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知識體系構建高考題專項訓練1.(2023·廣東高考,8)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研究“點擊化學”的科學家。如圖所示化合物是“點擊化學”研究中的常用分子。關于該化合物,說法不正確的是( )A.能發生加成反應B.最多能與等物質的量的NaOH反應C.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D.能與氨基酸和蛋白質中的氨基反應B2.(2023·湖北高考,7)中科院院士研究發現,纖維素可在低溫下溶于NaOH溶液,恢復至室溫后不穩定,加入尿素可得到室溫下穩定的溶液,為纖維素綠色再生利用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纖維素是自然界分布廣泛的一種多糖B.纖維素難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其鏈間有多個氫鍵C.NaOH提供OH-破壞纖維素鏈之間的氫鍵D.低溫降低了纖維素在NaOH溶液中的溶解性B解析:纖維素屬于多糖,大量存在于我們吃的蔬菜水果中,在自然界廣泛分布,A正確;纖維素難溶于水,一是因為纖維素不能跟水形成氫鍵,二是因為碳骨架比較大,B錯誤;纖維素在低溫下可溶于氫氧化鈉溶液,是因為堿性體系主要破壞的是纖維素分子內和分子間的氫鍵促進其溶解,C正確;溫度越低,物質的溶解度越低,所以低溫下,降低了纖維素在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溶解性,D正確。3.(2023·湖南卷真題,8)葡萄糖酸鈣是一種重要的補鈣劑,工業上以葡萄糖、碳酸鈣為原料,在溴化鈉溶液中采用間接電氧化反應制備葡萄糖酸鈣,其陽極區反應過程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溴化鈉起催化和導電作用B.每生成1 mol葡萄糖酸鈣,理論上電路中轉移了2 mol電子C.葡萄糖酸能通過分子內反應生成含有六元環狀結構的產物D.葡萄糖能發生氧化、還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應B解析:由圖中信息可知,溴化鈉是電解裝置中的電解質,其電離產生的離子可以起導電作用,且Br-在陽極上被氧化為Br2,然后Br2與H2O反應生成HBrO和Br-,HBrO再和葡萄糖反應生成葡萄糖酸和Br-,溴離子在該過程中的質量和性質保持不變,因此,溴化鈉在反應中起催化和導電作用,A說法正確;由A中分析可知,2 mol Br-在陽極上失去2 mol電子后生成1 mol Br2,1 mol Br2與H2O反應生成1 mol HBrO,1 mol HBrO與1 mol葡萄糖反應生成1 mol葡萄糖酸,1 mol葡萄糖酸與足量的碳酸鈣反應可生成0.5 mol葡萄糖酸鈣,因此,每生成1 mol葡萄糖酸鈣,理論上電路中轉移了4 mol電子,B說法不正確;葡萄糖酸分子內既有羧基又有羥基,因此,其能通過分子內反應生成六元環狀結構的酯,C說法正確;葡萄糖分子中的1號C原子形成了醛基,其余5個C原子上均有羥基和H,醛基上既能發生氧化反應生成羧基,也能在一定的條件下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生成醇,該加成反應也是還原反應;葡萄糖能與酸發生酯化反應,酯化反應也是取代反應;羥基能與其相連的C原子的鄰位C上的H(β-H)發生消去反應;綜上所述,葡萄糖能發生氧化、還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應,D說法正確。4.(2023·遼寧高考,6)在光照下,螺呲喃發生開、閉環轉換而變色,過程如下。下列關于開、閉環螺呲喃說法正確的是( ) A.均有手性B.互為同分異構體C.N原子雜化方式相同D.閉環螺吡喃親水性更好B5.(2023·山東高考,7)抗生素克拉維酸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克拉維酸的說法錯誤的是( )A.存在順反異構B.含有5種官能團C.可形成分子內氫鍵和分子間氫鍵D.1 mol該物質最多可與1 mol NaOH反應D解析:由題干有機物結構簡式可知,該有機物存在碳碳雙鍵,且雙鍵兩端的碳原子分別連有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團,故該有機物存在順反異構,A正確;由題干有機物結構簡式可知,該有機物含有羥基、羧基、碳碳雙鍵、醚鍵和酰胺基等5種官能團,B正確;由題干有機物結構簡式可知,該有機物中的羧基、羥基、酰胺基等官能團具有形成氫鍵的能力,故其分子間可以形成氫鍵,其中距離較近的某些官能團之間還可以形成分子內氫鍵,C正確;由題干有機物結構簡式可知,1 mol該有機物含有羧基和酰胺基各1 mol,這兩種官能團都能與強堿反應,故1 mol該物質最多可與2 mol NaOH反應,D錯誤。(共30張PPT)微專題4 常見有機物水解產物的判斷、檢驗、鑒別和分離1.掌握有機物水解反應的條件并會判斷其產物。2.掌握有機物的檢驗、鑒別和分離的常用方法。科學探究和創新意識:根據有機物中官能團的特性,尋求更簡捷、合理的檢驗、鑒別和分離方法。1.鹵代烴的水解(堿性介質中)一、常見有機物的水解反應(2)多糖的水解5.多肽、蛋白質的水解在酸、堿或酶的作用下最終水解得到氨基酸。天然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都是α-氨基酸。6.核酸的水解核酸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核苷酸。若在強酸或強堿條件下加熱,可水解生成磷酸、堿基和戊糖(核糖或脫氧核糖)。正|誤|判|斷在括號內打“√”或“×”。(1)有機物的水解反應都有水作為反應物。( )(2)有機物的水解反應活性順序是:酰氯>酸酐>酯>酰胺。( )√√應|用|體|驗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溴乙烷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加熱,可發生水解反應B.有機物的水解反應都屬于取代反應C.麥芽糖、淀粉、纖維素水解的最終產物相同D.乙酸乙酯和油脂在堿溶液中的水解都是皂化反應解析:只有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才稱為皂化反應,D項錯誤。DD1.利用有機物的溶解性:采用分液的方法加以分離。通常加水觀察,觀察其能否溶于水。例如,用此法鑒別乙酸和乙酸乙酯、乙醇與溴乙烷、甘油與油脂等。2.利用液態有機物的密度:觀察不溶于水的有機物在水中的浮沉情況,可知其密度比水的密度小還是大。例如,用此法可以鑒別硝基苯與苯、四氯化碳與氯乙烷等。二、有機物檢驗、鑒別和分離的常用方法3.利用有機物燃燒情況:如觀察是否可燃(大部分有機物可燃,四氯化碳和多數無機物不可燃);燃燒時黑煙的多少(如可區分乙烷、乙烯和乙炔,己烷和苯,聚乙烯和聚苯乙烯等);燃燒時的氣味(如識別聚氯乙烯與蛋白質等)。4.利用有機物中所含官能團的特殊性質:先觀察有機物含有何種官能團→推斷性質→選擇方法。物質 試劑與方法 現象與結論含醛基 化合物 加銀氨溶液,水浴加熱 有銀鏡產生加新制Cu(OH)2,加熱 有磚紅色沉淀生成醇 加入活潑金屬鈉 有氣體放出羧酸 加紫色石蕊溶液 顯紅色加Na2CO3或 NaHCO3溶液 有氣體逸出物質 試劑與方法 現象與結論酯 聞氣味 有水果香味加稀NaOH溶液 開始分層,一段時間后溶液不再分層酚類 加FeCl3溶液 顯紫色淀粉 加碘水 顯藍色蛋白質 加濃硝酸微熱 (含苯環的)顯黃色灼燒 有燒焦羽毛氣味正|誤|判|斷在括號內打“√”或“×”。(1)淀粉溶液、乙醇、苯、四氯化碳可用碘水進行鑒別。( )(2)乙烯、乙烷、乙炔、丙烯只用溴水可進行鑒別。( )(3)甲酸、乙醛、乙醇、乙酸只用新制Cu(OH)2可鑒別。