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第三章 能量的轉化與守恒第4節 簡單機械浙教版 科學(初中)九年級上1課堂導入觀察思考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為什么較瘦小的女孩也可以比胖子“重”呢?古代的攻城投石車互動學習2一、認識杠桿你有沒有使用過開瓶器?利用它你只要用較小的力就可以將瓶蓋打開。開瓶器就是一種被稱為杠桿的簡單機械。那么,杠桿有什么特征呢?嘗試著使用圖中的各種工具,體驗這些工具在使用過程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鉗子鉗斷一段鐵絲,用板子擰緊一個螺帽,用起子啟開一瓶料酒,用剪子剪開紙盒子。說一說這些工具在使用過程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①都是硬棒。②工作過程中都在轉動,轉動過程中有一點是不動的。(1)共同的特征③都受到兩個作用效果相反的力。什么是杠桿?(2)杠桿②注意:杠桿形狀各異,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彎的,但必須是硬棒。①定義: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稱為杠桿。支點o動力臂L1L2阻力臂阻力F2動力F1用硬棒撬動石頭支點o動力臂L1L2阻力臂阻力F2動力F1你能說出杠桿五要素的概念含義嗎?(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O 叫做支點;(2)動力:能夠使杠桿轉動的力F1 叫做動力;(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 叫做阻力;(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L1 叫做動力臂;(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叫做阻力臂。(6)力的作用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的直線。杠桿五要素:支點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畫力臂”可以用簡單的順口溜記住:一找點,二畫線,三是作出垂線段。注意:1、動力和阻力可以在支點兩側,也可在支點同側;2、當力作用在支點時力臂為零。3、力臂不一定在杠桿上。4、杠桿可能要考慮自身重力影響。請你找出它們的支點、動力和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O動力F1阻力F2動力臂L1阻力臂L2在生活和生產中,你還能舉出杠桿的其他實例嗎?活塞式壓水井3、人身上的杠桿人體的杠桿系統,都有四個基本組成部分:骨—— 一根硬棒;肌肉收縮——動力的來源;兩根骨之間可以活動的關節——支點;移動肢體或物體——阻力的來源。讀圖 尋找手臂上的杠桿。當手拿物體抬起時,找出相應的杠桿,以及支點、動力、阻力。支點o收縮的肱二頭肌放松的肱三頭肌動力F1阻力F2收縮的肱三頭肌放松的肱二頭肌當手拿物體放下時,找出相應的杠桿,以及支點、動力、阻力。支點o動力F1阻力F2將頭部抬起踮起腳跟F2F1OF2F1O尋找人體上的杠桿:將頭部抬起、踮起腳跟,如圖所示。頭部或腳板是否可以看做杠桿?互動學習2二、杠桿的平衡條件你知道什么是杠桿的平衡嗎?杠桿在動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轉動狀態,我們就說杠桿處于平衡。那么杠桿平衡時,應滿足什么條件呢?1.提出問題:杠桿平衡時,作用在杠桿上的動力F1、阻力F2和動力臂L1、阻力臂L2之間存在著怎樣關系?2.建立假設從蹺蹺板游戲中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啟發?研究杠桿的平衡兩個同學在玩蹺蹺板的時候,結合自己玩蹺蹺板的體會,怎樣才能保持蹺蹺板平衡?若要把自己這一端往下壓,需要把自己的身體往外移動,也就是說,增大力臂。從中我們可以得到啟發:杠桿的平衡跟動力、動力臂與阻力、阻力臂有關。你還能提出什么假設?杠桿的平衡跟動力、動力臂與阻力、阻力臂有關。當動力乘以動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即F1L1=F2L2時,杠桿平衡。3.設計實驗: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設計實驗方案。我們可以對蹺蹺板進行簡化,如圖所示,用一根帶有刻度的均質木尺作為杠桿,用鉤碼的拉力來代替人的作用力,進行實驗研究。L1L2FIF2研究杠桿的平衡4.進行實驗:(1)把杠桿的中央支在支架上,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處于平衡狀態。(2)在杠桿的兩端分別掛上不同數量的鉤碼,并左右移動鉤碼懸掛的位置,直到杠桿再次在水平位置處于平衡狀態。這時杠桿兩端受到的作用力分別等于各自鉤碼的重力。將支點左邊鉤碼對杠桿作用力記作動力F1,右邊鉤碼對杠桿作用力記作阻力 F2。將動力和阻力填入表內。(3) 讀出動力臂 l1、阻力臂 l2,并填入表內。(4) 改變力和力臂的數值,重復上述實驗,共做 4 次。把有關數據填入表內。序號 動力F1(牛) 動力臂l1(厘米) F1×l1 阻力F2(牛) 阻力臂l2(厘米) F2×l212343102154202106104152201012030406020304060表 3-1 記錄表5.分析與論證:分析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乘以動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即:F1×L1=F2×L21、為什么要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而不使它處于傾斜狀態平衡。避免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便于測量力臂。2、杠桿調平的方法是什么 左邊高向左調,右邊高向右調3課堂小結典例分析考點一:認識杠桿4【典型例題1】如圖所示,一塊厚度、密度均勻的長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豎直向上且作用點分別在長和寬中點的力,欲使其一端抬離地面,則( )A.F甲>F乙B.F甲<F乙C.F甲=F乙D.無法比較C【遷移訓練1】如圖所示是一種新型開瓶器,借助它可單手輕易開啟啤酒瓶蓋,該開瓶器可看作一個杠桿。下列各示意圖中能正確表示該開瓶器工作時的動力F1和阻力F2的是( )A B C DD考點二:杠桿的平衡條件【典型例題1】如圖所示的杠桿中,O是支點,在B端掛一個重物,為使杠桿水平平衡,要在A端加一個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水平方向用力F1最小B.在豎直方向用力F2最小C.在跟OA連線垂直的方向F3最小D.在各個方向上用力一樣大C【遷移訓練1】如圖右圖所示,作用在桿A點的力F方向與桿保持垂直,將重物G慢慢提起,直至桿處于水平位置,如果力F的方向始終和桿保持垂直,則在這個過程中,力F( )A.增大B.減小C.不變D.無法確定A【遷移訓練2】如圖所示,保持F的方向不變將桿由A位置勻速轉動到B位置,在這個過程中F將( )A.先變大后變小B.先變小后變大C.始終不變D.始終變大C如圖所示,足夠長的杠桿上放著質量不相等(m1>m2)的兩個球,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兩球以相同速度同時向遠離支點的方向運動相等的時間,則杠桿 ( )A.仍平衡B.大球那端下沉C.小球那端下沉D.無法確定B【遷移訓練3】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如圖甲所示,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向 移動左端的螺母。(選填“左”或“右”)(2)如圖乙所示,為了使杠桿平衡,應在P點掛 個同樣的鉤碼;若是改用在P點沿虛線方向拉彈簧測力計,則測力計的示數會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上述所要掛鉤碼的總重量,因為這時拉力的力臂 (選填“變小”或“變大”)了。(3)在圖乙中,保持杠桿左邊所掛鉤碼的位置和個數不變,用彈簧測力計分別在杠桿右邊的不同位置豎直向下拉杠桿,使之平衡,得到表中的幾組數據,請在圖丙中繪出F-L圖象。由表中數據或圖象可知,在阻力與阻力臂一定的條件下,動力F與動力臂L成 。(選填“正比”或“反比”)動力F/N 6.0 4.0 3.0 2.0 1.5動力臂L/cm 5 7.5 10 15 20左2大于變小反比【遷移訓練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