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3.4 簡單機械(第一課時)平時生活中,我們每天都在使用一些簡單機械。用筷子吃飯用剪刀剪紙用剪指鉗剪指甲實際上 , 任何復雜的機械都是由一些簡單機械組合而成的。起重機使用機械可以使我們做功更加容易,極大地減輕人們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觀察圖中各種工具,說說這些工具在使用過程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共同的特征:③ 工作過程中不變形,都是硬的。① 工作過程中都在轉動,轉動過程中有一點是不動的。② 工作過程中要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一個力能使它轉動,另一個力阻礙它轉動)在力的作用下能夠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杠桿是生產和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一種簡單機械。杠桿形狀各異,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彎的。一、杠桿一根硬棒能成為杠桿的條件:(1)有力的作用;(2)能夠繞著固定點轉動;(3)是硬的,受力不發生形變或不易發生形變。蹺蹺板撬棒F1F1F2F2l1l2l1l21.支 點(O):2.動 力(F1):3.阻 力(F2):杠桿繞著轉動的點促使杠桿轉動的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4.動力臂(l1):5.阻力臂(l2):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二、杠桿的五個要素力的作用線: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所畫的直線三、找力臂的方法(1)辨認杠桿;(2)先找支點O;(3)畫出動力和阻力;(4)畫出力的作用線;(5)過支點O 作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 l ,即為力臂。OF1F2l1l2力臂是 到 距離。支點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請畫出下列杠桿的支點、動力和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開瓶器羊角錘OF1F2l1l2Ol1F2F1l2★ 杠桿五要素的幾點說明(2)動力和阻力使杠桿轉動的方向一定是相反的,但動力和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1)作用在杠桿上的動力和阻力是相對而言的,可以根據分析問題的需要來確定。(3)動力和阻力可以在支點兩側,也可在支點同側;(4)力臂不一定在杠桿上。四、人體上的杠桿讀下圖,尋找手臂上的杠桿。當手拿物體抬起或放下時,找出相應的杠桿,以及支點、動力、阻力。——骨一根硬棒支點——兩根骨之間的關節動力來源——肌肉收縮——移動肢體或物體阻力來源人體杠桿OABOABF1F2F1F2尋找人體上的杠桿:將頭部抬起、踮起腳跟,如圖所示。頭部或腳板是否可以看做杠桿?OF1F2OF1F2我國古代人們對杠桿的應用舂(chong)桔 槔(jie gao)2. 小明在按壓式訂書機的N點施加壓力,將訂書針釘入M點下方的紙張中,能正確表示他使用該訂書機時的杠桿示意圖是( )1. 下列關于杠桿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桿必須是一根直棒B. 杠桿不一定要有支點C. 杠桿只能是直的,不可以是彎的D. 杠桿若要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必須使杠桿向相反的方向轉動DAA B C D3. 如圖所示,小華用蘋果和橘子來玩蹺蹺板。她將蘋果、橘子分別吊在輕桿的左、右兩端,放手后桿馬上轉動起來。使桿逆時針轉動的力是 ( )A. 蘋果的重力B. 橘子的重力C. 吊橘子的繩對桿的拉力D. 吊蘋果的繩對桿的拉力4. 如圖所示,一位母親推著嬰兒車行走。當前輪遇到障礙物時,母親向下按扶把,若把嬰兒車視為杠桿,這時杠桿的支點在 ;當后輪遇到障礙物時,母親向上抬起扶把,這時杠桿的支點在 。(均填“前輪”或“后輪”) 后輪前輪D杠桿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五要素支點“O”動力“F1”阻力“F2”動力臂“L1”阻力臂“L2”第4節 簡單機械 (第1課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