( )(4)苯酚、乙醇、苯、四氯化碳用FeCl3溶液可鑒別。( )√×√√應|用|體|驗1.下列物質鑒別所用試劑不正確的是( )A.乙醇與乙酸用CaCO3固體B.乙烷和乙烯用NaOH溶液C.苯、CCl4和甲酸用水D.乙烯與乙烷用溴水B2.(2024·鶴崗高二檢測)下列實驗中,實驗操作、實驗現象以及結論都正確的是( )C選項 實驗 現象 結論A 檢驗溴乙烷中的鹵素是不是溴元素的方法是向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 無淡 黃色沉淀生成 不含溴元素B 向試管中3 mL飽和苯酚溶液中滴加稀溴水,邊加邊振蕩 有白色沉淀生成 生成的2,4,6-三溴苯酚難溶于水選項 實驗 現象 結論C 取適量樣品于試管中,加過量銀氨溶液,水浴加熱,出現銀鏡后過濾,濾液用鹽酸酸化,再加入溴水 溴水 褪色 證明CH2===CHCHO中存在碳碳雙鍵D 向試管中加入2 mL 5%硫酸銅溶液,再滴加幾滴稀氫氧化鈉溶液,混勻,再加入0.5 mL乙醛,加熱 可觀察到磚紅色沉淀生成 乙醛具有還原性解析:溴乙烷中的溴和碳原子通過共價鍵相連接,不能電離,滴入AgNO3溶液,不會生成沉淀,A錯誤;濃苯酚和稀溴水不反應,應該用濃溴水與苯酚反應,B錯誤;取適量樣品于試管中加過量銀氨溶液,水浴加熱,出現銀鏡后過濾,濾液用鹽酸酸化,再加入溴水,溴水褪色,由于醛基已被氧化為羧基,因此可證明CH2===CHCHO中存在碳碳雙鍵,C正確;與醛基反應的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在制備時氫氧化鈉應過量,D錯誤。隨堂演練·知識落實1.下列各組二糖中,互為同分異構體且水解產物相同的是( )A.蔗糖和麥芽糖 B.蔗糖和乳糖C.麥芽糖和纖維二糖 D.乳糖和纖維二糖解析:蔗糖、麥芽糖、乳糖、纖維二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所以任意兩者之間均滿足同分異構體的要求,但只有麥芽糖和纖維二糖水解產物完全相同,都是葡萄糖,故選C。C2.物質的檢驗、鑒別要特別注意共存物質的干擾,否則得到的結論是不可靠的。下列實驗設計所得結論可靠的是( )A.將電石與水反應產生的氣體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說明有乙炔生成B.將溴乙烷與 NaOH的乙醇溶液共熱產生的氣體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說明有CH2===CH2生成C.將溴乙烷與NaOH的乙醇溶液共熱產生的氣體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說明有乙烯生成D.將苯、液溴、鐵粉混合物反應產生的氣體通入AgNO3溶液中有淡黃色沉淀產生,說明有 HBr生成C解析:乙炔中混有H2S氣體干擾實驗,A項錯誤;揮發出的乙醇也會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B項錯誤;只有生成的乙烯會使溴水褪色,C項正確;溴易揮發,揮發出的Br2與硝酸銀溶液反應會產生淡黃色沉淀,D項錯誤。3.糖類、油脂、蛋白質是人體重要的能源物質,請根據它們的性質回答以下問題:(1)油脂在酸性和堿性條件下水解的共同產物是______________(寫名稱)。(2)蛋白質的水解產物具有的官能團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寫結構簡式)。甘油(或丙三醇)—NH2、—COOH(3)已知 A是人體能消化的一種天然高分子,B和C分別是 A在不同條件下的水解產物,它們有如下轉化關系,回答下列問題。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A.1 mol C完全水解可生成2 mol BB.工業上常利用反應⑦給熱水瓶膽鍍銀C.用A 進行釀酒的過程就是 A 的水解反應過程D.A的水溶液可以產生丁達爾效應E.反應③屬于吸熱反應②請設計實驗證明A通過反應①已經全部水解,寫出操作方法、現象和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取少量淀粉水解后的溶液,向其中加入碘水,若溶液不變藍證明淀粉已經全部水解(共22張PPT)實驗活動3 糖類的性質【實驗目的】1.加深對葡萄糖、蔗糖和淀粉等代表性糖類物質性質的認識。2.通過實驗認識糖類還原性的檢驗方法。【實驗用品】試管、燒杯、膠頭滴管、酒精燈、陶土網、三腳架、試管夾、火柴。葡萄糖、蔗糖、淀粉、10%葡萄糖溶液、10%蔗糖溶液、10%NaOH溶液、淀粉溶液、2%AgNO3溶液、2%氨水、5%CuSO4溶液、10%H2SO4溶液、pH試紙。【實驗步驟】1.葡萄糖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原因解釋實驗1 取少量葡萄糖,觀察狀態,將其加入試管后加水振蕩,觀察其溶解狀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為無色晶體;迅速溶于水常溫、常壓下葡萄糖為無色晶體;易溶于水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原因解釋實驗2 在潔凈的試管中配制約2 mL銀氨溶液,加入1 mL 10%葡萄糖溶液,振蕩。然后在水浴中加熱,觀察現象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銀鏡生成CH2OH(CHOH)4CHO+2[Ag(NH3)2]OH2Ag↓+3NH3+CH2OH(CHOH)4COONH4+H2O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原因解釋實驗3 在另一支試管中加入2 mL 10%NaOH溶液,滴入5滴5%CuSO4溶液,振蕩。再加入2 mL 10%葡萄糖溶液,加熱,觀察現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有藍色絮狀沉淀生成,后有磚紅色沉淀生成CuSO4+2NaOH===Cu(OH)2↓+Na2SO4;CH2OH(CHOH)4CHO+2Cu(OH)2+NaOHCH2OH(CHOH)4COONa+Cu2O↓+3H2O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原因解釋實驗1 取少量蔗糖,觀察狀態,將其加入試管后加水振蕩,觀察其溶解狀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蔗糖蔗糖為無色晶體;迅速溶于水常溫、常壓下蔗糖為無色晶體;易溶于水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原因解釋實驗2 用以上實驗中的方法制備Cu(OH)2,再加入2 mL 10%蔗糖溶液。加熱,觀察現象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無明顯現象蔗糖分子中無醛基,是非還原糖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原因解釋實驗3 在另一支試管中加入1 mL 10%蔗糖溶液和5滴10%H2SO4溶液,加熱煮沸。再加入10%NaOH溶液至溶液呈堿性,加入新制備的Cu(OH)2,加熱,觀察現象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現磚紅色沉淀蔗糖的水解產物分子中含有醛基,具有還原性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原因解釋實驗1 取少量淀粉,觀察狀態,將其加入試管后加水振蕩,再加熱煮沸,觀察其溶解狀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淀粉的物理性質3.