL3mol·L-1NaNO2溶液中含有的NO2數目為0.3NAB.生產中將催化劑處理成納米級顆粒可增大甲酸分解的NOZFe(Ⅱ)H速率C.46g由NO2和NO,組成的混合氣體中,含氧原子的總數為2NAD.反應歷程中生成的H+可調節體系pH,有增強NO氧化性的作用【⊙高三理科綜合第2頁(共1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