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甲酸(HCOOH)又稱蟻酸,酸性很強,有腐蝕性,能刺激皮膚出現紅腫。甲酸存在手某些蟻類和毛蟲的分泌物中。從電離平衡的角度分析皮膚被螞蟻、毛蟲叮咬后出現紅腫的原因。已知人體血液中存在如下平衡:H2O + CO2 H2CO3 H+ + HCO3-知識回顧(1) 如何判斷電離平衡?(2)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V電離=V結合 ≠0條件不變,溶液中各分子、離子的濃度不變,溶液里既有離子又有分子溫度:濃度:①溶液越稀,越電離。②同離子效應:逆反應方向移動③化學反應效應:在實驗室中,經常將酸進行稀釋,需要知道稀釋后酸的濃度和H+濃度。分別取1 mL 2 mol/L 鹽酸和1 mL 2 mol/L 醋酸,均加水稀釋到10 mL,請問稀釋后的溶液,酸的濃度和氫離子濃度分別為多少?稀釋前2 mol/LCH3COOH H+ + CH3COO 稀釋后0.2 mol/L稀釋前2 mol/L稀釋后0.2 mol/LHCl完全電離酸的濃度與氫離子濃度相等CH3COOH部分電離酸的濃度與氫離子濃度不相等HCl = H+ + Cl ?0.2 mol/L2 mol/L問題:怎樣定量的比較弱電解質的相對強弱 電離程度相對大小怎么比較?寫出醋酸的電離方程式,并寫出該電離方程式的平衡常數表達式。K=c(CH3COO )·c(H+)c(CH3COOH)這個常數叫做電離平衡常數,簡稱電離常數。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第一節 電離平衡第三課時 電離平衡常數2、表示方法:1、含義:一、電離平衡常數在一定條件下,當弱電解質達到電離平衡時,溶液中弱電解質電離所生成的各種離子濃度的乘積,與溶液中未電離分子的濃度之比是一個常數。這個常數叫做電離平衡常數,簡稱電離常數,用K表示。(1)一元弱酸HA的電離常數 Ka :HA H++A-(2)一元弱堿BOH的電離常數 Kb :BOH B++OH-c(A -)、c(B+)、c(HA)和c(BOH)均為達到電離平衡時的平衡濃度。注意:通常用Ka、Kb分別表示弱酸、弱堿的電離常數。(3)多元弱酸的電離是分步進行的,每一步各有電離常數。通常用K1 、K2 、K3等來分別表示H2CO3 H+ + HCO3-HCO3- H+ + CO32-H2CO3=4.3×10-7=5.6×10-11 2、表示方法:一、電離平衡常數對于同一種多元弱酸,第一步的電離常數遠大于第二步的,即: Ka1>>Ka2。因此,當計算多元弱酸中的c(H+ ) ,通常只考慮第一步電離。(近似處理!)注意事項:比較多元弱酸的各步電離常數可以發現,Ka1 >Ka2 >Ka3 ……當Ka1 Ka2 時,計算多元弱酸中的c (H+),通常只考慮第一步電離(原因?)多元弱酸中Ka1 Ka2 原因:(以H2CO3為例)H2CO3的一級電離,H2CO3 H+ + ,是從中性的H2CO3分子中電離出一個帶正電的氫離子;H2CO3的二級電離,H+ + CO32-,是從帶負電的HCO3-中電離出一個帶正電的氫離子,而且第一步電離出的H+抑制了第二步的電離;所以Ka1 Ka2(4)多元弱堿的電離一步寫完。Cu(OH)2 Cu2+ + 2OH-一、電離平衡常數2、表示方法:【練習】請寫出Na2SO4、HClO、NH3·H2O 、H2SO3、Fe(OH)3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同時寫出電離平衡常數表達式。Na2SO4 = 2Na+ +SO42-HClO H++ClO-NH3·H2O NH4++OH-H2SO3 H++HSO3-HSO3- H++SO32-Fe(OH)3 Fe3++3OH-1、K值的求算起始濃度/(mol·L 1)變化濃度/(mol·L 1)平衡濃度/(mol·L 1)0.2001.7×10 30.2 1.7×10 31.7×10 31.7×10 31.7×10 31.7×10 3NH3·H2O NH4+ + OH 近似處理二、電離平衡常數K的相關計算【例】在某溫度時,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2mol·L-1的氨水中,達到電離平衡時,已電離的NH3·H2O為1.7×10-3 mol·L-1,試計算該溫度下NH3·H2O的電離常數(Kb)。