淀粉淀粉是白色粉末狀物質,沒有甜味,不溶于冷水。在熱水中淀粉會部分溶解,形成膠狀的淀粉糊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原因解釋實驗2 用以上實驗中的方法制備Cu(OH)2,再加入2 mL淀粉溶液,加熱,觀察現象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無明顯現象淀粉分子中無醛基,是非還原糖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原因解釋實驗3 在另一支試管中加入1 mL淀粉溶液和2 mL 10%H2SO4溶液,加熱煮沸。再加入10%NaOH溶液至溶液呈堿性,加入新制備的Cu(OH)2,加熱,觀察現象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現磚紅色沉淀淀粉的水解產物中含有醛基,具有還原性【問題討論】1.寫出蔗糖和淀粉水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請結合糖類的性質,推測急救患者補充能量時,一般使用葡萄糖溶液,而不選擇其他糖類溶液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是一種重要的營養物質,在食品和醫藥工業中有廣泛的應用。葡萄糖易于被人體吸收,經酶的催化發生氧化反應放出熱量,提供了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故低血糖的患者可利用靜脈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來迅速補充營養。跟|蹤|訓|練1.某學習小組設計的蔗糖水解反應如圖所示(夾持裝置省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A.稀硫酸和熱水浴都能加快蔗糖水解速率B.滴加 NaOH溶液的目的是調溶液的 pH至堿性C.加熱至沸騰后試管內生成黑色沉淀D.實驗現象證明蔗糖水解有還原性物質生成2.下列有機實驗操作或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A.用銀氨溶液檢驗某病人是否患糖尿病B.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飽和碳酸鈉溶液除去C.蔗糖水解時應用濃硫酸作催化劑D.向雞蛋清中滴入濃硝酸,微熱會產生黃色物質E.向植物油中滴入溴水,溴水會褪色F.用鹽析法分離油脂皂化反應的產物G.向酒精中加入新制生石灰后蒸餾制無水酒精BDEFG解析:檢驗某病人是否患糖尿病宜用廉價的新制氫氧化銅試劑,而不用銀氨溶液,A項錯誤;飽和碳酸鈉溶液可除去少量乙酸,而乙酸乙酯在其中的溶解度小,B項正確;蔗糖水解時應用稀硫酸作催化劑,濃硫酸會使蔗糖炭化,C項錯誤;向雞蛋清中滴入濃硝酸,微熱發生顯色反應,產生黃色物質,D項正確;植物油通常呈液態,是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的甘油酯,能與溴水加成使溴水褪色,E項正確;油脂皂化反應生成高級脂肪酸鹽(膠體)和甘油的混合液,加入食鹽粉末攪拌發生鹽析,實現產物分離,F項正確;工業酒精中加入新制生石灰后蒸餾制無水酒精,這是工業制無水酒精的方法,G項正確。3.實驗室探究淀粉的水解反應:(1)實驗用品:淀粉、20%硫酸、蒸餾水、氫氧化鈉溶液、銀氨溶液、碘水。實驗步驟:在試管1和2中各加入0.5 g淀粉,在試管1中加入4 mL 20%硫酸,在試管2中加入4 mL蒸餾水,都水浴加熱3~4 min。從試管1中取出適量溶液于試管3中,從試管2中取出適量溶液于試管4中。用NaOH溶液中和試管1中的溶液至堿性,在試管1和2中都加入銀氨溶液,水浴加熱后,觀察試管內壁有無銀鏡出現。在試管3和4中都加入碘水,觀察現象。將實驗現象和結論填入下表。試管 加入碘水 后的現象 加入銀氨溶 液后的現象 結論1 ①__________ 3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2 ④____________ 4 ⑤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出現銀鏡出現藍色或未出現藍色淀粉發生了水解未出現銀鏡出現藍色淀粉沒有水解試寫出試管1中淀粉在硫酸存在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用品:淀粉、唾液、新制的氫氧化銅。實驗操作:在試管中加入0.5 g淀粉,加入少許唾液和蒸餾水,加熱,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加熱,觀察現象。現象:__________________;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磚紅色沉淀產生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水解生成了葡萄糖(3)比較實驗(1)(2)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淀粉在酸或酶的作用下都能水解生成葡萄糖解析:(1)試管1中已形成堿性溶液,則進行銀鏡反應時有銀鏡產生,說明淀粉已發生了水解。如果試管3中淀粉已完全水解,則因沒有淀粉的存在,加入碘水不會看到藍色,如果試管3中淀粉只是部分水解,則因有淀粉的存在,加入碘水仍會看到藍色。試管2和4 中均是淀粉的水溶液,因沒有催化劑,不會發生水解,所以試管4 中加入碘水會看到藍色,試管2中因沒有葡萄糖的存在,加入銀氨溶液不會產生銀鏡。淀粉在稀硫酸存在下發生水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唾液中存在淀粉酶,所以會發生淀粉的水解,淀粉的水解產物與新制的氫氧化銅在加熱條件下反應會生成磚紅色沉淀。(3)通過實驗(1)(2)可以看出,淀粉的水解既可以在稀硫酸作用下進行,也可以在生物酶的作用下進行,而且產物都是葡萄糖。(共28張PPT)第三節 核酸1.了解脫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的結構特點和生物功能。2.認識人工合成核酸的意義,體會化學科學在生命科學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1.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從官能團角度認識核酸的結構、性質,形成“結構決定性質”的觀念;從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視角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2.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通過對人工合成核酸的學習,深刻認識化學對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貢獻。1.分類天然的核酸根據其組成中所含______的不同,分為_____________(DNA)和__________(RNA)。核酸是生物體遺傳信息的攜帶者。一、核酸的組成戊糖脫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2.組成(1)核酸可看作______、______和______通過一定方式結合而成的_______________。其中的戊糖是均為環狀結構的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RNA)]或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__(DNA)]。