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汪洋中學教學案專用紙(師生共用)學科 思品 年級 九年級 課題《可持續發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課時總數 11主備人高兆紅 審核 使用教師 高兆紅 ,學生 編號 ,最早使用日期: 10 月 日檢測反饋: 表彰臺組別 一組 二組 三組 四組 五組 六組 七組 八組 九組檢測成績展示成績合計二、情景導入問題:當今世界面臨著嚴峻的人口、資源、環境形勢,為了人類共同的未來,我們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三、學習目標(標出重難點)1、知道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狀況。2、理解可持續發展是正確的選擇。(重點)3、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四、前置知識診斷與補救1、我國為什么要科技創新? 2、為什么要重視教育創新? 3、我們怎樣做創新型人才?(小組之間互相檢查)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五、自學引導(含自學引導題、疑問記錄等)六課堂展示問題及提示(圍繞目標,讓學生去想、去說、去寫、去做等。學生參與面越廣越好)七、課堂檢測 (請大家自主預習課本知識,并在課本上做好標記,題號前標“▲”的要熟記。加油!)1、當今世界的人口、資源、環境形勢如何?2、閱讀P76圖片,說一說你的感悟是什么?3、閱讀課本P76材料,回答問題:⑴材料說明了我國存在什么問題?⑵它有哪些影響?▲知識點:我國的人口形勢及其影響?4、閱讀課本P77圖表,說出你的感想及結論。▲知識點:我國面臨怎樣的資源形勢?5、閱讀課本P77漫畫,討論后面的問題。▲知識點:我國的環境狀況如何?有什么危害?6、、閱讀課本P78材料,討論回答后面的問題。7、什么是可持續發展?▲8、我國為什么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9、討論: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現實意義。10、閱讀課本P80輔助文材料并解答。我的疑惑: 。課堂檢測1、“九五”期間,我國城鎮新增長的勞動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農轉非”形成的勞動力以及下崗待業職工約有5400萬人需要就業,其余富余人員2200多萬,農村剩余勞動力有1.37億左右。據預測,今后20年成年人口會增加近2億,這說明 ( ) ①人口過多,增長過快,使就業壓力越來越大 ②勞動者素質低,不適應現代化生產的要求 ③農業實現現代化,造成了大量剩余勞動力 ④企業改革是造成就業壓力的主要原因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2、下列關于人口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認識正確的是 ( ) A一個國家,人口越多,經濟和社會發展速度越快B一個國家,人口越多,國力越強 C人口過多,影響一個國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人口過快增長,有利于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3、下列對“我國既是資源大國,又是資源小國”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 ) A我國人均占用資源量多,但利用率低 B我國資源種類少,但資源總量大 C我國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占有量少 D我國資源豐富,但種類單一,需大量進口4、2007年9月1日,發改委、中宣部等17個部門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啟動儀式,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 ) ① 是當前我國的根本任務 ② 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要求 ③表明當和政府十分重視環境問題 ④ 是為了限制工業發展,避免環境污染 A 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②④5、近年來,我國北方地區頻繁發生大范圍的強 ( http: / / www.21cnjy.com )沙塵暴天氣,這告誡我們( ) ①經濟的繁榮必然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②必須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的關系③人類不能與自然和諧共處④不能走先破壞后治理的老路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6、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國的正確選擇,下列舉措體現這一戰略的有 ( ) ①開展保護母親河行動②頒布實施《人口與計劃生育法》③實施再就業工程④實施退耕還林工程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三、非選擇題:6、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建設生態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1) 黨的十七大這一舉措有什么意義?(2)你能為建設生態文明作出哪些貢獻?汪洋中學教學案專用紙(教師專用)項目 內容知識體系構建生活課堂滲透展示過程設計教學問題反思 公有制 :經濟成分 、地位和作用 基本經濟制度 非公有制:經濟成分、地位和作用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基本經濟 基本國情決定制度 原因 促進生產力發展 符合“三個有利于” 國有經濟發揮主導作用,不僅僅是質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還必須要有量的方面。改革開放以來,國有經濟經過戰略性改組和布局調整以后,效益明顯提高。但是,國有經濟質的方面的主導作用同樣也是以量的方面為前提的。到2005年,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領域和支柱產業的實收資本中,國家資本所占比重為61%左右,在國家安全、自然壟斷、提供重要公共產品和服務行業的實收資本總額中,國家資本占67%左右,在重要的基礎性行業的實收資本中,國家資本占51%左右。這些數據表明,我國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較好地發揮了主導作用。 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不搞“純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純”的公有制,一方面適應了我國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為生產力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另一方面則是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的經濟基礎。離開了公有制為主體,實現共同富裕就是一句空話。 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不是搞私有化 在公有制為主體的條件下,大力發展非公有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經濟,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我國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改革開放實踐的重要經驗之一。從1978年非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只占1%,到目前已經達到了1/3以上,有的地區和行業已經超過一半,甚至達到2/3。30多年來,我國的非公有制經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必要的有益的補充”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發展過程,已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我國的非公有制經濟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制度基礎上的,受公有制經濟引導、制約,這就決定了非公有制經濟必須是在社會主義經濟范圍內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