【解】NH3·H2O的電離方程式及有關粒子的濃度如下:c(NH3·H2O)=(0.2-1.7×10-3)mol·L-1≈0.2mol·L-1Kb=c(NH4+)·c(OH-)c(NH3·H2O)=(1.7×10-3)·(1.7×10-3)0.2≈1.4×10-5【答】該溫度下NH3·H2O的電離常數約為1.4×10-5。(1)列出“三段式”計算 CH3COOH CH3COO-+H+起始濃度/(mol·L-1) a 0 0變化濃度/(mol·L-1) x x x平衡濃度/(mol·L-1) a-x x x二、電離平衡常數K的相關計算1、K值的求算(2)由于弱電解質的電離程度比較小,平衡時弱電解質的濃度(a-x) mol·L-1,一般近似為a mol·L-1。(即忽略弱電解質電離的部分)=x·x0.2≈1.75×10 5c(CH3COOH)=(0.2 x) mol·L 1 ≈ 0.2 mol·L 1c(H+)= x = 0.001 87 mol/L【例題】已知25 ℃時,CH3COOH的Ka=1.75×10 5,計算0.2mol·L 1的CH3COOH達到電離平衡時c(H+)的濃度。Ka=c(CH3COO )·c(H+)c(CH3COOH)2、粒子平衡時濃度的求算二、電離平衡常數K的相關計算 CH3COOH CH3COO-+H+起始濃度/(mol·L-1) 0.2 0 0變化濃度/(mol·L-1) x x x平衡濃度/(mol·L-1) 0.2-x x x例題:試分別計算25℃時0.1 mol·L 1 H2SO3和0.1 mol·L 1 NH3·H2O 的c(H+)和c (OH-)。 (25℃時 Ka1=1.4×10-2 、Ka2=6.0×10-8;Kb=1.8×10-5)NH3·H2O NH4+ + OH 解:H2SO3 HSO3- + H+Ka=c(H+) .c(HSO3-)c(H2SO3)=c2( H+)c(H2SO3)√Kb c(NH3·H2O )c (OH ) ≈近似處理:c(H2SO3)平≈ c(H2SO3)始=√1.4×10-2×0.1mol·L 1≈3.7×10-2mol·L 1同理:√Ka c(H2SO3)c ( H+) ≈=√1.8×10-5×0.1mol·L 1≈1.3×10-3mol·L 1忽略第二步電離一般地:√Ka c(弱酸)c(H+)≈√Kb c(弱堿 )c (OH ) ≈二、電離平衡常數K的相關計算2、粒子平衡時濃度的求算【例題】在某溫度,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0.2 mol·L 1的氨水中,達到電離平衡時,已電離的NH3·H2O為1.7×10 3 mol·L 1,試計算有多少比例的NH3·H2O發生了電離?3、電離度的計算二、電離平衡常數K的相關計算電離度=1.7×10 3×V(溶液)0.2×V(溶液)×100%=0.85%電離度:實際上是一種平衡轉化率,表示弱電解質在水中的電離程度。已電離弱電解質分子數原弱電解質分子數×100%電離度 α =已電離的溶質濃度溶質的初始濃度= ————————×100%二、電離平衡常數K的相關計算3、電離度的計算即:已電離的電解質分子數占原有電解質分子總數的百分率。c=nVn1n2=N2N1同一溶液中,濃度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數之比同一弱電解質的電離度與濃度、溫度有關。溶液越稀,電離度越大;溫度越高,電離度越大;【思考】對比如下數據,電離平衡常數受哪些因素的影響?表1:25℃ 幾種弱酸的 Ka表2:不同溫度下CH3COOH的 Ka溫度 Ka0℃ 1.66×10-510℃ 1.73×10-525℃ 1.75×10-5弱電解質 KaHF 6.3×10-4CH3COOH 1.75×10-5HCN 6.2×10-10相同溫度下,Ka 越大,弱酸越易電離,酸性越強。(2)外因:溫度;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電離常數 K 增大。(1)內因:弱酸的自身性質決定。三、影響電離平衡常數K的因素某些弱電解質的電離常數(25℃)弱電解質 電離常數H2CO3 Ka1=4.5×10-7Ka2=4.7×10-11H2C2O4 Ka1=5.6×10-2Ka2=1.5×10-4HCN 6.2×10-10HClO 4.0×10-8HF 6.3×10-4HNO2 5.6×10-4CH3COOH 1.75×10-5【思考與討論】【思考】K值相對大小與弱酸的相對強弱有何關系?Ka=c (H+)·c( A-)c(HA)【提示】從K的表達式可以看出,K值越大,該電解質較易電離,所以從K值大小可以看出弱電解質的相對強弱。例如,在25℃時,Ka(醋酸)=1.75×10-5,Ka(HCN)=6.2×10-10,由此可知,HCN是比醋酸更弱的酸。