磷酸戊糖堿基生物大分子核糖核糖核酸脫氧核糖脫氧核糖核酸(2)堿基堿基是具有堿性的雜環有機化合物。RNA中的堿基主要有腺嘌呤(A)、鳥嘌呤(G)、胞嘧啶(C)和________(U)。DNA中的堿基主要有腺嘌呤(A)、鳥嘌呤(G)、胞嘧啶(C)和__________(T)。尿嘧啶胸腺嘧啶(3)戊糖正|誤|判|斷在括號內打“√”或“×”。(1)核酸是一種無機酸。( )(2)核酸的性質與蛋白質相似,不會變性。( )(3)組成核酸的元素有C、H、O、N、P等。( )(4)天然核酸是生物小分子。( )(5)根據組成中所含戊糖的不同,核酸分為 DNA和 RNA。( )(6)DNA 大量存在于細胞質中。( )×√××√×應|用|體|驗腺嘌呤核苷和腺嘌呤核苷酸是生產核酸類藥物的中間體,請在以下結構簡式中圈出戊糖、堿基和磷酸所對應的部分。答案:1.核酸的結構(1)DNA①由兩條____________鏈組成,兩條鏈平行盤繞,形成________結構。核苷酸之間通過磷酯鍵連接。②每條鏈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交替連接,排列在____側,堿基排列在____側。③兩條鏈上的堿基遵循______________原則,通過______結合成堿基對,腺嘌呤(A)與______________配對,鳥嘌呤(G)與______________配對。二、核酸的結構和生物功能多聚核苷酸雙螺旋脫氧核糖磷酸外內堿基互補配對氫鍵胸腺嘧啶(T)胞嘧啶(C)(2)RNA①一般呈________結構,比DNA分子小。②與DNA 對比,核糖替代脫氧核糖,______________替代胸腺嘧啶(T)。單鏈狀尿嘧啶(U)2.核酸的生物功能(1)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稱為基因。(2)核酸的生物功能核酸是________________的載體。DNA分子上的基因______生物體的一系列性狀。RNA參與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核酸攜帶的遺傳信息通過DNA的______被精確地傳遞給下一代,通過控制________的合成來影響生物體的性狀。有一定堿基排列順序的DNA片段含有特定的遺傳信息生物體遺傳信息決定復制蛋白質(3)我國在核酸研究中取得的成績①1981年,我國科學家采用有機合成與酶促合成相結合的方法,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核酸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1999年,我國參與了____________計劃,成為參與該項計劃的唯一發展中國家。③2002年,我國科學家完成了________________的繪制。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人類基因組水稻基因組圖譜正|誤|判|斷在括號內打“√”或“×”。(1)DNA 是生物體遺傳信息的載體、蛋白質合成的模板。( )(2)R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它根據DNA 提供的信息控制體內蛋白質的合成。( )(3)DNA分子由兩條多聚核苷酸鏈組成,兩條鏈平行盤繞,形成雙螺旋結構。( )(4)DNA分子每條鏈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內側,堿基排列在外側。( )(5)RNA也是以核苷酸為基本構成單位,其中的戊糖和堿基與 DNA中的不同,脫氧核糖替代了核糖,尿嘧啶(U)替代了胸腺嘧啶(T)( )×√√××應|用|體|驗1.核酸是一類含磷的生物大分子,屬于有機化合物,一般由幾千到幾十萬個原子組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天然的核酸可分為DNA和RNA 兩大類B.不同核酸中所含的堿基不相同C.核酸是由許多核苷酸單體形成的聚合物D.DNA和RNA分子均為雙螺旋結構解析:DNA和RNA中所含的堿基不完全相同,B項正確;DNA分子為雙螺旋結構,RNA分子一般為單鏈狀結構,D項錯誤。D2.核酸檢測為確認病毒感染提供了關鍵的支持性證據。某核糖核酸(RNA)的結構片段示意圖如下,它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能完全水解生成戊糖、堿基和某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DA.核酸可能通過人工合成的方法得到B.酶是有機化合物,催化活性與溫度有關C.該核酸水解生成的堿基中含有氮元素D.該核酸完全水解生成的酸是H3PO3解析:采用有機合成反應或酶促合成反應可進行核酸大分子的合成,A正確;酶的本質是有機物,絕大多數是蛋白質,極少數是RNA,RNA也是有機物,酶催化活性與溫度有關,B正確;堿基是形成核苷的含氮化合物,所以該核酸水解生成的堿基中含有氮元素,C正確;從圖中分析可知,該核酸完全水解生成的酸是H3PO4,D錯誤。隨堂演練·知識落實1.如圖表示DNA分子結構中的一部分,其中連接堿基A與T的是( ) A.肽鍵 B.氫鍵C.磷酯鍵 D.醚鍵解析:DNA為雙螺旋結構,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作用結合成堿基對。B2.DNA是生物體的重要組成物質,在它的堿基對中儲存著遺傳信息,與生物的生長、發育等正常生命活動以及癌變、突變等異常生命活動密切相關。下列有關DNA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核酸就是DNAB.DNA水解得到的堿基含尿嘧啶(U)C.DNA水解的最終產物之一戊糖是二糖D.基因的化學本質是DNA分子中能代表某一遺傳性狀的核苷酸序列D解析:核酸包括DNA和RNA,A錯;DNA水解得到的堿基有四種,分別是腺嘌呤(A)、鳥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RNA水解才能得到尿嘧啶(U),B錯;戊糖屬于單糖,C錯。3.核酸檢測為確認病毒感染提供了關鍵的支持性證據。如圖1是某脫氧核糖核酸(DNA)的結構片段,它的堿基中胞嘧啶的結構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圖1 圖2A.脫氧核糖核酸中含有的化學鍵都是由不同原子形成的極性共價鍵B.脫氧核糖(C5H10O4)與葡萄糖互為同系物C.胞嘧啶的分子式為C4H5N3O,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脫氧核糖核酸由磷酸、脫氧核糖和堿基通過一定方式結合而成解析:根據脫氧核糖核酸的結構片段可知,其中含有的化學鍵既有由不同原子形成的極性共價鍵,也有C原子之間形成的非極性共價鍵,A錯誤;脫氧核糖(C5H10O4)與葡萄糖(C6H12O6)的分子組成不相差n個CH2原子團,不互為同系物,B錯誤;由胞嘧啶的結構可知其分子式為C4H5N3O,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錯誤;根據脫氧核糖核酸的結構片段示意圖可知,脫氧核糖核酸由磷酸、脫氧核糖和堿基通過一定方式結合而成,D正確。4.如圖是關于生物大分子的概念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a的名稱為__________;DNA水解得到____種堿基。(2)小麥種子中的儲能物質c是______,促進人體胃腸蠕動的物質c是________。(3)兩個氨基酸發生脫水縮合反應時,產物是________和______,肽鍵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__。核糖核酸4淀粉纖維素H2O二肽(共46張PPT)第二節 蛋白質1.認識蛋白質的組成和性質特點。2.認識氨基酸的組成、結構特點和主要化學性質。3.知道氨基酸和蛋白質的關系。4.了解氨基酸、蛋白質與人體健康的關系。1.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通過實驗探究蛋白質的性質,并得出蛋白質檢驗的簡單實驗方案。2.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從官能團的角度認識氨基酸、蛋白質的結構和性質,形成“結構決定性質的觀念”。3.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通過了解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質等在生命科學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認識化學在生產、生活中的重大貢獻。1.氨基酸的組成和結構(1)定義羧酸分子烴基上的氫原子被_______________取代得到的化合物稱為氨基酸。一、氨基酸的結構和性質氨基(—NH2)(2)結構注:①R可以是烴基,也可以是氫原子。②組成人體內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0種,其中8種必須通過食物攝取,稱為必需氨基酸。③天然氨基酸大多數是α-氨基酸,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主要是α-氨基酸。α-氨基酸除甘氨酸外,一般均含有連接4個不同原子或原子團的手性碳原子,具有對映異構體。2.常見的氨基酸俗名 結構簡式 系統命名甘氨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基乙酸丙氨酸 ______________谷氨酸 ________________H2N—CH2—COOH2-氨基丙酸2-氨基戊二酸俗名 結構簡式 系統命名苯丙 氨酸 2-氨基-3-苯基丙酸半胱 氨酸 2-氨基-3-巰基丙酸3.氨基酸的性質(1)物理性質溶劑 水 強酸或強堿 乙醇、乙醚溶解性 大多數能溶 能溶 難溶(2)化學性質①氨基酸的兩性氨基酸分子中含有______基團(—COOH)和______基團(—NH2)。甘氨酸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酸性堿性甘氨酸與 NaOH 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氨基羧基肽鍵取代√√√(4)氨基酸能發生酯化反應、成肽反應和水解反應。( )(5)兩個氨基酸分子脫水后形成的二肽中含有兩個肽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OH(或羧基)(2)該分子的堿性基團是________________,苯丙氨酸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2(或氨基)(3)兩分子苯丙氨酸形成二肽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O(4)在一定條件下,兩分子苯丙氨酸也可以形成六元環狀有機物,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蛋白質的組成和結構(1)定義蛋白質是由多種________通過______等相互連接形成的一類生物大分子。(2)組成蛋白質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屬于天然有機________,其溶液具有______的某些性質。二、蛋白質和酶氨基酸肽鍵C、H、O、N、S高分子膠體(3)結構蛋白質的結構不僅取決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還與其________________有關。多肽鏈的氨基酸種類數目排列順序特定的空間結構2.蛋白質的性質(1)兩性蛋白質的多肽由氨基酸脫水形成,在多肽鏈的兩端存在著自由的____________,側鏈中也往往存在酸性或堿性基團,因此,蛋白質既能與____反應,又能與____反應。氨基和羧基酸堿氨基酸氨基酸(3)鹽析①實驗探究實驗 操作實驗 現象 試管①中出現__________;試管②中__________消失白色沉淀白色沉淀②實驗結論某些可溶性鹽溶液 降 可逆 溶解 活性 分離提純 低 (4)變性①實驗探究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加熱后產生__________,加入蒸餾水后____________加入硝酸銀溶液后產生__________,加入蒸餾水后____________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加入乙醇后產生__________,加入蒸餾水后____________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②實驗結論性質和生理功能 加熱 強酸 強堿 不能 生理活性 (5)顯色反應①實驗探究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加入濃硝酸后產生__________,加熱后____________白色沉淀沉淀變黃色②實驗結論顯色反應:含有______的蛋白質遇到濃硝酸加熱后呈______。除了濃硝酸,其他一些試劑也可以與蛋白質作用,呈現特定的______,可用于蛋白質的分析檢測。(6)蛋白質灼燒有燒焦羽毛的氣味。苯環黃色顏色3.酶催化 蛋白質 專一性 催化 正|誤|判|斷在括號內打“√”或“×”。(1)向兩份蛋白質溶液中分別加入飽和 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體析出,且兩者的原理相同。( )(2)蛋白質遇濃硝酸都會顯黃色。( )(3)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主要是α-氨基酸。( )(4)通常用酒精消毒,其原理是酒精使細菌中的蛋白質變性而失去生理活性。( )(5)濃的硫酸鈉溶液能使溶液中的蛋白質析出,加水后析出的蛋白質又溶解。( )××√×√應|用|體|驗1.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燙發時,一般先用還原劑使頭發中的二硫鍵斷裂B.蛋白質溶液中加入大量Na2SO4會使蛋白質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C.蛋白質溶液中加入乙醇可以使蛋白質從溶液中析出,再加水蛋白質又能溶解D.含有苯環的蛋白質遇濃硝酸能發生顯色反應解析:蛋白質溶液中加入乙醇可以使蛋白質從溶液中析出,此過程為蛋白質的變性,不可逆,再加水蛋白質不能溶解,C項錯誤。C2.下列有關酶的說法正確的是( )A.酶是生物體內產生的一種糖類B.蛋白酶是蛋白質,它不僅可以催化蛋白質的水解反應,還可以催化淀粉的水解反應C.高溫、重金屬鹽不能使酶失去活性D.酶具有高效催化作用解析:大多數酶是一種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而不是糖類,A項錯誤;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度的專一性,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質的水解反應,不能催化其他反應,B項錯誤;高溫、重金屬鹽都會使酶失去活性,C項錯誤。D隨堂演練·知識落實1.華裔科學家錢永健曾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幫助他獲獎的是能發出鮮艷綠色的綠色熒光蛋白GFP(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的縮寫)。