K的意義:K表征了弱電解質的電離能力。根據相同溫度下,電離常數的大小可以判斷弱電解質的相對強弱。CH3COOH H2CO3 H2SK=1.8×10-5 K1=4.3×10-7 K2=5.6×10-11 K1=9.1×10-8K2=1.1×10-12酸性:CH3COOH>H2CO3>H2S>>HS 四、電離平衡常數K的應用1、判斷弱電解質的相對強弱弱酸的Ka越大,電離程度越大,越容易電離出H+,酸性越強。弱堿的Kb越大,電離程度越大,越容易電離出OH-,堿性越強。注意:電離常數大小的比較需在同一溫度下進行。實驗3-2實驗操作 向盛有2 mL 1mol/L 醋酸的試管中滴加1 mol/L Na2CO3溶液,觀察現象。你能否由此推測Ka(CH3COOH)與Kal(H2CO3) 的大小?實驗現象原理結論有氣泡產生反應生成了CO2,化學方程式為:2CH3COOH + Na2CO3=2CH3COONa + H2O +CO2↑CH3COOH的酸性比H2CO3的強,Ka(CH3COOH) > Kal(H2CO3)實驗3-22、強酸制弱酸——弱酸與鹽溶液的反應規律利用電離平衡常數,可以判斷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以及確定產物。酸性:HCOOH > HCNHCOOH+NaCN === HCN+HCOONa【例題】 已知:Ka(HCOOH)=1.77×10-4 mol·L-1Ka(HCN)=4.9×10-10 mol·L-1HCOONa 與 HCN不反應問下列反應是否能發生,若能發生請寫出化學方程式:(1)HCOOH與NaCN溶液:(2)HCOONa 與 HCN溶液:四、電離平衡常數K的應用3、比較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大小【例題】已知:磷酸存在的三步電離,這三步的電離常數大小進行比較,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H3PO4 H+ + H2PO4-H2PO4- H+ + HPO42-HPO42- H+ + PO43-在磷酸溶液中粒子大小進行比較:C(H+) c(H2PO4-) c(HPO42-) c(PO43-) c(OH-)>>>>>>【練習】求H2S溶液的微粒濃度大小關系分別為:四、電離平衡常數K的應用4、比較弱電解質中微粒濃度比值的變化。如: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釋過程中 是如何變化的 四、電離平衡常數K的應用依據弱電解質的電離常數表達式,可以比較濃度改變時(溫度不變)溶液中某些微粒濃度的變化。加水稀釋,K值不變,c(H+)減小,則 始終保持增大。【例題】已知在25℃下,H2CO3和HClO的電離常數如下:H2CO3 的 Ka1=4.5×10-7, Ka2=4.7×10-11,HClO的Ka=3.2×10-8在Na2CO3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發生離子方程式的先后順序為: 、、。將少量CO2通入NaClO的溶液中的離子方程式: 。5、比較離子結合質子的能力大小:弱酸的Ka值越小,酸性越弱,酸根陰離子結合H+的能力就越強。四、電離平衡常數K的應用CO2+ClO-+H2O === HCO3-+HClOCO32-+H+ === HCO3-ClO-+H+ === HClOHCO3-+H+ === CO2↑+H2O6、用電離常數判斷電離平衡移動方向:將1L 0.1 mol/L 醋酸加水稀釋到2L,判斷電離平衡移動的方向。加入少量CH3COONH4K =c(CH3COO-) · c(CH3COO-)c(CH3COOH)條件改變瞬間:Qc =c(CH3COO-) · c(CH3COO-)1212c(CH3COOH)12K 〉 Qc加水稀釋促進電離四、電離平衡常數K的應用條件 改變 平衡移動 K α 各微粒的n 各微粒的cHAc Ac- H+ HAc AC- H+升溫加水通HCl加固體 NaAc加固體 NaOH加MgCH3COOH + H2OCH3COO - + H3+O 吸熱增大增大減少增大增大減少增大增大正向不變增大減少增大增大減少減少減少逆向不變減小增大減少增大增大減少增大逆向不變減小增大增大減小增大增大減小正向不變增大減小增大減小減小增大減小正向不變增大減小增大減小減小增大減小正向CH3COOHCH3COO - + H+ 吸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