下列對GFP的結構和性質預測錯誤的是( )A.GFP可以溶于水,且其水溶液可以通過濾紙B.為了防止GFP變質,可以培養在福爾馬林溶液中C.GFP在一定條件下會發生水解,且水解產物一定只有α-氨基酸D.灼燒GFP會產生燒焦羽毛的氣味B解析:GFP是一種蛋白質,具有蛋白質的結構特征和性質。蛋白質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是膠體,可以通過濾紙,A正確;福爾馬林溶液的主要成分是甲醛(HCHO),它能使GFP變性,B錯誤;GFP是一種天然蛋白質,天然蛋白質水解的產物是α-氨基酸,C正確;灼燒蛋白質時會產生燒焦羽毛的特殊氣味,D正確。2.(2024·綿陽高二檢測)唐代趙蕤所題《嫘祖圣地》碑文記載:“嫘祖首創種桑養蠶之法,抽絲編絹之術,諫諍黃帝,旨定農桑,法制衣裳……弼政之功,歿世不忘。”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抽絲編絹”涉及化學變化B.蠶絲和棉纖維都是天然高分子,不能灼燒鑒別C.蠶絲水解可以生成葡萄糖D.絲綢制品主要成分是蛋白質,不能高溫熨燙D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團隊基于數據驅動原理,開辟出一條全新的蛋白質從頭設計路線,在蛋白質設計這一前沿科技領域實現了關鍵核心技術的原始創新,為工業酶、生物材料、生物醫藥蛋白等功能蛋白的設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相關成果于2022年2月10日發表于《自然》。下列是某蛋白質的結構片段:(1)寫出上述蛋白質的結構片段的水解產物中不屬于α-氨基酸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蛋白質的結構片段水解后的氨基酸中,某氨基酸碳、氫原子數比值最大。①該氨基酸與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兩分子該氨基酸縮合形成環狀物質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___。③該氨基酸A的同分異構體中,屬于硝基化合物且苯環上除硝基外只有甲基的同分異構體有____種。(3)已知上述蛋白質結構片段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64,則水解生成的各種氨基酸的相對分子質量之和為________。C16H14N2O26436(3)蛋白質的結構片段水解生成4個氨基酸分子,則蛋白質結構片段的相對分子質量增加4個水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即為水解生成的各種氨基酸的相對分子質量之和:364+72=436。(共56張PPT)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1.糖類1863年,美國制造商費倫和卡蘭德懸賞一萬美金,用來征集更好的乒乓球,因為當時使用的乒乓球是用毛線包著的橡皮做成的,很不方便。一個名叫海維特的印刷工人被這個征集廣告所吸引,他開始投入研制試驗。他把棉花浸在濃硫酸和濃硝酸的混合液中,然后加入樟腦,不斷攪拌,發現溶液逐漸變得黏稠起來,最后成為一團白色柔軟的物質,他將其搓成球狀,冷卻變硬后把它往地上一扔,“乒”的一聲,競彈起老高?!斑@不就是乒乓球嗎?”驚喜之后,他又做了幾個,效果一個比一個好。費倫和卡蘭德拿到海維特送來的新型乒乓球,并把它扔到地上進行試驗后,當即拿出一萬美元買下了這項發明。因為它的原料是纖維素,所以稱它為賽璐珞,意思是來自纖維素的塑料,這是人類制出的第一種塑料。纖維素屬于糖類物質,糖類物質都有甜味嗎?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纖維素的結構與性質是怎樣的呢?答案:糖類有的甜,有的不甜,一般碳原子數較少的糖具有甜味,如葡萄糖、蔗糖,碳原子數多的糖不具有甜味,如淀粉、纖維素。葡萄糖分子中有羥基和醛基,具有還原性;蔗糖為二糖,可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淀粉和纖維素屬于多糖,通式為(C6H10O5)n,但兩者n值不同,它們水解的最終產物都是葡萄糖,多糖不具有還原性。2.蛋白質人體內除水以外,最大的組成成分就是蛋白質,約占人體的16%。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任何細胞、機構的關鍵成分,是人體最重要的營養元素之一。人體全部關鍵的構成部分都必須有蛋白質的參加,生命的物質基礎就是蛋白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假如把人體當作是房屋的情況下,細胞就是砌房屋的磚頭,而蛋白質就是組成磚頭的石料。在細胞里,去除水分,蛋白質約占細胞內物質的80%,在不相同的臟器、機構和細胞中含的蛋白質都有不相同的生理學作用。人體每個機構:頭發、肌膚、肌肉、人體骨骼、內臟器官、人的大腦等全是由蛋白質組成。人體里的蛋白質從哪里獲得?答案:蛋白質來自于各種食物如大豆蛋白,來自奶類的乳清蛋白、酪蛋白,蛋類的卵白蛋白、卵磷蛋白,小麥類的谷蛋白、麥膠蛋白,肉類、肝臟、血液的肌蛋白、白蛋白、血紅蛋白,動物皮、骨骼、筋等結締組織的彈性蛋白和膠原蛋白以及各種動植物細胞的酶蛋白。3.核酸為什么說核酸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源?答案:核酸是生物體遺傳信息的載體。有一定堿基排列順序的DNA片段含有特定的遺傳信息,被稱為基因。DNA分子上有許多基因,決定了生物體的一系列性狀。RNA則主要負責傳遞、翻譯和表達DNA所攜帶的遺傳信息。在細胞繁殖分裂過程中,會發生DNA分子的復制。親代DNA分子的兩條鏈解開后作為母鏈模板,在酶的作用下,利用游離的核苷酸各自合成一段與母鏈互補的子鏈。最后形成兩個與親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使核酸攜帶的遺傳信息通過DNA復制被精確地傳遞給下一代,并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影響生物體特定性狀的發生和發育。第一節 糖類1.認識糖類的組成和性質特點。2.了解淀粉和纖維素及其與葡萄糖的關系。3.了解葡萄糖的結構特點、主要性質與應用。4.知道糖類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質能源開發上的應用。1.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通過實驗探究糖的性質,并設計出糖類水解的實驗方案。2.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從糖類的官能團角度探析糖類的結構特點,了解糖的分類,理解糖類的化學性質,掌握糖類的特性。3.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了解糖類在人體供能、儲能等方面的作用,了解糖類的攝入和代謝與人體健康之間的關系,并能科學合理地搭配飲食。1.組成和結構(1)組成糖類化合物一般由____________三種元素組成,大多數可用通式______________表示,如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等。糖類也被稱為____________。(2)結構糖類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它們的脫水縮合物。一、糖類的組成和分類碳、氫、氧Cm(H2O)n碳水化合物多羥基醛多羥基酮特別提醒:有些糖不符合通式C m(H2O)n,如脫氧核糖(C5H10O4);而有些有機化合物符合通式Cm(H2O)n,卻不是糖,如乙酸(C2H4O2)、甲醛(CH2O)。故糖類被稱為碳水化合物并不準確,但因沿用已久,目前仍在使用。2.分類根據糖類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產物,糖類可分為(1)單糖:通常將__________的糖稱為單糖。如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2)寡糖:1 mol糖水解后能產生________________單糖的稱為寡糖或低聚糖。若 1 mol糖水解生成2 mol單糖,則稱為二糖,常見的二糖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3)多糖:1 mol糖水解后能產生____________以上單糖的稱為多糖,如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不能水解葡萄糖果糖核糖脫氧核糖2~10mol麥芽糖乳糖蔗糖10mol淀粉纖維素糖原正|誤|判|斷在括號內打“√”或“×”。(1)糖類化合物的分子通式都可用Cm(H2O)n來表示。( )(2)糖類都能發生水解反應。( )(3)凡是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的物質都屬于糖類。( )(4)凡是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的有機物都是糖類。( )(5)糖類物質又叫碳水化合物。( )××××√應|用|體|驗1.下列關于糖類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含有碳、氫、氧、氮四種元素B.是碳和水形成的化合物,又稱碳水化合物C.具有甜味D.一般是多羥基醛、多羥基酮和它們的脫水縮合物D解析:A項,糖類化合物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錯誤;B項,糖類化合物不是碳和水形成的化合物,錯誤;C項,糖類化合物并不是都有甜味,錯誤。2.依據糖類現在的定義分析,下列物質不屬于糖類的是______(填序號)。①CH2(OH)—CH(OH)—CH(OH)—CHO②CH3—CH(OH)—CHO③CH2(OH)—CH(OH)—CH(OH)—COOH④CH2(OH)—CO—CH(OH)—CH2OH②③1.葡萄糖(1)物理性質及存在二、單糖色態 甜味 溶解性 存在______ ______ ____ ____ 溶于水 存在于______、______以及植物的種子、葉、根、花中,動物血液、淋巴液中無色晶體有易水果蜂蜜(2)化學性質葡萄糖的分子式為________,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中含有____個羥基,是多羥基醛。C6H12O6CH2OH(CHOH)4CHO5①氧化反應實驗探究:實驗 步驟實驗 現象 試管壁上有______生成 試管中出現____________實驗 結論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______,屬于____糖,表現______性,屬于______糖 銀鏡磚紅色沉淀醛基醛還原還原②葡萄糖在人體內的氧化反應(3)用途①葡萄糖是一種重要的______物質。②廣泛應用于食品和醫藥工業。營養2.其他常見單糖名稱 果糖 核糖 脫氧核糖物理 性質 ____色晶體,____溶于水,吸濕性____ 類別 多羥基____,屬于____糖,與葡萄糖互為____________ 多羥基____,屬于____糖 無易強酮酮同分異構體醛醛名稱 果糖 核糖 脫氧核糖分子式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結構 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途 用于______和______的生產 核糖核酸(RNA)的重要組成部分 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重要組成部分C6H12O6C5H10O5C5H10O4CH2OH(CHOH)3COCH2OHCH2OH(CHOH)3CHOCH2OH(CHOH)2CH2CHO食品醫藥正|誤|判|斷在括號內打“√”或“×”。(1)可以用新制Cu(OH)2檢驗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2)葡萄糖和果糖都可以與H2發生加成反應,與羧酸發生酯化反應。( )(3)果糖雖然也能發生銀鏡反應,但它的分子中沒有醛基。( )(4)糖類都屬于天然高分子。( )(5)葡萄糖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應|用|體|驗1.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之一,其結構簡式為CH2OH—CHOH—CHOH—CHOH—CHO,下列關于核糖的說法正確的是( )A.能發生還原反應B.能發生水解反應C.能與NaOH溶液反應D.與葡萄糖互為同分異構體A解析:核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與H2發生還原反應,A項正確;核糖分子中只含有羥基、醛基兩種官能團,不能發生水解反應,也不能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B、C項錯誤;核糖的分子式是C5H10O5,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二者分子式不同,不互為同分異構體,D項錯誤。2.美國科學家發明了利用眼淚來檢測糖尿病的裝置,其原理是用氯金酸鈉(NaAuCl4)溶液與眼淚中的葡萄糖反應生成納米金單質顆粒(直徑為20~60 nm)。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A.葡萄糖具有還原性B.葡萄糖的結構簡式為CH2OH(CHOH)4CHOC.檢測時NaAuCl4發生氧化反應D.納米金單質顆粒分散在水中所得的分散系能產生丁達爾效應C解析:葡萄糖結構簡式為CH2OH(CHOH)4CHO,分子中有醛基,具有還原性,檢測時NaAuCl4發生還原反應,葡萄糖發生氧化反應,A、B正確,C錯誤;納米金顆粒分散在水中形成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D正確。1.二糖(1)物理性質與存三、二糖和多糖種類 蔗糖 麥芽糖物理 性質 ____色晶體,____溶于水 ____色晶體,____溶于水存在 在______和______中含量最豐富 主要存在于發芽的谷粒和______中無易無易甘蔗甜菜麥芽(2)組成、結構和用途項目 蔗糖 麥芽糖相似點 (1)組成相同,分子式均為____________________,互為____________; (2)都屬于二糖,1 mol二糖水解后生成2 mol單糖; (3)水解產物能發生銀鏡反應,都能還原新制Cu(OH)2; (4)都具有甜味(蔗糖更甜) C12H22O11同分異構體項目 蔗糖 麥芽糖不同點 不含醛基(非還原性糖) 含有醛基(還原性糖)不能發生銀鏡反應,也不能還原新制Cu(OH)2 能發生銀鏡反應,能還原新制Cu(OH)2水解產物為______________ 水解產物為________用途 甜味食品 制飴糖,甜味食品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水解反應蔗糖、麥芽糖都能發生水解反應,化學方程式為(4)乳糖乳糖是一種常見的______,主要存在于哺乳動物的乳汁中,經發酵產生______??捎糜趮雰菏称贰⑻枪?、藥物等的生產。二糖乳酸2.多糖(1)淀粉、纖維素的存在、用途及物理性質名稱 淀粉 纖維素存在 植物種子、塊根、塊莖等 棉花、木材等通式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n值______,________同分異構體 (C6H10O5)n(C6H10O5)n不同不互為名稱 淀粉 纖維素結構 特點 相對分子質量可達到幾十萬,屬于________________ 相對分子質量可達到幾百萬,屬于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葡萄糖單元中一般仍有三個______,可表示為[C6H7O2(OH)3]n 是否為純凈物 ____ ____天然有機高分子羥基否否天然有機高分子名稱 淀粉 纖維素物理 性質 ____色粉末狀物質、______甜味,____溶于冷水,在熱水中__________ ____色纖維狀物質,______甜味,____溶于水,____溶于一般的有機溶劑白沒有不部分溶解白沒有不不名稱 淀粉 纖維素用途 ①重要營養物質; ②食品工業原料; ③生產氨基酸、抗生素等藥物; ④生產食品添加劑、表面活性劑和可降解塑料 用于紡織工業、造紙業等,還用于制備硝酸纖維、醋酸纖維和黏膠纖維等化工原料(2)淀粉、纖維素的主要化學性質性質 淀粉 纖維素相 同 點 水 解 水解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質 淀粉 纖維素相同點 氧化 都屬于________糖,______被銀氨溶液和新制氫氧化銅等弱氧化劑氧化 酯化 分子中含葡萄糖單元醇羥基,故都能發生酯化反應 不同點 碘水 淀粉與碘作用呈______ 無明顯現象非還原不能藍色正|誤|判|斷在括號內打“√”或“×”。(1)麥芽糖和蔗糖互為同分異構體,但是二者的水解產物不同。( )(2)用新制的Cu(OH)2可鑒別麥芽糖和蔗糖。( )(3)淀粉和纖維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所以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 )(4)淀粉是否水解完全可以用碘水來檢驗。( )(5)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粽子,因為糯米中含大量的葡萄糖會使血糖升高。( )√√×√×結論:淀粉部分水解。根據上述操作現象,回答設計、結論是否正確。然后簡要說明理由。(1)甲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設計和結論都不正確。因加入NaOH溶液呈堿性后,再加入I2,I2會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沒有I2存在,不能證明淀粉是否存在設計和結論都不正確。因為在酸性條件下,加入的銀氨溶液被破壞,不能與葡萄糖發生銀鏡反應。按方案乙的設計,無銀鏡現象,淀粉可能是完全水解,也可能是部分水解或尚未水解(3)丙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丁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設計和結論都正確。按設計的方案進行實驗,有銀鏡現象,說明淀粉已水解生成了葡萄糖。設計和結論都正確。按設計的方案進行實驗,溶液變藍又有銀鏡現象,說明既有淀粉剩余又有葡萄糖生成,淀粉部分水解。(1)由于糖類水解常用無機酸(一般是稀硫酸)作催化劑,檢驗水解產物之前,必須先加堿中和酸,以免硫酸與銀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反應,導致實驗失敗。(2)用I2檢驗淀粉時,應直接取水解后的混合液加碘水。若取中和液加碘水,因I2與NaOH溶液反應,則會影響淀粉的檢驗。隨堂演練·知識落實1.下列關于蔗糖屬于非還原性糖,而其水解產物具有還原性的實驗方案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DA.驗證蔗糖屬于非還原糖的操作順序:④③B.驗證蔗糖屬于非還原糖的操作順序:③⑤C.驗證蔗糖水解產物具有還原性的操作順序:①④⑤D.驗證蔗糖水解產物具有還原性的操作順序:①③②④⑤2.Ⅰ.有 A、B、C三種無色溶液,它們分別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淀粉溶液中的一種,甲同學做實驗得出如下結論:①A遇碘水變藍色;②B能發生銀鏡反應。(1)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淀粉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2)寫出下列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蔗糖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淀粉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6H12O6(果糖)Ⅱ.乙同學將蔗糖與淀粉的混合物放入水中,在一定條件下使其完全水解。(3)“一定條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4)驗證蔗糖和淀粉發生水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或酶作催化劑加堿使水解液呈堿性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加熱,有磚紅色沉淀生成,即可證明蔗糖和淀粉發生水解3.聚乳酸(PLA)是一種無毒、可再生、可分解的高分子聚合物塑料。PLA早期用于醫學上,做手術縫合線及骨釘等,現在已較廣泛應用于一些常見的物品,如包裝袋、紡織纖維。PLA由植物中提取出的淀粉(玉米、甜菜、小麥、甘薯等)或用纖維素(玉米秸稈、麥稈、甘蔗渣等木質的農業廢棄物)經過下列過程制造而成:C3H6O3由實驗數據推知乳酸分子中含官能團的名稱______、______。從以上條件推知乳酸可能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經現代化學儀器分析,測定乳酸分子中含有1個甲基,請寫出乳酸分子之間通過酯化反應生成的六元環狀化合物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__。羥基羧基CH3CH(OH)COOHCH2(OH)CH2COOH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春新教材高中化學第4章生物大分子實驗活動3糖類的性質課件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3.pptx 2024春新教材高中化學第4章生物大分子微專題4常見有機物水解產物的判斷檢驗鑒別和分離課件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3.pptx 2024春新教材高中化學第4章生物大分子章末總結課件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3.pptx 2024春新教材高中化學第4章生物大分子第1節糖類課件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3.pptx 2024春新教材高中化學第4章生物大分子第2節蛋白質課件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3.pptx 2024春新教材高中化學第4章生物大分子第3節核酸課件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3.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